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欧洲最老实的民族 zt

德国人 欧洲最老实的民族




有一则笑话说,世界上最令人烦恼的事情之一就是聘了一个德国人当厨师。因为德国厨师会用计算精确到克的作料烹饪出世界上最难吃的饭菜。这当然是在调侃德国人,说明他们刻板、不善于变通,既缺乏法兰西人的浪漫,又没有中国人的口腹之欲,因此,他们是世界上活得挺累的一群人。

这种印象一直留在我的心中,直到这次去德国之前,我都对这个国家没有更多的好感。想想吧,希特勒曾经差点让全世界的人都进入地狱,就连本来充满灵性的足球也让他们踢得跟推土机似的,虽力量巨大,却笨拙不堪,中用不中看。

德国,真的是这样一个缺乏生气、缺乏人性、严谨有余、浪漫不足的国家?

从阿姆斯特丹驱车3个多小时,我来到了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这个城市最闻名的建筑就是科隆大教堂。这座建于750多年前的教堂高达150米,深棕色的外表已被风雨侵蚀得斑驳陆离,两座尖顶直插云霄,需仰视可见。教堂的钟声持久而绵长,轰鸣的回响使人不由心生向往和敬慕之情。一座如此庞大、色彩虽不斑斓但雕刻艺术不乏想象与精致的教堂至今能够岿然耸立于天地之间如此之久,其魅力令人无法想象。

蜿蜒1300多公里的莱茵河在德国境内流淌了800多公里,从科隆到法兰克福,我们就依傍着莱茵河的弯曲线条一直前行着。我惊奇地发现,和我原来心仪的塞纳河、多瑙河相比,莱茵河竟然如此脱俗、如此灵秀。只见两岸如兽脊般起伏的山峦上不时有形状各异的城堡孤独地盘踞在巨岩和峭壁之上,碧绿的葡萄藤像一排排精灵,随微风舞蹈、与涛声共眠,它们无意中成了拨动山魂的使者;河岸边,一些知名与不知名的将军和武士的巨型雕像守卫着母亲河,任风吹浪打,依然目光灼灼。动与静、刚劲与柔美、巨大与精微,种种景致竟然都一起浓缩在莱茵河畔。而且,为了不破坏自然风光,他们基本不在河上建桥。“骑士般的浪漫”——这就是德国留给我的一种崭新的感觉。这种浪漫不动声色,刚劲中透着温柔,令人充满遐想、回味无穷……

来到法兰克福,最先吸引住我的目光的是一个巨大的“活动变人形”像。这个简单到线条化、如中国的剪纸般模样的女人造型就树立在法兰克福国际博览中心前的广场上。她大概有五六层楼那么高,手中拿个锤子像是在敲打着什么。导游介绍说,这个雕塑的寓意是一锤定音,希望博览会的各种交易顺利成功。我正被她的庞大所震撼的时候,她竟然动了起来。原来机智的工程师把她变成了一个电动人,并且在她的身体的关节部位装上齿轮,这样她的身体就会在电力的带动和齿轮的润滑下,缓缓地完成“一锤定音”的全过程。

利用高超的制造工业水平,把严谨、理性、呆板的东西拟人化、具象化、生动化,这不是德国人的另一种浪漫又是什么呢?

在罗马贝格广场的公平女神雕像前,在慕尼黑将音乐和啤酒一起吞下肚的酒馆里,我一次次地看到了德国人酣畅和浪漫的另一面。在德国,我明白了为什么歌德能够创作出《少年维特的烦恼》等一系列名著,因为他常年生活的魏玛共和国以其宁静的氛围、宽容的心态让歌德能够一生无忧,尽情畅游于文学的浪漫天空中,展露忧伤与欢乐。

在欧洲生活久了的人都说,德国人是欧洲最老实的民族。他们甚至开玩笑说,就是因为他们太守规矩,所以连希特勒这样的大魔头的话都听,谁让希特勒是国家元首呢。其实,就我在德国的日日夜夜,我眼中看到的德国人充满了艺术细胞和浪漫气质。不同的是,法兰西人善于夸张地表现自己的一切成就,而德国人则喜欢藏而不露,“润物细无声”而已。 (南山种豆)

河南报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