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误传了千年的中国古谚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歪曲程度:7

反面影响:9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歪曲程度:9

反面影响:5

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

孔老先生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歪曲程度:6

反面影响:9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这样会搞死自己的”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3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只是我们都没曾想到,后边还跟了一句“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网文)


基多山人 发表评论于
那最难写的字就是‘好’字。初读黄山谷的‘好’字给你的感受 或许也不见得特别好。然而根据黄山谷的书法成就来判断他写的‘好’字就是好。拆字来看‘好’,左女右子。单一的‘女’字在古文中等同‘汝’,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才用在称呼妇女为‘女’。‘子’在古文中单独或与姓氏合用表示尊敬,你能和尊者常合一起,当然是好事了!‘子’在古文中又可以解释为‘儿或女儿’,‘妻’在古文中可以解释为‘嫁’,古人把女儿嫁给某人则曰:“子妻之”;你若家有贤妻或良夫、膝下成群,儿女等又孝顺父母、学业有成。。。夫复何求、再好不过了!-古人造字把‘好’字如此安排,也是一番苦心呢!在日日操练‘好’字间倒也读通了一段千年疑句-有一天一位山东小姐和我谈到论语 ,她感叹地说:“孔子的思想忒亦伟大,只是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这不有一点藐视妇女?”我即刻解释了这一个天大的误会:孔夫子在东方圣经‘阳货第十七-二十三章’夫子论养亲篇中曰:“唯女之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段经文告诫我们:你们的子女和亲近的部下是不容易相处和培养的,太过亲近会无礼,太过疏远则有怨。在此经文中的‘女’等同‘汝’,提及女性的用词在论语中有夫人、‘妇人’、‘舞女’等;在诗经中提及女性的有‘女’、伊人、女士、‘淑女’、‘游女’‘、季女’、静女、等;有几章出现‘女子’是指女婴或尚未出嫁的女孩;在《风-邶风-泉水》篇里见:‘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的诗句表白‘女孩子出嫁,远离父母兄弟’;在《 雅-小雅-斯干》篇里见:‘维虺《音HUE》维蛇,女子之详’及‘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第一句的意思是做梦做到毒蛇,是生女婴儿朕兆,另一句的意思是:生了女婴儿,给她睡接触地面的床,用小被做衣,再配之陶制的纺锤-也就是民间恭贺生女婴的喜帖‘弄瓦之喜’的出典。 所以千余年来很多人对圣人的话不甚了了,以讹传讹,包括《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辑都不明白上古时代称呼‘女子’是指女婴或女孩子,更何况语言是一种习惯,多读几篇‘诗经’里的文章,不难发现在上古时代还没有称呼妇女为‘女子’的习惯。如果再能进一步的读一读论语中对礼数的要求,就能完全明白如此倡议天下礼仪的孔子,怎么会藐视妇女呢?!古人记录文字,惜墨如金,我们只要在‘女’字和‘子’字中间补上‘之’字,千年疑惑就一扫空了!仔细的诵读这条经文修心,你将心明眼亮!
与雕塑拂君一同学经.
风行水上 发表评论于
正解,解得非常好。可惜我们的经典被误解的特多了。尤其是毛时代,全泼了一堆脏水
Da124 发表评论于
谢谢。俺的行为就是符合知也无涯的原意啊))
海外逸士 发表评论于
既然用“某個”﹐FAN該用單數﹐不能加S。
LEOTHECAT 发表评论于
"无毒不丈夫"被误解误传了千年还是"无毒不丈夫", 而不是 "无肚不丈夫" 或"无独不丈夫"或"无赌不丈夫"或"无睹不丈夫",了不起。
dajia007 发表评论于
现代流行一些古话,的确与原意不符。
不过,古代的汉语并没有标点符号,本文在原文上加上标点符号说成是原句,却也与原来的情况不一样。
anahiyiyi 发表评论于
被误解误传的中国古谚肯定不只这些。如能都列出来,那再好不过的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