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美国后第二天去银行办些事。还没进门,里面一个高大的黑人走出来,他看到我,连忙拉开门让我先进去,我自然向他道谢。进了银行,有几人在排队,大家安安静静,循序而进。这种事在美国实属稀松平常,却让我感慨起来,我们国人什么时候也能如此讲礼貌,这么有次序呢。
这次回国待了六个星期,时间比较长,让我有机会“体察民情”。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国人的文明礼貌基础太差,遵守纪律的概念几乎没有。
感觉上,在国内生活,只要一出家门就处处有人在跟你抢,让你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人们的心理好像不占便宜就是吃亏,为了不吃亏,就得尽力占便宜,于是乎 --- 抢!抢上车,抢排队,抢座位,抢一切可以抢的。礼仪之邦的古训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
一天我和我妈,我妹外出,办完事天擦黑了。我们在路边准备拦出租车回家,因为接近下班时间空车不多。等了一会,妹看到对面马路有一辆空车过来,正好是红灯,车停在那儿。我妹上前拦下车,一边招呼我和我妈,我搀着我妈刚到车门,突然斜插进一女子,还带着一个女孩,一把拉开车门坐了进去。我们愣住了,等反应过来,上前论理,她还振振有词,“谁让你们这么慢,你们不坐我们坐!”
那天我们去上海南站买票。现在长途汽车站售票处设有很多售票窗口,又加上那天是周末的早上,人不多。我随便选了个窗口,排队买票。我前面有一个人,我是第二个,一会儿后面又来了一个。我前面的人正在买票时,旁边来了个中年男子,硬挤进来。我拍拍他肩膀说“请后面排队”,他回头不满意地说“我问个问题呀!”。好吧,问题总得让人问吧。只听他问售票员“去xx多少钱?”,售票员回答他了,他马上递上一张钞票,说“买两张”。这下我不客气了,“喂,你不是问问题吗?怎么买票了?要买票到后面去排队!”,这时售票员和我前面的顾客也说“排队买票”,这下他才悻悻然地收回伸得老长的手,走开了。
我不明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抢这么一点点,占这么一点点便宜很开心,很得意吗,觉得自己很聪明吗,他们这么做又怎么教育他们的下一代?那个抢出租车的女子的孩子就在身旁,她为她的孩子树立了一个什么榜样?他们在为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的时候,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除非不出门,否则类似的事几乎每天可以碰到。我几乎每天在做“恶人”,每天在指正一些事。
乘电梯时,我对大家说,让出电梯的人先走,上电梯的人后上;我让翘着二郎腿坐在地铁里的人把腿放下,不要妨碍他人;我叫插队上车的排队上车;我对随地吐痰的人说这样不文明不卫生;我对坐在公交车里用手机大声吵架者说请放低音量……。我承认我多管闲事,但是我忍不住。我想有些人或许是习惯了,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不文明,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需要有人去提醒他们,指出他们,这样他们就能慢慢的改了。经我指正的那些人有的马上接受,改正了,有的不以为然,但是看得出有所触动,当然也有人骂我神经病。
一次公交车上,坐我后面的是一对三十多岁的男女。那女的一路在讲手机,讲的什么方言我听不懂但是看上去是在吵架,其音量之大,让全车的人都在朝她看。二十多分钟过去了,她还是在大声叫嚷。我实在忍不住,转身说“能不能轻一点?”,她旁边的男子跳起来,说“这是公共场所,打个电话怎么啦?”,我乐了,他怎么正好说反了?于是我说“正因为是公共场所,才要轻声一点,不要影响他人呀”,那个女人生气了,说“你不满意,坐前面去!”,“你要这么说,我就无话可说了”我转过身子。那个女子继续讲电话,但是音量明显降低了。又过了几站,他们下车了,下车前那个男子忽然走到我面前和我道歉,解释。我也心平气和接受道歉,并强调“公共场所,尽量不要影响他人。”
现在国人一直以中国已和世界接轨,上海的繁华已超过纽约,巴黎而自诩,但是他们没想到也想不到,人是可以这样文明的,生活是可以这样有次序的。他们只看到自己硬件如何强大,而不知道自己软件是如何薄弱。要改变这种薄弱或许需要几代人努力,我们或许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参与这种改变,尽力使其过程缩短些,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