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岂能沦为鸡肋?




作者:丁洪先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成都商报8月12日)

  http://news.163.com/09/0812/04/5GG681FS0001124J.html

  鲁迅作品的“鸡肋之说”令人痛心。鲁迅被誉为“民族之魂”,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他人可比拟,其作品代表着一代知识分子崇高的精神品质,价值也早已经形成共识了吧?

  但鸡肋之说背后,则不禁让人疑惑,我们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精神命脉的无价瑰宝,是否足够的重视?是的,学习鲁迅的作品是“有难度的”,有的生涩难懂,有的深沉压抑,但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定产物,也是其壑邓?冢??娑哉饽讯龋?颐怯忻挥幸坏愀蚁敫腋伞⑷险嫜?暗挠赂揖?瘢?杂谡庖痪?窆灞Γ?颐怯忻挥写罅?次赖牡ㄊ队胄鼗常?

  这不禁让人想起英国孩子学习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生活于十六实际到十七世纪初,距现在三四百年,其语言恐怕比鲁迅作品中的更难。但据报道,英国专家却建议,儿童四岁时就该读莎士比亚,而且效果不错,相关人士介绍说,孩子4岁时还没有被作品的语言所吓住。(新华网2008.3.5)

  当然,这不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应该放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去学,教学上怎样操作,保留多少篇目等,这些具体化、细节化的问题,还要好好讨论研究,但最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四岁孩子读莎士比亚背后,英国人对于自己民族文化伟大代表作品的那种崇敬与骄傲的精神心理,看到他们对于全民族的、全文化历史的灵魂命脉的重视与捍卫。但不幸的是,我们的鲁迅,在中学的课本里却收获着“鸡肋之说”。

  当然,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教学体制上应试色彩浓厚,追求高分、升学率,以至于教学中拿不出更多的时间来品味其作品文学价值,只求模式化答案;教学模式上,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其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社会文化氛围上,过度追求流行、娱乐,审美情趣日益肤浅粗糙化,等等。好比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我们怎能不学鲁迅文章?课本里鲁迅作品的多少还在其次,关键是我们必需倍加重视,精神上的重视之下,文章多少、如何教法都可以再讨论,但首先我们需要像捍卫我们的灵魂一样加以捍卫他,无论怎样的理由不能让鲁迅的作品沦为“鸡肋”!这事关民族自尊、自信与自豪。如果鲁迅的作品“鸡肋化”,那不仅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深层次民族文化的悲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