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2007 |
林虎 |
一位退役的中国空军高级将领与苏-30战斗机的一段轶事,引起了国内外航空界的巨大反响。有关他的事迹也在部队中广泛传播开来……
在莫斯科,70岁高龄的他,驾驶第三代战机苏-30重返蓝天,飞出了令人叫绝的高超特技动作。
1997年8月24日?莫斯科机场,国际航空展。
这天,晴空万里,观众席上万众瞩目。17时整,随着一阵撼天动地的马达轰鸣,一架新型苏-30教练机呼啸着利箭般直射苍穹,接着战鹰在机场上空翻斤斗、半斤斗翻转、横滚、超低空大速度通场……随后,机头突然立起呈90°垂直状态,如盘绕的眼镜蛇向上垂直探头,吐着长长信子整体向前推进,令人瞠目结舌。
能飞这一威震蓝天的"眼镜蛇"动作的飞行员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其不仅要求战斗机本身具有卓越的先进性能,而且操纵起来难度极大。飞行中,机头拉起后,飞行员不再拉杆而要稳住驾驶杆保持漂亮的垂直状态,这时,飞机减速很快,易超过失速仰角而失速坠地。
当多彩的伞花飘落在长长的跑道上时,一位满头银发? 精神矍铄的中国长者跨下战鹰摘下银盔,与他一起走下飞机的是俄罗斯试飞院副院长科沃丘尔。这时,在场的俄罗斯朋友蜂拥而上与那位老人拥抱亲吻,表达着对这次成功飞行的祝贺。那位长者就是前中国空军副司令林虎中将,此时他已是70岁高龄,而我空军规定战斗机飞行员最高飞行年龄为45岁至47岁。
同中国许多飞行员一样,林虎将军对飞了几十年的苏式战斗机有着特殊的感情。抗美援朝期间,他同前来支援的苏联空军飞行员朝夕相处、并肩作战,担任领导后多次出访前苏联和接待对方来访。在俄罗斯他有很多朋友,老朋友的后代们在俄空军任职的也不少? 他们对林虎将军就像对他们的父辈一样十分尊敬。
1996年珠海航空展上?俄罗斯的苏-30飞机高超的特技表演轰动了国内外?林虎将军对此备感兴趣,并结识了俄罗斯试飞院副院长科沃丘尔。科沃丘尔主动提出和林虎一道飞苏-30,说这是他的光荣和最大愿望。林虎问:"要我飞,谁能批?""要找最高当局核准。" 这件事得到了林虎的老朋友、俄罗斯试飞院总顾问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的支持,在莫斯科维杰也夫上将的斡旋下,叶利钦总统亲自批准了飞行计划。
林虎是中国退役高级将官,飞行安全可是件头等大事呀!想飞苏-30是深思熟虑过的,虽然停飞25年了,几十年丰富的飞行经验, 赋予了他稳重和睿智。打网球、练游泳每天坚持不断,身体素质非常好。他对苏-30战机的性能、设备和有关数据等航空理论研究得很透。但飞行无小事? 他以普通飞行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像几十年前一样,练好每一个动作,熟记每一个数据,并在模拟机上反复演练?直到确实有了把握为止。
1997年8月,林虎作为中国珠海国际航展的顾问,为珠海国际航展招商来到法国巴黎访问,后又到俄罗斯参观莫斯科国际航空展?终于完成了这次奇迹般的飞行。以70岁高龄驾驭数倍音速、设备复杂的世界最先进战斗机苏-30,飞出承受多个载荷的令人叫绝的"眼镜蛇"高超特技动作,这在世界航空史上是不多见的。这次成功的飞行,为林虎几十年飞行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为人民空军第一代功臣飞行员,林虎将军有过击落击伤两架敌机的空战纪录;有着指挥空战的辉煌阅历;曾参与了部署空军军事战略战术;退役前主抓空军装备和科研工作;能驾驶世界最先进战机;具有丰富、渊博的现代航空理论知识……他的传奇经历在空军高级将领中是独一无二的。他从不愿媒体宣传自己,这次奇迹般的飞行?也是在一年后才得以披露,在航空界产生巨大轰动的。时隔不久,在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98珠海航空展"的开幕式上?人们又一次领略到林虎--这位学者、专家型将军的独特风采。
他从一个受尽苦难的孤儿成长为一名勇敢的小八路,又从陆军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林虎的祖籍是山东招远?原本不姓林。他的父亲为生活所迫?早年闯关东来到哈尔滨,在一个白俄家中扛活。他与一个俄罗斯姑娘相爱结婚。林虎1927年出生,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有一年的冬天?外出做工的父亲被冻死了。不久,母亲和弟弟也被霍乱夺去了生命。在无奈中,姐姐被人领走,林虎也被送进了孤儿院,后被一姓林的人家收养。
他因不堪忍受林家的打骂和凌辱,1938年,刚刚11岁的他便跑出来到处流浪,受尽了苦难……后来,他参加了人民的军队,成为一名"小八路",部队领导为他起了"林虎"这个名字。林虎随部队南北转战,在敌后游击战中屡立战功,1945年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刚刚结束,他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随几十万大军进军东北。为建立一支人民的空军部队,上级从陆军中选调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政治觉悟高的人员到航校接受训练。林虎光荣地作为其中的一员被保送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东北老航校)学习。从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流浪儿成长为一个革命战士,又从陆军转到空军,当上了飞行员,这是林虎连作梦都不曾想到的事情。
此时,国民党正大举向东北进军,对航校不断进行狂轰滥炸?妄图把人民空军扼杀在摇篮中。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隆冬,林虎随航校从通化搬到了牡丹江,又搬到密山的东安机场。因为飞机少,33名学员只好分成甲乙两班。23岁以上的12人先学飞行,18 岁的林虎和刘玉堤、韩明阳、王洪智等同学在乙班,学习飞行理论。
1947年春天?飞行一期乙班进入了飞行训练阶段。可4 架初级教练机都因故障不能飞了,只有几架高级教练机能飞。高级教练机比初教机速度快一倍,新学员头一次上机,困难和危险性很大。然而时间不等人,为尽快培养出自己的飞行员,领导打破常规顶着压力作出决定:乙班直接上高级教练机训练!经过多方面认真准备,并向飞过"九九"教练机的人请教,由教官吴恺带飞乙班学员。新学员直接飞高级教练机在航校引起了轰动,连日本教官也不由地伸出大拇指。
林虎只由教官带飞了12个小时便放单飞了。吴恺教官逢人便夸?林虎有飞行天才?他带过不少学员?在带飞第一次编队时?只有林虎在三维空间里能判断出长机的转弯角速度?主动拉杆?让飞机加快旋转很快赶上长机。
1949年4月,林虎和同学们改飞P-51战斗机,这是当时国民党军正使用的作战飞机。美式P-51飞机,马力大、速度快,很难操纵?该机又没有双座教练机,学员不经带飞就直接上去驾驶,其危险性和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林虎凭借着为革命的飞行事业敢于冒险牺牲的精神、特有的飞行素质、强烈的钻研劲头,在同期学员中第一个飞上蓝天……做完规定动作,飞机稳稳降落在跑道上。同学们都围过来向他祝贺。先进的战机,使林虎如虎添翼,也给日夜盼望自由飞上蓝天、为人民立功的学员们闯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新航路,也让无时无刻不在担着心的教官松了口气。
林虎所在的飞行中队是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成建制空军部队;开国大典中,他驾驶的战机在第一队列中飞过天安门上空。
从航校毕业后,林虎所在的飞行中队成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成建制的空军部队。
1949年9月,飞行中队调到北平南苑机场受训,承担开国大典空中阅兵任务,同时负责北平的空中保卫。飞行训练后期进行了一次所有受阅飞机参加的预演。当时全国政协正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代表们听到飞机的轰鸣声?还以为是国民党飞机轰炸北平来了,会场上出现不安状况。周恩来见状告诉大家,这是我们的飞机为开国大典在预演,代表们转忧为喜,会场上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0月1日下午3时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下午4时,当坦克方队的钢铁洪流,带着雷鸣般隆隆巨响通过天安门时,突然,从天空中又传来巨大的轰鸣声,首先是由9架P-51型飞机以"品"字形队列组成的战斗机机群飞过来了,接着是轰炸机、C-46运输机,以及PT-19教练机和L-15通信机排着整齐的队形飞过来了。为展示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飞机和坦克同时出现在阅兵场上,两个兵种结合声势巨大,形成了无比强烈的效果。
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高兴地向隆隆飞过的机群挥手致意,阅兵式达到了高潮。
飞在战斗机群第一个"品"字形队列的长机是邢海帆,左僚机是孟进?右僚机是林虎。此时他多想看一眼天安门前那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啊!可是起飞前有指示,除了长机外,任何人不能向下观看。
当时外电报道:中国空军以野马式P-51战斗机为主,一共出动了26架飞机参加大典。一夜之间,中共有了强大的空中力量。明明是17架飞机怎么会是26架呢?狂欢的人们只顾高兴,很少有人注意过多少架飞机,细心的外国记者却在数着。由于P-51型飞机速度快,飞在最前面,通过天安门后,按预定方案在复兴门上空作右后转弯?沿西直门、安定门、东直门,再转向建国门,到东单上空时,正好与刚飞过的教练机第六机群衔接,9架战斗机再次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确实是17架飞机参加空中受阅,又确实是26架次通过天安门上空,都没有错。 当天晚上?朱德总司令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受阅的解放军高级干部和陆海空人员的代表。朱总司令高兴地说:"今天我成了真正的三军总司令了?"听了朱老总的话,林虎暗暗发誓:一定要飞出新中国人民空军的风采!
朝鲜战场上空,他架机指挥着仅飞过二十多个小时喷气式战斗机的战友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空中"米格走廊"。
开国大典刚过一个多月,11月11日?人民空军成立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高瞻远瞩,提出:新中国空军建设要跟上世界航空武器的发展,掌握第一流的武器,练出第一流的本领。他指示:组建喷气式战斗机作战师。林虎和战友们成了人民空军的主要骨干。1950年在上海大场机场,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改装了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公然派兵入侵朝鲜,侵占中国领土台湾,而且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在战场上,美军掌握着绝对的空中优势,参战飞机有1100多架? 有飞了上千小时的王牌飞行员。而刚刚组建一年的中国空军,飞机不足200架? 飞行员在喷气式战斗机上只飞了二十几个小时。朝鲜上空实力悬殊的较量摆在了年轻的中国空军面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空军才装备了喷气式战斗机,因此,朝鲜战争中的空战又成为世界空战史上最大编队、最大规模的喷气式战斗机的空战。
人民空军是从陆军改制的,部队的主要领导都不懂飞行。我空×师在首次参战便击落几十架敌机后,1951年10月,在代师长袁彬、政委高厚良率领下转场进驻到安东(丹东)机场。此时,林虎已担任该师九团副团长,是飞行员中职务最高的,既是空中指挥员,也是空中机群中的最高长机。
空中决战从来就没有亚军,要么被敌歼灭,要么成为英雄。空战中,敌我双方几十架战机缠绕厮杀展开近距格斗时,对刚放下步枪手榴弹,在喷气式战斗机上才飞了二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员来说,空中指挥和战术运用显得尤为重要。三次大规模的空战,林虎展示了自己作为飞行指挥员的才能。
1951年11月9日第一次空中实战。
当时,8架美军F-84飞机窜到平壤以南上空活动。林虎率18架米格战斗机第一次出击。 越过鸭绿江,机群到达战区,没有发现敌机。原来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F-84已经返航了。他率领机群正在高空巡视着。突然大队长王海的僚机刘德林报告:"正前下方,40公里处发现小熊(敌轰炸机的代号)一只"。王海马上向林虎请示:"101,102请求攻击!"林虎也发现了正在低空对地面轰炸的敌机。按空战条令,在空中发现敌机,一般应由长机或长机编队攻击,僚机或僚机编队掩护。林虎没有拘泥于条令,下令王海右转向敌机进攻。
王海与林虎是胶东同乡,但他们更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一起在航校学过飞行,虽说现在一个是副团长一个是大队长,是上下级关系,但他们平时像兄弟一样,他非常相信王海的技术。"102攻击,我掩护!"林虎下达了攻击命令。王海带领僚机焦景文、周凤性、刘德林组成攻击编队,一个右下滑向敌俯冲,林虎率机群做空中掩护。第一次作战经验不足,王海率编队追赶敌机100公里, 通通一顿狂射,把炮弹打光了,只见敌机左右摇摆还往高处飞;焦景文、周凤性继续攻击,因攻击速度差过大,冲到了敌机前;4 号僚机刘德林连续开炮10次,敌机冒烟起火机毁人亡。
林虎率队首战告捷,但他没有陶醉在胜利之中,而是和飞行员们一起认真总结这次空战的教训。
11月18日14时第二次空战。
9批184架敌机在永柔、安州、清川江一带狂轰滥炸。按志愿军空军指挥所的命令,14时24分,林虎率16架米格-15歼击机出击。当编队进入肃川地区空域时,发现20架F-84战斗轰炸机正向北飞行。林虎立即率领编队从8000米高度向敌机群俯冲,打乱敌机队形,准备各个击破。这时,王海报告:又发现左前方清川江上方有60多架F-84战斗轰炸机正在向下盘旋投掷炸弹。
F-84型飞机是美国第一批喷气式战斗轰炸机,能携带数吨炸弹进行攻击轰炸,但该机的机动性能不如米格-15歼击机。经林虎同意,王海率编队从6000米高度俯冲而下,在1500米高度时接近敌机,双方混战在一起。米格-15歼击机垂直机动性能好,一会儿俯冲,一会儿跃升,连续猛攻……王海和僚机焦景文,击落美机两架,4号机孙生禄把一架敌机打得起火当即爆炸。
林虎也咬上一架,加大油门追赶上去,然而,他也被另一架敌机咬上了。敌机利用其水平性能优于我机的特点,相互掩护一圈圈切入半径,形成对我攻击态势。林虎识破了敌人的战术,命令道:"拉起来,冲出敌机包围!"说话间,林虎和僚机一拉操纵杆,米格飞机一下跃升了上千米……敌机一见不妙,盘旋着想逃走。林虎一个侧向俯冲,靠近敌机,一串串带着闪光的炮弹射向敌机……这次空战一共击落敌机6架,年轻的空中卫士越战越勇。
随着大批新式飞机源源送到朝鲜前线,美国空军遭到沉重的打击,失去了以往的空中优势,我人民空军在朝鲜上空形成一道坚强的"米格走廊"。在美国总统杜鲁门愤然解除麦克阿瑟远东美军司令职务的同时,由威兰接替了斯特莱梅远东空军司令的职务。新上任的威兰决意让空战升级,侵朝美国空军全部装备最新式的F-86佩刀式战斗机,誓死要夺回由"米格走廊"控制的制空权。
1952年12月25日,林虎率领机群作为攻击队迎敌,同时出击的还有空×师、空×师的战机共100余架。敌方出动了200架F-86战斗机。300架战机,300双互相敌对的眼睛,眼见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空战即将展开。F-86战斗机与米格-15飞机性能相近,但飞行员的技战术差别却很大。别说击落敌机,能与敌机战平也十分不易。
战斗打响了。林虎紧紧咬住一架F-86……敌机惊慌失措,在林虎面前紧拉杆,做起了垂直动作企图逃脱,林虎暗自高兴正要瞄准开炮……突然,F-86来了个空中减速,想让林虎大速度冲到前面然后再射击。林虎没有上敌机的当,一个侧转消耗掉速度,迅速转到敌机尾后狠狠咬住……敌机翼上的机徽十分清晰了,林虎狠狠按下炮钮,几发炮弹就把敌机的半个机翼打飞了,顷刻间,这架F-86战斗机冒着浓烟栽了下去。打掉这架F-86战斗机,大大提高了我年轻飞行员战胜敌机的信心。
在随后的空战中,空九团在林虎率领下越战越勇,涌现出王海、焦景文等一批空中战斗英雄,林虎也以击落击伤敌机两架而荣立战功。林虎所在的空×师,参战13个月共击落击伤敌机102架。1953年1月6日,中央军委发来贺电,毛泽东为空×师写了"向空×师致祝贺"的题词。
镇守祖国的南大门,国土防空作战,台湾海峡上空首战3比0告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海峡两岸紧张的军事对峙日渐显现出来。此时,林虎已担任空军某师师长,镇守着祖国的南大门。
由于我空军空战的经历短,还没有掌握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和夜间作战的技术,因此,国民党空军经常袭扰大陆,并狂妄叫嚣"广东上空就是训练空域"。
对于国民党空军的嚣张气焰,林虎比谁都焦急气愤。然而,光有愤怒是不行的,必须掌握相应的战术技术,才能给来犯的敌人以迎头痛击。他组织全师进行复杂气象条件和夜航训练,他带头飞高难课目,进行拦截和空战射击演习,全师空靶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956年1月31日,一架国民党军F-86战斗机窜入广州上空。林虎命令大队长赵德安等起飞拦截。敌机被我从1.3万米高空压迫到300米,只好迫降在香港启德机场,着陆时摔断了起落架。闻听粟裕总长指示"敌机起飞立即歼灭",国民党当局吓得只得拆散飞机装上外轮?从海上运回台湾。
1958年2月,台湾当局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叫嚣"反攻大陆"?并实施军事挑衅。为掩护我地面部队炮击金门,我航空兵部队紧急进驻福建和粤东前线机场。为了达到转场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林虎提出了两项要求:一不能让敌人发现,飞机要在1500米的雷达盲区高度转场;二不能让敌人听见,要保持无线电通讯静默。
7月27日,一场静悄悄的转场开始了。林虎先行到达前线机场,用电话而不用无线电下达任务。赵德安率领的4机编队,克服浓云低垂、海上雾气大、能见度差的不利条件,超低空飞越海面来到前线机场。我军的这次转场行动,台湾空军竟毫无察觉。
7月29日11时04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起飞线响起,传来师长林虎的命令:"一等准备!"为了保密,地面下达命令只用电话。赵德安等4名飞行员各自跨入战机,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的腾起,4架米格-17战斗机飞向待战空域。
升空后,赵德安发现云高只有200米,上面是厚厚的积云,下面是滚滚的大海。进海40公里时,他发现云上有一缝隙,便摇摆机翼向战友们示意,果断拉杆钻出云层。11时11分,进到南澳岛空域,有"千里眼"之称的高长吉首先发现敌机:"发现目标!有两个。""不是两个,是4个!"担任地面指挥员的林虎师长立即纠正。
赵德安仔细一看果然是4架敌机。随后他命令高长吉:"你攻击,我掩护!"高长吉咬住了敌1号机,敌机做左转动作,企图迂回到他后面。僚机张以林在左转敌机的内侧,立即开炮阻击,敌1号机不得不向右转去。敌2号机紧随其后,给高长吉一个绝好的攻击机会。他迅速用瞄准器牢牢套住敌机,狠狠按下炮钮,22发炮弹齐射,敌机立刻空中开花。这时,高长吉上方的张以林蹬舵推机头,一个倒扣咬住了敌1号机,在距离169米处一连数炮,在他右上方的赵德安眼看着敌机的左机翼被打掉一大块,敌机勉强飞到马公岛附近,飞行员被迫弃机跳伞。狡猾的敌3号机、4号机想绕到高长吉和张以林的后面,为其长机解围。赵德安和黄振洪迅速咬住了敌机,一阵穷追猛打后,敌3号机被击伤仓皇逃窜,被迫降落在澎湖岛上;敌4号机见势不妙,掉头便逃。
11时28分,我4架战机安全返回。从起飞迎战到返航着陆共用了20分40秒,一举击落击伤敌机3架,战绩:3比0,取得了入闽作战的首战胜利。在这场战斗中,作为地面指挥员,林虎发布命令前后也只用了两分钟。空战的第二天,毛泽东在北京西郊机场对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和政委吴法宪说:"祝贺空军旗开得胜!"……
此后,在十年浩劫中,空军成了众所周知的"重灾户"。
担任空军副司令后,林虎中将不仅狠抓了空军武器装备的研制开发,而且倾心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学者型"的飞行员。
"文革"后,祖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发展时期。已走上空军领导岗位的林虎,把眼光盯在我国空军现代化建设上。特别是"海湾战争",让人们看到了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尤其是高科技在航空武器中的应用更使人警醒,因此,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成为林虎将军的最大心愿。
研制和发展我人民空军的新一代武器装备,就要改变"工厂生产什么飞机,空军就飞什么飞机"的模式,飞行员要介入飞机研制、生产的全过程。在新型战机研制和试飞这个漫长的岁月中,试飞员的飞行素质和能力培养是新装备研制、生产和装备部队的重要一环。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观念,在空军副司令林虎的脑海里深深扎下了根。在这一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然而,培养出一名出色的试飞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工厂的产品须经质量检查颁发合格证书方可出厂,空军装备飞机也必须有自己的试飞员去监督检验飞机的技战术品质,帮助工厂研制改进,因为一旦一个新机型生产出来,哪怕是再作很小的改动,都是非常艰难的。1987年,林虎担任空、海军"三机"(歼教×、歼×、歼×)航空技术定型委员会顾问组组长。他一改过去新装备飞机由工厂说了算的局面,决定让有一定技战术水平的飞行员积极参与飞机研制过程,使新型战机的技战术性能更加符合未来空战的需要。
1987年春天,林虎到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目的是要选拔一名得力的飞行员参与飞机定型。他一到部队顾不得休息,马上驱车直奔机场,他要亲自选定这名飞行员。在起飞线上,他拦住了一名刚刚走下战鹰的一级飞行员。
"报告林副司令,试飞大队刚刚完成高空特技课目第一批任务,请您指示!"面对这一久仰大名的将军,37岁的试飞大队长王景利显得有些拘束。
"好!你就是王景利?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歼×飞机与歼×型机的地平仪有什么区别?"将军举手还礼的同时,问题也就提了出来。听着王景利非常熟练的回答,将军频频点头,又连提了几个问题。
第二天,部队组织夜间复杂气象的飞行训练,将军又来到塔台上,亲自对这位试飞大队长的指挥能力进行考核。这次夜航持续了五六个小时,当红色的信号弹划破黝黑的夜空时,时针已快指向子夜了。训练结束后,将军满意地点着头,对这位试飞大队长进行了讲评:"指挥得当,口齿清晰,放飞连续。" 这位年轻的飞行员成为顾问组最后一位成员。
至此,由空军领导和飞行员等9人组成的顾问组宣告成立,中国空军也有了自己的"观察员"。几天后,将军把大红聘书交给了每个成员,也将"你们要珍惜飞行年华,多为我军的试飞事业做贡献"的嘱托灌输到每一个成员的心间。
第二年,一种新型机边试飞边改进,经过多次反复论证定型并开始小批量生产。出乎意料的是,该型机在一次飞行进入某种状态时,突然发生纵摆现象,飞行员的眼睛充血,头盔几乎被撞裂。该型机能否继续生产装备部队?这给空军首长的决策带来疑虑。林虎将军带领顾问组的成员来到某工厂。
飞机的纵摆会产生10个载荷,而飞行员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不超过8个?超过这个范围?轻者把人悬起,压得眼球充血?头盔撞裂,重者就会飞机解体,后果不堪设想。随后的一次次试飞中,王景利连续15次进入曾出现纵摆的飞行感觉。反复体验大速度、关加力时的飞行感觉。飞行结束后,顾问组一遍又一遍地研究着试飞报告。
夜深了,将军还在加班,同大家一起研究论证……
第二天,在试飞总结会上,将军不看稿子讲话,他有条不紊、有理有据指出了某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的缺陷……从飞机的强度、结构性能和火控等方面,要求工厂重新设计改进。他的发言论证充分,问题抓得准,分析透彻,令在场的专家和设计人员无不钦佩。
从十多年前就开始,林虎将军狠抓了飞行员队伍的建设。在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他积极倡导并成立了飞行员法语和英语大队?从技战术训练、航空理论和外语方面全方位锤炼飞行员,使他们成为:"国产战机皆能飞,高难课目都能上;出国交流会外语,翻译资料是内行;电脑编程个个会,学术论文人人有;战法推广当教员,科研试飞是骨干"的全能型、高科技人才。今天,这批人已成长为我军新一代"学者型"飞行员,先后有十余人次出国交流,3人到国外留学进修。
至今,谈起将军对他们的培养,"学者型"飞行员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曾随林虎将军多次进行科研试飞的副师职飞行研究员王景利,时刻牢记将军对他的谆谆教导:"要珍惜飞行年华,多为祖国的科研试飞事业做贡献!"特级飞行员刘明至今仍不能忘却,年逾古稀的将军下部队检查工作时深夜苦读的场景,这种学无止境的精神,成为他心目中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刘明努力工作,不断地取得成就,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长为优秀试验试飞团团长,并荣获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两次受到军委江泽民主席的接见。
阅尽辉煌,这就是林虎将军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