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情海波澜》/ 杯中冲浪
第一次读到,甚为感动。纯之又纯的文人之诗,抒写的是感情,更是人品心志。结合冰清信中的那段文字,我不由不对仙逝之人产生敬慕之情。并且尤为感动的是冰清自己,那种文人情怀甚浓,以及对自己先生的透彻的认知。我突然冒出一种感觉,请您不要见怪,如果我的爱人在我之后能写出如此情怀的文字,我会多么的幸福啊。 另:很赞同您对晓鸣的评价,我感觉,您,您先生,以及晓鸣,你们那种知识和情怀的高修养,竟然惊人的相似。我很敬重你们。 04/22/2008
生命之歌 / 冰清
冲浪说得好,要把这支心曲唱到天荒地老,是爱的驱动和爱与被爱的感动。我执着于爱,ji 懂得爱与被爱,我们一生便死心塌地爱得个痛痛快快。
细想起来,我与ji和和乐乐数十年如一日,是在写着我们生命的歌。因为,来阳世转转已不容易,结为伉俪更是一种缘分。我们喜欢"人"用一撇一捺支撑得稳稳当当的,都不想因为对方倒下自己也跟着趴在地上;我们也喜欢这撇捺象征着的阴阳,像人身体的阴阳要平衡一样,夫妻阴阳搭配也必须是相吸相融、共生互补、不可缺失的。当然,在这大千世界我和ji的作用小得可怜,但我们至少可以不让婚姻变成鸡肋,阴阳二美的,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另外,英国德鲍吉拉夫人"sweet heart--甜蜜的心"的故事,对我们影响也很大。丈夫死后,德鲍吉拉夫人耐不住死别的伤痛和日夜的思念,修建寺院安葬好他遗体,又把他心脏取出、熏香,装在象牙盒里随身带着、念着:"这是我最可爱的心, 不会说话的伙伴"。临终时,她还叮咛"要把这心放在自己胸上一起埋葬"......。"爱人"竟是这样温馨甜蜜,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让它美滋滋的呢?
这样,我们之间也就有了不成文的约定,那就是尽量让我们的情爱保持着质朴、不雕琢的色彩。让心永远牵根藤蔓,任何时候都想回这个家,开心事想在第一时间回家讲讲笑笑;受了委屈能心贴心地细细倾诉。哪怕是边哭边说,也要让他哭说个痛快。
也因为这样,我们就注意尊重对方,尊重他的尊严,尊重他的所想所做,包括他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像ji视书如命,有时即便一张报纸,也会从头到尾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连同中缝的广告也不放过。这时,我即便忙,也会不由自主地泡上一杯热茶给他送过去,让他看个够的。这不仅是因为我喜欢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头栽去就"沉醉不知归路"的神情;还喜欢他小事不省心,大事却不糊涂,天远地远的事也想探个究竟的脾性。还有,当他把自己看的想的细细说给我听的时候,我的那份快乐,似乎也是很难让人分享的。
当然,这是我们生活中天天能碰到的小事。至于我们中的大事,我们也尽量理解、尊重对方的意愿,不人为施加压力。记得大学毕业填志愿,我写上了"坚决服从分配",也作好了去农村工作的打算。其时我父母都在武汉,ji留大学任教也已成定局(现在回想起来,我填这志愿,有着"一切听从党安排"的时代背景,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年轻人的激进和纯真。不过,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都不可能用三五句话说清楚)。
由于我愿去农村,我终于被分配去了当时一个被亿万人向往的地方。
我要离开城市,要离开ji,可他也没半点阻难和责难。
送我去山沟沟时,他说:“我是农村生农村长的伢,最喜欢农民的实实在在。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祖宗几代都会记得你。”
----, 他的话还真灵!
我工作的地方,虽不是一般的乡村,但物质条件不如城市。好在我们那时单纯,一心一意工作,很少考虑吃穿玩什么的,所以工作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也是钱买不到的。像去年我回国时抽空去了我那第二故乡。年逾50的老学生,几个电话就聚集了三大圆桌,敲锣打鼓,摄影录像什么的。白天谈天说地,晚上还唱戏。连同那欢迎牌上--"热烈欢迎老师回来看望"的艺术字,红光闪闪的,透进了我的心窝。他们说:“这‘回’字是我们七嘴八舌定下来的,老师教了我们兄弟姐妹,有的甚至还是叔叔和侄侄。人生到底有几个20年! 老师这情、这份量,我们年纪越大、越老,掂起来就越重。”
"其实这中间不知埋没了你'四爷' 多少功劳和心血!
长时间这样,我们到底图什么? 为国、为人,为自己内心的充实!
可能正因这些,在以后较长的日子里,ji就成了把我乳名满满放进日记的人;成了气管切开,神志恢复就比划着要来纸笔,歪歪斜斜、重重叠叠地写着我名字和眷恋的人...;我也就成了他备课到深夜,还把微笑和倦容贴进我胸堂的...那个人。
另外,我还想说一点的是我的人情味、女人味甚浓。
我一直抱有这想法:女人味应是女人的美德之母。比如说女人有一般男人难以具备的细腻、柔情和善于体谅,其中尤其是善良善意,更像是女人的天性。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应对大政时"像铁娘"子一样自强、独立,果敢、刚毅,但,在家里又不乏女人的精细、温顺,甚至有时也免不了柔弱。他说"女人一生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忘记了自己是女人"。女人味是女人的内在修养,也是女人最大的财富。我一生看重这个,也不断的追求着。只可惜我还做得太差。
你说我和我先生以及晓鸣"那种知识和情怀的高修养,竟然惊人的相似" ,于我,受之有愧,而ji和晓鸣相似之处,我则早有感知。
那是三年前,当我读到晓鸣的一个回帖,与ji二十多年前和我说的一字不差,我非常震惊。因为那不是一般的话,是关系国家民族命运,关系个人身家性命的话。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年龄的人,对某政见,居然想到了一块! 这不是心有灵犀,不是有着共同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着知识分子独立、慎思、明辨的品质和批判精神,又是什么?
几年来,从诗词作品,从多次接触,我认识晓鸣是胸怀磊落,豪放旷达,开心见肠,"鸡鸣不已" 的好兄弟。他的散文、诗歌、评论,明白深邃,不扭捏作态;他给网友回帖,开诚相见,不转弯抹角,有时即便三言两语,也总从心底流出。我和风来疏竹就这样说过:只要你见到他,第一眼准会认定他是你最忠诚的朋友。这种质感似乎是没道理可说的,呵呵。
所以我钦佩他,敬重他。只要提起他,我就感到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