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刚来美国时,曾经收到过婆婆的一封信。在信中,老人家语重心长地问我,媳妇,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家生个男孙子呀。天啊,孙子还有女的吗?男孙子,多可爱的称呼。
在我出国十二年时,老人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盼星星,盼月亮,我们总算盼来了奶奶期待的男孙子。儿子诞生时,全家上下奔走相告,娘家婆家皆大欢喜。可以这么说吧,在如今小帅哥繁荣昌盛的儿童世界里,吾儿虽然微不足道,但在两家人的眼中,我这个儿子绝对是个宝贝儿。
宝贝儿就是宝贝儿,不信,我给你举个例子听听。2009年夏天回国探亲时,婆家的姐姐恳切地说,小宝喜欢什么玩具,这次回国给他买个够,咱装它一箱子玩具带回美国去。哇,小宝在美国从来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一听到姑姑的最高指示,小宝简直就要乐翻天了。
就是因为这个宝贝儿,才有我当年下岗回家这回事儿。我当全职妈妈那年,儿子刚一岁多。儿子当时肉嘟嘟的小脸蛋儿,再加上结结巴巴的小舌头,让我这个当娘的,真是又爱又疼。儿子,你长得好好的,可你怎么就是不会说话呢?
我清楚地记得,儿子在三岁时,连个完整的句子都讲不全。而且,他的中英文全部沦陷。为了这,我还特意带他去美国语言师那儿做过测试。经专家鉴定,吾儿大脑小脑舌头声带及一切语言器官均属正常。“别担心,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巧口如簧了”。语言师一边安慰我,一边爱抚地轻轻拍着儿子的小脑瓜。
儿子学说话那阵子,我刚刚全职回家。借用赵本山的话来说,我那时候还没学会自己在家里玩儿。从科研第一线突然回归家庭,我根本就没适应角色的突变。我好像突然患了阵发性忧郁症一样,苦闷,迷茫,彷惶,可谓是接二连三的向我袭来。那时,我多希望儿子能陪我说说话,听我唠叨唠叨我心里的烦心事啊。可是,那时候的儿子死活就是不张嘴呀。每天,他用零星蹦出来的单字,向我乌拉乌拉地要这要那。
那时家人朋友们安慰我,嘿,别急,你这儿子一定是贵人语迟。美国语言师还特别嘱咐我,双语家庭的孩子非常容易发生这种语言找不到北的现象。耐心等吧,铁树尚能开花呢,你这机灵的小男孩儿,肯定不是个小哑巴。
果然不出所料,自从拜见了语言师之后,儿子好像受到了什么巨大刺激,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喜人局面。没过多久,儿子终于可以和我开展对答如流的交谈了。
儿子这一张口不要紧,他这一语言流畅,就好像是神童级的。儿子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让他操心的事儿还真不少呢。他提出的问题,常常把我逼到家里的死胡同去。
比如,他问过我,天上有麦当劳吗?我们都是动物吗?为什么美国的玩具都是中国人造的?医生可以帮助死人吗?电影里叔叔出的汗是真的吗?儿子类似的提问,几乎天天都有。有时候,我望子成龙般的端详着儿子的小脸蛋儿,我心里嘀咕着,咱这儿子到底是神童还是神经呢?你这小小年纪的,操心天上的事儿干嘛。
儿子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最近,他不再关心天堂和死亡的大事了,他却把关心的眼光,瞄准了我这个当娘的。有一天,儿子忽然问我,妈妈,你来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你刚来美国时,没有车,你怎么去买菜呢?妈妈,你为什么不去上班呢?
对儿子的提问,我可以轻易摆平那些和生活有关的问题。但关于我的职业问题,我却是一言难尽呀。我儿子提出的问题,几年前甚至是现在也有人向我提过。不久前我在纽约朋友家过圣诞节时,一位国内来探亲的医学教授,毫不掩饰他对我的惋惜之情:“可惜呀。你这个博士”。
我为什么不去上班?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千万次地问过我自己。好在我早就在流水般的日子里清理好了思路。所以,简单应付一下眼前的七龄童,并不能难倒我:“妈妈不上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你们小朋友需要妈妈照顾。如果妈妈去上班,你们就不能参加那么多的课外活动啦。二,妈妈的专业不是特别好。妈妈不太喜欢这个专业,工作又特别费力,周末有时候还要去加班呢”。
幸运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对我来说,曾经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什么问题了。记得我在我的拙文“什么样的女性适合做全职太太”中提过,对家庭收入的考虑,也是一些美国女性选择做全职太太的原因。我们对这方面的考虑,估计很难和我七岁的儿子讲清楚。
具体来说吧,如果夫妻双方收入差别较大,尤其是老公工资高,太太属于低薪阶层时,在这样的家庭里,太太自动下岗回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什么呢?老公交税太多,太太收入太低,忙忙碌碌中,家庭财政不见改善,太太的那点儿收入还抵不上老公交的税呢,搞不好还弄得鸡飞狗跳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太太回家料理家务。这种想法,尤以美国医生家庭为代表,大家心知肚明,恨不得把这个小算盘敲得震天响。
在几天前的新年聚会上,我遇到一位华人医生的太太。这位精明强干的女士,当年曾经是个驰骋职场的美国女教授。自从她的老公在美国做了名正言顺的医生后,这位女教授也回归家庭了。她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家务要做,她做这样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女人上班是否值得这个问题。假如你说女博士当全职妈妈可惜,那女教授当全职妈妈呢?女教授都回归了,和她相比,咱这个普通的博士心里还有什么不平衡的呢?
最近我读了一本译成英文的日本小说“The woman in the dunes”。这本书中的男主人公是位昆虫学家。他在采集标本时,误入日本某贫穷的砂区。这个砂区的居民对误入此地的外来者,一贯采取“只能进不能出”的土政策。当这位男主人公意识到这个困境之后,他一次次地想借机逃跑。有一次,他终于逃跑之后,他又阴差阳错地重回砂区。出乎意料的是,以后即使他还有逃跑的机会时,他却再也不想出逃了。
小说中的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全职妈妈的处境。至少是我吧,和小说中的那位男人,有着本质上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即使我们有重返职场的机会,但我们已经离不开曾经想逃避的”砂区”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我们依然希望留在家里。换句话说,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了。无独有偶。今天我从一位朋友的来信中得知,自从他做了高收入的管理人员之后,他低收入的太太也选择了全职回家。
不管我们怎么在心里敲着小算盘,我可爱的儿子依然很执着,也很理想主义。新年之际,我这个七岁的儿子还在若有所思地为我筹划未来。
妈妈,你当警察?不行,不行,警察太危险。
妈妈,你当建筑工人?不行,建筑工人一般都是男人在干。
妈妈,你当老师?对,老师好,妈妈你能当老师吗?
儿子在他的自问自答中,继续在思考着我的未来。不管儿子最终想出什么花样来,有一点儿是可以肯定的,儿子在催我上班呢。
妈妈你为什么不上班?已经习惯全职妈妈生活的我,忽然被儿子的问题唤起了某种记忆,那些曾经放下的思考也随之向我扑来。儿子眼中的妈妈,到底应该是个什么形象?你为了孩子回归家庭,孩子们是否领情?考虑收入是女人全职回家的重要理由吗?
1/4/10 12:24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