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阿含》中,佛陀说出这个偈子:
我见于有生恐怖,
亦见求有求无有,
我已于诸任何有,
不迎不乐不执着。
佛陀的这个偈子说明了,不要对“有”贪着,也不要对“无有”贪着,贪着“有”生恐怖,贪着“无有”也生恐怖。有与无看似是对立的两面,其实是一个性质,属于“诸有”的范畴。
什么是“诸有”呢?一切无常、苦、无我的事物,统称为诸有。当人看不清诸有的性质,心就会贪着它们,从而产生苦。当人看清楚了“诸有”的性质,心就会从它们当中脱离出来,对一切事物达到“不迎不乐不执着”,佛陀就是一位从一切“有”当中解脱出来的圣者,他不再有任何心理上的束缚与痛苦。
我们一般人不是执着“有”就是执着“无”,以佛法的观点看,有、无的性质都是一样的——无常、苦、无我。求“有”求“无有”都是迷惑,都是痛苦的根源。
单从文字上看,有与无似乎是两个相对的现象,其实它们的性质是相同的。有时候,修行人看到贪着“有”而生的痛苦,于是就把佛法理解为应该抛弃“有”,从而进入“无”。常会看到一些修行人,武断地抛弃了所谓的“有”,掉入了对“无”的执着,错误地以为执着“无”的修习可以解脱烦恼。也有人简单地以为,只要抛弃诸“有”,就可以解脱,佛陀在这个偈子中告诉我们,不但要离“有”,还要离“无”,甚至于要离开中间的每一个状态。求“有”求“无有”都是执着。
我们说,当一个修行人看清了实相,他就会离开一切相——离有离无离中间,如佛陀在偈子中说的“我已于诸任何有,不迎不乐不执着”。不在“有”当中,那么必在“无”当中,或者处在中间,或者处在中间的各个阶段,怎么可能完全离开这一切呢?似乎很难理解。是啊!离贪并是在表面上远离事物,佛陀所说的离于一切事物,是指“不执着”一切事物,不贪着一切事物。
佛法的修行就是看清楚事物的本来性质,从而达到不执着,不贪着,并不是武断地否定事物,抛弃事物。所以,佛法是“如实知见”。当一个修行人能如实知见五蕴及一切事物的本质,就是离开了有与无的两边,行于中道。“中道”的意思不是指中间状态,是指“如实知见”事物性质之后生起的心理状态。
通过佛法的实际修习,才能真正认识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从而达到不执着,就是佛陀所讲的离于有无,行于中道的含义。所以我们说,“离于有无,行于中道”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课题。
从理论或观念上的“有”出来,进入理论或观念的“无”,看似走到了“有”的对立面,其实依然还在“有”当中。只要修行人还处在概念上、各种观念中,就在诸“有”当中,在“有”当中就会产生恐怖,就有苦。执着“有”指的是对事物的性质不了解,从而贪着事物的心理状态。
佛陀是一位离“有”的圣者,所以他说“我已于诸任何有,不迎不乐不执着。”离“有”及解脱的意思是,对一切事物“不迎不乐不执着”,并不是从表面远离事物。圣者依然要吃要住要消费物品,但他并不执着这些。这是一种最为殊胜的智慧心理,他可以与事物相处而不受事物的缠缚。
至于如何行于中道,如何才能不执着,唯一的道路就是修习四念住。只有通过真正的修习,才能明白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离于“有无”。单单通过文字,不能最终理解佛陀所说的有与无和离于有无的“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