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广东的早茶与英国的下午茶
广东的早茶与英国的下午茶
广东早茶吃的比较讲究,比较热闹;英国下午茶更注重气氛,比较安静。很多诺贝尔奖的点子,都是在学校下午茶中产生的。
》》》》》》》》》》》》》
环球时报
举国上下的统一动作
又到深秋,在英国冷雨霏霏的午后三四点钟,最惬意的事就是享用下午茶了。
就像广东早茶是用茶引出一系列繁复的吃食,英国下午茶里茶也只是个“引子”,引出的是花样繁多的点心和生活方式。据说下午茶发端于维多利亚时代,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难以打发漫长悠闲的下午,百无聊赖中感到有进食的欲望,但此时离晚餐和晚会尚早,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和茶。这样的茶点吃起来很是惬意,安娜便邀请好友一起用茶点,让茶与精致的点心伴随她们度过午后时光。
从此下午茶成了贵族社交圈内的风尚,一直延续到今天。不仅贵族和有产者到午后3—4时要用茶点,普罗大众亦然,不同的只是茶点的品质与氛围而已:前者在花园别墅和精致的咖啡店里品尝精细的点心,后者完全可以在自家的小厨房里或杂乱的工具间里,用一块抹了黄油的粗面包,就着大茶缸子里的浓茶打发这个时段。这个时段的休闲是举国上下的统一动作,没有法律条文规定,蔚然成风,形成了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英国人号称是“生来自由” 的民族,下午茶从达官贵人普及到布衣荆钗,成为每日生活中雷打不动的小憩,更透着这个民族的闲适情调和底层人追求个人权利的态度———teabreak,此乃天赋人权。董桥先生在随笔《茶》中引用大理论家罗兰·巴特的话说,英国人视每天上下午两顿茶点为“人权的甜品”。
据说正宗的英国下午茶特色有三:幽雅舒适的环境如家中的客厅或花园,丰盛的冷热点心(要由女主人亲手调制)和高档的茶具———细瓷杯碟或银质茶具,茶壶、过滤网、茶盘、茶匙、点心架、饼干夹、水果盘,切柠檬器,全都银光闪闪,晶莹剔透。据说在缺乏阳光的英国,银质茶具往往透着人们对阳光的渴望。当然最好再有悠扬轻松的古典音乐来佐茶,宾主都要衣着得体。维多利亚时代女人去赴下午茶会必得穿缀了花边的蕾丝裙,将腰束紧,茶要滴滴润饮,点心要细细品尝,交谈要低声絮语,举止要仪态万方。男士则要衣着淡雅入时,举止彬彬有礼。下午茶会是仅次于晚宴和晚会的非正式社交场合。至于一般家庭的斗筲小民,他们也利用下午茶的时间走亲串友,往往是在家中最好的客厅里,小家碧玉的女主人殷勤地沏好茶,烤制好虽然样式不太精美但用料绝对实惠的点心,供客人享用。
至于自家的下午茶则没那些礼仪,但也全然是要关起门来营造点气氛,把玩点小小的情趣,家人其乐融融地小聚,也很风雅,这样的场合也会请某个私人朋友加入,那是完全当成自家人对待的莫逆。有的人家甚至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在某个角落的落地窗前观察着窗外的某一幅固定的景色饮那杯茶,每天观察窗外景色与前一天的细微差别,365天的同一时刻只看一个地方咂摸一个地方的景物,是执着的浪漫。不少英国人往往一个人也要全副武装地用下午茶点,一招一式、一点一滴,毫不敷衍自己。
文人为下午茶所折腰
英国的文人艺术家们在下午茶时分的社交活动是司空见惯的,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文人圈就最为典型。以伍尔夫姐妹和莫雷尔夫人为两个中心的茶会和沙龙简直成了 20世纪初伦敦文人艺术家交往的经典一景。我读过的英国文学作品中,似乎到处都有与下午茶有关的场景。印象最深的是移居英国的新西兰现代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费尔德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富贵人家为举办一场下午茶会,在花园里搭帐篷,请专门的乐队,做精致的点心,定制昂贵的糕饼,煞费苦心,不亚于一场大型私家宴会。同样是移居英国的美国心理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也为英式下午茶的情调所折腰,其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讲述一位年轻、貌美、聪明的美国女郎前往欧洲“探索人生”,开篇就是泰晤士河畔典型的英国风景中进行的一场雅致的下午茶会。
有趣的是出身工人阶级的作家D.H.劳伦斯,他笔下的煤镇生活却流露着我们无法想像的小资情调。单单是《儿子与情人》,里面的人似乎天天在喝下午茶:工人子女约会时要喝下午茶,情侣到诺丁汉城里逛街时要进咖啡店喝茶,矿工家庭星期天全家要温
馨地坐在客厅里用茶点,那个颇有小资情调的矿工妻子(劳伦斯母亲的化身)铺上精美的桌布,洗净细瓷的蓝花儿茶杯,请来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小镇牧师共享一个昏暗但暧昧的午后……如果说以前我对劳伦斯这种描述的实还有过怀疑,那么我在英国参观了几处劳伦斯故居,看到客厅里精致的茶具后,我相信了。有人批评劳伦斯在作品中拔高了英国工人阶级,是为了自己晋身上流社会做铺垫,其实,劳伦斯是写实的,他自己就是受着这种情调的熏陶长大的。这种情调属于英国,不分王公贵胄和黎民百姓。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那一介凄艳怨妇,在幽暗的贵族豪庭的下午茶会上与猎艳的三流作家秋波暗送,磨肩举杯之间就通了款曲,定下了幽会的时间地点。但那些身心苍白的上流社会男人终于是抵不过那个有着哲人般气质加雄劲性力的猎场看守麦勒斯的魅力,查泰莱夫人还是进了猎场看守的小木屋,与他共享毫不精致的茶点,然后共赴温柔之乡,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形成学术自由的精神氛围
下午茶在英国大学校园里更为流行,喝茶一般都是在学校的咖啡点心店和教员的专门咖啡厅里,咖啡店一般都设在风景宜人的地段,或面对花园草坪或临水而建,来来往往都是神情单纯的学子,与周边美丽的环境很是和谐。我访学的诺丁汉大学主楼的咖啡厅就在湖边的小山上,人们喜欢将茶点端到外面的草坪上晒着太阳用,还可以俯瞰山下碧蓝的湖水与洁白的游船,煞是惬意。
原剑桥大学校长布罗厄斯曾这样诠释“剑桥精神”:活跃的文化融合和高度的学术自由。而形成这一精神氛围的重要形式,他认为就是下午茶和喝咖啡时自由随意的交流。教授学者们把学术课题带到下午茶会上来讨论,书香茶香交融,那种轻松雅致的氛围,比英国大学里流行的西装革履的高桌宴会更让人感到亲切自如。难怪有人说,剑桥大学60多项诺贝尔奖的傲人纪录,和剑河边悠闲自在、天马行空的下午茶闲聊分不开。英国人传统的下午茶,在剑桥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