今天开了一年一度的parent-teacher conference,一对一的家长会。签的时间是中午12:30-12:45,官方规定的会谈时间是15分钟。俺挑的时间好,前面半个多小时,后面一个多小时都没人,得以和老师长谈了四十多分钟。
关于淘气的表现,老师的报告颇出意料。
老师展示了淘气的一些课堂作业(BTW,比去年金老师收集的少很多),指出他的一些进步。例如,开学初让他画一幅自画像,他乱七八糟地写了几个字母交差,一月份同样一份作业,他画了一幅很小很简约的人脸。还有,开学初写自己名字,几个字母写得很大,很散,最近能写得比较小和紧凑一些了。此外,好像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问题倒是多多,主要的有三方面。
不愿与人交流沟通:他很安静,很少主动和老师说话。老师问他什么,得到的经常是一两个词的回答。和小朋友说话较多,但也不是非常主动和流畅。需要帮助,很多时候也不主动提出,非要等到老师问。小同学们需要分担一些工作,他总是选最不需要说话的。和小朋友玩时,从不表示异议,虽然偶然回家会对我们表示对某个小朋友的不满,当面从不说no。
不流露感情:老师说形容他在学校里是“石头脸”,虽然大部分时间他都是比较快乐的,却经常木着一张脸,不肯表露喜怒哀乐。
注意力不专注:别的孩子可以用10分钟做完的课堂作业,他需要45分钟。不是不会,而是做完一点就开始发呆,直到老师过来提醒他还要做什么,他又做一点,又开始发呆。全都做完了,也不放进指定的盒子,二是两手放在膝盖上,一直发呆到老师过来询问。做出来的作业倒是不错,所以,老师不认为他是能力不够,而认为他注意力有问题。很偶然,他情绪好,会把完成的作业拿去给老师,恨不得直接塞进她眼睛的样子。
因为这三方面的问题,老师甚至怀疑他还没准备好上K,建议也许可以让他在上一年pre-K。
优点也是有的。不闹事,很礼貌,人缘好。几个小男孩都喜欢和他玩,两个小男孩特别喜欢他,有时为了拉他玩,互相会吵架。老师怀疑这和他从不拒绝别人有关。
老师说到午间休息他不肯躺下,经常木木地跪在垫子上。有一次,老师几次要求他躺下,他哭了起来,老师从没见他那么情绪化,吓得从此再也不敢做此要求。
老师也注意到一对一的时候,他的话会多一些,在租群里,他特别安静。象大家一起唱歌的时候,他多半呆若木鸡,可如果老师走近他,对他做个鬼脸,他会开始做动作,小声唱。老师形容:他好像怕别人知道他会。
通过交谈,我和老师试图分析他的问题在哪里。老师知道他和我一般说中文,是双语孩子,并不认为问题在于他的英语不行。老师觉得他完全听得懂指令,主动说话会使用整句,用词也很准确。认为他也许是在学校里觉得无趣,或者缺少安全舒适感。关于他不主动要求帮助,不抗议拒绝小朋友,也许是怕越过界限,担心拒绝抗议会让他小朋友不高兴。
老师说的现象,有一些,我可以想象。比如他在组群活动中特别安静,不大参与。从一岁半带他上各种课就发现,他是典型的observer观察者,很多时候他会选择“置身事外”,静静地看。对此,我已经从一开始的不安,到现在的坦然对待,因为发现对于老师教授的东西,他吸收得比那些积极参与的孩子多而且快。一般要等到他自己比较有把握了,才开始表现出他吸收的东西。
同时也发现,如果我在场,他会参与的比较积极。不是很清楚是因为我的在场带给他安全感,使他能够放开,还是知道妈妈的期望,努力取悦我。有些时候,我是利用他取悦的欲望来解决一些问题,明白告诉她我希望他怎么做。
其他的,在我是不小的震惊。因为他在家里话非常多,多到了让我们头疼的地步。他更习惯同我们说中文,有时也用英语对话,和来家的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嘀嘀咕咕不停地用英语对话。给我们的感觉他中英文都很流利,中文的表达更自如一些。在家里,花样不断,喜欢自作主张,表情很多,还喜欢做鬼脸,发怪声,非常喜欢笑,总是很清楚很明确地表达他的意愿,爱问问题,会和我们争论,喜欢开玩笑,兜圈子,还会主动挑逗大人。我们要求他的作业,中文的,音乐的,偶然的一些涂色迷宫,都做得很快。
今天的两则对话:
该出门去上游泳课了。他先出门,把门打开,冷风灌了进来。我责怪他不关门浪费暖气。
他辩解说:“我不关门,是因为你还没出来。门开着,你才好走出来。”
回家路上,他突然说:“我长得和你一样(the same)。”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你可以说你长得像妈妈。”
“为什么不会长得一样?”
“因为,呃,我先问你,你长得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
“更像爸爸。”
“为什么呢?”
“因为爸爸是男孩。”过了一会儿,他自己找到了前面问题的答案:“我还小,你已经很大了,我们不一样。”
有点不明白他为什么在学校和在家两张脸。问题恐怕是几个月前,他开始对我说“不想上学,要呆在家里”时就存在了。
老公认为多半因为学校的那些课堂作业对他毫无挑战性,规矩又多,令他觉得无聊没意思,所以爱理不理的。我们很清楚,他喜欢做的事情,他能不知疲倦地做很久,毫无倦意。老师也说到开学初,他还会赶着完成课堂作业,然后去玩,拖拉发呆的现象是渐渐形成的。
因为他的“历史问题”,不能排除他在某些方面存在滞后的可能,社交上显然也是需要一些帮助的,决定再带他去见心理医生,先弄清楚问题在哪里,然后见行为专家,最好能给他安排一些行为治疗。
老师也说,也许只是一些小问题,以我们的能力找不到结症,甚至也许只是需要对他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等待下月见专家的结果。
目前,我们的感觉,最大的可能是这所学校不很适合他。从小到大,做他父母的经验,这孩子需要特别的引导,不是随大流教育哪种。
之前比较过蒙校和普通学校,觉得他更适合蒙氏教育,但是蒙氏教育有可能使他的长处更长,短处更短。我们不是很在意他的能力能发展到哪一步,而是希望他能嵌合进这个社会,生活的自在快乐,因而选择让他留在这所非常传统非常温和的学校,希望拔其短。现在,有点拿不准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
见医生之前,准备再和老师谈一次,看她能不能采用我对淘气的谈话方式,明确说明一些情况下,他可以做什么。被老公提醒了一下,想起来,俺家这个儿子太乖太守规矩,也笨了点,社交上不会举一反三,过去的好多次,发觉不对劲,一点点告诉他遇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做怎么说,慢慢过来的。因为不了解学校里的情况,以前只就上厕所问题引导过,那事如今已不是问题。老师大概因为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怎么做,就没有专门对他仔细说明。
哎,这儿子乖是蛮乖,不难带,就是费神!
关于淘气的表现,老师的报告颇出意料。
老师展示了淘气的一些课堂作业(BTW,比去年金老师收集的少很多),指出他的一些进步。例如,开学初让他画一幅自画像,他乱七八糟地写了几个字母交差,一月份同样一份作业,他画了一幅很小很简约的人脸。还有,开学初写自己名字,几个字母写得很大,很散,最近能写得比较小和紧凑一些了。此外,好像就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问题倒是多多,主要的有三方面。
不愿与人交流沟通:他很安静,很少主动和老师说话。老师问他什么,得到的经常是一两个词的回答。和小朋友说话较多,但也不是非常主动和流畅。需要帮助,很多时候也不主动提出,非要等到老师问。小同学们需要分担一些工作,他总是选最不需要说话的。和小朋友玩时,从不表示异议,虽然偶然回家会对我们表示对某个小朋友的不满,当面从不说no。
不流露感情:老师说形容他在学校里是“石头脸”,虽然大部分时间他都是比较快乐的,却经常木着一张脸,不肯表露喜怒哀乐。
注意力不专注:别的孩子可以用10分钟做完的课堂作业,他需要45分钟。不是不会,而是做完一点就开始发呆,直到老师过来提醒他还要做什么,他又做一点,又开始发呆。全都做完了,也不放进指定的盒子,二是两手放在膝盖上,一直发呆到老师过来询问。做出来的作业倒是不错,所以,老师不认为他是能力不够,而认为他注意力有问题。很偶然,他情绪好,会把完成的作业拿去给老师,恨不得直接塞进她眼睛的样子。
因为这三方面的问题,老师甚至怀疑他还没准备好上K,建议也许可以让他在上一年pre-K。
优点也是有的。不闹事,很礼貌,人缘好。几个小男孩都喜欢和他玩,两个小男孩特别喜欢他,有时为了拉他玩,互相会吵架。老师怀疑这和他从不拒绝别人有关。
老师说到午间休息他不肯躺下,经常木木地跪在垫子上。有一次,老师几次要求他躺下,他哭了起来,老师从没见他那么情绪化,吓得从此再也不敢做此要求。
老师也注意到一对一的时候,他的话会多一些,在租群里,他特别安静。象大家一起唱歌的时候,他多半呆若木鸡,可如果老师走近他,对他做个鬼脸,他会开始做动作,小声唱。老师形容:他好像怕别人知道他会。
通过交谈,我和老师试图分析他的问题在哪里。老师知道他和我一般说中文,是双语孩子,并不认为问题在于他的英语不行。老师觉得他完全听得懂指令,主动说话会使用整句,用词也很准确。认为他也许是在学校里觉得无趣,或者缺少安全舒适感。关于他不主动要求帮助,不抗议拒绝小朋友,也许是怕越过界限,担心拒绝抗议会让他小朋友不高兴。
老师说的现象,有一些,我可以想象。比如他在组群活动中特别安静,不大参与。从一岁半带他上各种课就发现,他是典型的observer观察者,很多时候他会选择“置身事外”,静静地看。对此,我已经从一开始的不安,到现在的坦然对待,因为发现对于老师教授的东西,他吸收得比那些积极参与的孩子多而且快。一般要等到他自己比较有把握了,才开始表现出他吸收的东西。
同时也发现,如果我在场,他会参与的比较积极。不是很清楚是因为我的在场带给他安全感,使他能够放开,还是知道妈妈的期望,努力取悦我。有些时候,我是利用他取悦的欲望来解决一些问题,明白告诉她我希望他怎么做。
其他的,在我是不小的震惊。因为他在家里话非常多,多到了让我们头疼的地步。他更习惯同我们说中文,有时也用英语对话,和来家的小朋友一边玩一边嘀嘀咕咕不停地用英语对话。给我们的感觉他中英文都很流利,中文的表达更自如一些。在家里,花样不断,喜欢自作主张,表情很多,还喜欢做鬼脸,发怪声,非常喜欢笑,总是很清楚很明确地表达他的意愿,爱问问题,会和我们争论,喜欢开玩笑,兜圈子,还会主动挑逗大人。我们要求他的作业,中文的,音乐的,偶然的一些涂色迷宫,都做得很快。
今天的两则对话:
该出门去上游泳课了。他先出门,把门打开,冷风灌了进来。我责怪他不关门浪费暖气。
他辩解说:“我不关门,是因为你还没出来。门开着,你才好走出来。”
回家路上,他突然说:“我长得和你一样(the same)。”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你可以说你长得像妈妈。”
“为什么不会长得一样?”
“因为,呃,我先问你,你长得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
“更像爸爸。”
“为什么呢?”
“因为爸爸是男孩。”过了一会儿,他自己找到了前面问题的答案:“我还小,你已经很大了,我们不一样。”
有点不明白他为什么在学校和在家两张脸。问题恐怕是几个月前,他开始对我说“不想上学,要呆在家里”时就存在了。
老公认为多半因为学校的那些课堂作业对他毫无挑战性,规矩又多,令他觉得无聊没意思,所以爱理不理的。我们很清楚,他喜欢做的事情,他能不知疲倦地做很久,毫无倦意。老师也说到开学初,他还会赶着完成课堂作业,然后去玩,拖拉发呆的现象是渐渐形成的。
因为他的“历史问题”,不能排除他在某些方面存在滞后的可能,社交上显然也是需要一些帮助的,决定再带他去见心理医生,先弄清楚问题在哪里,然后见行为专家,最好能给他安排一些行为治疗。
老师也说,也许只是一些小问题,以我们的能力找不到结症,甚至也许只是需要对他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等待下月见专家的结果。
目前,我们的感觉,最大的可能是这所学校不很适合他。从小到大,做他父母的经验,这孩子需要特别的引导,不是随大流教育哪种。
之前比较过蒙校和普通学校,觉得他更适合蒙氏教育,但是蒙氏教育有可能使他的长处更长,短处更短。我们不是很在意他的能力能发展到哪一步,而是希望他能嵌合进这个社会,生活的自在快乐,因而选择让他留在这所非常传统非常温和的学校,希望拔其短。现在,有点拿不准这个决定是不是对的。
见医生之前,准备再和老师谈一次,看她能不能采用我对淘气的谈话方式,明确说明一些情况下,他可以做什么。被老公提醒了一下,想起来,俺家这个儿子太乖太守规矩,也笨了点,社交上不会举一反三,过去的好多次,发觉不对劲,一点点告诉他遇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做怎么说,慢慢过来的。因为不了解学校里的情况,以前只就上厕所问题引导过,那事如今已不是问题。老师大概因为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怎么做,就没有专门对他仔细说明。
哎,这儿子乖是蛮乖,不难带,就是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