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09年 04月 01日 13:09
李明博:韩国曾如何化解了银行危机
去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峰会时,我们曾希望到今年一季度基本战胜金融危机。当时,各国领导人主要关注的是采取宏观经济刺激措施(主要是财政刺激措施)来缩短这场严重的全球衰退。
不幸的是,我们现在仍在奋力应对金融动荡,金融机构也尚未重新赢得投资者的信心。美国政府最近宣布将扩大计划规模,收购令银行不堪重负的不良资产。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取得成功,但我认为一场真正的复苏需要所有的国家竭尽所能来稳定经济。如果各国领导人没能提出创新性的方法来应对当前的困难,信贷就不会流动起来。
有鉴于此,4月初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聚首伦敦召开峰会时,解决金融危机必须成为我们的头等大事,特别要关注如何把不良资产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
上世纪90年代末,韩国曾遭受并且成功战胜一场金融危机,因此我们有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与各国分享。遵循以下这些根据韩国经验总结出来的基本原则,在制定不良资产剥离计划时,各国领导人就有了充分准备。
首先,需要采取大胆果决而非循序渐进的措施来重振市场信心。韩国的成功经验表明了这点。1997-2002年,韩国政府动用各种来源筹集了1,276亿美元(合159万亿韩圆)的公共基金(相当于韩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2.4%),用以解决不良资产,向金融机构注资。考虑到当前这场挑战的规模,世界承担不起缓进的方式。
其次,韩国的经验表明,调整银行资本结构和创建一个“坏银行”这两种方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两手抓”可以获得积极的效果。韩国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独立机构──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orea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作为坏银行;而同时韩国存款保险公司(Korea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则参与了向金融机构的注资。韩国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不良资产,并且在这些资产的价值恢复时与金融机构结算损益。它收购了309亿美元的不良资产(到2002年前帐面价值为851亿美元),到2008年前,它通过各种方法把不良资产转卖给私人投资者,进而收回了339亿美元,转手方式包括公开拍卖、直接出售、国际招标、打包成证券和债券-股本互换。
再次,要确保实施的措施在政治上可以被接受、并把道德风险降到了最低,这一点至关重要。应该为股东、管理人士、雇员和资产持有者设计一个特殊机制,让各方承担合理份额的负担。以韩国为例,注资对象仅限于那些对整个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资本结构调整后能够生存下来的金融机构。
第四,这些措施应该包含有着明确时间安排的退出战略。应该制定一个计划,使政府持有的企业股权可以转手到私营部门。此外,对银行实施国有化不应该是目标,而是一种临时措施。
第五,尽管政府会在这类计划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应该鼓励私人资本充分参与进来。显然,这个过程本身必须是透明的。韩国的经验表明,政府临时性地以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同意的价格收购不良资产,并且在转手之后与金融机构结算损益,这是有帮助的。今天的不良资产问题根源在表外衍生品,所以本质可能和韩国的不同。不过这一点让韩国曾经使用过的“事后结算”的做法更加有用。
第六,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金融保护主义。理想状况下,所有国家将有一个解决不良资产的共同方法。不过,考虑到各国的实际金融情况各不相同,我们应该让各个国家自己来制定本国的政策。但各国需要协作来确保正常的跨境资本流动没有被阻断。
如此,我欢迎二十国财长会议达成的《恢复放贷:金融修复和复苏的框架协议》(Restoring Lending: A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air and Recovery),它反映了韩国的提议。不遵循这些原则,宏观经济刺激措施就不会在缓解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上起太大的作用。
李明博
(编者按:本文作者李明博为韩国现任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