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智译 (第十二课 治 国)

一位智者在一本仅有五千言的经书中,却提出人应该柔弱处下,要象水一样的处世观点。他从人、万物草木的生长发展中发现这么一个客观现象: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十二课   治国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一课讲治国。有的人一听治国,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与我无关。究竟与我们有关还是无关呢?实际上对我们关系大得很。从大一点的范围来讲,是治国。从小一点范围来讲,就是治家,你工作有没有个科室?治科嘛。你开公司,当经理,你那公司要不要治呢?都是要治的,怎么会与我们没有关系呢?与我们人人都有关系。你治家治得好,当然将来治公司也治得好,大一点治国也治得好。大的到治国,小的到治家,对我们人人都有关系,而且关系很重要。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之善,古时候善于治国的,为道者,都是修道的人。因为古时候的人口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的环境和生活条件都非常恶劣。你要治国,必须有能力,还必须有智慧。既要有智慧,又要有功能。如果你自身就保不住,你没得能力保住自身的生存,那你还治什么国呢?就没得办法治国了,何况还要管理那么多老百姓呢。所以要治国,必须能力要特别强,功能也要特别强,也就是说,智能要特别强。智能强,就是道德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比一般人都不一样,这样才能保证你这一群人兴旺发达,才能保证国泰民安。治家也是一样,治理一个公司也是一样。你那个家要治得好,首先你那个家长治得要好,道德水平高,别个想不到的,你想得到,别个做不到,你做得到。另外,功能要强,说做,一下就做到了,做好了。跟治家也是一样的,治科也是这么一回事。不然,你没得这个能力,这群人就生存不下去,连命都保不住。所以古时候善于治国的人,都是修道修德的人,有道德水平,工作能力很强的,智能都很高的。有道德的人,智力很强的人,那就可以服众,说服众人,大家能够团结一心。有功能的人,就能够战胜恶劣的生活环境,保证百姓安居乐业。例如在深山老林的时候,那是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你一个人在深山老林跟它们争地方,要争生存。你道德水平不高,你就进不去,没有功能,能力不强,你就会被它们吃掉。如果你有功能,有智力,那么它就吃不了你,到时候反而可以抓一个来吃。这就是智力,就是道德水平,能力,功能,看你有没有。你要有,就必须修道修德,才能得到。治家也是这样,家里有些家长,他对子女没得办法,有些玩的,他就打。打是不行的,打不出来,要你有水平,要有方法教育他、引导他,引导得好。要会治国,就要会处理这些事情,就要修道修德。有了为人民着想的道德水平,有了为人处事的那种力量,有了战胜野兽和困难的这些功能,那么别人解决不了的这些问题,你就一下解决了,老百姓就服你,人民就安全了,国家就治理得好了。所以古时候善于治国的,都是修道修德的人。比如治家也是这样,你什么都一下安排得好好的,子女都能够引导到正道上来,好好干,那么大家都喜欢。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怎么解决呢?非以明民,并不看人民智慧的多少,治国并不是在于你这个国家的人民知识水平的高低,不要认为你这个国家人民的知识水平高,就能够把国家治好。你看欧美,这些国家的知识水平该高嘛,科学技术该多嘛,发达也快嘛,但是治好了没有呢?没有嘛。抢劫的、杀人放火的,到处都有。哪里治好了呢?是治不好的。

治国并不在于简单地使人民增加所谓知识,那在于什么呢?将以愚之,而是将人民的愚昧解开,大家都不愚昧了,这个国家就好治了,这个是治国的关键。所谓愚昧,就是被私心欲望迷住了心窍,另外一个就是被名利地位搞昏了头脑,这些人就愚昧,钻到里头去了。怎么才能解开这个愚昧呢?光提高文化水平读书啊?读书并不能够完全解愚的。谁说读书就不愚昧了?知识分子当中也有愚昧的,并不是没得愚昧的。有些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有的人真还是有点愚昧,他就是会念那几本书,除此而外,什么都不会,这不是愚昧嘛,所谓的书呆子。比如有的人讲课,讲着讲着,从讲台上就讲到窗户边上去了,对着窗子讲,讲着讲着,渐渐没声了,学生一听,怎么讲课没得声音呢?再看,他站在那里打瞌睡去了。你说愚昧的有没有呢?比如治家的,那个家长就是用棍子打子女,他没有办法去教育他,实际上愚不愚昧?这也是愚昧嘛。所以把那些愚昧解开就好了。你以为知识分子就没有愚昧的人了,那是不对的。有些知识分子崇尚所谓权威,好像有些知识我最多,所谓权威,这些知识都是我掌握的,其他的那些人都是我教出来的,或者是我带出来的。我的徒弟,他还比我行呐?你们都比我差。所以他就是权威了,他说了算。是不是他说的全都对呢?有些不见得。可是你去请教他,本来这个问题他不晓得,你去请教他,他能说老实话,这个问题我不晓得,你去请其他的专家解答?他也不懂装懂嘛,他为了撑住他那个权威,他就可以瞎编一套,讲的头头是道。正如第四十二课讲的,不知知之,病。其实都是错的,他讲的瞎编一套,来维护他的名声,这些也算是愚昧。没有知识的也是有愚昧的,不能说没有知识的都愚昧,不是这么回事。有知识的有愚昧的,没有知识的也有愚昧的。不管你有知识、没知识,凡是有愚昧的,都给你解开。把愚昧解开了,看得也宽广,按客观实际去做,也做得好,那么这个国家就好治了,你那个家庭也就好治了。怎么解决这个愚昧呢?就是修道修德,能够使人民消除私心欲望,能够消除争名夺利、争名誉地位,消除计谋狡诈,而变得纯朴自然,所以修道修德能够解愚,就是这个道理。

他说人民难治是什么道理呢?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是关键。民之难治,就是人民之所以难于治理,什么原因呢?以其智多,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多,这种人太多了。就领导和群众的关系而言,当领导的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群众的多,就是一切都得听他的,由他说了算。老百姓说,你那个问题错了,是不是要改一下?他说错了我负责,错了也得按他错的办,这就是以其智多,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另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我说的,你们都得照我的办,都是有那个想法。另外一个也是他说的,大家都得按他说的办,他就那么要求别个。这种人太多了,就是以其智多。比如家里面为什么会吵架呢?夫妻两个为了各自的利益,站到各自的立场,就吵,吵得个不亦乐乎,甚至于打离婚,都是这样。以其智多,都想你要照我的办,他说的要照他的办,就是都得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家头上去,这种人太多了,都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头上。开始听了无所谓,如果经常这样搞,那就不行了,因为大家都长了个脑袋,什么事情会自己去想,你为什么要强迫听你的呢?比如一个科室也是这样,官多兵少,这个科长来了要科员干这个事情,那个副科长来了,要科员干那个事情,另外一个副科长来了,要科员干另一个事情。这个说一套你要去做,那个说一套你也要去做,照哪个做呢?哪个都不好做,干脆不干算了,都不做。这就难治了嘛,他就不听话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民之难治的根源,就在以其智多,这种人太多了,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太多了。

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故以知治国,故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则国家盗贼四起。你个人说了算,那怎么行呢?以自己的知识,就是以个人的知识来治理国家,你自己的个人知识有多少呢?再博学多才,也没有多少知识,连人道这些知识你都没有掌握多少嘛,加上精力有限。所以你靠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是治不好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在电视里看到的皇帝,他就是以知治国的典型。他说了算,他说的话都是圣旨。圣旨一到,谁敢不听呢?你不听他有办法,你不听,他就杀你的头,再重一点,灭你的九族,统统给你杀掉。所以以自己的知识治理国家,再多知识也治不好。

那会怎么样呢?国之贼,那你就治得国家盗贼四起。到处都是强盗,到处都是打架斗殴、杀人放火,天下没有太平了。这就说明,以知治国是治不好的。以知治家,我们说小一点,都是家长说了算,子女不听,动家法、打板子,就来这一套。你打了这一次,他下次还是那样干。那没得办法,所以以知治家是不行的。家里面有了问题,大家都谈出来,开个家庭会,商量一下,看哪个的好,大家统一了,按哪个的做,这样就对了嘛。以知治国,你家长说了算,是不行的。

不以知治国,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国,国之福,则国家就幸福昌盛。这是自然的。你按人民的意志治国,人民就拥护你,举国上上下下一条心,齐心协力地去干那件事,哪有做不好的事情呢?哪有治理不好的国家呢?所以国家自然就兴旺发达。按人民的意志治国,那就治得好。治家、治乡,都是这样,治理公司都是这样,你都按大家的意志来治,把问题交给大家讨论一下,统一一个好办法,按大家的意志来治,就治得好了,那是自然的。

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知此两者,懂得这两种治国之道,就是懂得一种以知治国是治不好的,另一种是不以知治国才治得好,这是两种治国之道。一个好的,一个坏的,摆在那里。亦其式,心里就有了个模式。一个好的模式,一个坏的模式,都在那里,摆在面前,看你按哪个办。按哪种模式办?当然按好的模式办了,那就治得好。常知其式,经常用这个模式治理国家,用好的模式治理国家,把坏的作为警惕。那么你就治得好了,是谓玄德,这就叫做玄德了。你按人民的意志治国,国家就兴旺发达了。这就是玄德,你这个国王就是个玄德的国王,皇帝就是个玄德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家长就是个好家长,经理就是个好经理,科长就是个好科长,按大家的意志来办。

要做到这些,必须是玄德深矣远矣,所谓玄德深矣,就是对人民情感深,远矣,对国家前途要看得远。他说为什么?那就看你走哪条路,看你是以知治家、以知治国,或者是不以知治家、不以知治国,就看你选哪条路。他说我当然选择不以知治国、不以知治家,不见得,到时候你非走以知治国那条路不可,你没得感情的话。关键是有感情,看你走哪条路,看你对人民有没有感情,这是关键。你对人民的感情深,那么才听得进人民的意见,才能够按人民的意志治国,才能做到不以知治国,你对人民有感情才听得进,不然听不进这些意见。比如家长很民主,有事情大家坐在那里提意见,说出来各人的想法,看怎么做好,按好的做。那就不以知治家,不自己说了算,按好的意见办,这个家庭就和睦相处了。所以你要对家里的人有感情,你才会这样子,没有感情你绝对不会这样做。假如你对人民没有感情,你能够按人民的意志治理国家吗?人民提的意见你能够接受吗?你没有感情,接受不了,那就不会接受。对国家再有利的意见,你肯定也听不进去。如果你对人民有感情,那人民一针见血的意见,你也自然能够接受、采纳,那国家就可以治好。凡是对人民有感情的人,对人民的意见就能够接受,所以他能够不以知治国。如果你没有感情,对人民的意见、一针见血的意见,感到刺耳,听不惯,听不进。或者认为人民是野心勃勃,想整我,想把我搞垮,他根本就听不进人民的意见,而是我行我素,我说了算,按自己的意志办,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样,哪个能够把国家治好呢?那就治不好的。治家也是这样,你对家里人没得感情的话,说起话来,认为是在整你,是在害你。你根本听不进,还是要你家长说了算,那治得好的?大家非吵架不可,各坚持各的意见。所以感情是基础,看你走哪条路的基础。你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必然走上以知治国这条路。你对人民有感情,就必然走上不以知治国这条路。这里有个基础,就是对人民有没有感情。对人民没有感情,你要想走不以知治国这条路,那你做不到,你必然走以知治国这条路。如果你对人民有感情,那么才听得进人民的意见,才能够按人民的意志办。治家也是这样,当个经理治公司也是这样,对人民有感情,自然就做得到不以知治国。你对公司的下属有感情,那他们提的意见,你都听得进,就能够走不以知治国的那条路。

玄德深矣远矣,还有个远矣,就是对国家前途看得远。不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比如丰收了,就不能大吃大喝,吃光用光喝光,要储备一些备荒。遇到不好的年成,遇到水灾、旱灾,那不是吃光了就要饿肚子,百姓就要遭殃。所以对国家前途要看得远,不能只看到眼前,治理国家必须考虑长远。治家也是这样,不能说这个月年终了,发的奖金多,大吃大喝,一下给他花光。花光了,遇到意外事情超支了,或者病,或者其它事情要超支了,拿不出钱来了。这就不行,要长远考虑。奖金多了,放在那里,慢慢地用,细水长流,这样就对了。治国、治家都是这样。

与物反矣,看到了与万物对应的另一面。这一句是讲处事,就是你要看到与万物对应的另外一面。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这一面你看到了,看到一面了,还要看到它的反面。方方面面都看到了,那就对了,你的观察能力就全面了。比如对人或事物,你看到他的优点了,又看到他的缺点了,看到他的好的一面了,还要看到他的坏的一面。各方面你都看到了,这叫观察事物全面,那你就避免了片面性,就不会产生片面性,不会主观片面,这样你就用好的一面,避开坏的一面,那么决策就正确了,处事就顺利了,做起事情来就很成功。

然后乃至大顺,你治国、处事都很全面了,那么治理国家就极其顺利。你治国,有好的样板了。处事,有好有坏都看到了,当然按好的做,避开坏的,处事的能力也增强了。那么治理国家就很容易,就极其顺利了。那是从大的方面讲治国,小的方面就讲治家,治理公司,治理科室,是不是人人都有份呢?我们都要按道德经来办,就对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