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选发知青照片
顾立清,原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1967年,曾在《甘肃日报》担任军管会组长。1968年12月8日,顾立清组织编发的反映甘肃会宁县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新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在《甘肃日报》头版显要位置刊出。此后,经毛泽东主席直接过问和批示,此稿经新华社发出通稿后被全国各媒体刊发并促成席卷全国、盛极一时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如何看待这一“热潮”的成因并评说其是非曲直,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充满争议的问题。
本文作者赵仕枢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与顾立清一起共事。作为上山下乡重磅新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组织者与编发者,顾立清不能不直接面对人们对于此稿出台的背景、原因以及对形成知青上山下乡潮的影响这类问题的诘问;顾立清坦率进行的回忆和分析,对于我们了解、认识以上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在这篇新闻上批示号召知青上山下乡
文/赵仕枢
提到当年在甘肃日报刊发《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新闻稿和上山下乡的话题时,年届80的顾立清老人似乎不愿再次提及。我只得向他求证:“听说毛泽东当年号召上山下乡是中苏关系紧张,他预感战争随时可能爆发,所以希望把一些城市人口输送到农村去。据说你组织那篇稿件,就是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上面授意的……”
老人绕不过去了,只好说:“那篇稿子不是谁授意我组织的,我也没想到在政治上去出什么风头。”
那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潮以及直接影响了下乡潮的那篇新闻《我们也有两只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年来,顾立清一直在回忆、考虑这个问题,话头一起,他就从五十年代开始讲起——
五十年代初期,党在带领全国医治战争创伤中 ,遇到了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和就业难题。1953年,全国小学毕业生260万人,而初中所能容纳的学生却十分有限。1955年,合作化运动飞速发展时期,《人民日报》在8月11日发表了《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社论,要求各地积极帮助青年人转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这是第一次比较明确地向知识青年提出下乡的号召。接着,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上批语:“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 9月4日,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批下了后来被广为宣传的名句:“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中共中央很快作出反应,在《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特别写上了一条:“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下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顾立清说:“下乡下山”的概念可能就是这个期间产生的,毛泽东主席对这个问题的考虑不是一时的决定,而是一直在考虑。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开始精简下放城市和企业人员,知识青年下乡的事情再次被提出来。“大跃进”运动受挫,全中国有2600万人被精减下放,中国形成第一次人口倒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又次被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在1962年作出了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后来又开始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上山下乡被称为培养革命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把阶级斗争和防止修正主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64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群众变成一体》的社论。那时候,人们对毛主席极度崇拜,对党十分信任,上山下乡,与工农群众结合,在广大知识青年的心目中无疑是一个美好的前景,对于那些充满幻想、满怀政治热情的青年极有吸引力。
说到这里,顾立清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想,毛主席、党中央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把上山下乡运动促成高潮,可能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全国成立革命委员会后,红卫兵历史使命结束,就需要动员他们到农村去;而中苏关系紧张,为了备战,动员城市里的人到农村去,可能也是一个因素。”
顾立清的分析,当然有其道理。当年,那篇影响了全国的重磅新闻稿件《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又是如何产生的呢?顾立清说,在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是宣传部门的一个重要话题。1968年9月24日,《甘肃日报》发表了《巩固伟大胜利,发展伟大胜利》的社论,祝贺全省各级全部成立了革委会。革委会的全部成立,标志着“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他就想到对城里人到农村去的话题应加大宣传。
甘肃的情况顾立清十分清楚:自然条件很差,人们就越不想在农村呆,都想往城里挤,可城里又没有多少就业岗位,不少居民就没有工作。他当时认为中央组织居民上山下乡是对的,觉得那么多人呆在城里,不下去干啥?
1968年9月底的一天,他要求《甘肃日报》驻定西记者站记者马占海尽快把定西地区城镇居民上山下乡的情况了解一下。
马占海当时30多岁,在会宁县掌握到几个比较突出的人,逐一进行了采访。其中一位50多岁的妇女王秀兰,儿子在外当工人,家里只有她和儿媳妇,当他问王玉秀兰对上山下乡有何感想时,王秀兰不加思索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记者,王秀兰这句话正好是切中他此次采访的关节点,于是,他在稿子中把王秀兰作为一个重点来写,并突出了她这句有点睛作用的话。
顾立清一看到马占海的稿子就感到不错,觉得王秀兰说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既朴实,又深刻,很有感召力,于是,精心对稿子作了修改,加了编者按。1968年12月8日,《甘肃日报》在头版右侧,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没有署作者名的消息,标题的引题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会宁县部分城镇居民纷纷奔赴农业生产张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他们说——”,接着是主标题“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稿子发出后,顾立清说,他象办完了一件日常工作,在脑子里放下了。
稿子登出来第三天晚上,新华社电话打到甘肃日报社,说毛主席看了这篇稿子,认为很好,并核实稿件是否属实,顾立清肯定地回答:“绝对真实。”他们讲要派人来核实。
一篇看似普通的消息稿,为何引起主席的高度重视呢?据说,上山下乡工作开展以来,毛泽东一直苦于找不到可以用来引路的典型。当刊登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甘肃日报》放到毛泽东主席的案头后,他立刻让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派人到甘肃会宁县,实地核实这篇文章,然后转发全国。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整版的篇幅,原文刊登了由新华社转发了的12月10日《甘肃日报》的消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并加了编者按。据说“城”字后面那个“市”字,是毛泽东主席亲自修改时加上去的。同时,《人民日报》还在报眼位置的《毛主席语录》栏里,发表了毛泽东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从此,由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转化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毛主席发表最新指示,全国沸腾。
南宁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动员大会现场,学生及家长三万多人参加会议。
喜讯传到甘肃省会宁县,县城几千群众在红军会师楼前举行了庆祝大会。
在《人民日报》发稿的第三天,《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以及全国各个报刊先后转载《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一文,国内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媒体,开足马力宣传上山下乡。会宁县由于那篇报道的原因,一夜之间变成推动上山下乡的典型,王秀兰也因为那句名言,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了当时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大名人,成了照相机、电影摄像机和记者笔下的热门人物。
《甘肃日报》首发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新闻稿,在全国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顾立清说,对我而言,只是觉得完成了一件本职工作,但后来却因为这篇稿子,有人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形成归结他和相关的记者、编辑头上,说他们执行了极“左”路线。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记者马占海。不久,报社也要动员一半人上山下乡。马占海完成这篇稿子后因病回兰州休息,他被定在上山下乡的名单里。马占海托人向顾立清说明情况,顾立清表态说:“马占海身体不好,就不要下了,如果因为那篇文章,那也是我的想法,让他去落实的。”后来,马占海被安排到离兰州只有30多公里的阿干镇煤矿,顾立清亲自给阿干镇煤矿的领导打电话,他才被安排当上矿上的报道组长。
王秀兰则因肺心病于1979年去世。在弥留之际,老人非常怀念她曾经做过的一切。她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留下最多的是数百枚毛主席纪念章。在上山下乡知青陆续回到城里后,他们家在当初搬迁到白草塬四百户村的城里人中,是最后回到城里的。
王秀兰照片。
而顾立清也回到部队原单位,在批判极“左”思潮时,受到批判。顾立清说:“至于对那场运动的评判,相信各人有各自的感受,不是我能评说得了的。后来批判说我搞了那些极‘左’的东西,我也没作过申辩。我觉得,自己当时在那个位子上,应该把工作干好。但的确没有料到,那条消息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也许这就是所一个时代的产物吧。”
顾立清j简历:
1926年出生在河北阜平,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5月入伍参军。曾在部队当过新闻干事、《人民军队报》的记者和编辑、兰州军区宣传部副部长;1967年-1977年,任甘肃日报社军管会组长;1983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