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 玩的心跳!中国的宠儿美国的猛兽(图)
前几天从新闻里得知,美国很多州要立法,禁止开车时玩手机短信,因而产生了写一篇东西的想法。
我知道有手机这玩意儿,是90年代初从看台湾电视剧开始的。当时他们好像叫大哥大。看到的是那些公子哥、黑帮老大或公司老板们在小汽车上打电话。来美国的前10年我自己一直没有手机,我身边的人也都不用手机。现在还记得1999年一个单位的小年轻们,因工作需要,大家合用一台手机的情形。
我自己买手机大约是2001年的事吧,当时为了省钱,只买了一种最简单、最便宜的计划,也只在最急需的时候才用一下,很是寒酸。
哪知道,就在此时中国的手机迅猛地发展起来,其速度远远超过美国,尤其是超过在美的华人。我有位朋友老土,几年前回国竟然不会用手机,让同学笑话了一番。我在国内的朋友跟我开玩笑说,现在中国扫大街的清洁工都有手机,怎么你们有些美国教授、工程师都不带手机?我当时回答:因为我们大多两点一线,到处都有电话,不太需要。现在想想,当时好像真没那么急需。可一旦用上了,就再也丢不掉了。
另一桩变化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本世纪初,我们刚刚在美国“脱(手机之)贫”,国内的短信就已经是铺天盖地来了。手机短信现在己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可以将短信内容分为五大类:爱情短信、幽默短信、友情短信、节日祝福短信和工作短信。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是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较少。
据称,手机短信始于1992年,当时一位名叫尼尔•帕普沃思的人在英国沃尔丰的GSM网络上,用电脑键盘给朋友的手机上发出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祝福短信。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有意思的是,对比世界上第一句电话通话内容“沃森先生,过来一下”,这条短信传递出的却是节日气氛。
也有人说,手机短信的发明人是芬兰人,因为北欧人的感情比较含蓄,不喜欢通过电话来表达,于是就突发奇想发明了短信。
不管事实究竟如何,我更愿意相信第二种说法。的确,发短信比打电话要含蓄方便得多,也比写电子邮件方便快捷,几乎随时随地都能使用。中国人比较含蓄,这也可能就是在中国具有肥沃土壤、一发而不可收的原因吧。
手机短信-中国的宠儿
说起来,手机短信的好处还真不少。我们这些年来在美国,要么给很密切的朋友打电话,一侃个把小时,要么通过电子邮件码洋字,无法享受用中文发短信,真是一大遗憾。
一则好的手机短信,或能让人捧腹大笑,或能使人一吐不快,或能令人明白道理。
一则好的短信,或是充满哲理寓意深刻的诗句,或是投向丑恶现象的投枪匕首,或是温情四溢文采飞扬的问候祝福。
手机短信,也反映出中国汉语言丰富的表达意境,所以其也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欣赏价值。恐怕也只有中国也才有手机短信文化现象,也只有中国人把手机短信玩出了丰富多彩的花样。如果现在能有有心人,潜心收集整理手机短信,汇集出来,风、雅、颂,一定会是现代版的《诗经》。
首先手机短信蕴含着娱乐。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压力大、变化多、节奏快的特点,劳累、紧张、困顿的人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宣泄情感,松弛神经,抚慰心灵。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幽默风趣类短信成为现代人不约而同的最爱,伴随手机短信而来的是相对轻松亲昵的人际关系,短信文化带给人们一个愉悦身心的精神港湾。
“听说你最近很牛气,普京扶你下飞机,布什给你当司机,麦当娜陪你上楼梯,金喜善给你烤烧鸡,刘德华帮你倒垃圾,连我都要给你发短信息!”
看到这则短信,大多数的人会会心一笑,这样,发件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短信文化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使人际交流的渠道更为通畅有效。手机短信通过书写形式,使人们日常交流中难以出口的言语得以轻松表达,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情感出口。除非出现网络故障,否则,对方总会收到发送的短信,加之短信的方便快捷、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使得人际交流更具效率。
另外,“短信语言”利用汉语言丰富的意蕴和灵活多变的组合方式,运用夸张、排比、比喻、借代、顶真、移就、双关等各种修辞格,以及仿词、仿句等多种修辞手段,创造性地言情表意,给人以出其不意、妙趣横生之感。例如:
“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的笑容!”
再者,手机短信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传播方式。短信给对方以很大的回旋余地与思考空间。在收到短信以后,可以立即回复,也可以思考一段时间再回复,甚至可以不回复,短信比电话更尊重对方的意愿,更符合中国文化的儒学传统,也更契合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可以说,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天然地与形式上委婉、含蓄的短信文化相融合,这或许正是中国人均使用的短信量明显高于世界水平,短信文化在中国异军突起的一个深层原因。
最后,手机短信形式委婉、含蓄,契合东方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义之邦享誉于世,对“礼貌”问题颇为注重,情感表达也素以委婉、含蓄著称,许多人都不习惯将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展示在众人面前。短信文化是不喜张扬的,短信显然比铃声大作的电话更有分寸,更为礼貌。并且,短信比其他的交流方式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时空局限性较小,一对一的无声交流增强了私密性,让人们在一个相对宽松和隐秘的空间,以拇指的轻舞来倾诉缕缕柔情。
例如:“风是我挥着的手,柳是我低垂的头,星是我关注的眼睛,海是我思念的深情,心在你的影里,伴你去远行。”欲语还休而又意味深长,尽显东方文化的婉约和浪漫。
中国人喜欢玩手机短信超过美国人,除了上面说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大多数人不开车。坐在公车上或出租车上是收发短信的最佳时间和场所,既能快速打发时间,又能培养感情。可以一次发很多短信。手机短信就像中国菜一样,具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市场。
手机短信-美国的洪水猛兽
我的孩子们目前尚没有玩手机短信的压力,想必其他小朋友们也不太用吧。美国人也当然有玩手机短信的,要不然,我也想不起来写这篇东西。不过,大部分人喜欢用电脑,玩“Instant message" 之类。孩子们晚上一边念书,一边来回发信息、聊天。
为什么手机短信在美国发展慢呢?第一,美国人一直有打电话的传统,比中国早很多。美国人几乎家家有留言机,这么多年,习惯了。还有,就是电脑普及率较高,用电子邮件特别频繁。最后,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大家要开车,不方便使用。
有研究表明,一边开车一边发短信或顺藤摸瓜式的玩MP3播放器都是危险的,甚至比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聊天要危险得多。开车时收发短信,人们不仅要动手指,还要低头看文字,因而更加危险。此时驾车人或者减速,或者左右开弓摇摆,对其他人构成威胁。
我自己的体会与研究的报告相似,如果光是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聊天,对我的驾驶技术影响不大,但若用手或眼睛在车上找东西,则安全性大大下将。
最近美国汽车协会(AAA)的一项研究显示,开车时发短信导致车祸增加了50%。一项新的研究证实了大多数人已经知道的一点,即发送短信和驾驶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组合。驾驶人的目光每离开路面两秒钟,车祸的机会就是正常人的两倍。过去几年里,短信和手机使用已经造成了许多伤亡惨重的事故。
因此,关于开车时使用手机的立法一直在进行中。康涅狄格州、纽约州、新泽西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已禁止开车时使用手持电话。另外有38个州目前正在考虑133个法案,从而规范方向盘后面的驾驶人的行为。美国一些州已经禁止开车时发短信,另有10州禁止新学开车的人使用手机短信,但大多数州尚没有相关的法律。
本月早些时候,怀俄明州一名17岁的女孩创立了一个广告牌,上面显示一名17岁的女孩座在她的方向盘后,耳朵上有个电话,以及一条简单的忠告:
"Buckle Up … Hang Up … Heads Up … It all adds up!"
这名女孩的同学于2007年7月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
美国的路上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糟了,一些驾驶人用他们的小手指控制方向盘,从而腾出他们的拇指来打字。还有的使用膝盖驾驶,腾出双手快速地打开一个电子邮件。以往,美国人本来就有在车上吃东西、化妆或刮胡子的习惯,这已经够糟了。而现在,有些驾驶人想把他们那2800磅重的、以每小时65-75英里的速度在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变成自己的家庭办公室。
最可怕的是那些大巴士和大货车驾驶人,他们开长途辛苦无聊,使用手机短信对他们来说更加有无穷的吸引力。可是,这些驾驶人一旦出事,后果就不是一两个人的生命为代价了。
可能有一天,我们也玩起手机短信来,希望那个时候,所有的手机都是声控的,不需要手来操作,或者,所有的汽车都有自动驾驶设备。我们对此应当有信心,因为我在20年前所渴望得到的自动指路装置(现在叫GPS),现在不是有了吗?
(注: 图片来自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