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军俱
http://bbs.tiexue.net/post2_3617346_1.html
[提要]用音乐来抗议社会的不公和强权政治曾经是民谣和摇滚乐的传统,但在最近针对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示威活动中,来自歌手和乐队的声音却微乎其微,曾经兴盛的左派音乐是否已经衰落?
针对美伊战争的反战示威活动,是自越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但是作为五、六十年代反战和争取民权运动中的生力军,音乐界的反响却出奇的微弱。当年在这些活动中异常活跃的左派歌手,现在已经凤毛麟角,难觅其踪。
[小题]零落的抗议之声
来自美国流行和摇滚音乐界的抗议之声零零星星。著名新浪潮歌手克里斯·辛蒂公开宣称她“希望美国打败这场战争。”摇滚乐大师尼尔·扬,六十年代坚定的反越战老嬉皮士,在摇滚乐名人祠入主仪式上说:“今晚我们玩得很高兴,但下个星期我们(的国家)就要去杀人了…”。最著名的白人说唱乐队“野兽男孩”发行的新单曲叫作“在一个变得疯狂的世界里”,而大牌非主流乐队R.E.M.最新创作的 “最后的稻草”,也是一首矛头直指布什政府的尖锐反战歌曲。
但转播格莱美奖颁奖仪式的CBS广播公司事先警告众多歌手,一旦有人冒出不合时宜的反战言论,画面随时会被掐掉。在保守势力强大的今天,歌手们考虑到自己的事业前途,变得越发沉默了。在名为“不要以我们的名义”的大型反战活动中,只有斯蒂夫·厄尔、大野洋子等很少的大牌音乐家在请愿书上签名。
英国方面,歌星乔治·迈克尔因为讽刺布什的歌曲“杀狗”而受到媒体的大肆攻击。发起组织音乐界反战活动的是“污点”乐队的达蒙·艾尔伯恩和“大规模攻击”乐队的罗伯特·德·尼佳,他们在著名的音乐杂志《NME》上做了大幅的反战广告,但只有像布赖恩· 伊诺、保罗·威勒和比利·布拉格这样的音乐家积极响应。像“绿洲”这样的大牌乐队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他们觉得反战和自己无关,而且也不会起什么作用。
最近一两年来斯普林斯汀的《上升》和纳塔莉·莫钱特的《大地母亲》是较为著名的政治性唱片,均反映了911事件对美国人的冲击,呼唤和平与救赎。而最具争议的是斯蒂夫·厄尔的《耶路撒冷》。酷爱读马克思的厄尔是乡村歌手中的异类,他在唱片中表现了非法墨西哥移民的生活、无法摆脱噩梦的越战老兵、对刑法制度的抨击以及对巴以冲突的看法,试图从人性化角度理解美籍塔利班成员的歌曲“约翰·沃克布鲁斯”却招来公众的漫骂。也许这也表明,音乐和政治很难再像过去时代那样结合紧密,青年文化中的享乐主义已经逐渐超越了它的反抗精神,右翼政治气候的抬头使左派歌手陷入了孤立的状态。
以音乐表达抗议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吗?
[小题]左派立场:一个光荣的传统
左派立场一直是摇滚乐的基本立场之一,这个传统曾经产生了无数伟大的歌曲和歌手。不过与持有左派立场但只是偶尔在自己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歌手或乐队不同,左派歌手和乐队几乎全部作品都充满社会意识,在其音乐中一贯表现出反体制、反资本主义,反权力的鲜明政治立场,抨击政府、反对战争、宣扬和平、同情低层人民生活是其作品的主要内容。左派音乐本身没有统一的音乐风格,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歌词和态度上。左派歌手也可以叫政治歌手,左派音乐还可以称为政治摇滚、左派摇滚。
从左派音乐的渊源来看,它和民间音乐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英国和欧洲大陆,在一些古老的英国和爱尔兰民歌中,已经可以听到一些讽刺贵族和统治者的歌曲,而在西方音乐摆脱了学院派古典音乐的模式以后,尤其是在美国黑人创作的布鲁斯歌曲得到白人的注意之后,民间音乐才真正的以现代形式开始发展。与当时以抒情为主的白人民谣和乡村音乐不同的是,布鲁斯音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其直抒胸襟的坦诚使听众群迅速分化,这种真实的几近残酷的音乐直接导致了少数白人音乐家音乐理念的改变。
但真正使左派音乐出现的,却不是某种音乐形式,而是二次大战后的西方政治气候。在柏林墙建起来的一瞬间,东西方有了一条可见的分界,从此世界陷入到冷战之中,接下来的麦卡锡主义以及核威胁使得西方世界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危机,这种危机感不仅出现在知识分子当中,也对几乎所有的阶层都产生了影响,左派音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一开始,这种来自民间的音乐就打动了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心灵。
而到了今天,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意识形态的弱化,歌手和乐队的政治倾向已经不明显了。这时的大多数左派乐队应该称为温和的左派,他们在立场上不再像过去的左派乐队那样坚定,这些乐队一方面顺应于商业体制的运作,另一方面又维持着自己的左派信念,小心翼翼地使两者不发生冲突。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左派音乐已经被资本进行了再包装,作为商品推荐给消费者,作为商品的左派音乐,不再有纯洁的激情和冲动,有的只是一些枯燥的口号和空洞的姿态,这在一些主流乐队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小题]不灭的光荣与梦想
时光荏苒,40年前的1963年,鲍勃·迪伦发行了《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这张不朽的唱片,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便是《答案在风中飘舞》,这支被无数人传唱的歌曲既表达了所有音乐家对世界的抗议,也是对六十年代那个激进年代的一首颂歌,是六十年代的抗议浪潮的一个缩影。我们之所以不断地提到六十年代,是因为它虽然不是左派音乐发端的年代,却是其最为辉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年代。
六十年代,民谣歌手戴夫·凡·容克有一次曾问他的朋友、抗议民谣的代表人物菲尔·奥克斯:“你的音乐进展如何?”,奥克斯回答:“如何?——我们正在改变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这句话极具代表性地表明了那一代音乐家的理想——以音乐作为争取社会正义的武器,并力图改变这个世界。
40年的时光并没有削减这句话的力量,它仍旧激励着今天所有具有社会正义感的音乐家。令人欣慰的是,虽然主流的左派音乐已经开始衰败,但它却转向地下,欧洲和美国大量的地下乐队秉承着左派音乐的光荣传统,对强权政体进行着不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