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所两句孩子教育

小草既然执意要谈孩子教育,俺就罗索两句。以下不代表我做的,就是唱唱高调,谈谈理想。

孩子的教育就是放养和圈养的问题。

放养,其结果就是,孩子是熊是狗都由他/她了。圈养,如果家长掌握得好,其结果就是孩子至少落个中上游,能自食其力,再往上走就是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看名人怎么成长,也照虎画猫地去“培养”,成功的概率和放养也差不多,就像欧巴马说的得诺贝尔奖没有教科书一样。那2%的人尖不是能“培养”出来的,是上帝的恩赐,你要是能赶上这么个孩子,天天什么也别做,只要感恩就好了。

退而次之,中上游。这个范围比较广,上至程度各有千秋的俗称成功人士的,下至安安心心工作,吃穿不愁还玩点爱好的。(别想了,我把咱们都归这类了。)如果你观察这些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可谓五花八门,没有一定之规。但是他们一般有一个共同特点:摆那象那么回事儿(俗称有理想,积极向上)。而且都有自己那么一套(俗称有能力有自信)。这些人都有达成目标的经验(如成功进学,找到好工作,公司发展,找到理想的爱人等),从而肯定了自己。

再往下,(就是我们不爱进的圈子了), 简称芸芸众生。总的来说,还处在生存窘迫,朝不保夕,基本成活状态,如家庭,孩子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的阶段。

最后极少数人,失败人生,如自杀,犯罪者。

我这样分类并非歧视某类人,只是为了给培养孩子的父母一些将来像做参考。然后想说,如日本这样的社会,没有天灾人祸的年代,大部分孩子都能成长为中上游类,也许会经过芸芸众生这一阶段。

也许你看出我的意思,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刻意“培养”其实作用不大。一个人成长重要的根本不是考试得了100分还是80分,也不是考上了哪个学校,甚至不是他被周围人承认,而是他/她对自己的信心。信心通过成功的经验,而且是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成功经验。父母的影响其实根本就是父母自己的为人之道。一个有爱心积极的人,孩子也有爱心积极。一个冷酷暴躁的人孩子也多冷酷暴躁。父母更多的完善自身就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

一些误解
1) 上名校。对这个问题,家长往往比孩子更热心,因为这是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最容易交的一份答卷。说容易不是因为努力程度小,而是最明显,最被外人认可。其实对一个人来说,名校的作用也就是毕业那几年,过后人的事业生活是否顺利还是和个人性格有关。让孩子养成为自己的目标肯于吃苦努力的习惯,比逼着孩子考名校更有意义。
2) 为了成绩而学习。到了一定年龄,给孩子一些成败的标准是需要的,但是不好以一时胜败论英雄。要多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对最后的成绩看淡些。其实对孩子来说,干任何事情都是学习,包括完看电视,玩游戏。所以太限制孩子的自由也不一定是好事。
3) 兴趣学习。给孩子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是好的,但是兴趣就是兴趣,孩子没有兴趣逼着孩子学,练是不好的。总的来说,逼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都起反面作用。要激发孩子自己做事情的热情,激发不起来就别勉强。
4) 家庭环境。家庭条件好实际上对孩子教育有不利的一面(血的教训)。孩子会无端的有优越感,而且会认为不用努力就什么都有。所以让孩子对家里的生活有窘迫感,也许能激发他为家庭奋斗的本能。女孩子在物质上要宽松些,可以让孩子不被小恩小惠所骗。这就是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

孩子越大越觉得,其实父母很难“培养”,更没法“塑造”孩子。孩子一般就是父母的一个小缩影,你的局限就是他/她的局限,你怎么能通过自己的手去造一个比自己强的人,这是个悖论。不如你不去打扰上帝的手,让他给你的孩子他/她应得的,其实争也得不多,不争也少不了。

关于具体的方法,教育理论都是马后炮,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照本宣科,或者对照别人的经验都不一定管用。最好是父母找到自己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没有愚蠢的关怀,只有忽视的悲哀,爱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这是我们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奈良 发表评论于
有时间,多写一些你的育儿经验和总结。
很喜欢看你写小野马的事情。
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