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的脊梁 - 绝境苦战十四年

来源: 68162 于 06-12-21 07:37:21   
 
 
 
 
      
 东北抗联:绝境苦战十四年

74年前,当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大好河山后,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辽阔东北大地的崇山峻岭、荒原水畔,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装、一支顽强的雄师劲旅——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诞生了。在此后的14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已任,英勇战斗,前仆后继,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挺身而出 矢志救国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在这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号召全中国人民迅速动员武装起来,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931年9月23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关于士兵工作紧急决议》,提出“进行游击战争”。10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提出“在农民中组织游击队”。东北抗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横空出世,像是一道血肉铸起的长城,屹立于白山黑水之间。 东北抗联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并领导的抗日队伍,在14年的绝境苦战中,经历了由初始的“抗日游击队”和后来的“人民革命军”到东北抗日联军的逐步发展过程,并经历了对“义勇军”等民间抗日武装的改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大批优秀儿女,胸怀救国之志,成为东北抗联的创始人和抗联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

周保中(白族),云南大理人,第一位将义勇军建成新型人民抗日武装的领导者。他15岁入滇军当兵,在北伐战争中屡建奇功,升任少将副师长。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被党派往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他心急如焚,一再请求回国参战,归国途中写下:“玉洱银苍远万里,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时尽除倭寇去,佩剑铿锵渡九洲”的誓言,回国后被任命为满洲省委第一任军委书记,先后到珠河、宁安等地的义勇军中进行争取团结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他很快被任命为联合军总参谋长。此间,他曾指挥部队“三打宁安”,在救国军中建立起很高的威望。1933年春,当救国军大部败散之际,他收拢残部组成留守处,1934年初正式建立了党直接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1936年改编为抗联第5军,他任军长。1938年又组成抗联第2路军,他任总指挥。后来这支万人部队成为东北抗联的三大主力之一。

童长荣是东满游击队的创建者。1931年11月,他任东满特委书记后,不顾肺病缠身,经一年多的努力,相继建立了延吉、和龙、珲春、汪清中韩工农游击队和游击根据地。1933年11月,这支部队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东满游击队,成为威震东满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成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的基础。

人数最多的一支游击队是张甲洲创建的游击队。1932年5月,原北平清华大学学生、共产党员张甲洲回到家乡黑龙江省巴彦县,通过同学、亲属、朋友等关系,建立了一支游击队,命名为“东北工农义勇军江北骑兵独立师”,共200余人,张甲洲任总指挥,满洲省委派军委书记赵尚志担任参谋长。赵尚志在队内建立党的组织,进行整顿,严明纪律,并收编一些山林队。8月下旬,联合抗日军才洪猷部攻克巴彦县城,声威大震,队伍扩大到700余人,后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 东北抗联各军就是由这些共产党人奔走呼号,组织民众建立起来的。他们像一支支号角,像一把把钢刀,像一柄柄利剑,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血战疆场 威震敌寇

东北抗联是一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经历了大小无数次战斗,每次战斗都严重动摇了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牵住敌人的鼻子“打”,是抗联袭击和骚扰敌人的主要方略。“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扑灭东北抗日烽火,关东军数量急骤增加,到1932年9月已达4个师团,10万余人,后来一直保持在5个师团,加上各旅团、特种兵、守备队、宪兵队和特务警察队,共16万余人。此外还有伪军10万余人、伪警察19万余人,日伪军警总数36万余人。1938年关东军则增至70余万,对外号称百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东北抗联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巧妙与敌人周旋,向敌人的据点和重要军事、经济设施不断进行攻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

至“七七事变”前,东北抗联战斗万余次,攻占和袭击城镇百余座,游击活动遍及50多个县境。据敌伪统计,仅1934年3月至10月,东北铁路各线就被袭击534次,铁道被破坏101处。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日本关东军不得不把“治安”当做“首要问题”,动用大批兵力和经费进行“讨伐”作战。至1936年,日军消耗了14亿元军费,伪军用于“讨伐”的经费也占其军政部总开支的34%以上。日本以陆军近1/4的兵力和伪军10万人进行“讨伐”,仍是四处碰壁,到外挨打,气急败坏的关东军像无头苍蝇,团团乱转。 拖住敌人的后腿“剐”,是抗联疲惫和迟滞敌人的撒手锏。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就是要先占领东北,尔后侵占全中国。但事变之后,由于东北抗联声势浩大的抗日斗争,使日军在东北战场连受重创,至“七七”事变时,日军的死亡总数已达到17.8万人。日军入侵华北,急需关东军支持,但因抗联的牵制,关东军无力支持华北,从而打乱了日军的侵略计划,延缓了其侵华战争的进程。据日本厚生省战后调查,“七七”事变后,日军在东北死亡约4.6万人,如果加上伤俘将有13.2万人。日伪统治者不得不承认:1937年的东北是“多事之秋”,1938年内,抗日活动“更加激烈”。为此,日军在大举进攻关内的同时,不得不在东北增兵。东北抗联的英勇作战,大量削弱和钳制了敌人,在战略上积极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绊住敌人的手脚“杀”,是抗联打击和消耗敌人的拿手好戏。对苏作战一直是日本的基本国策,但是日本进攻苏联的计划却始终未能实现,其原因之一就是东北抗联的抗日武装斗争绊住了日本关东军的手脚,打乱了它的战略布局。侵华期间,日军为巩固其殖民统治,以东北抗联为主要作战对象,在东北分三期进行所谓治安肃正工作,企图一举消灭东北抗日联军。但是,东北抗联的反“讨伐”斗争,像一条难以挣脱的绳索,把敌人的四肢紧紧捆绑起来。正如日本外交史所承认的:“由于满洲人民的反满抗日斗争,最尖锐地暴露出来了……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的目的——整备对苏战略体制,始终也不得进展。”对此,共产国际也曾指出:“满洲的游击战起了重大的作用,致使日本法西斯军阀至今不敢发动反苏的反革命战争”。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关东军准备“北进”侵苏,但亦因其在中国战场泥足深陷而力不从心,未敢轻举妄动。苏联也认为:“在东北,日军被迫留住大量关东军”。因而,日苏战争终未发生。   

孤悬敌后 绝境苦战

彭真同志在谈到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时曾这样说:“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东北地处亚温带,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山林险峻,冬季奇寒,冰雪连天,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抗联部队经常冒着零下30~40℃的低温行军作战,身无棉衣,脚着单鞋,露宿山林荒野,爬冰卧雪,铺地盖天,常常被冻得指断肤裂。“七七”事变后,东北抗战进入了更加艰难的时期,敌人为了配合对抗联的“大讨伐”,采取“集家并屯”的政策,使抗联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解决日常的军需供给以及重新建立被敌人破坏的基地,抗联将营地选在不易被敌人发现的深山老林、悬崖绝壁等无人出入的地方,建立后方营地——抗联密营。

所谓密营,多半是地窨子,在地下挖个半人高或一人高能藏人的坑,再用树枝、草盖上。密营的生活是异常艰苦的,白天日伪军和“密探”轮番搜山,有时日本飞机还低空侦察,因此,白天不能出密营活动。特别是冬天,一旦在雪地留下脚印,就有被围歼的危险,只有夜间才能出来活动。冬天,大雪封山,为了安全起见,无论多少人上山,必须踩一个脚窝,以免引起日军注意。密营的面积很小,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多数人是抱着抢坐着睡觉。缺衣少粮,是东北抗联在密营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带的粮食吃光了,大家就一起吃干蘑菇、皮带和发霉的烂马皮。抗联战士就是依托这种赖以生存的后方基地,冒着零下40多度的奇寒,在高山密林间与日本关东军浴血苦战。

1939年冬天,广袤的东北大地一片冰天雪地,到处弥漫着恐怖的气氛。日伪军在针对抗联部队的“三省大讨伐”中,集中2.5万兵力,围剿杨靖宇将军仅3000人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由于有人告密,杨靖宇将军被敌人包围在小树林中。1940年2月23日,他被日伪军包围在树下。日伪军先是劝他投降,他毫不理会,连续射击,射中了5个敌人。最后,他的胸膛被一颗子弹击中,壮烈殉国。杀害杨靖宇的凶手、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充满困惑:杨靖宇究竟是靠什么在断粮半个多月且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下坚持战斗这么长时间?他怀着敬畏的心情,用军刀划开了杨靖宇的胃,里面只见到树皮和棉絮。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岸谷隆一郎的残生一直受着良知的折磨,他最后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剖腹自杀。在遗嘱中,岸谷隆一郎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从容赴死 前仆后继

14年的东北抗战是艰苦的,更是残酷的。敌强我弱的形势,使东北抗联蒙受了巨大的牺牲。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抗联将士一往无前,慷慨悲歌,视死如归,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

敌我力量和武器装备对比的众寡悬殊、优劣悬殊,使先后参加东北抗联的5万多将士大部血染疆场。在敌人的无数次讨伐中,120多位师以上干部战死,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许亨植、童长荣、夏云杰、陈荣久、汪亚臣、祁致中、宋铁岩、金正国、魏长奎等40余位军以上干部为国捐躯。抗联将士的鲜血染红了长白山麓、松花江畔。

1938年,东北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为打破日军的包围,抗联第5军分为三部分开展游击活动。5军3师8团1连的11名战士在连长李海山带领下,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小孤山进行了一次顽强的阻击战。这次战斗,抗联仅12名战士抗击日伪军300余人的进攻,坚持近7个小时,毙伤日伪军近百人,保卫了总部机关和后方根据地的安全。连长李海峰和11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他们顽强的战斗意志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震撼了日伪军。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小孤山改名为“十二烈士山”,并赋诗高度赞扬了孤山英魂。

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的头颅不久前在长春被发现。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曾一时成为海内外的重大新闻,也极大地慰藉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心。那是1942年,赵尚志率领部队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所时,不幸负重伤被俘。子弹从他后腰打进斜着从前腹穿出,血流不止。敌人对他突击审讯,赵尚志毫无惧色,一面以惊人的毅力抑制着难以忍受的伤痛;一面对伪警察痛骂:“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8小时后,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在东北抗联中像赵尚志这样身陷囹圄、屡受酷刑、刺刀下不变节、断头台上挺胸的爱国杰士,不胜枚举。人们所熟知的还有著名的抗日巾帼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李兆麟等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东北抗联就是这样一支摧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队伍。他们从几十个人的反日游击队发展到数万人的抗日联军,尔后又在斗争中减员至不足2000人,始终前仆后继,英勇战斗。1941年后,东北抗联与苏联远东军建立了协同作战关系。他们与苏军并肩作战,最后彻底捣毁了关东军老巢,迎来了东北大地的第一缕阳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