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写一点东西,是为了以后年老记忆差了好回想回味的。
病闲在家,舒服的时候看看外面的太阳,想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我喜欢吃面,故有寻访上海30碗面之举动。
以时间为顺序,每次均以我的居住地畹町路澜仓路为出发地。出行方式:公交车(排除地铁,地铁一坐,面的成本要上去好多。况且地下除了人,什么也看不到。)
本人的小小申明: 吃的是20元以下的面,8.0分以上为高分,即使路途远,即使人太多,即使环境差,也可再次光顾。但分数为本人当时所吃之感受,若与他人的感觉不符,本人就只能抱歉了...
第一碗面 鸿瑞兴 地址:徐汇区中山南二路1500号(东亚大厦1-3F)
去宜家,可以到处逛逛,也可边逛边休息,坐也可以,躺也可以。甚至可以去餐厅喝杯免费的咖啡。但两手空空什么也不买,那是要很好的定力的。
出门,漕溪路往前一点右转到中山南二路,要延着马路对面走,在奥林匹克宾馆那里左拐进八万人体育场,不远可看到一幢高层建筑,墙沿突出很大的竖着的“鸿瑞兴”招牌。
门口有一顶古色的轿子,老货,别具风味。店家倒是不怕人偷,不过回念一想,半夜三更扛一顶大轿子在徐家汇上走也实在是戆到顶,也实在是太招110了!
整个餐厅风雅而古朴,楼上是点菜的,楼下是吃面及点心的,兼卖熟食。人很多,买票要排队,正好可欣赏下熟食间玻璃上用小楷写的卤味单子,也正好可以研究下柜台上几十种的价目表。
点了8元的招牌焖肉面,领了单子继续排队,这次可就排着看人吃了。等吃的人走了,交单子给穿中式小褂的服务员,继续等,还好,大家穿得比较风雅,等得也很有风度,跟餐厅的格调一样。
面上来,把小碟中的焖肉掩埋于面下,先喝口红汤,是高汤,偏咸了点,再吃口细面,偏硬了点,没有苏州某某“兴”面馆里的那种有弹性的软的感觉,一定不是手工的面。说句实话,在上海要吃到一碗手工的面,很难。
说到苏州某某“兴”的面馆,则自然要提百年老店“朱鸿兴”、四代家传“陆长兴”和当代面痴“同得兴”。三面聚苏面之精华,汇苏汤之浓郁,称雄于江南。
苏面是纤细的,宛若一个江南女子,又似那女子在雨巷中轻扭的腰。巷子中的雨就是浓浓的高汤。那纤细的腰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
两、三分钟后,把焖肉捞上来,横的咬下去,闭着眼。好,好肉!有一点点烟熏的感觉。肥瘦相间,再映寸着那点皮,极妙。一口肉,一口面,一口汤,芸芸众生,凡夫俗子,又有何求!
恰遇熟食部有刚做好的咸鸡的脚爪,卖一送一,1元2只。买了6只。回家后果然味道一级。
8.6分 焖肉绝点(绝对到点) 面略欠点 环境正点(古色古香,连跑堂的都穿着江南小蓝布褂)
第二碗面 真如羊肉馆 地址:普陀区北石路155号(近兰溪路)
725到虹漕南路钦州南路下,往后一点就是830终点站。由此开始长途跋涉,从南到北足足29站,在铜川路曹杨路下。
脚下是铜川水产市场的海鲜水,抬头是不远处的真如塔。
真如寺是我国佛教寺院中为数很少保存下来的元代建筑,也是上海唯一一家供奉释迦牟尼佛舍利子的寺院。
寺庙位于兰溪路,往前即是北石路,左右张望,凭感觉右拐,果不其然,十多步路后眼前赫然一座旧旧的老店,只记得好大的“百年老店”四个字。门口有几个老男人在啃羊脚,吃1黄酒。
进门,80年代的风貌依然如故。抬头瞄了下价目,羊肉45斤/元,羊脚25元/斤,羊杂汤10元。价钱却是新世纪的了。
要了碗红烧羊肉面:12元。在80年代的长方凳上坐下,看着油油的桌子和斑驳的墙面,还好上面没有“毛主席教导我们...”,背后人声鼎沸,烟酒弥漫。直觉得时代在原地踏步。
面上来,同时上来一小碗有半碗多红汤的一大块红烧羊肉,是用扎鞋底的那种粗线扎着的。面是白汤,倒一点小碗中的红汤,把羊肉搁面汤里浸一下,到嘴咬了口,有点甜,那皮硬中带着酥软,肉也是的,许是扎的功劳吧。再一口面。真的很是惊喜,竟然是小时候的面!!!
我成长的年代正是80年代,那时复兴东路靠近河南南路不到一点的小弄堂口的饮食店,是我关于好面的最初记忆。那是一碗光面,还只有2两半,北方的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吃面有带半的。是,的确是2两半,1角洋钿2。3两可就是1角2分了,那时3分可以吃个香喷喷的大饼了。
那碗光面的面是一早手工制作的,扁的小阔面,吃起来特别有韧劲。 而汤,更是熬了一夜天3的骨头汤,侬4想想香伐5?侬想想好吃伐?
回忆总是美好的,而眼前的墙上却出现了一个德国小蠊,面倒是好吃,已经光了。羊肉却还有一多半。大老远的赶来,总不见得为个德国小畜生而败了兴致。于是换了个桌子,再要碗羊汤面,2元。在当今CPI高涨的年代,可能是上海最便宜的荤面了。
注:吃1:喝 洋钿2:钱 一夜天3:一个晚上 侬4:你 伐5:吗
9.3分 面似回忆 肉略甜蜜 环境绝地(能观赏小蠊的地方应该能称为绝地了)
第三碗面 牛杂第一家 地址:闵行区七宝古镇南大街38号
七宝于老上海的印象就是,耳朵里的财积1声和嘴巴里的老酒香(七宝大曲)。
春申路坐735路到七宝站下,往后一条街民主路进去就是。
街边的墙上是古镇的介绍。有天主堂、古戏台、解元厅、微雕馆、张充仁纪念馆、蟋蟀草堂等。那些古迹估计都已经是故迹了。等想起来要爱惜,那爱惜的却已经远去...
七宝羊肉只是近几年由于镇政府发展了老街旅游才逐渐名气响起来的,但据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记载七宝羊肉解放前就已名世。
先表一下老街上的羊肉行情。
南西街9号,据说此店羊肉正中。羊肉39元/斤,羊脚32元/斤,有楼上。南大街近桥头江南羊肉馆羊肉45元/斤,羊脚35元/斤,可堂吃,羊汤面3元,可上楼。南大街37号青青羊肉,羊肉32元/斤,羊脚32元/斤,羊尾巴18元/斤,一盒有12元,嫌多,老板爽气,算10元。回家一吃,尾巴的味道倒也不错。隔壁39号人气比较旺,羊肉也是32元/斤,搞不懂的是羊脚却只需22元/斤,留下次吧。
返身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此行的目的地:牛杂第一家.还算比较幸运,没有等位,不过要先付钱,后落坐。7元一碗牛杂面。
此店比顶头的另一家卖牛杂的要小,而且没有楼上。门口是几个不锈钢的圆桶,香气四溢,里面盛的就是各类牛杂了,没仔细看,看也看不懂,估计只有牛才知道。
上来的这碗面的碗明显要比5元一碗的牛杂汤要大许多,里面的牛杂却差不多。
汤略微泛红,不是苏式面的红,是那种卤的红。入口倒也鲜,微酸。但鲜得有味精的干活。你想此处又不卖牛肉,那高汤怎挡得住如此滚滚的人流。
面是圆的,类似普通拉面馆的拉面,但不可能是拉的。应该叫定制切面比较合适。有点硬,但弹性似乎不足。可圈可点的倒是那些红的白的牛杂,入口有一种脂弹的味道,那就是牛杂的妙去了!
其实七宝老街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吃一条街。
注:财积1:蟋蟀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www.shtong.gov.cn 中有一篇“七宝蟋蟀噪沪城”,其中有一句:蟋蟀别名很多,江浙沪一带叫法最奇怪,叫作“财积”。而我为了写此寻访,特意去买了钱乃荣、许宝华、汤珍珠三教授据说十年磨一剑的《上海话大辞典》。其中蟋蟀的写法第一个是“上斩下足”,近似“蹔”,第二个是“左虫右足去口”,近似“虫尐”,看都看不懂,新华字典上也没有,网上也没有,到上海书城查12卷“汉语大词典”也没有。我总共不过用了不到100个上海常用词,其中如:急吼啦吼、啪啪扑、软扑扑、一夜天、一撮堆等大词典中竟然没有,而“克勒”写成“克拉”,“嘎三无(壶)”写成“茄山河”,“夯不郎当”写成“亨八冷打”,真不知十年磨的什么剑?客气的说是治学不严谨,不客气的讲是水平特搭僵!
7.6分 牛杂地道 面略硬道 汤显味(味精)道
第四碗面 莹楼馆 地址:闸北区临汾路691号(近岭南路)
这碗面吃得远了,要调三部车子。
第三部车子951路上只能看到80年代的千片一律的老公房,怪不得马未都说把人空降到中国随便哪个县城,都不知道身在何处。5000年的东西,都只留下了一丁点了。这一丁点也不知哪年哪月也给捻没了。
车停在岭南路,拐到临汾路。寻着记忆找到这家很小的门面。
说道记忆,大约6年前认识一个彭浦的小妹妹,在这家彭浦知名的面馆吃了两三顿饭,没有吃面,只炒了点菜,忘了吃的了,却记住了面。这次重新得以拜访,得谢谢上海的一档很火的电视节目,生活时尚的“人气美食”http://channely.smg.cn/wqsh.aspx 。他们居然采访过,否则我到哪里去寻一家不记得路名招牌的面馆。
招牌有点不俗,可店分明是6层公房延街的底楼3室户改造的。上海人都知道的过道厅中两边摆满了座子,显得拥挤的很。再加上站立的等候的客人,那就有点不堪了。要知道已经12点半了,生意可想而知。
面的品种倒是繁多,居然有猪心大肠等混搭面,“点评”www.dianping.com 上评论如潮,点评什么面的都有。
特色太多就是没有特色。
不如就点一碗最普通的面,辣酱面:4.5元,外加一块素鸡2元。通常我到一家无法确定特色的面馆都只点辣酱面。为何是辣酱面呢?面不用说了, 辣酱考的用料和浇头的功力。到苏州试过几个面馆,好的馆子的辣酱面都不会令人失望的。
人多,等候的时间倒不是很长。上来,一大碗,是那种咖啡色的胶木碗。
汤浅了,面太多了。汤面最致命的是汤不宽,面一定是要在汤水的下面的。
那面是比小阔面要厚一点。果然不出所料,面涨了。汤倒是真的高汤,辣酱里的土豆块及豆腐干块偏大,夹杂着2、3丁点肉,一点不辣。素鸡价钱是别家店的2倍,面积却也2倍。他家的素鸡火候一级棒,但只是适合吃口偏甜的人。唯一可以圈点的是汤,高汤。也是我唯一吃完的。
终于在吃到第四碗面的时候给出了一个低分。如果住附近,如果再吃吃其他的如腰花面,大肠面,焖肉面(6元),或许会吃出个8.0朝上的分。但这次的确令我失望!
6.8分 汤是高汤 面却太涨 店常满堂(人太多,况且,还挤)
第五碗面 张太和爊鸭(金沙路店) 地址:近郊嘉定区金沙路480号(近李园一村)
这碗面吃得更远了,吃到嘉定去了。
上嘉线历时一小半小时多到达嘉定客运中心,问讯如何去张太和,倒是颇有知名度,回曰嘉定1路。但跑出去却找不到(其实就在客运中心出门左拐不远处),教训是一定要问清楚车的具体方位。
一头雾水站在城中路,望着街角树立的城区示意图,与脑海中的google地图对比,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总觉得画得不准确。可惜没有带打印的google地图。
凭感觉边问边走到沙霞路右拐,城中路上有上海大学,可能就是以前的上海科技大学。
经过汇龙潭,400年历史,毗邻的有嘉定孔庙,800年历史。和孔庙同街的是法华塔塔院,法华塔又名金沙塔,于南宋开禧年间建造,巍然耸立于街衢闹市之中。
沙霞路过博乐路就是金沙路了,干净的安静的马路。
经过一条小小的街,过了,再回首望望,秋日的阳光撒在秋日的叶子上直落到地上。地上竟也泛起秋日的懒洋洋的暖光,仔细瞧瞧,竟然是久违了的弹格路1。其实顺着这条小路就是上海5大名园之一的秋霞圃,明代的园子。下次吧!
饿了,进张太和金沙店。要一碗鸭汤面:3元,一份鸭子:3元,价钱实惠。已经是12点半了,店中客人稀稀拉拉。但还是等了10分种。上来的碗竟然是不锈钢的。碗中撒满葱花,倒似不要钱似的。殊不知再好的高汤也会被葱的味道冲掉了。
先吃口面吧,一口,不对,想想不对,再吃一口,有一点点僵。面之大忌,一是涨,二是僵,竟然被我连续吃到。涨原于汤紧了,时间长了,但大抵原于面条本身。而僵就原于下面的人了,一定是接水(中途再加冷水)的火候欠了。
但是此汤面更欠的是汤,味精和盐有一种后下的感觉,偏鲜偏咸了。感觉是和葱花一起撒进去的。吃了几口面和汤后,尝试浸了块鸭肉,我个几2洋盘3了。鸭腥气弥散到汤里了。还不如直接吃好吃。此鸭是有点糟味的,浸在汤里显然是我的错,但散到汤里有鸭腥气那就是鸭子的错了!
吃好,在他家的熟食部买了一根鸭颈(19.8元/斤),三个鸭爪(21.8元/斤)共10来元。回家得到妻的表扬。还算别有一味,但鸭子的纯洁度无论如何总是比不上曾经的遥远的冠豸山下连城城中的。
嘉定1路就在门口,李园一路站。其实查“丁丁地图”www.ddmap.com 是可以查到的,起点嘉定汽车站,终点金沙路嘉定东大街。
回程在嘉定客运中心尝试了一下南嘉线。
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这是一条人巨多的车,也是一条路线巨长的车(记得沪宜公路->翔江公路->华江公路->北瞿路->华翔路->沪青平公路->七莘路,到莘庄整整2个小时,那些站了2个小时的可能还要站1个多小时才能到南桥)。
沿途路慢慢,灰茫茫,特别是到了华漕,那简直是灰天灰地(在建的有:一丛丛的居民高楼,一段段的闵嘉高速,一片片的机场枢纽)。就是在这灰天灰地的华江公路边,竟然有戴着口罩抱着小孩卖A片的妇女。叹之!
更叹的是有人在大天大地的虹桥机场交通枢纽工程的灰天灰地中,在一条小河边悠然地钓鱼,真不知道他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生活。
注:弹格路1:由块石铺筑的上海早先的小马路,不太平整 个几2:这下 洋盘3:不内行
6.4分 面僵汤咸 或非面店 或是分店.
第六碗面 吴越人家(淮海路店) 地址:卢湾区淮海中路706弄10号(近思南路)
这碗面应该算得上是上海的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吃过。嫌贵(90年代初听说动不动就是10多元一碗面)!
926路在华山路行驶一小段就右拐入淮海中路了。
这一拐就拐入了上海的风情。路两旁的洋房带着岁月的精致,在秋日的阳光下散着酽酽的味道。想象一下黄昏树下的微风,和那微风吹弥的女人香,就会理解这上海滩的吸引所在了。
淮海中路西端那一片区域自从有第一座洋房以来,就是每一个时代顶尖人物的追逐地。那窗缦后演绎的故事都会化作不可捉摸的魅力弥散在那里,而我们只是过路的,只能想象而无法感知,因为那里永远是遥远的...
东端已经成了各大高中级品牌的橱窗了,从陕西路到西藏南路延绵不断。
而吴越人家就镶嵌在这里的弄堂中,此店是第一连锁店,说白了就是起家的店,或曰总店。
老早的上海大体只分为洋房、石库门和棚户区,那上海人也就相应的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
走进,拐入,隐隐的评弹声从石库门中传出。
早上十点三刻,只有我一个人,在江南丝竹声中,在墙上水墨画下,在八仙大木桌上,点了一碗罗汉净素面:13元。不太贵!(我的工资大抵已经是90年代末的10多倍了,所以不贵。)
在等面的时候望一眼门口的墙,整整齐齐几块铜牌,头牌醇香排骨面,依次分别是罗汉净素面,八宝辣酱面等五、六块匾。都是上海市餐饮协会颁发的上海特色面奖状。
面上来,细面,宽汤,大瓷碗。碗上是店家的logo,还有一点小花纹。
只一口面,就非常欣喜。久违了!那是纯正的苏州的面,那种特有的带着弹性的软顿时弥漫齿间。再一口汤,清扬的高汤,只逃不过我嘴的是一点点的味精。
那一小碟罗汉净素量不多,但品种倒是齐全, 面筋、烤夫、金针、萝卜、黑白木耳。
几样东西混在一起,勾芡的恰到好处,用筷子拨入碗中,撩几下,顿时,那酽酽的汁散到了汤中,入口的已然是醇厚的汤了,味精的味道也被冲掉了。
各类素食均可圈可点,尤其是面筋,滑爽而不油腻,可谓功力颇厚。
一碗面,见底,只留下最后一口的余味。
9.5分 面已入道 面面俱道(浇头、盛器、环境俱佳) 只欠一少(少一点点味精就更佳了)
第七碗面 朱鸿兴(眉州路店) 地址:杨浦区眉州路300号(近平凉路)
想吃一碗面,想了十多年。
那是个没有店名,没有地址,只有记忆的一碗面,一碗光面,一碗光的拌面。
因为那是个伤感的地方,走了后再没有去过。要不是寻面之旅,恐怕我这辈子再也不会去的了。
703路换42路到淮海东路西藏南路下,再换135路。这里于我实在是太亲切了。
八十年代中后期,我窝居的7平方永寿路小屋,在大学四年及以后2年的时间里来往迎送无数风华正茂的过客,极限记录是晚上留宿11个人,但那是个纯正的年代,大家在一起啃啃隔壁云南路小绍兴纯正小鸡脚,唱唱校园小歌曲,谈谈人生小理想(其实现在想来那时候有什么理想,再怎么想也想不到今天许多人的高楼别墅和小车宝马,那时多数都在那棚户区窝着呢!), 不纯正的代价我记得是二医大张榜开除将要毕业的男女生。
135路金陵路到底就是外滩,那些百年老建筑倒是百看不厌的。而江对面的新建筑,我始终觉得那几个球和碰门板(震旦大厦)太杀风景,有碍瞻观。
整个外滩现在是一个大工地。连百年老桥外白渡桥也给拆了去维修了。车绕道曾经红极一时的乍浦路桥(乍浦路的餐饮在90年代初中极度火爆)拐向黄浦路,那里耸立一排新的建筑,搞笑的是有一幢名曰海湾大厦,江湾大厦倒比较贴切,估计老板是怕生意给被弄到五角场去了。
从东大名路开始,车往前走,记忆却往后流了。
现在的东大名路是一巨片的空地,以前的房子已然变成轰然倒塌的废墟。但房子中的影像却活了起来。
世界上最神奇的真的莫过于记忆了。在这60亿的人中,那种曾经有过的心弦的颤动只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要是你去了,那一丝的忧愁,那一回的眼眸,那一瞬的温柔,那一触的颤抖,也都会被你带走,消失得宛如海市蜃楼...
车行进在杨树浦路上,一切都如百年的杨树浦水厂中已不再流动的水,平静得好象时间没有被搅动过似的。右边是没有机器声的国有工厂,而左边依然是10多年前看到的多数二层带老虎窗的公房,夹杂着最多三层的私房。
杨浦和南市是以前上海典型的棚户区,但不同的是南市的棚户小且真的是用棚的,因为家家都联成片了,根本无法独立打地基造砖的房子。而杨浦的相对地大,因而也就物博,基本都是二、三层的砖瓦房。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没有煤卫,改革开放后有些人家有了压缩煤气。
只记得这碗面是在平凉路上,定海路附近,不想记忆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模糊,而伤感也淡淡的变成了记忆。
来来回回很久很久,在这一片几乎没有怎么变的地方,竟然找不到要寻的路。因为我忘了一条路:贵阳路。等穿行好久看到这条熟悉的路,平凉路上的这家面店店面好象依稀在,但面断然是没有的了。
记忆中那是一家没有招牌的店,神奇的是只供应一碗面,一碗放酱油料的光拌面。
而印象中桌椅很少,多数是站着吃的,也有蹲着吃的。我就从来没坐下来吃过,因为不敢。通常是只闻一片呼噜声,声过后,放碗,撩筷,走人。没有一丁点的荤,也没有一丁点的素,甚至都没什么油,却让我每次都几分钟搞定,那种唇齿间的滑爽在极短的时间内满足了最纯正的欲望。
他家的面就在店后面的作坊里现做现卖的,是加了鸡蛋的纯手工面,扁扁的小阔面。
记忆的面没有吃到,于是就有了替代的面。赫赫有名的苏州“朱鸿兴”,不过是上海的加盟店。
门面倒是有腔调,但面实在是没料到。
外面是中式门面,里面是大圆台面。如此不搭调的情景(面馆四方桌为宜,大圆台面是喝酒的),只能点辣酱面了。
这碗苏式头牌面馆的加盟店的面的汤非红非白,上面漂几叶青菜,喝口汤,竟然喝出放味精的牛肉汤味来了。吃口面,硬的切面。辣酱中的肉丁倒从来没有如此多,但味道不香,也不辣。汤是汤,面是面,混不到一起,失望之极。想朱鸿兴为蝇头小利,如此糟蹋自己的招牌,真是可悲啊!
如门面不标朱鸿兴,也由不到吃个不及格。
5.9分 兴由一面 败亦一面 百年老店
第八碗面 张杨面馆 地址:浦东新区南泉北路1071号(近潍坊路)
这碗面寻访它是我的偏心。
偏心它是因为在浦东住了7年,隔几个月一次也断断续续的吃了7年。
浦东给世界人民的感觉是一个崛起的中国,给中国人民的感觉是一个自豪的祖国,给上海人民的感觉是一个高楼的标座,对于我而言则是平淡的生活。
一碗面就是平淡生活的写照。
十年前偶然在朋友推荐下吃了这碗面,之后就不太偶然的搬家到了浦东。
面馆在南泉北路上,不起眼。
总是叫一碗焖肉面。一开始吃过拌面,猪肝面,大肠面,素交面等等。打有一天看到一穿西装的白领子的大胖子一口闷下去这块肉的满足样后,我也就一直不悔改了,只到这一次。
说句实话,那时候也特意去德兴馆比较过,也不知是偏心吧,总觉得这口肉好。
一开始,只要说声“焖肉面”就可以了。渐渐的要加一句“精一点”。
今天已经快下午1点了,依然加一句“精一点”。人不多,或许高峰已过,这里是隔壁洋泾中学的校外食堂。
面上来了,是白汤,但汤浅了,且混着一点面汤水。美食家中只吃头汤面的想必是极至的,一般的人断不会为了一碗面而牺牲睡眠。只要每次把沸腾中散开的沫撇去,就不会出现如此的面汤。
焖肉直接放在碗里倒还算了,上来的这块不是“精一点”。直可以称得上是精肉了。老吃客知道,焖肉必需是五花肉,瘦肥恰当,3:1,多一分多之,少一分则少之,入口则唇齿流香,流的是一点点的脂香,断不能燕瘦环肥,多少随之的。
没有吃一口,结果已然了。
那么就吃一口,面,是小阔面,有一点点硬,到最后是有二点点僵了。汤,是混着面汤水的汤,高汤,但加了味精。肉,说句实话,这次是在他家吃到的最差的,比例失调,更严重的是肉的纤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是一块老肉。精的入口木,肥的入口油。
可能与“莹楼馆”一样,去得晚了。可能“莹楼馆”的常吃客也与我一样可以容忍10次中的1、2次,毕竟果腹是为主的。但是对我们客人是理由,对店家就绝对不是理由了。
虽然寻访得如此惨烈,可我的偏心依然存在。因为那里有我一段平淡时光的记忆!
但是,打分是绝对没有任何偏心的。
6.9分 面僵硬面 面汤水面 十年一店(以前吃的时候至少都是7.5分以上的)
第九碗面 祥和面馆 地址:长宁区定西路1235弄1号(近安化路)
这碗面网上的点评数挤进3甲(来源点评网)。
他家的辣肉面向往了有2年了。
那么趁此机会就去吃1次。
946路经过上海影城,在新华路上有几个弄堂,巨大的水杉后面掩映着一大片风貌各异老旧老旧的别墅,民间称之为“外国弄堂”,是20世纪上叶匈牙利建筑师的作品。为当时国内商贾和在上海的上层侨民建造的。
小时候去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司机路过那里是不能按喇叭的,一直搞不懂。(吃面之后有一次去影城看电影,早到了特意和老婆进去兜了圈。那里面特别的静、谧,两辆挂“南”字头牌照的别克无声地在弄堂里听着树叶随风的声音!)
定西路上安化路两边拐角一边一个名称一模一样的祥和面馆。
克隆的?还是山寨的?不要走错了被压寨了。12点多一点,应该是午饭高峰未过时。往有人排队的一个去,准没有错的。
走近了,才知道什么叫生意飞起来。
人家牛的面馆是排一个队的,这家牛牛的面馆是排两个队的。一个队交钱,一个队领面。是自己拿的噢!至于拿好了是否有座位,就天晓得了。
点招牌辣肉面,真是便宜,只要6.5元。顺便了解了对面是一家的,只不过不吃面,吃菜。估计老板做发了把对面吃下了。但为何要名称一模一样?在乎自己的金字招牌还是在乎人家的夺门生意?为何不取“祥和菜馆”,又好听又不侵犯自己的商标。搞不懂!
更搞不懂的是店家的生意已经好到了要自己取面的地步,在苏州有,在上海我第一次碰到,又不是食堂。
确实,他家的生意好到了十来碗面一起下的壮观场面。但是,不怕面涨吗?不怕面糊吗?
是的,不怕!
老老实实领好塑料大碗盛着的面,找到一个小小的桌子,与对面的分享(桌子)。这个小桌子估计也可排上海滩的名次了。一定是定制的,只不知面是否是?
说句实话,刚才站着排队的时候瞥了下在座的碗中的面,是不抱太大希望的。非紧缩在宽汤中的细面或小宽面,是寻常的切面。
入口果然是太涨了,都要糊了。10多碗面一起下,想不涨都难。小时候最怕吃涨面了。一碗面下出来可以多个1/4的量。但是,巨难吃啊!
还好,有很多的辣肉可以下饭(不敢说下面,怕混喽)。的确是好辣肉,量多味道香。只是不太辣。汤也不错,是纯正的加少许味精的牛肉汤,飘几片香菜叶。
最后,总算,在辣肉和汤的帮助下,拿这碗面淘了下去。
本来是打算多给个几分的,因为那辣肉。但总不至于为了一点辣肉去吃一碗面吧!
6.0分 一搞不懂(网上点评如潮) 二搞不懂(店堂如此火爆) 三搞不懂(面条实在糟糕)
第十碗面 庄氏隆兴面馆(浙江中路店) 地址:黄浦区浙江中路441号(近天津路)
这碗面是列入名单的,但吃得就有些意外了。
年底将近,新世界打出300送300的促销活动,甚是诱人。反正周末也没事,陪老婆去逛了下。
人潮涌动,经济危机下购买力依然汹涌。随手翻了几双不同品牌不同鞋子反面底下的标签。巧了,有2、3双标着899元,是原珠笔标的。明眼人即使看懂了也不好枉加推说。
06年在法国正逢一年二度的“打折季”,听导游介绍如果商家在此期间标的原价比未打折前高的话是要犯欺诈罪受到起诉的。而我们深受化工奶粉毒害的孩子们的父母们的起诉状不知法院受理了没有?
对于也涉及到我的孩子的这样子的一个事件,我不会表达我的愤怒,我已经出离了。只是从此以后我不会喝牛奶,并告戒我的孩子不要在这里喝牛奶。
但午饭还是要吃的。南京东路一条街,有享誉中华的第一百货等著名的名店,是外地游客的必到之处。因而一般的上海人在这里会面对一顿经济可口的午餐而发愁。
还好,列入名单的庄氏隆兴面馆可能就不远。
感觉还是不错,从南京路上拐离一段距离。在浙江中路靠近宁波路上找到了门面。但功课没做,真是没备而来,望着墙上一大片的价目表,不知所措,只好点了辣酱面8元。老婆点鱼香肉丝面10元。
这个面馆有点菜的,估计在电视上露过面。所以生意愈加火爆。坐定了才发觉周围的只要吃面的,一多半的碗都特别大,再看看粗大的立柱上的介绍,赫然是他家招牌面“火腿扁尖老鸭面”,真搞不懂为何不标在价目表的头牌。
面上来,碗是明显比老鸭面的碗要小。毕竟老鸭面要17元。价钱是硬道理,没有什么好委屈的。不过还好汤是一样的汤。因为看人家的大海碗里的汤,酽白得特勾引嘴。看自家的碗中的颜色也差不多,估计是一样的老鸭汤。迫不及待的先喝了口汤,鲜,真鲜,是老鸭的高汤。
而面则看上去很一般,是比细面要粗一点点的切面。果然,入口有一点点硬,说明面是一碗或几碗下的,且下的时间恰到好处,这种寻常的切面如果下多了或下多时间了就会涨,而下得正好则入口有一点点硬,等吃完了也不会涨。
辣酱浇头却很是入味,像辣酱了,与老鸭汤调和后更加鲜美。辣酱的内容一般,无非是大块的豆腐干,小丁的瘦猪肉。与大多数店家用土豆块不同的是他家用了茭白块。想起在苏州一无名小面馆吃的辣酱都是用笋块的,真的是不可同地而语!
一汤到底,连着面。面佳的话就反过来写了。
8.4分 鸭汤纯酽 面硬一点 人流延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