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邱仁德 :在恩典中成长 (下)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 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给予的恩典中成长(参哥林多后书87

 

在圣经里具启发性的经节是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紧随着动词“爱”,带出了实际行动的动词“给”,这两个动词是相互关联的,因爱,故给予。你若爱你的孩子,你会给他们所需要的。

 

“给予”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做到。我出生于贫困的家庭,当我还不到11岁时,父亲过世了。母亲不得不努力工作来养家糊口。因此,我一直想要得到,因为什么都缺乏。当我能够赚钱时,就把所赚的全归自己所有。这都是我努力工作得来的,归我所有是理所当然的。

 

只有当基督的爱充满我心时,我才意识到所拥有的一切全部来自神的手。我给予,不是因为我有能力,而是出于神的供应。没有一样是我的,所有一切都属于神。“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提摩太前书67

 

这种心态的改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经过数年时间,研读神的话语,聆听有关这方面的好讲道,阅读相关的好书,慢慢地,我开始能够遵循哥林多后书89章的教导了。

 

旧约圣经教导十一奉献,即把收入的10%献给神。新约圣经在此教导的基础上,扩展了奉献的观念,即超过了10%。当神赐下能力,也当我们在给予的恩典中不断成长时,我们就应该给出去。突然之间,奉献变得没有上限了,同时,困惑也产生了。现在,我们不再需要盲目地恪守某一规条或律法。如果把新约的奉献观念进一步推到极致,甚至可以说神希望我们把祂所给予我们的100%奉献给神。为什么不呢?我曾经听说过一个商人奉献他收入的90%,那是我至今所知的最高比例。当然,神也希望我们能支付日常生活基本所需和供养我们有责任照顾的人。圣经的教导要全面地看,我们应该把一条条教训综合起来,并让其互相补充,而非分隔开来看待。

 

所以,象所有的基督徒一样,我从10%开始,并为此挣扎了好几年,后来,因我在给予的恩典中不断成长,我决定要给得更多。因此,从10%增加到20%,再到30%40%,大家无需知道我目前的奉献比例,重要的是我们都需要在给予的恩典中不断成长。

 

关于十一奉献的另一方面,常会引起会心一笑的是,到底是税前还是税后收入的10%。我听到的最好回答是“你自己决定,你希望神的祝福是税前还是税后临到?”当我们给予的时候,神的确祝福我们。有人说“我们所给予的永远不能超过神所给的。”我们给出的越多,神加给我们的也越多,这是原则。不一定是在金钱方面,也会是诸多其它方面的祝福。当然,不是因为希望神会加给我们更多而给予。若你在给予的恩典里成长,你会纯粹因为给予的快乐和讨神的喜悦而学习给予。如今,我是一位乐意的捐赠者(哥林多后书97),寻找机会用神交托我管理的钱财去祝福别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与别人分享神的好处而带来的快乐,这表明神是赐下各样美善恩典的那位。(参雅各书117

 

在受苦的恩典里成长(参腓利比书129

 

你会注意到我在前面讨论的两个话题,“知足”和“给予”,几乎是不会令人高兴和欢迎的。那么,我将要用或许是这“冒犯三重奏”中最被忽略的“苦难”,来结束这篇文章。

 

我明白彼得前书41219是指基督徒为信仰的缘故受苦,然而,在多伦多的日常生活中,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说在这富裕、舒适的北美受苦时,实有藐视在沙特阿拉伯、北朝鲜或巴基斯坦为信仰而真正受苦的基督徒们之嫌。然而,我的确想延伸受苦的概念,把它作为衡量我们是否在神旨意中的好尺度。以下是我在生活中运用该原则的一些经历。

 

每当我要做出某一艰难的抉择时,常常被引诱去选择容易、有较少痛苦的途径。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请相信我,最容易的途径几乎不会是最佳的。当然有例外存在,但也仅仅证明上述原则的准确,即艰难的路常常是该走的路。然而我们很少选择那条路,为要逃避受苦、伤痛和挫折,那是我们的天性。基督也是如此,在客西马尼园,祂祷告神挪走那苦杯(参马太福音2642)。我们也可以求神不要给太多苦难,但如果神的旨意是定要我们去经历,那么就应该心甘情愿地接受。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预备自己走那条不是有很多人走的路。当然,这决不是靠躺在沙发上或沉浸在宴乐里就能成就的。我们必须在行公义上训练自己,从现在开始,学习在小事上受苦,以便为神呼召我们受大苦的那一天做准备。这听起来是否不很现实或亏待自己?我一点不反对舒适的生活,相信起码的舒适是必须的,但重要的是如何为舒适程度作一定义。可能有些人出生高贵,那么奢侈的定义就不同了。所以,每个人要自己决定舒适的水平,没有人能在这方面论断别人。

 

我出生于贫穷岛国的一个贫穷家庭,所以,即便现在生活在加拿大,并有不错的收入,但保持简朴的生活并不困难。已经有许多书介绍如何让生活简单化,而我已学会区别“必需”和“想要”的不同。后来,我一直有念头要把东西送出去,而非占有它们。我试着过简朴而非铺张的生活。当我出差时,会尽量少带衣物并尽量做到重复使用。很有意思,我们走了一圈又回到原点。那曾一度被认为是贫穷的象征,现在摇身一变成为“绿色”或“环保”的标签了。把不用房间的灯关掉现称为“节能”,重复使用容器,称为“重复使用”或“再循环”。有些人习惯于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生活,执行“3R”确是一种受苦(译者注:3RReduceRe-useRecycling,意思是节约、重复使用、再循环);但若是本着忠于信仰,就没有其它选择,只有学习放弃一些东西。有一种自由源于简单的生活,穷人很快乐之说已听了很多,但不要误会我所说的,身为穷人,滋味不好受,因我曾身临其境。但穷人的确能快乐,因为他们没有富人的各种担忧,并且能在寻常事物中找到快乐;而富人因过惯了奢华享乐的生活而对凡事都麻木了。

 

我相信我们活得太自私了。我们需要学习知足,并尽力地给予,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被神所用,那是神呼召我们的最终目的。那些浸润在神的浩瀚之中,也活在祂无限恩典之下的人,才有真正富足的生活。

 

结论

 

让我用一节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经节来作结束,它总结了我行笔至此的全部内容。圣经的叙述比我的写作要精简多了。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10-14

 -----------------------------------------------------

本文原文以英文撰写, 同工翻译并编辑

http://www.xishuipang.com/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