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俄专家:迹象表明中国空军在等更高级战机下线 2010-03-01
俄专家:迹象表明中国空军在等更高级战机下线 2010-03-01
俄罗斯《航空港》网站日前刊文,对我国歼-11型歼击机的10年组装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该机的装备情况。迹象表明中国空军在等更高级战机下线。
该文指出,中国根据俄方授权许可在沈阳组装的首架量产型苏-27SK(中国空军代号为歼-11)于1998年12月15日完成首飞。
中国空军是俄制苏-27SK和苏-27UBK歼击机的首个国外用户。中俄两国于1990年开始就向华提供这种先进战机展开谈判。俄空军飞行员于 1991年3月向中国军方演示了苏-27和米格-29战机的出色性能。在经过各方的评估后,中国人最终选择了苏-27并采购了20架单座型和4架双座型的战机。1992年,中方订购的战机开始交货,并于当年分两批全部交付完毕。首批苏-27全部装备驻扎在安徽芜湖空军基地的空军第三师。
1995年,中国方面又表达了购买第二批苏-27的意愿。根据这份总价值为7.1亿美元的合同,解放军空军于1996年又获得了22架苏-27:16架苏-27SK和6架苏-27UBK。第二批苏-27全部用于装备驻扎在广东遂溪空军基地的空军第2师第6团。
同一年,俄中两国还签署了有关授权中方在国内根据许可生产苏-27战机的协议。一年后,苏霍伊航空工业综合体、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和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签署了有关许可中方生产200架苏-27SK歼击机的合同,总价值为25亿美元。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组装苏-27所用的飞机部件全部由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提供。
不过,上述协议仅允许中方生产单座型的苏-27。这迫使中方不得不于1999年又向俄方购买了28架双座型的苏-27。这些战机于2002年全部交付完毕,并用于装备驻扎在重庆白市驿基地的空军第33师。
也就是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共获得了三批共76架苏-27歼击机。其中,单座型的苏-27SK由位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的飞机制造厂生产,双座型的苏-27UBK则由位于伊尔库茨克的飞机制造厂生产。
苏-27是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种能够与西方最现代化战机进行平等“对话”的先进歼击机。解放军装备的苏-27于1996年首次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当时,中国媒体报道了有关苏-27在演习中使用航空炸弹和导弹对地面目标实施攻击的消息和图像。这一消息一度还引起了台湾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夏季,苏-27开始在解放军演习期间在台湾海峡上空执行巡逻任务。
中方根据许可生产的苏-27SK被命名为歼-11。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生产的首批歼-11与俄方交付的苏-27SK没有任何差别。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利用俄方提供部件组装的首架歼-11于1998年12月下线,但正常的批量生产工作直到两年后才正式开始。到2002年前,中方已生产出48架歼-11,而在2002-2003年期间,又有相同数量的歼-11下线。不过,中国人早在2000年便已决定不会组装全部的200架战机,而仅是达到其一半的数量。因此,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的供货不久后便陷入停顿状态。有人曾认为,中方之所以做出停止组装歼-11的决定,是因为该机已无法满足解放军空军的需求。
专家们认为,可能是几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歼-11的量产工作停顿下来。首先,授权协议并未涉及航空电子设备和动力装置生产技术的转让。这些系统仍完全由俄方生产。其次,俄制火控系统无法与中国制造的导弹进行匹配。其结果是,中国空军又被迫进口了相当数量的俄制R-27和R-73导弹,用以保障国产歼-11的作战能力。最后,苏-27SK缺乏对地攻击的火力控制系统,只能发射火箭弹和普通炸弹等非制导武器对地面目标实施“简单”攻击,不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这一点根本无法满足中国空军领导人的要求。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军工可能正准备生产更高等级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