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概论: 方法论

信仰有别于迷信. 这区别在哪里? 信仰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选择, 而迷信只是简单寻求精神寄托. 信仰是穷尽理性以后的感性延伸, 而迷信只是绕开理性而妄从感性的驱使. 这二者有着天地之差别. 其实人总是有信仰的, 只不过自己并不一定意识到. 人认识规律的秩序大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先是外界事物(自然知识), 然后是人际关系, 最后才是自己. 所以很多人对自己所信仰的东西却不一定了解.

信仰又有别于宗教. 这区别在哪里? 宗教一定是建立在某种信仰的基础上,有此产生其他规范,仪式,而单单的信仰不一定要附加在宗教之中,它可以只是一种精神生活.它可能是某种自由精神,某种自律,某种独立人格,等等.宗教规范仪式比信仰本身更具有时域极限性.

信仰是理性走到尽头时与感性的结. 在理性没有走到尽头的时候, 是不会从感性上做抉择. 所以很理性的人, 特别是知识分子, 极难接受宗教信仰, 特别是有神论的宗教信仰. 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家理学,甚至道家, 都强调理性思考, 尽量去掉情感在人的思想体系中的干扰. 这基于人可以通过理性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假设. 只有当一个人承认了理性的有限性时, 承认了感性应该占有的位置是, 信仰才有成长的土壤.

当理性走到尽头时,人做怎样的选择其实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 他的选择, 取绝于他对自身的认识程度, 历史文化, 家庭背景,感情诉求, 对所关心的人生重大课题的选择, 等等.

不过,有的人就永远到这个地步为止,不愿做任何选择. 他要的是一种自由, 精神上不愿受到任何限制. 这是一个体验的问题. 他宁愿选择体验的广度,而放弃体验的深度. 这两者往往不可得兼.他精神方面的探求, 仅是穷尽理性思考则为止,不愿踏入任何信仰或者宗教的门槛. 这种保持理性的绝对自由,在一生中能保持多久? 这种绝对的理性主义者说到底是不承认理性的有限性, 人可以自我完善. 他又是幸福快乐的吗?至少他会miss掉跨入某个信仰或者宗教的门槛带来的深度精神-理性加感性的综合体验.

有的人觉得没有信某个宗教的必要.生活的好好的,为什么需要"精神寄托"? 这个也没什么不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光谱(spiritual spectrum). 也许他就满足与某个层次. 人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即使你认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不好. 没有对与不对的生活方式, 只有好与不好的生活方式. 选择某个宗教信仰与其说是一种"精神寄托”, 不如说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因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首先要共处,互相理解. 宗教信仰的最终力量,只能是表现在这种好的生活方式被人认同,被人接受, 而非劝说, 更不可能强加于人. 前面说过, 信仰不仅是理性的东西, 所以情与理同样的重要.如果是好的, 是对的, 它被接受是自然而然的. 一个好的生活方式使人认识更多的道理,对人生有更深一层的体验,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会被接受.它是生活出来的,而不是争论出来的.一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很大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看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看过太多的真理权威. 人若以掌握真理自居, 把自己当成权威, 便是把自己当成神, 成为矛盾或者误解的开端. 即使从他口中将出来的是正确的话, 可是没谦卑的心, 他的话却不一定被接受, 并且, 以后被传道的人有了抵触情绪, 接受就更困难. 可见真理权威是可怕的态度.

但是如果人想明白了, 愿意跨过信仰或者宗教的门槛的时候,他有会选哪一个呢? 前面说过,取决于历史文化, 家庭背景,感情诉求, 对所关心的人生重大课题的选择, 等等.譬如, 如果他认为爱,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他极可能选择基督教. 而如果他非常反感神秘色彩的东西,可能会接受无神论宗教.

一旦人跨过信仰或者宗教的门槛,他就有了全新的体验,如果这种信仰是正确的最符合他的,他就不会走回头路. 如果这种信仰是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他的,他完全可以退出来. 就象买一样东西,如果好你不会退货. 但是你不去试,有怎能知道呢? 就象一个桃子, 你不去尝尝,怎能知道它不是甜的呢? 远志明曾经讲过很好的比喻: 鸟 要飞翔需要空气,空气总是存在的,虽然看不见.鸟怎么相信空气的存在?它刚刚开始的时候需要的是信心,去试试张开翅膀.如果不凭信心去试试张开翅膀,鸟可能永远不会飞.人在成长与学习中何曾不是如此?

这恐怕是信仰的唯一方法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