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抵制文字獄

    給過去一位教歷史的級任老師拜年,閒聊中回憶起當年歷史課的片段,清楚記得先生講過關于文字獄的兩件事:

    其一是,明初正月十五花燈會,一盞燈上畫了一大腳婦人坐下騎馬,懷抱西瓜,朱元璋勃然大怒,指其意為“淮西有婦,馬氏腳大”,涉嫌“影射”,治罪作者。作者領罪方知朱元璋皇后乃淮西人士,大腳,姓馬。

    其二是,清朝雍正年間,翰林院庶起士徐駿的奏章裏,字錯寫成字,被雍正革職。又在徐駿的詩集裏找出了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等詩句,雍正指其存心誹謗,照大不敬律斬立決。

    明清兩代都施行文字獄,動機似不盡相同,朱元璋原是叫花子,多因自卑而生疑。清朝康雍乾太平盛世,則因一統而過敏。

    縱觀歷史,文字獄屢見不鮮,時至今日,文字獄仍在延續。牛年歲末,聽說一條新聞:2007年初,有人因在“百度貼吧”發帖子,涉嫌“侮辱”、“誹謗”現任縣委書記被刑事拘留,從而成為近一年來全國第五個“文字獄”案例。

    縣委書記 “除了外交、軍事、國防,他們擁有的權力幾乎跟中央沒有區別。”如此巨大的權力,卻少有監督力量與之制衡,“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弱、下級監督太難”,只要縣委書記需要,即可立即製造出“文字獄”。而“文字獄”屢屢出現的原因,就是對製造“文字獄”的官員處置不力,使後來者有恃無恐。  

   “文字獄”不斷發生令中國法制蒙羞,正如全國人大代表王全傑所說,“這是褻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否定人民群眾當家做主”。遺憾的是,上級司法機關對 “文字獄”視而不見,各級人大對 “文字獄”聽而不聞,任憑官員倡狂無忌。對重權官員監督不力,“文字獄”當然難以杜絕。

    “文字獄”作名詞用,指的是迫害文人、排除異見的事件;作為動詞是說利用特權、構陷異己;作為形容詞則是描述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實行極權專制。《漢語大詞典》裏,文字獄的定義是“舊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份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中國大百科全書》裏的定義是“明清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

  滿清的文字獄隨著統治的穩固而加深,統治越穩定,文字獄就越登峰造極。乾隆年間,更是無以附加地強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而扭曲變形,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奴才文化!乾隆皇帝毫不律己,反覺敵對暗潮全國湧起,認為以往實行的寬大之政請寬妖言禁挾仇誣告詩文等政策縱容了誹謗,決定改變婦人之仁寬緩方針繼承列祖列宗的嚴酷苛政:“此等奸徒,傳播流言,儔張為幻,關係風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為整飭。”文字獄從此愈演愈烈,最終以修《四庫全書》為名,查辦禁書、徹底摧毀中華民族精神。(遺憾的是,今天的媒體卻為《四庫全書》叫好,為成功的一將歌功頌德,而置枯了的萬骨於不顧。)大理寺卿道學先生尹嘉銓自稱“古稀老人”,被治了“古稀罪”,就因為乾隆曾自稱古稀且佈告天下,膽敢如是者,格殺勿論。

    乾隆末期,統治日益腐敗,各族人民紛紛起義,清廷鎮壓起義,無暇東顧,不敢因文字細故,再激起反抗,不得不收斂淫威,對文字犯罪,不得不從寬處理。即使如此,嘉慶年間,文字獄陰影仍徽治膲???R份子心有餘悸,龔自珍歎息:“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