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生活纪实:人在海外(三)
生活纪实:人在海外(三)
上文提到,我们母女在住车房时所认识的有一家印度邻居,当时主要因为我们两家的小女孩都很喜欢和对方玩,她们俩一见面就不想分开。久而久之,我和印度小女孩的妈妈在无形中就也成了朋友。
后来,我们两家虽然因为各自贷款购买了自己的房子前后搬走了,但我们却依然如同朋友一样互相保持着联络。
再后来,当我们母女准备在自己新居举行盛大Party的时候,她们母女在受得我家女儿的电话邀请之后,马上非常高兴的表示一定会前来道贺。那天,为了印度母女的到来,我特意做了一道比较迎合印度人口味的菜:颜色金黄的炒鸡蛋,配上青翠欲滴的嫩菠菜,再加上白色的豆腐,红色的胡萝卜丝,最后再勾兑一些粉芡。这道菜做好之后,我自己忍不住赶快拿个小碗装了一些来品尝,自我感觉色香味俱全,味道很不错。哈哈。
结果,我自己独创的那道菜,的确很合印度妈妈的口味,她吃的非常满意。在Party快要结束的时候,印度妈妈忍不住到我家厨房,不断问我是怎样做出那道她很喜欢的美味佳肴的时候,我告诉她那道菜对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中国人来说,其实都是很容易做的。最后,因为我们家当时剩下很多菜,我很不见外的对她表示:如果她喜欢,我就把那盆菜送给她。让我想不到的是,她当时就非常惊喜、愉快的接受了,并对我一再表示感谢。
印度小女孩Tara的妈妈是一位举止文雅、端庄,对人温和有礼,性格非常温柔贤惠的美丽医生,她在纽约上班。Tara的爸爸,则曾经是收入颇丰的药剂师,后来因为所在公司大裁员,他有很长一段时间赋闲在家。他们家唯一的女儿Tara 虽然比我女儿小两岁,但由于当时我们同住在一处独立房子的范围内,两家小女孩很自然而然的就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认真说起来,印度人在很多方面,其实都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很接近。女孩子如果出生在印度,很多时候是不会受到一个家庭的特别宠爱的,可很多移民到美国之后的印度家庭,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夫妇,他们往往会和很多海外华人一样:凡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们都会一样的宠爱。有的印度家庭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则和我们有些同胞一样也喜欢溺爱孩子。
记得我们刚搬来这里不久的一个周末,因为女儿很想念自己的好朋友Tara,为了女儿高兴,我专门开车到Tara家把她给接出来,带她和我女儿一起到中餐馆吃粤式点心。本来那天,我跟Tara的父母说好了,带两个小女孩一起外出吃完东西之后,我就会送Tara回家来着。可谁曾想,当我们在我家附近的中餐馆本想好好享受一番的时候,偏偏赶上那天中午大雪纷飞、来势凶猛,迫使我将那些来不及吃的食物统统打包,赶快开车带两个小女孩尽快回到了自己家。
由于那天的雪实在很大,让人后来根本无法外出,我在带两个小女孩好不容易平安回到自己家之后,赶快让女儿和Tara一起,在电话里告诉Tara的父母,Tara当天夜晚不回家了,就在我们家过夜。
让人感觉异常吃惊的是,Tara的妈妈对自己女儿留在我们家倒是很放心,但Tara的爸爸在得知自己女儿当天不回家过夜的时候,他当时在电话里表现的有些很不高兴、很担心。可碍于当时的天气实在是非常恶劣,Tara的爸爸最后也只好顺应两个小女孩的心意,让她们一起在我家度过一个愉快的童年夜晚。
第二天一早,让我更加想象不到的是,Tara的父母居然一早历经千辛万苦的驾车到了我们家附近,因为我们居所附近的道路还没有铲雪车前来铲雪,Tara的爸爸只好在距离我们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地方停车等候,Tara的妈妈则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没膝深的积雪来到我家敲门。
看到Tara妈妈在大雪过后的周末,一早不辞劳苦的来到我家门前,当她看到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活泼、欢快的、蹦着、跳着出现在自己眼前时,印度妈妈脸上笑容灿烂的非常朴实感人。可怜天下父母心……
所谓朋友,有时真的不一定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而是发自内心的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