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的成长看美国的教育



        宝宝三岁上幼儿园,五岁上学前班,六岁上一年级,六岁半上二年级了。除此,星期六还上二个小时的中文。现在可以说英语不论会话,阅读,写字都不成问题,而且中文也认识了不少字。华语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成了母语,而今也讲的不错。



        美国对孩子的教育与中国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一句话:寓教寓乐,顺其自然。



        中国一年级的孩子,压力己经很大了,每天的作业一大堆,晚上10点钟还搞不完。在美国老师不给学生留作业,回家就是玩儿。唯有中文一周上一次,还留些作业。



        美国对学生的考核不是统一考试,而是规定的指标是否完成,如果完成了就可升级。如果没达到,仍在原年级就读,不强调整班同时毕业。



        学习中多用形象教材。辟如3+4=?在书上就画三个苹果加四个苹果等于几,这样孩子就很容易记住。



        其次是实用教育。辟如教你如何认识钟表的时间,钞票和硬币的识别与使用。坐车为什么必须系好安全带,过马路注意红绿灯,走斑马线等等。



        表扬鼓历,树立信心。老师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马上表现。作业写的整齐,上面贴个鼓历标指。今天表现好,在胸前贴个司迪克或在睑上画个图形。



        育教育乐。课外活动可自愿选择画画和棋类,有专门老师指导。也可到室外玩球,吊杠,滑梯,自由活动。每周校车拉到野外,公园,图书馆,展览馆进行野游,玩儿,参观,也育教育乐。



        与情与理的激历教育。首先老师要与学生建立感情,每天到校向学生问好!有时还抱一抱。学生有了进步就表扬鼓历,发现缺点除讲清道理外,还鼓历说:我相信你下次会做的更好。每周班里老师要向表现好的同学发奖或发几个糖。每月学校要召开大会邀请家长参加,给表现好的同发奖状,给学习快的同学进升年级。就是孩子学游泳,也是如此。学会一个动作就升一级,马上交给另一个老师教新的动作。这种激历孩子积极向上的办法很有效果。



        德智体全面发展。除了学习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很重视。不论你来自那个国家,什么肤色,一律混合编班,友好相处,不能岐视。而且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要庆祝。每个同学过生日,都要互写卡片和切生日蛋糕,唱生日歌。每天早上都要做操,每周都有长跑比赛,攀杠不级格也不能升级。



        他们不以分数高低分优劣,而以全面发展为重点。从小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态。在寓教寓乐中发现孩子的兴趣,至于他将来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个良好的心态,做自已愿意做的事情。这也可能与他们的国情有关系。因为在美国虽然脑力劳力与体力劳动的收入有比较大的差距,但在社会地位上并不感到低人一等。



        还有一个理念问题,那就是对职业的选择决定自已的兴趣,大人不过多干涉孩子对自己未来的选择。这一点和中国不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挢,非得考大学或读硕士,博士才是唯一的目标。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美国最好的学区都是有钱人,他们都想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读书。尽管好学区的房价高出许多,人们还是愿意在好学区高价购房。实在购不到房的人,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上学,这样虽然享受不到公立学校免费教育的待遇,他们还是愿意自掏腰包。这方面亚洲人更为突出,尤其是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移民。



         美国的义务教育只负责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上大学是自费的。如果考上排名前20名的大学,又得不到奖学金,那么每年学费大约3--5万,四年下来也得12--20万美元。加上生活费就得20--30万美元。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也是承担不起的,那么只好选择州立大学,因为州立大学学费低,还可得到部分奖学金。



        要上顶尖大学,需靠两个条件:一是成绩特别优秀。获得全额奖学金或绝大部分奖学金。二是家庭条件特别好。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不成问题。华裔赵小兰姊妹六人,五个上了哈佛,一个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就是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典型例证。



        他们不提倡死记硬背课文,也不重视背训历史格言,他们比较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善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人最多?为什么世界高级管理人才美国出的最多?为什么高科技领域美国领先,这无疑与美国的教育制度和用人政策有关。



        现实现情还看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在美国的高科技领域中,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几乎占主导地位,这方面在硅谷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几乎没有人能战胜中国学生,也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站在世界前列。



        现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可以说各有千秋,如果能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可能是会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从另一个角度看,不论那种教育制度,真正能成顶尖人材的人是极少数。大部分人只是继承先人的知识,谋取生产生活资料,维持基本生活或较好生活水平。



         当然有些人在历史上,曾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过一定贡献或突出贡献的人也是不乏其人。



         但是真正能够突破前人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人更是极少极少数。他们成功秘诀无非有两条:一是个人特别聪明而又非常勤奋努力;二是天时,地利,人和,机会特别好。



        机遇又是可遇而不可求。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没有准备的人,机会来了,也是擦肩而过。忘想天上掉馅饼,那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2009514   颖民于美国硅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