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Steven and John 的文章的意义在于, 美国媒体以及民众中普遍有一种"中国
, 狼来了"的情绪, 在关键时刻送来及时的毛毛雨, 让大家都冷静点. 过分地炒作
中国的威胁, 过长时间地把中国当成假象敌, 结果有可能自己搞出一个真的敌人和
对手. 如果两个在地球上面积和人口都是很领先的大国, 真的发生正面冲突, 也许
不光对两国不利, 对整个人类也不是好事. 而且, 美国和中国, 到如今, 也没有真
正的利益冲突, 更多的倒是利益互补和互惠互利. 中国和美国在更多时候利益是一
致的. 中国买很多美国国债, 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提供中国很大部分人的就业机
会. 所以, 如果两国有远见的政治家, 能够带领两国人民, 走上和平共处, 互惠互
利的共同发展道路, 将是两国人民之福, 也是世界和平的稳定性基石. 要做到这一
点, 两国最需要的是加强更多了解和文化交流. 中国和美国都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
重双方文化上的不同和制度上的差异. 当然如果能在好的方面互相学习和进步, 求
同存异, 两国间的隔阂会愈来愈减少. 两国对双方文化都精通的人士在这一过程中
将起到穿针引线, 提供重要的化解危机和冲突的桥梁作用.
(一)
关于Q&A第一个问题: 作者认为中国官员在最近一年来在外交场合的自大, 甚至无礼
行为, 至少在美国官员看来, 都加深了美国人的感觉: 中国想对抗美国.
另外, 关于对台湾售武以及会见达赖, 中国的反映也是想要立竿见影. 其实, 中国
也应该从历史的角度, 影响要慢慢地建立, 而不是给人强硬和霸道的口气, 限制人
家不许做这做那. 西方对人的自由和自己行事的权力, 确实是很看中的, 不是在中
国, 可以对人颐指气使, 盛气凌人.
觉得中国对外施加影响力, 应建立自己有效的软实力, 这个真的要大智慧和远见卓
识, 弄个孔子学院未必就能达到效果. 当然, 自己最好内外一致, 自己搞出来的东
西自己首先要相信, 要在国内行得通, 比如建立真正的公民社会和真正保障人民当
家作主的权力, 等等
(二)
关于中国的社会科学, 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者并没有给予高的评
价, 相反, 作者认为中国在这方面还很落后, 一年没几本书值得一读, 很值得
中国当政者深思。 当各种社会矛盾出现, 各种冲突不断爆发, 中国的社会科学研
究,应该给执政者决策提供理论和事实根据。 在一个激变的社会里社会心理的分析,
对大多数老百姓, 及弱势群体的理解和诉求的适当满足, 显得尤其重要。中国的
社会科学, 急待恢复到以前百家争鸣的水平。 应尽量用定量分析, 用抽样数据和
跟踪性研究结果, 有统计分析作为结论和理论的验证, 而不是纸上谈兵, 流于泛
泛而谈。
(三)关于制度的区别, 我觉得两国有很多可以互相沟通和学习的.
中国领导人崇尚集中力量办大事, 人多力量大. 大家虽然看到很多基础设施的建立
, 但也看到很多面子工程, 过分豪华的建筑以及造成的浪费, 还有也许不少很多不
该上马的大工程项目, 建成之后没有达到理想的应用价值.
但美国人很早就认识到, 国家主导的投资, 是效率最低的, 包括可能的贪污腐败和
浪费. 他们崇尚自由经济, 让私人企业和个人决定如何花钱和投资. 其实不管是国
家, 还是个人做决定, 一个国家的钱就那么多, 经济学上讲究的就是如何更有效的
分配这笔钱, 以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四)
近代中国人的内心, 有着严重的自卑感。 这个自卑感, 自从鸦片战争, 八国联
军打开中国的大门, 到抗日战争, 中国人被外族压迫的耻辱, 深深刻在每个人的
基因里。 所以, 中国人的骨子里, 既有俱生的对洋人的崇拜和惧怕, 又有阿Q式
的自大和对外族人的鄙视。 对洋人的优待, 自从改革开放, 中国政府就做得很明
显, 至于如今一些愤青又盲目自大, 看不起任何外国人, 认为世界离了中国不行,
又走了另一个极端。 两种观点都不可取, 如果中国人真的认为自己的民族正走上
汉唐盛世的恢复时期, 就应该调整心态, 以更成熟和宽容的心态, 去看世界;
用更务实和苛刻的眼光, 看待自己的发展, 要戒骄戒躁, 要以平常心, 不要过
重注重形式和虚假的面子, 要以老百姓的利益, 作为国家最大的利益去追求国际
间的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既 强国又富民的平衡。
引起热议的华盛顿邮报文: 新红色恐怖,中国真的可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