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琴棋书画",中国人对孩子的要求就是高,特别是现今,学琴,学画学什么的都有,只要把孩子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行,我们以前也是这样.下面讲讲自己的经历:
画. 跟一般的小孩子一样,从小(在幼儿园里) 我就喜欢涂涂,抹抹,画画. 记得小学的图画老师很看好我,印象中他是一位很帅的男老师,身上带有比较浓厚的艺术气质,他穿着很随便,甚至有点拉蹋,但他留着长发(这在文革年代是不多见的)和长胡子,让人感觉他特有艺术形象. 刚开始我们都跟他学画物品(如花,草,房屋等)和山水画,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画出来的画,都能得到老师的赞扬,为此家母叫我一定要好好跟老师学.
后来有一天,图画老师没有来给我们上课,听说他被调走了,为此我心里难过了好些日子,从此就再也提不起兴趣来学画画了. 上中学后,我曾经尝试过学画人物肖相,可是却怎么都画不象也画不好(水平是:把大姑娘画成中年人,把小眼睛画成大眼睛,往往能让被画的人看了吃一惊),慢慢地我就失去了耐心及信心, 好在父母对此(对画)一窍不通,也没看出画画能画出钱来的机会,所以没有强求我继续学画,最后终于以放弃画画为告终.
棋. 小时候我们的业余时间(除了上学外)就是玩,女孩子们跳皮筋,跳大绳(俩个人甩很长的绳子,其他孩子们在里面跳),男孩子们则是聚在一起下棋. 本人的性格跟女孩子们相处不好,经常弄得女孩子上门告状(衣服被撕破),妈妈嫌我惹事,叫我不要跟女孩子们玩,多在家里看书练字学英文. 但我在家里哪里呆得住呢,所以我越来越喜欢跟男孩子们一起玩,因而也就学会了下棋.
刚开始跟男孩子们下棋(军棋,相棋,跳棋,围棋)我总是输,有时输得哭鼻子跑回家,妈妈见了很严肃地对我说:怕输就不要玩了.过后想想妈妈说的很对,为了玩就要做到不怕输, 渐渐地本人被磨练出来了,能做到在棋场上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不动声色地对阵,对输赢也看得很开,不再哭鼻子. 后来“身经百战“的我棋艺大有长进,能把男孩子们打得落花流水,让男孩子为输而流泪.
书. 记得我5岁开始就被妈妈强迫学习练习写毛笔字,练习写字是我最不喜欢和最头痛的事,也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 为了练写毛笔字,本人没少挨骂挨打(家母是用尺子打手心),经常是流着眼泪也要写. 上了小学,语文老师把我写的作文当做反面教材(当时让本人无地自容)念给大家听,但她对本人写的字是赞不绝口. 那时家母还逼迫我学习英文(当时只能自己在家里偷偷地跟着唱机里的林格风英语教材>学习英语).
上中学后,一次偶然机会--学校里毛笔书法比赛,我写的毛笔字引起了同年级老师们的注意,就这一下子我便在学校里出了名,以后学校里的墙报,都是由我抄写上去,因而本人顺理成章地成为学校的宣传委员. 其实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写有一手好字, 他的字是有些撩草,但非常好看,不知为何他很欣赏我写的字,还叫全班同学向我学习. 记得一次有位同学拿了本“庞中华的钢笔字贴(草体字)“给我看,当时就把我给吸引住了,从此我练上了草体钢笔字.
琴. 上中学后,有次看见妈妈的同事在拉手风琴,当时我羡慕得不行,随即开口请求能不能让我也拉一拉? 试拉后(属于乱弹琴一类)感觉不错,回家后我就叫喊着要学拉手风琴. 那时我们住的研究所大院里,好多孩子都在学弹四弦琴,父母俩一商酌,认为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标新立异,应该随大流,所以我就有了一架四弦琴.
当时我还老大地不高兴,并且在心里埋怨父母,不让我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是尽让我学一些无用的东西--英语(因为心里抗拒,所以没有学好它). 在以后的日子里,由于心里存有气,学弹四弦琴时下手就重些,没过多久,琴弦就被我给弹断了,这下四弦琴变成了三弦琴,弹出的声音能把人的耳朵弄疼. 为此父母大吵了一架,原因是他们在我学琴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结果我的学琴之路,随着他们的争吵而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