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文化输出和交流才走了一小步

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招几个人生知己,能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法兰克福书展:文化输出和交流才走了一小步
文/LIKE

铁凝走下开幕式演讲台时,不小心打了个踉跄,重重摔倒在地板上。

铁凝在开幕式上的“意外”开头,也不小心预示,中国担任主宾国出席法兰克福书展的五天也许并不那么轻松。

疲惫

法兰克福从来没有涌现过这么多中国人,法兰克福书展从来没有举办过这么密集、隆重的主宾国活动,中国作家们也从来没有这么整齐的集体“小团圆”过。

德国人借着中国主宾国的机会,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上好好营销了下自己,因为中国媒体的过渡关注,他们达到了目的;中国需要法兰克福书展这个文化大集市,也学着营销中国,学着文化输出和交流,消弭中西方民间在文化、政治上的陌生甚至偏见,主宾国的场景、舞台够宏大,但还不够吸引人,所谓文化输出和交流才走了一小步。

法兰克福书展还没开始,政治的杂音已经充斥着德国媒体,也让中国代表团有点忐忑。在开幕式上,无论是书展主席博斯还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法兰克福书展是思想的集市,它提供舞台让不同的声音、思想、言论进行讨论、交流、对话。开幕式上,德国政客的表态赢得了台下媒体和出版人的掌声,中国代表团也试图在这一基调下举办一系列作家讲演、对话等活动,否则就浪费了法兰克福提供的这么好的机会,即使要面对批评和非议。

苏童与译者马海默对话,莫言、苏童、余华、李洱等作家与德国读者面对面交流,中国文学之夜,还有散布在法兰克福大学、法兰克福文学馆等处的密集文学交流,中国主办方算是花了很大功夫推销中国作家和文学。莫言、余华他们几位在西方有知名度的中国作家,累死累活在展馆和法兰克福城市各个角落穿梭,疲惫不堪。

莫言几乎可以称为此次中国主宾国的劳模作家,看一下日程安排,他哪一天没有两个以上活动啊?因为活动过于密集和中德双方沟通问题,莫言甚至错过了一个与德国读者、出版人的见面会,令德方相当不悦,但这也太难为了莫言。

还有余华,问他如此匆忙干什么去了?他打趣说,刚刚参加完一个人模狗样的活动。

而16日晚在法兰克福文学馆举办的“中国文学之夜”活动,伴随着朗诵、见面会、对话等活动,从7点一直持续到11点,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主持人末了说:“相信大家都是吃了晚饭才来的。”

疲惫,是中国作家、媒体以及工作人员的关键词。可疲惫、辛劳换来的排场不一定能让德国人领情。在中国主宾国主题馆内,对中国文学活动感兴趣的其实寥寥几位,中方花大价钱请来的同传基本上是为中国媒体和出版人用来听德语用的,总觉得请同传有点太破费了。


隔阂

我们也许太高估了德国人对中国的兴趣,或者我们所能提供的并非是他们感兴趣的。德国人不想听我们高谈阔论,不想听恭维,不想听抽象的说教。他们想知道的是中国到底发生着什么?他们想知道,中国作家们到底有哪些独特的声音?他们想知道,你们的文学到底在关心、书写着什么?你们的创造力在哪里?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哪里?法兰克福是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的,不过被中国作家和组织者给浪费了。

苏童和译者马海默对话,马海默问为什么《碧奴》里用“国王”而不用“皇帝”?于是,苏童用了半个小时向马海默普及中国历史和文化。连专业德国译者对中国历史文化都那么陌生,普通人呢?而这场对话到底要说些什么?相信苏童和马海默都不知道。临时加出来的莫言、余华、苏童、李洱等与德国读者集体见面会,他们都在不停地恭维德国作家和相互打趣。余华打趣自己曾经的牙医身份,莫言则开玩笑余华不是牙医是兽医……

“中国文学之夜”更不靠谱,当着在场很多正装出席的德国人面,余华、莫言和刘震云开起德国人的玩笑,说他们的饭菜太咸,说他们也有小偷,揶揄歌德晚年的“洛莉塔”……在场的中国人开怀大笑,德国人皱着眉头莫名其妙。

当然,德国人并不是真的偏执到对你中国不闻不问地步,否则他们为什么会对台湾展台不多的几场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讲演听得兴致盎然?龙应台讲台湾历史,张大春现场挥毫介绍中国汉字历史,王德威聊台湾文学史,杨照开玩笑说那他只好讲解台湾诗歌……他们每人一个主题,从不同侧面介绍台湾和中国大陆,准备好现场讲稿和PPT,原本稀落的听众席很快就被西方读者坐满。与台湾作家和学者相比,中国大陆作家的表演实在太过业余和山寨。中国作家和主办方的不专业、不充分准备,对话、交流就这样被挥霍掉了。

只求场面宏大叙事,实质内在只在其次,这是中国特色,到哪里也一样。

输出
夜晚美因河畔餐馆,中国出版社在那里饕餮,高朋满座,在机场有出版社领导炫耀自己刚刚在免税店的战利品,搭上中国主宾国大排场班车的阿猫阿狗出版社都派了“领导”出席……这也应该是中国官方商务活动的中国特色。

法兰克福书展首先是图书版权交易的集市,中国图书出版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版权贸易则一直处于严重逆差。以主宾国身份参加的中国,此次终于在版权输出方面又有了不小的增长。可能是过于强调中国国家文化形象,被重点宣传的输出图书都带有“出版工程”二字,都带有浓厚的政治宣传功用,版权输出被赋予太多政治意义和政绩意义。这些本来在中国市场上都没有太大市场的图书,即便花了钱让它们输出了,仅仅是为出版社增加了几个好看的数字而已。能在多大程度上让西方普通人了解中国?这是很大的疑问。主宾国原本打算就是来通过版权输出,促进文化交流的,最后又变成地方出版社的政绩竞争,这也算是个不小的中国特色。看到《新华字典》等这样的图书也算是版权输出,真有点哭笑不得。

也许真正干实事的还是民营出版上,它们才是如今中国出版业的主流和活力,它们才代表了中国特色的出版模式和商业经验,但它们的消息难觅官方宣传中。而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版权贸易水平的文学、学术类图书版权输出,尽管没有官方数字但肯定不太好看。事实上,版权输出与该国的知识艺术原创能力是相一致的,西方出版人感兴趣的也是,你们中国作家学者能给人类提供的独特原创性知识和艺术是什么?别给我谈过去,我要知道的是现在?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作家和学者尴尬的问题,所以出现西方对中国和中国图书的冷漠或者说忽视,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版权贸易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输出”问题,它和中国各个方面在世界上的表现息息相关,急不得,只能期待有一天西方出版社像我们哄抢赫塔·米勒作品一样,大价钱买我们的图书版权。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可能还只是在原点,一切还刚刚开始,要再往前走一小步取决于我们自己。


《上海电视》2009年 10月 E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