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吃小笼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美国多年,去过无数的餐馆,这个问题却只听到过唯一的一次:“Do you mind share a table with other customers?”

那年头一次去纽约玩,住在新州的好朋友家里。“梁兄,你一定要去《鹿鸣春》吃它的蟹粉小笼。” 朋友说得很坚决,“要去华埠吃正宗的,别去法拉盛。” 我问清了地址,第二天先是陪着太太在第五大道逛街,到了中午时分,特为从中城(那时中城的《鹿鸣春》还没开呢。)赶到华埠的Pell Street,去领教名声远扬的鹿鸣春蟹粉小笼汤包。

纽约的华埠寸土如金,大名鼎鼎的《鹿鸣春》也只有一间窄窄的门面。前厅早已爆满,不少食客只能等在门外了,其中有不少老美。我和太太挤到前台,登记到排队的名册上:“Table for two,姓梁。” 前台的小姐一边写一边问 “Do you mind share a table with other customers?” 我们俩都以为听错了:“什么??” 这次她用国语回答:“你们愿不愿意和别人share一张桌子?” “NO!” 我不假思索,到美国这么些年了,没听说过有谁在餐馆里和陌生人share table 的,那是自助的大食堂里才有的事。加上这里还有这么多老美,人家肯定不会同意share table 吧。无非多等一会儿就是了,反正下午也没啥特别安排。

既然决定等了,我们俩便定下心来,回到了门外。太太立刻被边上一家卖皮包的小铺子吸引过去了,我只好等在门口,打量起了《鹿鸣春》的橱窗。和其他的餐馆一样,橱窗里贴着菜单,各种菜肴的特写照片(当然也有小笼汤包的照片),和纽约各家报纸对它的好评。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纽约时报》的剪报:“How to eat Chinese Soup Dumpling”。日期和标题都记不确切了,文章提供了如何吃小笼汤包的图解,餐馆把每张图都用红笔圈了出来,还有点印象:第一步把小笼放进汤勺里,第二步咬开一个小口,第三步……

太太买好了一只便宜的 “Gucci”,兴冲冲地回来了:“怎么还没排到?比我们晚来的人都进去了。去问一问看。” 我俩又挤回的前台去查看我们的排位。“你们不share table 还要等好久啦。” 前台的小姐有点不耐烦地提醒我们。我探头望店堂里一看,可不是吗,两人用餐的桌子只有两张,很多老美也都 share table,挤在一张大餐桌上。“算了,那我们也share table 吧。” 我和太太相互看看,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又过了一会,终于轮到我们了。服务生把我俩带到了一张大圆桌前,在仅有的两个空座前放了一个牌号,算是我们的地盘了。同一张桌上还放了另外两个牌号,一对老美和一对老中已经吃开了,桌上除了一摞一摞的小笼,就是茶盅,没什么别的菜,他们互不干扰,吃得正香。另一对老美刚坐下不久,看来是老顾客,菜单也不用看就嚷嚷着叫菜:“Two orders of dumpling. Yes, with crab meat.”

我赶紧学着样子,伸出两根手指头:“来两份蟹粉小笼!一壶香片!”

 

© 梁兄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