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老弟的包裹,高兴之余注意到运费竟然超过了一千大洋,国际快递真的很快,可是速度也决定了成本,这么多运费足可以买至少三份包裹里的内容。
打电话谢谢老弟,顺便提到运费很贵,他象以前一样开始不耐烦,“哎,反正有我给你出嘛,这点儿小事儿也罗唆,你这么俗了啊!”
为了表明我还没有俗到不可救药,我及时转移了话题。
可是我想起昨天也收到那谁的包裹,问人家“这得多少钱呀?”
结果是一样的,“你俗不俗啊!”
曾经有句流行语是“别谈钱,谈钱就俗了”,后来人类又进化了一小段儿,于是改为“别谈钱,谈钱就伤感情了”。这说明那小段儿没有进化好,涉及到钱的往来,只恐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那时候谁还在乎俗不俗呢。
不过话说两头,“俗”这东西,也就是给人一种挺没劲的感觉,高不成低不就,乏味,有些儿看不起,懒得搭理。
我偶尔也会有这些感觉,比如看到某些人不知怎么忽然就俗了,说了无聊的话,作了无趣的事,以前明明不是这样的。
经常听到有人很高调地说:“我就是一俗人!”
我不是很明白这是出于什么心理,就跟有些人也很高调地说“我从来不读任何书!”同样让我很莫名其妙。
不看书是因为书都读得够啦?倒是真有个女演员曾说她把书都读完了,所以只好接着读毛泽东语录。
是因为没兴趣看书?这个是我最理解的。
还是因为找不到好书可以读就干脆不读了?
还是自认天赋聪明不读书照样可做混世蛟龙?
高举“俗人”标语的也差不多,是不是先来这么一句,别人就不好意思用高一点儿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了?
或是俗人干些俗事是最好的理由?
或是“大家都是俗人”的意思,谁也别想高人一等?
嘿嘿,多少有点儿装十三。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带领刘姥姥逛大观园,走到栊翠庵,妙玉先招待了一番,然后拉宝钗和黛玉去喝茶,宝玉自然是跟着了。
其实妙玉最想招待的是宝玉,可惜自家身份,总不好偷偷拉着宝玉去喝茶,她知道只要拉走宝钗和黛玉,宝玉自然会跟来的。
因为各自有点小小心事,言谈间有意无意地带几缕机锋。曹公这段写得实在妙绝,每看到这里我都想建议那些写新话本小说的都仔细研究一下,如何蜻蜓点水地诉说心腹事。现在的小说大多很难看,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以为冲突必定要紧张,言辞一定要激烈,才能掀起高潮,殊不知淡淡的水墨画境也足以指点山川。
黛玉问了一句是不是旧年的雨水,于是有了下面的迷你机锋。
----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不辣不辣地说了一段,又加上一句,“你怎么尝不出来?......”
这段说完,貌似黛玉,宝钗和宝玉都没有回言,很快黛玉就拉着宝钗告辞了,留下宝玉这个活宝跟妙玉叽歪。
更沉默的是宝钗,她好像一句话都没有说过,曹公没有写。这太符合宝钗的性格了,在拿不准情境的时候,她总是沉默,反正她明白自己不过是看戏的,能看到已经很好了,回味只适宜留给自己,不需要表白出来。
关于妙玉说黛玉是“大俗人”,历来也有不少争论,一般倾向于妙玉是真的装十三,说别人是俗人却暴露了自己的俗气底子,黛玉不答茬是真聪明,因为一旦纠缠这个话,就等于妙玉说对了。
在我的个人词典中,俗气的涵义近于“无趣无聊”,基于这个嘛,我觉得妙玉突然这么有攻击性,倒不是出自俗气,而是小女人的气盛。
我相信假如是黛玉独自来看妙玉,或者黛玉和别的姐妹一起来,没有宝玉在的话,妙玉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虽然这类的话今天这世道看了不怎么,在那个大观园里,却是相当有攻击性的,以妙玉的水准,她还不至于。
但是有了宝玉就不同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日常生活中也有时遇到这样的人,当TA心里对某人存了一些不对劲的时候,让TA来一对一直接单挑,TA不会,但TA会等待合适的时机,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或者到了一些特定的小团体里,TA会变得咄咄逼人,话里话外地,把腹诽说出来。
因为TA们知道,当着众人,对方一般不会怎么样。
黛玉是什么性格和嘴头快利,妙玉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她挑了喝茶这个机会,小小地刺激黛玉一下而已。她觉得旁边有宝玉在,对自己很安全,哈哈,男人一般到了几个都喜欢自己的女人的面前,会谁也不得罪。
当然前面宝玉曾经为了黛玉得罪过湘云,但区别是宝玉只当湘云是妹妹,金麒麟的传说即使当真,也是后来贾府倾颓之后的故事。
大观园里的女孩都是心思多,就算是木头人一般的迎春,也是有苦说不出而已。这一节里的妙玉,心思纵有,但也不是处心积虑,算是潜意识里的小宇宙,遇到合适的氛围,就不由自主地爆发了。
我一直认为红楼女儿中妙玉的结局是最惨的,虽然谁也逃不过薄命,但因为缺了后四十回,就很难知道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让妙玉有如此悲惨的结果。
好在我已经好容易摆脱了对后四十回的纠结,也不再气愤那些可恶的续作,我接受了《红楼梦》未完的事实。
世上最好的一切都是昙花一现,甚至有些开到一半就谢了,能看一眼,已经是福缘。
再说了,有些书倒是真的写完了,可是还不如半途而废呢,这是我对《镜花缘》的感想。前半部的海外游历写得多好啊,辛辣的嘲讽,可爱的幽默,超绝的想象,真是妙趣横生,惹人一读再读而不倦。
后半部呢,女才子们的大爬梯,作者努力写了琴棋书画,谈艺行令,结果却是鲁迅说得好“连篇累牍不能自已矣”。
单是獭祭之嫌,单是啰嗦唠叨也还罢了,最让我厌烦是后半部里的才女们在爬梯里的表现一天比一天粗俗,黄色的笑话,恶心的比喻,浅薄的交谈,比比皆是,直让我怀疑她们在外面的正式场合也在装十三,回家后就原形毕露。
虽说“俗”也是真实的好,但凡事凡物皆有底线,喜欢拿底线说事儿,或者喜欢自由落体,也是人生百态。
李宗盛歌曰: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嗯,也很对,很体贴,要求别人做圣贤,有小人之嫌。
我还真是俗人,所以可以算我什么都没说,本来我只想说七夕快乐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