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鲜活的日子,装进文字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家(写于2007年2月)

 

照片摄于2004年大哥家中)
“你能用钱买到一个房子,却买不到一个家。”这是我在
2000年登陆多伦多不久,从一份免费报纸上,读到的一首诗中的两句。可见房子和家,在加拿大人的眼中区别是很大的。是呀,有多少夫妻买完房子后,家却散了;又有多少“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那么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不管是什么样的家,都不能没有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能没有情感;不管什么样的情感,都要流露和表达,那么在一个家里,每个人的情感的流露和表达,就决定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每次从国内回来都想写一写我的家,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远去的妈妈,深深的爱

“钉钉铃铃,钉钉铃铃……”一阵清脆,动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抬起头,顺着声音寻去,原来是我无意中碰到了头上的风铃,那是一个设计极精巧的小风铃:它的上面是一条兰色的大海豚,腹下是个可爱的小宝宝,中间一条小白线栓着一个小球,它的周围是四个兰色的金属棍,最下面是一个小白圈,里面有一条小海豚正在玩耍,上边的两条海豚正一起向下望着那只小海豚。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个海兰色的风铃,听着那悦耳的铃声,我好象回到了童年:在外面淘气、贪玩的我,听到了妈妈在叫我回家吃饭,我向家跑去,看到妈妈正站在门前。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当中间的小白球停下来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风铃中间那条细细的线,仿佛是条小小的路,又把我带回妈妈的身旁。记得一个多月前,在北京国际机场,正在办理出关手续时,我们后边的一位先生给他妈妈打电话报平安,这个电话顿时让我泪飞如雨,我抬起头真的好想知道:“天堂里的妈妈,你好吗?我多么想再听到电话里你的千叮咛,万嘱咐……”妈妈离开我们快两个月了,在这六十多个日夜里。不知道有多少次这样的情景。我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养育我,陪伴我四十多年的妈妈,走了。

去年春节我回到家乡和妈妈一起住了九天。有一次,我和姐姐出去看一位中学时的老师,朋友相聚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妈妈已睡下了,哥哥、嫂嫂告诉我,老人家不知到去阳台望了多少次,嘴里还不停地说:“怎么还不回来?”急得差一点摔倒。洗簌完,我便悄悄地在她身旁躺下了,大约过了五分钟左右,睡梦中的她,伸出手来,摸了摸我,问了一句:“回来了?”我说:“回来了。”她翻了个身,安稳地睡了。我不知道这是她第多少次伸出手来,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出去过。

我要走的前两天,每天早上六点她就打开灯说:“天都亮了,还不起来?”然后就说:“这两天不知怎么了,心里总是不好受。”要走的头一天晚上,她拉住我,从兜里掏出四百元钱,塞给我说:“老姑娘,妈给你那点钱,作盘缠。”我笑着说:“妈,我的机票是往返的,来时就买好了。”她硬是拽着我的手说:“那你也得拿着,多回来看我一次。”我的鼻子一酸,把钱塞进她的兜里。记得刚回来时,我给她钱,她急了,一把推开我的手说:“老姑娘,我都八十多岁了,不花钱,也不缺钱,你又不上班,我决不要你的钱。”我走时,看到刚强的妈妈流泪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永远的遗憾,永恒的归宿

六年多的时间,远离妈妈万水千山,浪迹天涯。现在算起来,这六年多同妈妈在一起,只不过三十几日, 有多少事要为她做,没做;有多少话要和她说,没说;因为总是觉得有来日方长;总是觉得有哥哥,姐姐替我为她尽责,直到上次回国,我才发现,原来为她付出最少的我,让她牵挂得最多——“儿行千里母担忧。”

五个多月前,姐姐在电话中对我说:“妈的身体不太好,这些日子经常感冒,而且很想你,如果你有时间,就回来过春节吧。”我当时就对姐姐说,我会在十二月回去。放下电话,转身上楼,把我的决定告诉了丈夫,他吃惊地问我:“为什么?家里有事吗?”我说:“我们的父母都八十多岁了,来又来不了,有机会我们就多陪陪他们吧。”丈夫同意了,第三天我们就订了机票。当我打电话告诉妈妈的时候,她问我:“十二月份还有多少天?”

这次回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地陪陪妈妈,让她把她一生的经历讲给我听,因此,在我回去的前一天,丈夫特意给我买了一只录音笔。我高高兴兴地带着它,回到了中国,却得知妈妈由于中风已经住院两周了。当我看到病榻上的妈妈时,我知道我的心愿,永永远远都无法实现了。她微笑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泪如泉涌的我。那一天她很好,也很开心,不时地和我聊天,当哥哥、姐姐和她开玩笑时,她还出声地笑了几次。

堂姐告诉我,早晨妈妈不想吃饭,她就说:“小秋今天回来,你不吃饭能有力气和她说话吗?”她就点点头,硬是吃了一些。只要门一响,她就睁开眼睛看。因为她就怕看不到我,好几次,她睡梦中自言自语地说:“秋呀,妈再也看不到你了。”

当得知妈妈恢复的希望几乎是没有的时候,我能做的就是尽力服侍她,珍惜和她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除此之外就是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为她祷告。我知道我是在和妈妈一起经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在一起经历死亡的过程。虽然药物越来越好,医生的水平一个比一个高,但妈妈的病却一天重过一天,她离我们一天比一天远,我们多想留住她。

零辰时,我坐在床上,透过泪水,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思想着人这个“可贵”的生命。生命是被动赋予的,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的愁苦,但也不是你我想来就来的;要走的时候,也不是金钱、地位能留下的。它们究竟都去哪里了呢?月光下有袅袅的炊烟升起了,明亮的星辰渐渐地隐去,死亡究竟是生命的结束,还是开始呢? 为什么当今的中国大地,有那么多的人相信鬼,而不相信神呢?为什么从始皇帝起,人们就修坟造墓,而不去想着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哪里呢? 当我把“死亡”这两个字,与妈妈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刺心的痛、强烈的不舍,让我下决心为妈妈的灵魂找个家。那是一个没有痛苦、悲伤和眼泪的地方,而且我还会与妈妈再相见,为此,我每天都流泪祷告到天明。

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上帝,他竟然在这个时候,把我的奢望,朋友们的祈祷,在妈妈生命的最后里程中化作了永恒。姐姐告诉我,妈妈临终的时候非常的平静。看着整整齐齐、安安静静躺在那里的妈妈,我流着泪对姐姐说:“妈妈在天堂里,别哭了。”

 手足情深,岁月知恩

妈妈走了,留下了我们兄妹五人。在妈妈住院的三十四天中,二哥和姐姐分别从深圳、长春赶回老家,抛弃了所有的事情,日夜服侍老人家。三哥到处求医买药,每周都与嫂嫂一起开车往返四百多公里的路程,看望、侍奉妈妈。三个哥哥都消瘦了很多,姐姐更是憔悴。这段时间是我们兄妹五人,二十多年来一起相处最长的日子。由于平时天各一方,能聚在一起已属罕见,别说共度二十几日。不知是年龄的关系,还是漂泊流浪的缘故,我无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其实我明白,实在是我们彼此之间情谊太深,更是他们爱我太多。我们争吵的时候,肯定是付出的时候,而总是因为我最小而占尽了便宜。

回到加拿大后,我常常陷入对妈妈的怀念中,多少次梦中醒来还以为是在中国,在哥哥、姐姐们身边,这个温暖的家让我留恋的太多。

我的大哥乐观执着、勤劳不息,对生活充满热情。他虽然与我们是同母异父,可我们之间除了姓氏不同之外,在情感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小的时候,我很爱哭,尤其是白天睡觉醒来一定又哭又闹,只要大哥在家,他就会带我出去买水果,或是去他的单位吃西红柿蘸白糖。最盼着他出差,因为他回来时就会有好东西吃。我七岁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做家具。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柜子,上完油,画好图案,便去挑水。可能是一心想着这个柜子,想得太投入了,挑着水,越过厨房,径直来到柜子前,差一点把水倒进去,这件事让我们笑了好久。

记得八四年高考成绩发表的时候,那是七月末的一个下午,我和几个朋友徘徊在外面,不敢进去看成绩。突然,我看到大哥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赶来了。他说往教育局打电话,没查到,就到学校来了。我告诉他我还不知道的时候,他二话没说,直奔教务处。当得知我可以被重点大学录取之后,他的那种高兴远远地超过了我自己,然后我们所有的亲戚朋友就都从他的电话中,知道我考上了大学。接下来,他和大嫂一起为我准备了很多大学生活的用品。在我前期的记忆中,“长兄如父”着四个字是给他的。

从小就被公认为乖孩子的二哥,聪明智慧,坚毅善良。他学习优秀,文理双全,七十年代就跟着收音机自学英语。由于过分善良,经常遇到一些卖假货的,并常常使这些人得手。我们总是笑他傻,但我们心里都明白,他的聪明与大智慧,通过他坚毅的性格,在他的人生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要他想学的,没有学不好的;只要他想做的,没有做不成的。大学和研究生学的是化学;后来又由讲师成功转向商人;业余时间自学摄影,屡次获得大奖;几篇哲学论文又多次被国际哲学大会邀请;现在又与老子打得火热,把个《道德经》翻来译去。看着年过五十的二哥,不禁想起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对我说:“我上大学时,有时连八分的邮票钱都付不起,我决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那时的他刚毕业,工资很低,结婚后既要常常资助生活拮据的父母,又要照顾我,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有一次,他出差回来,给我买了两件衣服,只给二嫂买了一件,我告诉他不应该这样做,他却说:“你二嫂挣钱,你上学吗。”嫁给这样的哥哥,嫂子也真的受了很多的委屈。四年的大学生活就是在他的这样呵护下,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度过的。

多才多艺,幽默温情的三哥只长我三岁。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写字。那时我家很少买画,墙上贴满了一批批他的作品。他的文章写得很漂亮,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散文、杂感等,这也是我在同伴中最大的炫耀。他喜欢读书,他读过的,我也读,虽然种类很有限,可在那个年代,我的精神生活也算做蛮丰富的了。他是我们家的开心果,什么话从他的嘴里一出来,你不能不笑。

八十年代初,军校刚毕业,他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花了七十多元钱,给我买了一块孔雀牌手表。当时的我只顾高兴,什么都没想,后来懂事了,才体会到这笔开销对那时的他来说是多么的奢侈。

九一年的中秋节,三哥、三嫂骑着自行车到我们当时住的小平房,给我们送月饼,直到现在,虽然月饼的种类繁多,花样翻新,可每年的中秋节,让我最怀念的还是那皮薄馅大、白白的老婆月饼。

现在每次回国,除了生活上全面照顾之外,如果不住在他家,只要有时间,即使再累,三哥也要到我那里,因为在他的心里,情义无价。

我的姐姐心灵手巧,正直明理。朦胧的记忆中,我坐在地上哭,任凭姐姐怎样都哄不好,于是她也哭,而且一边哭,一边做饭。那时,她大约也就七、八岁。十四、五岁时,她不但能自己做鞋、裁剪、缝衣服,而且人很爱整洁,长得标致、漂亮。当时我觉得她穿什么都好看,她有的东西都好,于是,她一不留神,某件衣服就被我试一下,某双鞋子就被我悄悄地穿一回,一不小心被她发现了,一场大战就在我俩之间爆发了。

她结婚时,虽然我偷偷地哭了好几次,可一想到她把所有的衣服都给我了,就立刻破涕而笑了。现在想起来,那时我真是——唉!

在我们这个家里,从上到下,从老到小,在她的心里,没有她不应该照顾的。这次在北京,二哥曾向我抱怨说:“看你姐,谁她都管,护着这个,顾着那个,好象她是老大似的。”说完和我会心地一笑。出国的前几年,她和姐夫总是说我们在外面苦,只要有人来,就不断地给我们带东西。有一次,女儿竟然对我说:“妈妈,你也给我生个姐姐吧,看我大姨对你多好啊!”

每次回国前,电话里她就告诉我:“我给你买了什么,什么…..,你还需要什么?”当我大包小裹刚从国内回来时,她就会在电话里遗憾地说:“看我这记性,某件衣服,某双鞋子,某条裙子……,又忘给你了。”

我的姐姐、哥哥们就象一把把撑开的伞,为我遮风、避雨、挡烈日。而且与他们一起支撑着伞的,还有三个姐姐似的嫂子,一个哥哥似的姐夫。

“妈妈,你喝点什么?”女儿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喝杯热水吧,看你的眼睛,一定又哭了。”她把一杯热水放在我面前,又给爸爸送了杯热茶,然后自己上楼做功课去了。我端起水杯,心里暖暖的;抬头正看到桌上花瓶里绽开的玫瑰,那是丈夫在告诉我:明天是“情人节”;一闪一闪的电脑屏幕,又让我想起知心朋友的关爱,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在这个家里,在我的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不少,应该感谢的真的是太多太多……

 上帝的赐福,父母的教育

这次在国内,我蓦然发现,我们兄妹之间的这种爱,也在我的女儿、侄子们、外甥女们,甚至在他们的下一代间流动。我也深深地知道,这种馨香的爱,来自于上帝的赐福和我那平凡父母的教育。

父亲已经辞世十六年了,去年的父亲节,三哥写了首《父亲节忆父亲》:

 布衣绕烟雾,桀骜多贫苦。

 月影长四壁,杯酒溢满足。

 长长尘铺路,身影小且孤。

 老来乐子嗣,慈眉连善目。

 荒草葵花熟,午阳影踪无。

 

这首诗使父亲的一生跃然于纸上。据父亲讲,爷爷在世时,是研究卦书、通周易帮别人看风水、宅地的。奶奶是村里接生的,日本人占领东北时,每个村里都要找个人报户口,这可不是什么好活,要是报错了,非打即骂,谁都不敢去,也不愿意去,由于奶奶记忆力惊人,她接生的孩子生日、时辰,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有她去,我听了很佩服她。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境清贫, 每家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因他从小就体弱多病,不能下地干活,爷爷、奶奶就决定让他上学。也正因为身体不好,脾气倔强,在街道作秘书工作的父亲,总有些怀才不遇的感觉。

我小时,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晚上,披着被子,围着他坐在炕头上,听他讲故事;最盼望他发薪水的那天,他会带我下馆子,直到这份福利后来被大侄子剥夺了。他还常常给我梳头,扎辫子。

安静的父亲发起脾气非常的可怕,我刚上初中时,因为不喜欢数学,经常翻墙逃课去看电影,结果期末考试数学只打了10分,他知道后,对我大发雷霆,吓得我跑到大哥家,好几天都不敢回家。

父亲去世时,妈妈曾对我说:“他这一辈子让我最满意的就是对你大哥很好,从来都没有骂过他一句,没让我在这件事情上操一点心。”善良的父亲虽然不能做太多的体力活,但他的明理和善解人意,在我们遇到难处时,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有时即使他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也会耐心地听我们倾诉。

在他晚年的时候,对儿女、子孙的挂念尤其的强烈。经常一遍一遍地看我们的照片。大家团聚时,他常常看着我们,眼睛都会笑成一条逢。

每年大学暑假时,如果我在信上说那天回去,他就会一次次地接我,每次虽然不能帮我什么忙,可他那满脸的高兴,也让我满心欢喜。其实也正是他的去世,让我真真正正地第一次体验到心痛、心碎的滋味,也如同妈妈的离去一样。

最近这几年,每次看到母亲时,我都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能让这一个小小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的女人,撑起这么大的一个家?她走了,二哥说:“他要在即将出版的书中,写上‘献给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三哥在妈妈八十寿辰时说:“老人家是半生坎坷,半生福。”

说她平凡、普通是因为,她的个子只有一米五,没有读过一天书,一辈子只认识一个字,就是“中国”的中,由此我丈夫经常说,人做得好坏与所受的教育程度无关,看她姥……

做一个时常明白或常常明白的人容易,做一个一辈子都明明白白的人,实在不易,而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印象中的妈妈永远是忙碌的,忙完家里,忙家外;忙完春夏,忙秋冬;父亲的身体不好,孩子们又小,所有的担子都在她的身上。那时,虽然家里很穷,我们一家老小吃的、穿的,通过她的勤劳,都与别人家不相上下,而且,家中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那时,白天她去砸石头,把大快的砸碎;晚上给人家纳鞋底。家里除了孩子们要养育,还有猪、鸡、鸭、鹅要喂养。

妈妈对孩子的管教是严格的。我二、三岁时,有一次,跟在邻居家小孩的后面,要吃的,妈妈看到了,把我拉到一边说:“要别人的东西,不是挨骂,就是挨打。”对此,我一直记到如今。 还有一次,我记不得是哪个哥哥拣到了个钱包,里面有七十多元钱,妈妈就说:“这么多的钱,丢钱的人一定会很着急。”于是,她又到拣到钱包的地方去问,又到派出所报告,比丢钱的还急,最后,终于找到了丢钱的人。原来是一个农民,卖了几头猪崽,好不容易赚些钱,那年头,七十多元钱,可是他们一年半载的生活费呀!

后来,父亲退职了,家里的艰辛更是可想而知。由于大哥的父亲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政府有照顾,他很早就参加了工作,对家里的帮衬很大。他结婚后,有了孩子们,妈妈的担子就更重了,她太喜欢孙子、孙女们,每一个她都亲自带,大侄子她一直带到十五岁。我们与大哥一家一起生活了八年,她没让大嫂做过一次饭,嫂子在她的心中一定要优越与女儿。

姐姐曾抱怨说:“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同你讲讲,可你还总是说我们的不对。”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吃亏就是占便宜。”

生活虽然艰辛,并没有让妈妈阻止我们每个孩子向外发展,她尽自己的全部所能供给我们每个人。想起这些,如何不想她。现在我的心很乱,有一天,我会好好的写一写我的妈妈。她的达观、坚韧、勤劳、善良深深地影响和感动着我们,我感谢神赐福给我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

看着日落日升,经历着春去春回,我想我们都应该学会善于忘记和记忆,忘记那些有伤害的事情,记住那些快乐的事情,凡事知道感谢,用美好的情感滋润自己,浇灌自己的家,让家充满温馨。

 

 

 

 

 

 

 

 

 

 

 

红豆红 发表评论于
回复娓娓的评论:
多谢姐姐,我也替我的家人谢谢姐姐。
也读过许多你的怀念父母的故事,很感人的,也很喜欢娓娓姐的品格。
娓娓 发表评论于
以前是读过妹妹这些片断的,如今你把它们串起来,读着更感人了,祝福妹妹你有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喜欢你家每一个人。请给你的家人代问好!谢谢分享美丽的家庭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