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阅兵式陆军第一方队见证今昔变迁 | |
2009年08月05日 13:54:35 来源:解放军报 |
【镜头回放】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1949年,天安门广场上,开国大典的礼炮刚刚响过,时任师长的李水清率领他的铁流雄师组成12个步兵方队,昂首走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凛凛之师,堂堂之阵,何其壮哉! 从此,这个师被称作开国大典阅兵式陆军第一方队。
“试就湖边披草径,莫疑东海变桑田。”开国大典阅兵式陆军第一方队自建国以来历经5次整编,现为济南军区某摩步旅。他们牢记“永争第一、敢为人先”的“第一方队精神”,劲旅雄风更胜当年。
开国大典为枪而愁 联合军演如虎添翼
原师长李水清回忆说,1949年8月,全师进入方队演练阶段。可由于当时武器多为缴获敌军的,极不统一,全师无论如何调配,竟连一个方队都无法配齐。后来,经总参谋部协调,专门从全军抽调大批缴获的成色比较新的美式和日式武器集中到该师,才装备了12个步兵受阅方队。
当年那支肩扛“三八大盖”的“第一方队”,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成长为兵种综合、装备先进的铁流劲旅。
手中武器精,心中底气足。2008年9月,全军首次跨战区、跨海域联合演习。这个旅作为“蓝军”亮相演兵场。面对装备精良的信息化“红军”,全旅参演官兵熟练驾驭坦克、火箭布雷车等20多种新型武器装备沉着应战。利用某新型电台实施电子欺骗,成功诱使“敌军”进入包围圈;4种不同口径火炮、导弹构筑多维火力网3次破坏对方登陆场;配备单兵数字化作战系统的侦察兵,迂回侧后,不断袭扰对方要点。先进武器装备使该旅如虎添翼,让“红军”吃足了苦头。
曹坝岗5勇士惊天地 新时期大熔炉多锦绣
1941年晋察冀军区“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传遍全国。第二年冬天,晋察冀军区的第十一军分区(即为该部队前身)又涌现出曹坝岗5勇士。
1942年12月27日,2000多名日伪军向七团团部驻地曹坝岗快速逼进。此时,七团主力正在外线迂回作战,为掩护团部和群众转移,副排长李连山奉命带领4名战士牵制敌军,在打光所有的子弹和手榴弹后,5名勇士纵身跳下曹坝岗,壮烈牺牲。
更令人叫绝的是,在一次边境作战中,敌军发起突袭,全师军事主官正好在军部参加会议,全体政治干部临危不乱,沉着指挥,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不多见的全部由政治干部指挥打赢的战斗。
进入新时期,旅党委确立了“培养人才就是培养战斗力”、“向人才要战斗力”的方针,铁流劲旅英才辈出。建国60年来,该部队先后走出56位将军,有44个单位和个人被授予荣誉称号。
2006年年底实兵演习考核,面对部队“明察秋毫”的演习评估系统,全旅官兵战术运用得当、情况处置合理,得到了全军使用该系统进行演习评估的最高分。
解放太原敢啃硬骨头 漂亮转身显威新战场
1949年4月,华北野战军在西北野战军的配合下发起了太原战役。而这场战役最大的“钉子”就是太原屏障——卧虎山。
作战任务部署会上,兵团司令员杨成武说:“什么任务也不能动这个师,就让他们打卧虎山,啃硬骨头!”
4月21日黄昏,攻坚开始。在敌人167座碉堡的严密防守下,他们经过12小时激战,全歼卧虎山守敌4100余人。在阎锡山苦心经营了38年、被称为中国的“马其诺防线”上打开缺口,为解放太原扫清了通道。
这支打着绑腿从井冈山走来的“红军师”,完成了从传统步兵向信息化、现代化步兵的漂亮转身,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大显身手。
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8分,北京至青岛的T195次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2000多名乘客生死未卜。这个旅的官兵闻令而动,3分钟定下“作战方案”,27分钟赶赴事发现场,48小时不间断连续作业,完成了抢救伤员、现场封控、疏散旅客、恢复交通等重大任务。
汶川抗震救灾,这个旅的防化分队千里机动,消毒除疫;青岛清理浒苔,这个旅的工程兵操作机械,以一当十;黄河防汛、支援奥运、国际维和等多样化任务中,这个旅不辱使命,勇担重任。最近,他们又在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演出任务厉兵秣马,相信他们会奉献给世人一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