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葭暑假里本来在陈珊的地产公司做实习,做一些接待、文件整理归档,甚至审阅项目报告的工作。这是积累加拿大经验的一个重要方式,她十分感激陈珊,做得尽心尽力,并且开始跟公司里的人和阿青学习广东话。何葭发现,在华人社区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技能。这里有钱的基本都是香港人。广东话人群在多伦多的华裔中占重要比例。
会讲广东话给自己的简历多加一条优势。
度假回来后何葭接着上班。
她一直跟张帆保持着联络,有事多写几封信,无事的时候可能一个月两个月没有消息。但是朋友之间,就算几年不讲话,也依然是朋友,这一点不用担心。
国内通讯业发展迅速,他们的公司算是找到了对路产品,也跟着这个行业一起日新月异。张帆这时刚生了个儿子,怀孕期间坚持工作,忙到最后一刻,差点把孩子生在公司里,做好月子,一天也没耽搁就重回商场厮杀。
何葭度假回来接到张帆的报喜邮件,并附有儿子照片若干张,小家伙在襁褓里,左看右看,看不出长得像爹还是像娘,只像一个小老头。
何葭一霎那间内心充满了母性的温柔,内心一点一点溶化。她一个人开车到购物中心,买了些婴儿的小衣服小鞋袜寄回去。
过一个月张帆又给她一封信,说礼物收到,多谢,并请她做儿子的干妈。其他的话她一句没有多说,只在信后给她一个链接。
何葭点击链接,发现是一个国内著名的原创网站,有一个网名叫秦夜写的小说《空城》。
小说的简介部分只有一段话:“我费尽心机地走进这座围城,辗转挣扎沉浮,反反复复,终于发现,这不过是一座空城。”
只读了一小部分,何葭就被她优美简洁的文笔深深吸引。主人公是个女孩,爱她的大学同学,可是大学同学只爱比自己小两岁的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童年时代两家为邻,虽然两家大人在文革的时候互不来往,可是一起在大院长大的孩子似乎并不了解成人们的争斗,友好地玩耍着,一起游戏,一起上学,甚至一起做作业。
文革结束,女孩家搬离,男孩父母也被审查,两个人自此分离,一别若干年。男孩上大学后惊喜地发现,这个童年时代的朋友也进了同一所学校,情不自禁,他们走在一起。
无奈两家在文革时代是冤家,他们的爱情不被祝福,毕业后男孩去女孩家求婚,被女孩父母拒绝。女孩父母格令女儿不得与男孩交往,断绝关系。
同时男孩的父母也不赞成儿子跟宿敌的女儿恋爱结婚,速速给他安排形形色色的相亲。
最终男孩跟自己的同学,也就是故事里的“我”结了婚。
文字中满是无奈和哀愁,所有的故事淡淡说来,似一个沧桑的老人在叙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何葭断定这个秦夜是个女人——只有女人才有如此婉丽细腻的文笔。网上都是赞赏的跟贴,那些帖子说,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千古伤心。那个男孩女孩应该顶住家庭的压力结合在一起,过几年生了孩子,父母会谅解的。又有人说,这个“我”真可怜,她爱丈夫,丈夫却不爱她,心中另有所爱,他们不会有好结果的。
何葭被这故事搅得牵肠挂肚,存入收藏夹,每天回家打开电脑,必定先去看看故事有没有新的进展,不得安心。那个作者时快时慢,对于别人的评论从不跟贴,任人评说。
她每周都跟父亲通电话,絮絮叨叨说些家常。何致远告诉她自己的业务最近又有新的进展,已经在申请带博士生。何葭说:“爸爸,你事业上已经可以了,你现在有问题的是生活!我听张帆说好多人要给你介绍老伴,你都不肯,你这个样子让我在国外怎么安心?”
何致远责备她没大没小,转了话题问她生活怎样,钱够不够,是不是最近交了男朋友等等。
何葭立刻猜出何伟没有遵守约定,已经把自己的情况向家人通报过。
她遮遮掩掩地说:“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人家只是普通交往。”
何致远说:“你也不小了,要认真对待。你把他的照片发给我看看。只要他是真心对你好,爸爸不会反对的。”
何葭觉得好笑——他们父女就这样你关心我什么时候能结婚,我关心你什么时候能嫁掉。
她只得把弗莱德的背景全面介绍一遍,许诺度假的照片一冲印出来就找几张好的给他寄过去。
度假的照片冲印出来,何葭告诉弗莱德自己的父亲要他的照片看。弗莱德很高兴,一个劲地追问:“你父亲怎么知道我的?你堂兄说的还是你跟他说的?”
何葭说:“我大哥那个大嘴巴说的。”
弗莱德笑着说:“哦,那下次见到他,我要感谢他。”说着拿出照片一张张检视,找出几张自认为看起来年轻有活力的交给何葭。
那几张他们度假的照片里,他们两个都似煤球,笑嘻嘻地露出雪白牙齿。
在高大的弗莱德身边,何葭显得特别的娇小。
不久何致远回音过来说:“如果你喜欢,我也不反对。只是在异国他乡,万事需要自己做决断,要小心保护自己。”
何葭松出一口气。
假期实习期间没有什么压力,何葭晚上回家,无论多晚,都会打开电脑去读那篇网络连载小说《空城》。
写到“我”怎么费尽心机在男孩的同事和父母前制造“正牌女友”形象的时候,跟贴的读者都替这个“我”在叫累。
“我”每天推辞了爱慕者的邀请,跑到男孩的公司去等他一起下班。这样本来打算邀请男孩出去吃饭的同事们都识趣地走开,给这对男女留下私人空间。
“我”引导着男孩一起回他宿舍,在他宿舍楼下的菜市场买了鱼肉蔬菜回去给他做饭,男孩不知道是感动还是无所适从,脸上的神色闪烁,难以言说。
她定期给他清扫宿舍,清洗床单换季衣物。这样日复一日,男孩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地造的一双,郎才女貌,见了面打趣地问他们什么时候结婚。
可是只有他们两个知道,男孩迟迟不肯接受她,只当她是老同学老朋友,虽然有时候面对她,他的目光中有感激的神色闪过。
作者的这个“我”简直是苦情戏的主角,爱得那么辛苦还无怨无悔。她总以为,只要她真情付出,终有一天男孩会明白她,接受她——水落石尚能穿,何况血肉之躯?!
何葭深吸一口气——水落石穿,那要多少万年的毅力和时光!
故事写到这里,男孩接受不接受“我”已经越来越抓人。读者很明显地分成两派,一派是“青梅”派,坚持先来后到的真爱原则,觉得无论如何,男孩应该跟自己青梅竹马的初恋女友有情人终成眷属;另一派是“挺我”派,认为这个“我”真情一片,应该得到回报。
两派在论坛里掐起来,天天把这个故事顶上这个原创论坛的前十名热贴里。
何葭欲罢不能,有时候跟弗莱德约会也心不在焉,一定要打开电脑上去看看有没有更新,没有更新看看两派的吵架贴也好。
看着弗莱德不解的目光,她也感到好笑——自己为这么一个虚构的故事里的人物担忧,是不是有毛病啊?
她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里面涉及到文革的背景,弗莱德居然也略知一二,可见这个运动当年如何地轰轰烈烈,震惊全球。
弗莱德听着听着,眉头拧起来,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他不解地问:“这个女人为什么这样不要尊严?如果爱一个人就要失去尊严,那么这样的爱又有什么意义?难道这个男人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男人?”
何葭反问:“弗莱德,如果是你呢,你会怎么做?如果你爱一个女人,但是这个女人另有所爱,那么你会怎么做?”
弗莱德说:“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何葭说:“你一定要回答。”
弗莱德为难地说:“你一定要我回答?我,我,你要我说实话吗?”
何葭看着他,期待的目光代替言语。
弗莱德说:“我会告诉她,我对她有好感,问她是否愿意选择我。如果她说不,那我也只好放弃。”
何葭追问:“不争取争取?”
弗莱德说:“葭,两性关系要你情我愿。一厢情愿的追着对方,不光令自己痛苦,也会给对方压力。做不成情侣还要做朋友,给双方留一些余地比成为仇人好。”
西方人对待两性关系都这么洒脱看得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