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炒楼风吹袭公屋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戴庆成 (2010-03-11)

目前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居于出租公屋单位。(互联网照片)

  香港的“炒楼热”日趋炽热,近来更由豪宅、中小型私楼,蔓延至政府公屋。

  根据香港地产代理中原集团最新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今年2月份,当地整体公屋登记买卖共有40宗,涉及金额3863万3000港元,分别较1月上升37.9%及38.8%,总成交金额更创下九年半有纪录以来新高。

  在这些二手公屋买卖成交个案中,有18宗成交价逾百万港元,创下香港特区政府的“租者置其屋计划”(出售公屋)推出12年以来的二手成交新高。当中40%即7宗交易,是原业主购入1至5个月即转手,明显并非自住。

  而期内成交价最高的单位,为黄大仙东头村富东楼中层2室,建筑面积576平方英尺,以164万3000港元登记售出,平均每平方英尺为2852港元,成交价创香港公屋历来第三高,也是全港尺价最贵公屋;其次为沙田博康村博泰楼低层5室及显径村显扬楼低层4室,同样以160万港元转售,一起跻身历年公屋最高价成交的第五位。

  东头村富东楼20楼的成交单位,间隔是一房一厅,装修一般。据香港地产界人士透露,新买家由于有亲友居于同村,为了方便照应,于是购入单位。

“天价”公屋

  该名地产界人士形容,该单位尺价在公屋而言属于“天价”,同区港铁站附近的私人住宅新光中心两房单位售价,目前也是约200万港元。

  香港公共屋邨(简称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香港出租公共房屋。目前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5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屋单位。

  根据港府的“租者置其屋计划”,公屋租户可用远低于市值的楼价,购买目前居住的单位。

  对于香港炒楼热潮蔓延至公屋,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教授许智文指出,虽然公屋并非市场主流,但公屋也见炒风,或成交增加,反映香港楼价高企,部份负担能力较弱的基层市民,可能连居屋也买不到,要买公屋,港府应关注。

  当地报章《明报》3月10日也发表社评文章指出,香港继豪宅、名牌屋苑、二手居屋楼价迭创新高之后,二手公屋炒风也不甘后人,成交价持续攀升,百万港元身价二手公屋已是寻常事。说明楼市泡沫越吹越大,炒家正在进行传火棒游戏。

  文章说,“若泡沫爆破,炒家蒙受损失,那是他们的事,最值得同情者是用家基于实际居住需要,被迫高价买楼,背负沉重债项。”呼吁港府掌握土地供应的主导权,从增加供应土地入手,并复建适量居屋,保持楼市稳定发展。

  港府于1970年代开始推行居屋政策,兴建大批公营房屋并廉价售予低收入市民,为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共屋邨以外的自置居所选择。但97年后,因香港楼价大跌,港府在2002年宣布无限期搁置“居者有其屋计划”,即不会再兴建新的居屋屋苑。

《联合早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