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徐向前经典战役--晋中战役!
在讲这个战史上的奇迹前,先介绍一下这次战役的指挥者--徐向前元帅。
故事
蒋介石看不上这位外表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木讷的黄埔一期生,没想到日后在他手里吃够苦头。
李先念回忆:“向前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
临汾战役,他以一万八千斤炸药创解放战争坑道爆破战术之最。
晋中战役追击战中,被围的日本军官问解放军战士:“你的太君的徐向前?”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满屋的敌人立刻缴械投降。
从外表看,徐向前温文尔雅,甚至有些腼腆木讷。早年在黄埔军校读书时,蒋介石在与每个学生例行的单独面谈中问:“你叫什么名字?”答:“徐象谦。”问:“你是什么地方人?”答:“山西人。”问:“在家干过什么?”答:“当过教员。”……这种机械的问答,使气氛十分尴尬。在蒋介石眼里,徐向前这种学生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于是便挥挥手让他出去了。没想到多年后,这位不起眼的黄埔生竟成了令国民党军队闻风丧胆的红军高级将领,把蒋介石的军队几万、十几万地消灭掉。
实际上,徐向前的指挥风格与其外表恰成鲜明对比。在广州起义和海陆丰的艰苦战斗中,他锻炼出非凡的勇气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他刚到鄂豫皖任副师长时,师长已牺牲,部队也只有黄麻起义后留下的300多名农民战士。头一次带队上阵,敌人的机枪扫过来,没经验的战士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徐向前却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就此在部队中树立起威信。此后,哪里战斗激烈,他就拿着驳壳枪出现在哪里。曾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政委、即后来当过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回忆说: “向前具有惊人的军事胆略,从不知恐惧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恶仗来临,他越是生龙活虎,精神百倍。”红四方面军善打硬仗、恶仗,是与他的指挥风格分不开的。
他到鄂豫皖不久,便于1929年末和其他同志一起提出了游击战术的七条原则,包括:“集中作战、分散游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等,与毛泽东等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出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在川陕苏区,他运用的“收紧阵地”与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的“诱敌深入”也有相似之处。
在冀南平原游击战中,他曾创造性地提出“人山”的思想,意即平原虽然没有山区那样的地形条件,但可以动员人民群众使之成为游击队的“人山”———这些,无疑都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的重要贡献。
越是硬仗越同前,他的这股硬劲,在1948年的临汾战役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根据解放军炮火不强、城坚难摧的情况,决定采用“土行孙战法”,依靠坑道爆破解决战斗。当部队以土工作业逼近主城墙时,敌人用一切手段破坏。解放军共挖掘爆破坑道十五条,掩护坑道四十余条,除去被敌人破坏部分外,最后只有三条坑道能挖至城墙下,部队伤亡很大。关键时刻,徐向前号召“要坚持最后五分钟”,他对部下说:“就是胡子白了,也要打下临汾!”总攻时,两条坑道内所装一万八千斤炸药同时点火,将厚厚的城墙炸开两个五十多米宽的口子,八纵二十三旅首先突入城内,战后被命名为“临汾旅”。此役为解放战争中最为典型的坑道爆破攻城战术。
徐向前善于带兵,特别是能在短期内将素质较差的地方部队整训成劲旅。他到鄂豫皖才两年多,便把300多人的农民武装带成有4万人的红四方面军。1932年底,徐向前率领四方面军千里转战,创建了川陕根据地,仅二年时间,便使部队由一万四千人发展到8万之众。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后,徐向前将晋冀鲁豫地方部队集中起来,编成华北第一兵团。在攻克临汾后,徐向前又以六万之众横扫晋中,运用以声东击西、包抄、围攻等灵活机动的战术,把阎锡山的精锐野战兵团大部歼灭,其中包括由日本人组成的暂编第十总队(抗战结束后,阎锡山收编了不少日本军人),头目元泉馨(起中文名原泉福)少将被击毙。这些鬼子一听到徐向前的名字就胆战心惊。追击时,解放军战士冲进一间挤满日本兵的屋子,为首的日本军官拦上来问:“你的太君的徐向前?”战士大声说:“是的。” 日本军官转头一声呼叫,满屋的敌人立刻缴械投降。
在1948年9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听到徐向前汇报晋中战役情况时插话说:“哎呀,你们还不到六万人,一个月内消灭阎锡山十万,单是正规军就搞掉他八个整旅,你说一说,你们那个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徐向前指挥才能的赞扬。
晋中战役-1948年6月至7月
决战的前夜
一九四八年六月,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蒋介石的五大战略集团,被我人民解放军分割在华北、中原、华东、西北、东北战场上,打得焦头烂额。等待他们的,是彻底覆灭的命运。
晋冀鲁豫部队攻克临汾,杀出了威风,山西境内的敌人,处境愈加不妙。我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是北上晋中,野战歼敌,为攻克太原铺平道路。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及中央领导机关,抵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央决定,由刘少奇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为第二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聂荣臻为第三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徐向前、滕代远、肖克为副司令员。辖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部队组成的华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兵团。原晋冀鲁豫军区撤销,晋冀鲁豫部队组成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周士第,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耀邦(陈、胡系一九四八年八月到职)。不久,又成立太原军区,由罗贵波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一兵团的兵力,包括八纵、十三纵、太岳部队及晋绥军区、北岳军区所属部队,共四十六个团,六万余人。
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张祖谅。辖二十二旅(旅长胡正平),二十三旅(旅长黄定基,政治委员肖新春),二十四旅(旅长邓仕俊,政治委员王观潮),共九个团。
第十三纵队:政治委员徐子荣,副司令员鲁瑞林,参谋长白天,政治部主任郭林祥。辖三十七旅(旅长王诚汉,政治委员张春森),三十八旅(旅长安中原,政治委员杨绍曾),三十九旅(旅长钟发生),共九个团。
太岳部队(后改编为十五纵):司令员刘忠,政治委员袁子钦,副司令员方升普,参谋长熊奎,政治部主任高德西。辖四十三旅(旅长刘聚奎,后为林彬,政治委员梁文英),四十四旅(旅长涂则生,政治委员李培信,后为牛明智),四十五旅(旅长蒲大义,政治委员车敏樵),共九个团。
晋绥军区:十七个团。
北岳军区:六个团。
军区直属炮兵一旅:两个团。
当时摆在徐向前面前的局势,显然是严峻的。阎锡山的兵力,除大同驻守一个师外,尚有三个集团军(五个军十四个师)、三个总队、二十二个保安团、二十一个警备大队,共十三万之众,盘踞省府太原及晋中平川地区。敌人处于我解放区的四面包围中,形同孤岛,战略上居劣势地位,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另一方面,阎军兵力比我军多一倍以上,武器装备好,机动能力强,有现代化的城防工事作依托,在战役战斗中尚能形成优势于我的地位,也是事实。
这也就是说,敌我双方,各具相对的优劣条件,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不经过一场大规模的决战,不大量消灭阎锡山的有生力量,便无法形成我军的绝对优势地位,完成解放全山西的任务。
阎锡山要抵抗我军的战略反攻,保巢图存,首先得解决军粮问题。十三万军队,以每人每天平均斤半粮食计,每月即需耗粮五百八十五万斤。如果加上城市居民的口粮,那又何止千万斤、万万斤!如此庞大的粮食需求量,对阎锡山的战略防御计划来说,无异是最头疼的地方。
晋中平原,沃野千里,历来是山西的粮仓,阎军的供应基地。阎锡山深知,假如晋中一失,粮秣无继,十多万军队势必陷入不战自乱的窘境。时近麦熟季节,晋中平川麦浪滚滚,丰收在望。保粮、抢粮、屯粮,“保卫晋中”,便成为阎锡山实行战略防御的关键所在。敌以三十三军置于祁县、太谷地区,三十四军及四十师置于平遥、介休、灵石地区,四十三军及亲训师置于汾阳、孝义地区,六十一军置于文水地区;同时,组成“闪击兵团”,专门担任阻我北上、机动作战的任务,并配合各县保安团及警备大队,坚工固防,四出抓丁抢粮。一时之间,阎锡山投入晋中平原的兵力,即占其总兵力的五分之四。他还提出“一跑万有,一跑万胜”的口号,要用“运动战”来对付我军的运动战。这位“土皇帝”的如意算盘是:抢粮、屯粮于手,巩固晋中,死保太原,熬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在中国登陆,便可趁机反攻,卷土重来,“以城复省,以省复国”,重温独霸山西的旧梦。
因此,我军在临汾战役之后,能否迅速北上晋中,歼敌保粮,彻底粉碎敌人的抢粮守城计划,就成了关系全山西解放进程的一着要棋。当时,我解放区各战略区刚刚转入反攻,华北方面要求我们协助打傅作义,西北方面要求徐向前兵团协助打胡宗南,党中央和毛主席均未批准。明确指示徐向前兵团的任务是:固定在晋中打阎,直至攻克太原为止。这一决定,既着眼于全局的战略需要,又符合山西战场的实际,是完全正确的。
北上晋中作战,我军面临三个困难。第一,敌人兵力多,装备好,工事坚固,机动力强,占优势地位。第二,我军经过两个多月临汾攻坚战的消耗,相当疲劳。同时,部队新,干部缺额大,缺乏大兵团野战经验,也是明显的弱点。第三,平原地区,烧柴极缺。我们初步计算了一下,北上晋中作战,如出动部队、民工十万人,每日做饭烧水,至少需耗柴三十万斤。平原不同于山地,老百姓烧柴困难得很,哪来如此多的柴禾供应我们!
党中央和华北局考虑到我们的实际困难,只要求第一兵团首先歼敌一至两个师。徐向前考虑再三,提出超额两三倍的歼敌计划,提交兵团作战会议讨论。这是因为:第一,晋中战役的目的,是为解放太原创造条件。应尽可能利用野战的机会,诱敌决战,消灭敌之有生力量。歼敌愈多,解放太原便愈加顺利。第二,敌人以五分之四的兵力分散在晋中平原抢粮运粮,正给我们可乘之隙。我以六万之师北上,运动作战,分两次吃掉敌人四至六个师,完全有可能。部队虽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但士气旺,能吃苦,听指挥,守纪律。关键在于计划周密,指挥得当。第三,山区群众经过土改,支前积极性甚高。地方党组织一、二十万民工支前,运送粮食、弹药、烧柴,问题不大。晋中群众对阎军恨之入骨,亦容易发动起来,保卫麦收,配合我军作战。徐向前风趣地说:“我们打野战,好比吃肉;攻城,好比啃骨头。现在敌人为了抢粮,四面出动,肥肉送上门来,我们不妨狠咬几口,吃他几个师,免得将来费时费力去攻坚城池,啃硬骨头。这笔帐要算一算,有便宜就得赚哪。”但那时部队没有打过大规模的运动战,又确实疲劳,有人顾虑吃不掉敌人反被敌人吃掉,力主打敌一至两个师。战前有争议,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可以帮助指挥员更缜密地去分析判断情况,权衡利弊,定下决心。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未能取得一致认识。徐向前想:当断不断,必误大事,个别人的意见只好再做个别工作。于是他坚定地说:“战机紧迫,就按歼敌四至六个师的目标,进行战役部署,错了由我负责!”
在6月4日,也就是八纵召开解放临汾庆功会那天深夜,徐向前向军委报告了自己的决心:“第一步,以分进合围态势,北上晋中,割裂阎军防御体系,斩断交通,分割包围其要点,肃清外围,清剿地方杂匪,确保晋中麦收。第二步,相机攻取某些要点,诱敌主力与我决战,在野战中求得灭敌主力一部,以达削弱阎军实力,缩小敌占区,为攻取太原创造有利条件的目的。整个战役的重心,要求放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上,力争给敌以致命性的打击。各部队据此深入动员,积极进行思想上、战术上、物质上的准备。烧柴问题,由地方党动员和组织太行、太岳、吕梁山区的群众,筹集运输,以保证作战部队的需要。”中央军委同意了徐向前的部署。后来,战役的进程和结局证实了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六月九日,兵团发布了晋中战役的命令:
以晋绥二、六分区部队归彭绍辉、罗贵波指挥,本月十三日进至太原以北,切断忻县至太原间铁路,并向太原逼近,保卫忻县至太原铁路两侧地段之麦收;
以吕梁集团,本月十九日进至文水、交城地区,切断太原至汾阳交通,拔除该地区外围的必要据点,压缩敌于少数孤立据点之内,以确实控制文水、交城、汾阳、孝义及清源之平川地区,保卫麦收;
以太岳集团,本月十三日逼近介休、灵石地区,寻机拔除该地区外围若干据点,相机攻取灵石,并切断平遥至灵石间铁路;
以晋中集团(太行二分区和北岳二分区部队组成),由肖文玖指挥,本月十九日逼近榆次至太原、榆次至太谷间的交通线,破坏铁路、公路及桥梁,保证太原之敌不能向祁县、太谷增援,并派零散小部队插入徐沟、榆次、太谷三角地区,保卫麦收;
以第十三纵队,本月十九日拔除子洪地区敌据点,而后攻歼东观之敌,切断太谷至祁县铁路,主力集结于太谷以南东观地区,机动待战;
以第八纵队,本月十九日拔除平遥以东以南外围据点,另以一部切断祁县至平遥间铁路,主力集结于平遥以东地区,机动待战。
战役发起的时间,预定为六月二十日。据此,各部队开始行动。
为迷惑敌人,让阎锡山睡几天好觉,徐向前带梁军、任白戈、廖加民、刘凯、杨弘等指挥所的参谋暂去长治。同时,派周士第副司令员去西柏坡,将上述战役计划和行动部署,向党中央和华北局作了汇报。毛泽东听完汇报后,熄灭了正在吸的半截香烟,神采飞扬地作了如下指示,其大意是:(一)“保卫麦收”这个口号很好,可以动员广大人民参加。晋中人民要收麦子,阎锡山要抢麦子,这是一场严重的斗争。(二)战役的重心要放在消灭敌人方面。只有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保存人民,保卫麦收。(三)敌人要抢粮,就得出动,听说阎老先生也要学我们的“运动战”,还归纳出16字诀:“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跑万有,一跑万胜”。其实呀!你们的向前是希望他跑出太原的,只要一跑出来,便于你们在运动中消灭之。阎锡山还有十四座县城,只要打掉它一两个,就慌喽!下面的文章就好了嘛!这些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晋中战役的指导思想,对统一兵团领导的认识,放开手脚北上作战,有重要意义。
初战告捷
阎锡山为防范徐向前率军北上,倒也费了一番苦心。他将把守晋中南大门的重任交给了“闪击兵团”司令高倬之。何谓“闪击兵团”?阎锡山在决定成立该兵团的一次训话中说:“共军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节节取胜,其战术就是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跑。一路万有,一跑万胜。因此,我决定成立‘闪击兵团’,闪电雷击,要比共军跑得更快!”山西野战总司令赵承绶,新提的“闪击兵团”司令高倬之不愧阎锡山的老乡,带头鼓掌,其他将领因来不及摘下白手套,也跟着鼓掌,发出“卟卟卟”的声响。
阎锡山春风得意,继续高论:“听说林彪在东北有‘三只虎’,我这晋中也有‘三只虎’,这就是‘闪击兵团’的三十四军、四十三军、六十一军,还有两个‘小家伙’,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嘛。”又是一阵“卟卟卟”的掌声。
为了不让阎军知道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意图,在战役发起前,徐向前组织了一些地方部队佯作主力,进军风陵渡,并在该地发动群众,征集船只,摆出要横渡黄河的架势。同时释放了一些俘虏,让他们放出徐向前部主力将支援西北战场的消息。
6月上旬,徐向前派遣吕梁部队进入孝义和汾阳地区活动,同时部署太岳部队由南向北挺进,相机攻占灵石县城,他率兵团主力则由太岳山区东侧隐蔽向晋中敌侧背地区开进。
6月7日,十三纵自临汾向东进发。经安泽后,于山区北转沁源、沁县等城,向太谷、祁县以南的来远镇、神堂头、箭壑一带集结。10日,八纵自洪洞出发,向东入山后,经岳阳镇、祁县开向沁源、平遥交界之王和镇地区待命。这时,《人民日报》刊登出《徐向前将军谈临汾胜利意义》的文章。这就进一步造成徐向前部正在休整的假象。
一切按既定部署进行的时候,徐向前却回到了长治。在那里,他亲自到军区图库,要了一张五十万分之一的沁县地图,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切是那样有条不紊而又不声不响,以至连司令部的参谋人员也弄不清徐向前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所以,当他向管理图库的参谋索要沁县地图的时候,那位参谋一时手忙脚乱,几乎翻寻不着。因为他也以为部队要过黄河去支援西北作战,所准备的都是豫西和豫北方向的图,根本没有想到首长会要属于老区、位于北边的沁县的地图。
徐向前明白,北上晋中必经“南大门”,敌人三只“老虎”守在那里,硬拼必定吃亏,世人都知山西人能算计,当然徐向前也不例外,赔本的买卖不能做。于是,他决定用“调虎离山”的大门自开之计,出奇不意,直下晋中。因而,在战役部署上,将吕梁、太岳部队放在西、南面,令其首先出动,迷惑和吸引敌人西向;而以主力八纵、十三纵,隐蔽开至太谷、祁县、介休、平遥南侧山区,乘虚突进汾河以东的乎川地区,创造战场,机动歼敌。
把守晋中南大门的敌军,乃是阎锡山的精锐“闪击兵团”。该兵团由敌第三十四军、四十三军、六十一军各一部及亲训师、亲训炮兵团组成,共十三个团,归三十四军军长高倬之指挥。六月十一日,我吕梁部队一部过早暴露,出现在汾河以西的汾阳,孝义间高阳镇地区;太岳部队沿同蒲路北进,十三日攻占灵石。阎锡山得知徐向前率大军北进的消息,先是一愣,接着又平静下来。他判断:共军不敢从正面北上,只能以一侧进击,这正是我“闪击兵团”大显身手的时候。于是,他急令 “闪击兵团”分路从平遥、介休、汾阳、孝义出动,以所谓“藏伏优势”和“三个老虎爪子”的战术,扑向高阳镇,企图聚歼我吕梁部队。高司令年轻气盛,骄傲地说:“给阎总司令发报,我高某正以‘藏伏优势’和‘三个老虎爪子’的战术,直扑高阳镇,聚歼徐向前主力。”吕梁部队在彭绍辉、罗贵波的指挥下,与敌展开激战,并重创敌第三十四军军部。敌见势不妙,又派出“亲训”第七十二师和“亲训”炮兵团前来增援,打得难分难解。
西边战斗打响后,徐向前即率兵团指挥所提前离开长治,当时他的身体还很虚弱,既不能乘车,也不能骑马,只得坐在担架上,沿白晋公路依山而行,火速向子洪口一带进发。子洪是从东山进入晋中平原的门户,距祁县仅十五公里,是势险路窄、两山狭谷的咽喉之地,阎锡山构筑了星罗棋布的碉堡群,其中最为坚固险要的白狮岭据点,在子洪镇南侧,居高临下,控制着公路的出入口,阎军称为坚不可破的“金钢岭”。我十三纵准备从这里突破,直下祁县。
鉴于敌“闪击兵团”已扑向高阳镇地区,平遥、介休,祁县一带兵力空虚,为减轻吕梁军区部队所受压力,徐向前决定,主力提前一天于十八日出动,直下平川,诱敌回援,争取在平、介地区首先歼敌第三十四军。他要求部队特别注意集中兵力,形成拳头,保持战斗中的优势地位,隐蔽动作,突然袭击,讲究战术,各个击破,加强通讯联络,密切协同配合;组织游击兵团,担任破坏交通运输、打击分散孤立之敌、发动群众配合主力作战等任务。总之,要坚持集中优势兵力,有把握、有准备的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务求初战能取得几个中、小歼灭战的胜利,以奠定进一步打大歼灭战的基础。
高踞子洪口山头的阎据点碉堡群,虽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但人民解放军有了临汾攻坚经验,并不难攻取,只是需要消耗时间,不利于突然发起战役。考虑到驻防要塞的敌人只会固守,不敢脱离工事出战,徐向前决定避实就虚,暂时不去夺取。乃令十三纵于19日黎明前,乘黑夜绕过白狮岭,直出山下,以三十七、三十九两旅,分头突袭守敌不足一个团的菩萨村与元台沟两个据点,以三十八旅插至东观镇与子洪镇之间,监视、阻击东观镇敌人的出援。6月19日,清晨4 点30分,战斗发起,敌人从睡梦中惊醒,仓惶应战,后因山上并无动静,以为不过是“小股游击队”活动,便凭借坚固工事抵抗,等到判明是徐向前野战部队奇袭,顿时惊慌失措,军心动摇。
到下午4时许,两处据点都被攻占,守敌全部被歼。初战获胜,敌人的子洪要塞被隔断在后,成为一着死棋。
与此同时,八纵与太岳部队也分别攻占了平遥、介休东南山口的东西泉、段村、洪山等多处要点。吕梁八分区部队在汾阳东北神堂头地区重创阎军第七十师,毙其师长侯福俊。徐向前指挥主力拔除上述据点,歼灭封锁山口的小股敌人。打开了晋中敌人的“大门”,即乘猛虎下山之势,出现于平遥、祁县地区,作宽正面展开,近迫同蒲铁路,给敌人以严重威胁。北面集团则按计划向忻(县)太(原)、榆(次)太(谷)间破击,攻歼小据点,斩断铁路交通线,牵制敌军。
阎锡山原以为徐向前兵力有限,只会沿同蒲路向北逐步推向晋中,绝没有料到会大踏步前进,向自己的腹心杀来,更没想到徐向前对子洪要塞置之不顾,而“金钢岭”的守军,又竟然连眼皮下面通过的大部队也没有发现,不仅没有把住门户,甚至也没有采取一点阻滞行动,起到争取时间的作用。他为保住老巢——太原的绝对安全,急命高悼之回师东“跑”,并强作镇定,令榆次、太谷驻军南下祁县与之靠拢,以观动静。
20日晨,徐向前得报,晋绥方向敌三十四军已开往介休。他决心乘敌运动,围歼“闪击兵团”主力第三十四军于平遥、介休地区。他当即令吕梁部队一部进行追击,八纵及太岳部队进至平、介东侧堵截,十三纵进至祁县以南、洪善以东地区阻击南来之敌。徐向前率兵团指挥所随八纵行动。
我军张网以待,但敌人鬼得很。回窜的敌三十四军,竟从汾阳以东渡河,直插平遥县城。敌亲训师及亲训炮兵团则返回介休。这样,徐向前拟歼敌第三十四军于平遥、介休间的计划,遂告落空。那天正下大雨,部队冒雨埋伏在野外阵地上,熬到天明,没能打上敌人,叫人真是失望。
这时,徐向前发现敌有北窜企图,当即火速调动兵力北移,进行拦截,连续打了两个胜仗。
首战张兰镇
二十一日,敌亲训师,亲训炮兵团由介休向平遥开进。至张兰镇地区,八纵及太岳部队包围,激战三小时,敌大部就歼,突围一部至张兰镇内,亦被歼灭。这一仗,共歼敌七千余人,缴获山炮二十四门,重追击炮十二门,阎敌的一只“老虎爪子”被完全斩断。阎锡山的“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是他的“王牌军”,被称为“精神支柱”。抗战胜利后,由阎锡山“挽留”的原“日军山西派遣军”——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军官担任顾问和教官,以阎的亲信为师团长和各级“肃伪”基干特务,用“军国主义”精神培养成的一支“铁军”,全新装备,相当反动。亲训师突然被我军全歼,阎锡山的痛心程度,可想而知。
高倬之见势不妙,带着他的“闪击兵团”慌忙逃回平遥县城。由该县县城向北逃窜的敌暂编第四十师,也遭到第十三纵队的堵截。
再战北营
21日晚,十三纵三十七旅攻占梁官村,歼守敌1个连。当夜又包围祁县东南敌守备要点张名村,发起攻击后,遭敌反扑,被迫撤出;这次攻击,虽成为得失相当的击溃战,但使敌平祁间的交通大受威胁。
是夜,兵团指挥所人员从报话机得知敌十九军军部率暂编第四十师及“亲训师”残部,拟由平遥向北开往祁县。徐向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歼敌机会。
为不让敌人发觉已知其情况并利于今后继续侦听,他向团以上干部发出命令:使用报话机,只准收听,不准讲话,任何人不得违犯纪律。同时决定,以十三纵主力迅速出动,于洪善车站以北地区实施伏击,以吕梁部队东渡汾河实施堵击。
23日早晨8时,敌由平遥进至洪善车站,因接受了“亲训师”被歼的教训,唯恐中埋伏,便就地构筑工事,装作守备的模样。中午,敌离开铁路线分三路转向西北,企图绕路开向祁县。由于汾河水涨,吕梁部队没能及时东渡,敌暂编第四十师一个团及太原民卫军乘隙窜入祁县,其余的被压缩在北营村内。到晚上,敌十九军军长温怀光和暂编第四十师师长曹国忠见情势危急,率少数人逃回平遥。
次日,北营村的敌人死命抵抗也无济于事,强行突围,被全部歼灭在北营村外野地。祁县敌三十三军曾出动三个团驰援,也被击退。这一仗,又歼敌一个军部、一个师部,两个团,共三千余人,俘敌十九军参谋长李又唐。
当天下午,太岳部队一部攻克张兰镇,将“亲训师”残部及暂编第四十五师“老虎团”歼灭。
据敌十九军军部被俘人员供认:此次阎军集中兵力“闪击”进入汾孝地区的人民解放军,是因为“侦悉”八纵己过黄河南,十三纵返回河北,一个地方纵队沿汾河与同蒲路两侧北上,所以才用重兵团出动而全力抢粮。结果遭到惨败。
取得歼灭敌“亲训师”、“亲训炮兵团”和暂编第四十师大部的胜利,全军指战员们兴高采烈,称颂“徐老总真是神机妙算,连敌人都乖乖地听他调动!”人人信心十足地期待着更大的胜利。
眼巴巴盼着“闪击兵团”报告“万有、万胜”消息的阎锡山,等来的却是亲自训练的七十二师与暂编第四十师相继被歼的噩耗。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极力给阎锡山打气,要他死保晋中,与我“大胆决战”。阎锡山遂派其第七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兼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出马,来南线指挥作战。二十五日,赵令高倬之率三十四军两个师,由平遥北上;沈瑞率三十三军两个师,由祁县南下,日本军官晋树德率第十总队,由榆次开抵东观,企图在祁县、平遥以东地区,与徐向前决战。
徐向前兵团指挥机关有的参谋人员闻报后,看到在兵力对比上,敌人又增大了优势,不免有些担心。徐向前却高兴地说:“来了才好!日寇战犯原泉福一贯骄傲自大,赵承绶昏愦无能,做不了原泉福的主,我们正可利用敌人指挥官的这些弱点,加上自己的努力,寻找机会把它吃掉!”在徐向前看来,敌人能从强固设防的太原城出来,这是求之不得的。现在消灭它,比以后去攻坚消灭它肯定容易,所以让他来吧,多多益善。此时,他脑子里酝酿的,已经不只是争取歼敌4至6 个师了。
徐向前决心诱敌深入至洪善以东十余里的阎漫、郝温、桑城、府底一带,相机歼敌,重点消灭敌第三十四军。具体部署是:以十三纵位于中梁监视东观之敌;太岳部队插洪善、平遥间,监视平遥之敌,八纵一部插洪善、祁县间堵溃打援,主力则从平遥东山北依涧正面出击;吕梁部队位于汾河东岸控制长寿及徐家桥,背水出击,协同八纵主力割歼敌人;肖文玖所部(简称“肖集团”)在榆次以南地区积极活动,配合作战。
敌人的两个军,从二十六日起,向祁县、洪善一线猛攻,其三十三军并尽力向南,与三十四军靠拢。吕梁部队渡过汾河后,担负切断阎敌两军并拢的任务,以便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三十四军。但吕梁部队二十七、二十八日遭敌三十三军三个团及三十四军一部攻击,即自行撤出阵地,退往河西。这一行动,打乱了徐向前的部署。同时,八纵动作迟缓,未及时出击,致使敌两个军靠到一起,筑起工事与我对峙。这样,徐向前企图诱歼敌三十四军的计划,又未实现,只好另想办法,寻机歼敌。
至此,晋中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我军先后共歼敌一万七千余人,自身伤亡四千余人。正如徐向前在三贾村临下山前给军委报告中所设想的:“在运动中歼高匪即晋中战局大大展开”。
徐向前对这次获胜及时总结了经验,通报作战部队并向中央军委作了书面报告,现摘录如下:
此次歼敌七十二师及暂编四十师主力,其主要原因:
(一)主动地调动了敌人。我以吕梁部队在汾(阳)、孝(义)地区佯动迷惑敌人,阎锡山以其所谓五大主力(暂编第四十、四十六、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诸师)全部出动,创造了我野战歼敌条件。
(二)我行动秘密、突然。事先敌未发觉,战斗发起后,敌部署全错乱,星夜北撤,予我以歼灭战良机。
(三)我火力高度集中。不怕敌人在村落内集中多数兵力(在村落未坚固设防条件下),愈集中,则兵力愈不易展开,愈易遭受伤亡,部队亦愈难掌握。北营村歼灭战中,因四十师主力被我压缩于北营村一个村落,我乃集中炮兵轰击两小时,发八二迫击炮弹一千五百发,敌伤亡极大,队形混乱,我步兵乘势突入,敌被迫突围,绝大部分被歼,只逃少数。
毛泽东看到报告,作了这样的批语:“我们很需要此种战役总结报告。希望各兵团在每一战役结束后,不论胜负及胜利大小均向军委做一总结报告,以利交流和总结经验。”
北上创造战场
敌三十三、三十四军已在平、祁地区,与第一兵团形成顶牛状态。
古今中外优秀的军事家都懂得,在两军交锋形成对峙状态时,就要想点子转换战场,调动敌人迫其就范。
29日,徐向前召集各纵队首长开会,决定修改作战方案。徐向前指点着敌人的集结位置道:“这儿是——赵承绶、原泉福的集团军总部,这儿是——沈瑞部第三十三军,这儿是——高倬之部第三十四军,这儿还有以日寇为骨干组成的第十总队,加起来,”他伸手取过写着密密麻麻阿拉伯数字的“帐单子”,看了一下上面画着的两条粗铅笔杠杠,说:“三万多,不到四万人。这么多的敌人集在一起,分割围而歼之显然不行,全部围而歼之呢?必须创造新的战场,调动敌人就范!” 他分析了阎锡山的心理状态,认为阎锡山虽然摆出了与解放军决战的架势,但决不敢叫赵承绶指挥的野战军继续南移,离太原过远。假如我军主动继续北移,把歼灭敌人的战场放在太原以南,倒可以诱敌出来,有可能前截后逼,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置赵承绶于死地。如果阎锡山仗着战场离太原较近,敢于派守城部队出援,我军可回师将它“吃掉”,这对以后攻取太原更为有利。说到这里,徐向前一拳锤在桌案上: “就这么干!想溜,没那么容易!”
时北面榆次守敌暂编第八总队、太谷第九总队、徐沟冲锋枪大队,战斗力均弱,唯祁县守敌第三十七师两个团加地方武装2000余人,有一定战斗力。如先行围攻全歼,那么,榆次、太谷、徐沟、祁县间的犄角形地带,敌人守备空虚,距铁路线不远,正是我军在运动中歼灭赵承绶集团军的好战场。徐向前决心以主力北上,在该地区保卫麦收,断敌粮源,诱敌出动,野外围歼。具体作战部署是:以太岳部队并肖集团攻歼太谷守敌,破袭榆太铁路;吕梁部队袭取徐沟;八纵主力控制祁太铁路以南地区,以一部攻歼东观守敌;十三纵主力集结东观以南地区,以一部破袭祁太铁路;孙(超群)张(达志)集团(七个团,晋绥军区部队)切断黄寨至太原的铁路,威胁太原,牵制阎军第六十八、四十九师南援。如赵承绶集团由平、祁向太谷增援或回窜太原,则集中八纵、十三纵、吕梁部队及太岳部队一部共九个旅的兵力,在祁太铁路南北地区消灭之。作战时间,定于七月一日黄昏开始。
这一部署的重点,是拦头切断敌人逃往太原的通道,在预设战场,聚歼赵承绶集团。徐向前将这一方案报告军委后,军委认为“部署甚好”,完全同意。
六月天,烈日炎炎,战地似火。部队连续行军作战,挥汗如雨,体力消耗很大,减员甚多。但为争取时间,创造战机,徐向前命令各部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按既定部署行动。八纵司令员兼政委王新亭给徐向前打来电话说:“大家实在走不动了,能不能休息两天,缓一缓劲再走?” 徐向前斩钉截铁地说:“不行,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走不动爬也要爬到指定岗位上去!”徐向前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制敌机先的关键时刻,我们在和敌人抢时间,迟一步就会让敌人溜之大吉。时间就是胜利。如果慢慢腾腾,瞻前顾后,哪有战机可捉,胜利可言?所谓打仗要有股狠劲,硬劲,就表现在这些地方。
30日上午,各部开始按照命令行动。
为解除后顾之忧,徐向前决定打开子洪口,拿下白狮岭据点,使后方的粮、弹等物资,能通过白晋路运出来。该处由敌暂编第三十七师一个营的300 余人凭险防守,地形复杂,工事坚固,攻取实属不易。但十三纵三十几旅一一七团早在北营村战斗之后,就受领夺取白狮岭要塞的任务,干部们利用战隙,进行抵近侦察,并根据缴获的敌《金钢岭守备方案》,展开军事民主,选择恰当的突破点和隐蔽的突击道路, 7月1日5时战斗发起后,部队动作勇猛、迅速,步、炮、工协同密切,充分发挥了“单兵爆破,小组突击”战术手段的威力,以极小代价,攻克了要塞。当天,十三纵主力进占东观镇,使兵团后方运输确保安全。
断敌交通是迟滞敌人、防敌北窜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军争取时间,创造战场的重要一环。晋中平原,地势狭长,中间有同蒲铁路直贯南北,敌人占据一系列县城和铁路沿线据点,既可坚工固守,又利运动集结。打不赢我们,一昼夜之间,便能逃之天天,窜回太原去。在这种情况下,大力破袭铁路,控制沿线重要据点,便成了关系整个战局中的一个决定性环节。七月二日,太岳部队以一昼夜急行军,插入太谷、榆次间,配合肖文玖集团,展开大规模的铁路破袭战,这对阻止敌人北窜,逼敌进入徐向前预设的战场,起了重要作用。
董村阻击战
徐向前率军向北运动,像拨动赵承绶中枢神经一样,立刻把这条大鱼引上了钩。赵承绶发现我主力向北运动,六月三十日,即令所部停止在洪善地区的攻势,准备回师北窜。七月二日,敌三十三军主力进至太谷地区,三十四军及十总队亦向祁县集结。平遥、介休两县城,仅留一些新兵团及土顽部队防守。汾河以西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地区,尚有守敌第六十九、七十两个师。
徐向前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歼敌主力,而后回师横扫汾河东西两岸之敌。当即令八纵紧紧咬住祁县敌三十四军,并以一部攻占徐沟;太岳部队及肖集团顶住太谷之敌的攻击,十三纵袭占东观镇,力争将敌人逼入徐沟、太谷、榆次之间的三角地带,予以包围全歼。吕梁部队置于河西,阻敌第六十九、七十师渡河东援。
七月三日至六日,战役最吃紧的地方,在北线的太岳部队和肖集团那边。他们在榆次、太谷间,连续破袭铁路、桥梁、据点,迅速控制了北起东阳镇、南至董村的地段,斩断敌人逃往太原的通道。同时,兵团获悉忻州一部敌人企图窜回太原,即令孙、张集团在太原以北伏击,将该敌歼灭。铁路被切断,赵承绶侧背受威胁,情况极为严重,如果不控制东阳镇地区,特别是夺回董村,就与榆次和太原的大本营失掉联系而成为孤军。敌人极为震恐,从七月三日起,先后以九总队、七十一师全部、四十六师一个团及十总队等九个团的兵力,配属装甲车三辆、山炮三十余门、轻重追击炮四十余门,在数架飞机掩护下,轮番向董村猛犯,赵承绶和第三十三军军长沈瑞戴上钢盔,提着手枪,亲自上阵督战,榆次守敌亦出动两个步兵团和一个机炮团,南下东阳镇,向肖集团阵地猛攻。这是一场十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敌攻我防,打了三天三夜。敌人火力强,拼上死命,要突破我军阵地,逃往太原。徐向前给刘忠和肖文玖下了死命令:“不管多么疲劳,伤亡多大,也要 “钉”在那里,坚守到底,绝不能让敌人跑掉!”命令传达到前线,战士们互相鼓励说:“徐司令员号召我们坚持最后五分钟,这就是为人民立功的时候!”“我们能打下临汾,就能守住董村!”部队真是好样的,以一当十,以百当千,人在阵地在,同敌人反复拼搏,白刃格斗。坚守董村的太岳第四十一团,打退优势敌人的多次进攻,毙伤敌千人以上。有个连打得只剩下九个人,阵地屹立不动。该团战后荣获“稳如泰山”的光荣称号。
我军在董村守如礁立,粉碎了赵承绶沿铁路北逃的梦想。七月六日夜,敌被迫离开铁路,企图从榆次、徐沟间夺路北窜太原。这就进入了徐向前的预设战场。当天深夜,徐向前得悉敌军已西撤的情况,高兴地对周士第说:“肥肉送上门来了,有便宜就得赚哪,这一回要紧紧把它抓住,决不能放跑了,现在的关键是先把赵承绶包围起来,稳住,等部队赶上去再从容不迫地打,我们兵力不太够,要一口一口地吃。”徐向前以十三纵及八纵一部,追击敌三十四军,抢先一步插入徐沟以东、子牙河以南、尧城镇以东地区,断敌归路,以太岳部队及肖文玖集团西向接通十三纵,以吕梁主力跨河东进榆次西南永康地区,堵溃打援;令八纵主力七日攻占祁县,歼敌三十七师师部及两个团,八日北上徐沟东南地区,合围敌人。至此,平遥、介休、汾阳、孝义、文水等县之敌与太原完全隔断,三万多敌军完全陷入我军包围圈中。
为了防敌突围逃跑,而部队位置变动快,通信联络不易,使用报话机又不妥,徐向前命作战参谋杨弘骑上快马,连夜向祁县至徐沟一线的部队下达命令:各部赶快收拢部队,如果一时收不拢,有一个班走一个班,有一个排走一个排。有一个连走一个连,旅长走前边,追上去加强包围圈,包围起来后作两面工事,先不要打,但必须守住,敌人要来就打回去,要是敌人在谁的地段跑出去,就唯谁是问!
由于部队已经连续20多天行军作战,人员伤亡之后又没来得及补充,不少连只有二三十人,打扫战场都相当吃力,而被包围的敌军建制基本上还是完整的。因此,纵队领导都感到这个仗不好打,希望多有一点准备的时间;兵团机关的参谋也颇有些担心。然而,徐向前的决心毫不动摇,他明确答复:“非打不可,有意见打完仗再提。做好工事可以吃饭睡觉。总之有一条,不准让敌人突围。谁让敌人跑了就找谁是问!”徐向前和周土第的兵团指挥所设在徐沟以南的张家庄,徐向前因身体不好,是坐着担架去的。最令徐向前伤脑筋的是兵力不足,生怕敌人突围而逃。他风趣地对前线指挥所人员说:“我们包了个大馅饺子,但皮很薄啊!” 那时,我军冒着酷暑烈日,连续行军作战,不仅疲惫至极,且减员甚大。抓来的俘虏,来不及训练教育,就补充到部队里,开小差的不少。八纵一个主力团,每连不足七十人,最少者仅二十七人。十三纵三—卜七旅为人数最多的部队,每营只剩两个连,每连两个排,每排两个班。我们的火力火器,又远远不及敌人。如果敌人集中兵力,猛攻一点,组织突围,那就很难达到全歼他们的目的。
但是,赵承绶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一是兵力分散。七日晚,我军已形成对敌的包围。但敌人似乎尚未觉察,从八日起,仅用有限兵力,分三路向我军北线阵地猛攻。一路为敌三十三军四十六师一部,由胡村向西,攻打我十三纵一一七团墩坊村防地,力图保障从太谷至大常镇(敌总指挥部驻地)等地之唯一补给线;一路为敌三十四军一部,自东、西见村向东南方向我十三纵一一五团阵地进攻,企图打通与徐沟的联系,一路为敌第十总队一部千余人,自大常向东北方向我肖集团辋村阵地猛犯。我军刚刚到达,边打边修筑工事,顽强阻击敌人。突向徐沟方向的敌三十四军一路,相继攻占了十三纵一一五团“三李青”、东楚王庄等阵地,距徐向前指挥所驻地仅二里许;徐沟之敌又出动来援,真是千钧一发,危险至极。徐向前的指挥所纹丝不动,“钉”在那里,鼓舞指战员奋勇抗击。我三十八旅一一四团英勇突击,终于夺回楚王庄等阵地,打退徐沟方向接应之敌。三十八旅旅长安中原,身负重伤后牺牲。辋村地带的肖集团和榆次独立团,轮番受到敌十总队、三十四军的疯狂进攻,激战四昼夜,打退了敌人,保住了阵地。第四十三团一个连坚守魁星阁,最后只拼得剩下一个班,阵地依然在手。这次防御战,十三纵三十八旅和肖集团打得不错,伤亡虽大些,但堵住了敌人,立了大功。
二是犹豫迟疑。赵承绶这个人,昏赜无能,决断力差。他虽感到处境岌岌可危,但拿不定主意,全凭原泉福摆布。原泉福是个日本人,骄傲得很,瞧不起“土八路”,认为突围不必要,决心在现地“同共军决一死战”。这样,敌人先是兵分三路,攻了一下,攻不动便收兵防御,企图依托优势火力和野战工事,与我 “决一雌雄”,这就为解放军部队赶上巩固包围圈赢得了时间。徐向前乘机调整部署,以十三纵位于北及西北,八纵位于西南,肖集团位于东北,太岳部队位于东及东南,紧缩包围圈,困敌于东西二十里、南北不足十里的十多个村庄内。
敌人再想突围逃跑,为时晚矣!
总攻歼敌
战役的第三阶段,是总攻歼灭赵承绶集团,乘胜席卷晋中残敌。
赵承绶集团三万余众,完全陷于我包围圈中。这时,贵在速战速决,一鼓作气,将敌干净、全部、彻底消灭之。徐向前决定立即发起总攻。八纵因二十二旅、二十三旅(即临汾旅)刚结束解放祁县县城的战斗,步兵强行军赶到预设战场,重炮火尚未调上来,王新亭司令员要求推迟总攻时间,徐向前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时间就是胜利,现在用一发小炮弹就可打掉的敌人阵地,等敌人喘过气来,就要用三发重炮弹,你算过这个帐没有?!”
七月十日,天刚蒙蒙亮,总攻的号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一颗颗信号弹从四面八方腾空而起,在灰白色的天空闪闪发光。我八纵、十三纵一马当先,分别从西南、西北两个主突方向,向敌发起猛烈进攻。位于东南和东北方向的太岳部队及肖集团,担任助攻任务。疲惫不堪的敌人从睡梦中惊醒,乱成一锅粥。
晋中平原的村镇,较大较密,一般在四周筑有坚固围墙,房屋大部是青砖结构的瓦房,相当坚固。被围的敌人又相对集中,可以凭借这些村镇房屋和沿村野战工事据守,且有空军轮番出动助阵。徐向前兵团与敌人的总兵力相比,并没有占绝对优势。徐向前考虑了这一情况,认为不能同时对这些村镇进行攻击,决定采取集中兵力、火力,逐个进行村落攻坚,以战斗小组逐屋爆破、逐屋夺取的战法,由西向东逐步压缩包围圈,最后全歼敌人。我军以山炮、野炮为骨干,配以平射迫击炮,猛摧敌村沿火力点,开辟突破口,掩护步兵突入,横冲直撞,破垒灭敌。经两天一夜激战,“三李青”及东西贾村、大常镇、南庄等地均被我攻克,敌三十四军大部就歼,十总队亦伤亡过半,残敌逃至西范。在此期间,赵承绶令三十四军一部向我辋材阵地猛突。肖集团指战员顽强阻击,与敌拼搏,十日一天即打退敌七次冲锋;敌一度突入村内,我与敌展开逐屋争夺战,终于夺回阵地,将敌赶回。我包围圈进一步缩小,一万多残敌被困在西范、小常、南席、新戴四个村庄内,企图固守待援。
太原城内,阎锡山官邸,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阎锡山惊惧交并,乱了章法。一面令第四十五师、四十九师及四十师残部组成“南援兵团”,从太原向榆次西南开进,企图援应赵承绶残部突围;一面慌忙收拢晋中各县兵力,向太原集中,以确保老巢。一夜之间,汾河两岸的敌军纷纷离城,游蛇般的乱插乱窜,正给我军野外歼敌以大好时机。
十二日夜,徐向前当机立断,调整部署,除以十三纵及太岳部队主力继续围歼赵承绶残部外,其余部队均用于追击和堵截企图北窜之敌。以八纵二十三旅及太岳两个团、吕梁七旅一团东向,堵歼逃离太谷的敌九总队;八纵二十四旅及吕梁部队组成“汾西集团”,西渡汾河堵击河西逃敌;肖集团由辋材开抵王香、内白村一线,堵溃并打击敌“南援兵团”;孙、张集团逼近太原,牵制敌人。我军星夜出动,势如破竹。十三日,我东路部队于朱村地区全歼敌九总队,进而占领太谷县城。十四日,我“汾西集团”将河西两万多敌人截击于太原、交城间,一举歼敌八千余人。
15日,十三纵三十七旅、三十九旅和二十二旅攻占西范村,不久,兵团侦察科从报话机里听到阎锡山呼告赵承绶,说郭宗汾的“南援兵团”就来接应,另派飞机到小常增援,等飞机一来就突围,向北与郭宗汾会合。徐向前得此报告,当即令十二纵抽出一部兼程北上,配合肖集团插到滞河以北地区,待郭宗汾南渡即断他的归路,主力则于解决赵部后往北迎战,两面夹击,吃掉阎锡山送来的“加餐”。
徐向前又考虑到阎锡山军打坚守防御战还能抵挡一阵,不如来个“围三阙一”,利用赵承绶的逃跑心理,将他放到野外来打,就可加速解决,使主力及时北转再收拾郭宗汾。于是命十三、十五两纵放松小常东北角的网,从其余方向逼近,使敌必然突围,脱离设防阵地时,在野战中予以歼灭。
16日上午,原泉福带着几个随从,刚从西范村狼狈溃逃到小常,被解放军一发迫击炮弹击成重伤。他死前对总部的参谋处长哀叹:“没想到徐向前的厉害,十总全完了!” 1同日,太岳部队攻占南席村、新戴村。赵承绶残部全部被赶入小常村,继续垂死挣扎。天亮后,敌人选定小常村西北地段为突破口,用硕大的红布铺开一个“丁”字,直指在这里准备发起攻击的三十九旅阵地。敌人在飞机、大炮、装甲车的轰击掩护下,轮番向这一阵地冲击,准备突围,以便拉住阎锡山派出的“南援兵团”这根救命稻草。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下午3时30分,三十九旅一一七团三营营长曹烽琴和九连连长周谨莫带领突击队冲入小常村,从敌特务营两个俘虏口中得知,赵承绶还躲在村中一个大院内的掩蔽部里。曹营长立即派一个小分队去攻击这个据点,几枚手榴弹投过去,战士们大喊:“缴枪不杀!” 硝烟中,一件白衬衣系在枪杆上左摇右摆,一个佩戴中尉军衔的敌人爬出洞口,颤抖着说他是赵总司令的副官。请求与解放军长官讲话!一个战士大喊一声:“什么时候啦,还摆官架子!”说着便冲了过去,刺刀对准了地堡口。赵承绶和少将参谋处长杨诚、三十三军中将军长沈瑞、三十三军少将参谋长曹近谦,一个跟一个地钻出洞口,简直就像从地窟里爬出的魔鬼。
在一间满是日本兵的大屋里,为首的日军官,拦住冲进去的战士问道:“你的太君的徐向前?”这位战士大声说:“是的!”日军官转头一声呼叫,满屋敌人立即乖乖投降。
晚霞还没有被黑暗吞没的时候,战场上演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剧。几名身着将军服的战俘,被解到兵团指挥所的院子里。
徐向前坐在一把老式的椅子上,冲着站在面前的赵承绶问:“还认识吗?”
赵回答:“认识。”声音很低,很颤。
哪能不认识呢?10年前,徐向前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来到太原,同阎锡山商谈联合抗战的事。徐向前多次同阎军的高级将领见面。在一次集会上,赵承绶把徐向前介绍给他的部属说:“请俺们五台徐向前将军训话!”此般情景,怎能忘记。
徐向前问:“你们在作战中为什么使用毒气!”
赵承绶被这一问吓坏了,他只是说:“有罪,有罪”。
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徐向前问:“你看我们作战指挥上有什么缺陷?”
赵承绶不敢正视徐向前,喃喃地说:“战败之人,哪能看出缺陷!要能看出来,哪能走到这一步!”
这时,警卫员搬来凳子。徐向前让几位败将坐下,对他们说:“看你们为阎锡山打了这么多年,该是多么不合算!你们应当认清形势,太原已经成了一座孤城,要选择自己的道路,站到人民一边,为解放太原做些事情。”见他们连连点头,便问道:“太原还有多少粮食?能维持多久?”
一提到粮食,赵承绶“唉”了一声,回答说:“谁人不知!阎锡山历来是不准管粮的问枪,管枪的问粮。不过,据估计也只能维持几个月的样子。”
徐向前道:“那你们是不是回城里去劝劝阎锡山,叫他和平解决吧。我们可以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赵承绶听说要他回太原,吓了一跳,苦笑着说:“我损失了他这样多军队,我回去,他非杀我的头不行!”
徐向前说:“你可以写信去劝说,这件事过些日子再谈,今天先休息吧。都很辛苦了嘛!”
徐向前指挥作战就像一位象棋大师一样,每走一步棋,都要看下一步,下两步以至更远、更深。在围攻赵承绶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他已把目光转向太原了。7月15日晚,他和周士第给军委报告,提出拟在完成榆次以南作战后,即行北上,完成对太原的包围,有可能即夺取太原。16日,军委复电同意。
电文是毛泽东亲笔写的。在给徐向前、周士第复电同时,毛泽东又给粟裕等和华东局、中原局发电,通报晋中战役情况,电文如下:
“我徐向前同志所部三个纵队,于攻克临汾伤亡一万五千人之后,仅休息二十天即北上作战,连续歼灭阎锡山军七个师(等于旅)又四个军部(等于整编师部),现尚包围敌两个师,又两个总队(略等于旅),又一个军部,又一个总指挥部于榆次以南正歼击中。向前所部仅一个纵队有二万余人,其余两个纵队各一万余人,此次大战估计将伤亡万余。军委正令该军于完成榆次以南作战后,立即抢占太原飞机场,准备夺取太原。此种情形,望宣示干部,鼓励士气。”
赵承绶部被歼之后,晋中孤立守点的国民党军纷纷向太原逃窜。徐向前指挥的部队,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乘胜追击,敌人则是“兵败如山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溃不成军,慌乱至极。解放军追击中,几个战士追击着上百的敌兵,敌兵只知道拖着枪跑,顾不上停下来还击,直至累倒在地,乖乖缴枪投降;人民群众也纷纷跑出来抓俘虏,清源县有个老农,拿着扁担,一下缴了10几个敌人的枪。当时有三位战地记者也参加了战斗。他们发现一大群敌人惊慌不安、游蛇般跑来,就举起手中的照相机闪光灯,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们大喊:“站住!这是苏联进口的“死光灯”,谁不放下武器,我一闪光就死。”敌人被“死光灯”吓破了胆,一个个眯缝着小眼,谁也不敢正视这“新式武器”,乖乖投降,共俘敌排长以下37人,缴获大炮2门,轻机枪2挺,步枪10多支。继围歼赵承缓集团后,解放军又先后歼灭敌暂编第九总队、第四十二军军部、第七十师全部和六十一军军部,第六十九师、暂编第三十七师、第四十师各一部。从忻县南逃太原的暂编第三十九师,被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部队全歼于小豆罗村。21日,解放军解放了除太原以外的全部晋中县城,各部队直逼太原城下,晋中战役宣告结束。
晋中战役历时整整一个月。我军先后共歼敌正规军七万余人,非正规军三万余人,俘敌赵承绶以下将官十六人,毙敌师以上军官九人,阎军主力第七集团军总部及五个军部、九个整师、两个总队全部就歼,击落敌机三架,缴获各种炮三千七百零四门、步机枪三万余支、火车头十五个、车皮二百零七节,其它军用物资及粮食无算。晋中的灵石、平遥、介休、祁县、太谷、榆次、汾阳、孝义、文水、交城、清源、晋源、徐沟、忻县等十四座县城,全部解放。
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电,祝贺晋中大捷。原电如下:
聂荣臻、薄一波、徐向前、滕代远、肖克、贺龙、李井泉、周士第诸同志及华北和晋绥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们:
庆祝你们继临汾大捷后,在晋中地区歼灭敌一个总部、五个军部、九个师、两个总队及解放十一座县城(按:至中央发电时,榆次、晋源、忻县三座县城尚未解放)的伟大胜利。晋中战役在向前、士第两同志直接指挥下,由于全军奋战,人民拥护,后方努力生产支前,及各战场的胜利配合,仅仅一个月中,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现在我军已临太原城下,最后地结束阎锡山反动统治的时机业已到来。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为夺取太原,解放太原人民而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九日
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徐向前率领仅以地方部队为主的6万人,连续作战一个月,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之师 10万之众,堪称用兵奇略,深得毛泽东的赞赏。晋中战役历时40天,解放军连克县城14座,歼灭阎锡山野战军总司令部、5个军部、9个师、2个总队及保警团队7.4万人,民卫军等2.6万人,其中俘敌80770人,毙伤19600,共计100370人,保卫了晋中麦收,为尔后夺取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晋中战役的成功之处是:我军利用敌人的弱点,有效地调动了敌人,取得了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良好战机。首先,我军抓住敌人粮食极端困难,必然会组织抢收麦子的弱点,先敌以一部进入汾阳、孝义、灵石产麦区,调动了介休、平遥、祁县敌主力向西,然后声东击西,以我之主力突然进击介、平、祁,歼灭了一部分回援之敌,开局一着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战役主动权。接着,我军利用赵承绶惧怕后路被切断而无法北返太原老巢的心理,采取前牵后逼的办法,以一部兵力切断了太谷敌北撤榆次通路,迫敌主力北撤,并在敌北撤途中迅速包围和各个歼灭了赵部主力。
资料来源:徐向前传,历史的回顾,中国元帅徐向前
http://tieba.baidu.com/f?kz=9851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