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驻伊美军七千里长征:横跨七国驰援阿富汗(组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数万驻伊美军七千里长征:横跨七国驰援阿富汗

2010年04月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在伊拉克作战的美军士兵(资料图)

继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8日晚突访阿富汗后,3月29~31日,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又对阿富汗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马伦宣布,阿富汗和北约联军将发起针对塔利班的大规模作战。为准备这次军事行动,驻伊美军正在加速从南、北两路驰援阿富汗。有美军将领称,此次调兵和补给供应难度远超过古罗马时期的“汉尼拔行军”。

运兵难度超“汉尼拔行军”

据《纽约时报》4月1日报道,稍早些时候,在伊拉克拜莱德基地的美军就忙碌起来,他们将这里的帐篷、淋浴设备和建材等物资,装在80个集装箱中。这些物资的运送路线如下:向北运送到土耳其,再向东经过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通过船只跨里海到哈萨克斯坦,再向南由苏联时期建造的乌兹别克斯坦铁路抵达目的地——阿富汗北部。这一行程横跨7个国家,长达3700公里,将历时两个半月。

除了物资外,数万美军也要从伊拉克撤出而驰援阿富汗。美军官员表示,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将数万官兵和数十亿美元的装备、弹药、建材、燃料和食物,撤出伊拉克并运至阿富汗,其任务之艰巨,丝毫不亚于作战。美军后勤保障官员认为,这场艰难的调配行动,就像让一只篮球从一条细管子里穿过一样难。

美国陆军第三军指挥官威廉·韦伯斯特中将,在科威特一座美军基地接受采访时称:“汉尼拔在试图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面临极大的后勤补给负担,但他所面临的困难与我们相比,简直啥也不是。”他所提及的历史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218年,罗马向迦太基(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2世纪,崛起于北非的帝国)宣战。罗马计划兵分两路:一路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从西班牙登陆,以牵制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军队。可汉尼拔避开罗马人的主力,率军涉险从小道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攻入亚平宁半岛(现在的意大利),给罗马军队沉重打击。而这次远征,花了33天越过了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汉尼拔由9万步兵、1.2万骑兵和几十头战象组成的大军,只剩下两万步兵,6000多没有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 

调重兵直指塔利班心脏

驻伊美军加速向阿富汗集结,旨在配合对塔利班的作战。

据五角大楼网站4月1日报道,紧步奥巴马后尘,于3月29日访问阿富汗的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于3月31日在喀布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阿富汗国民军和北约联军,将在坎大哈省(位于阿富汗南部)发起针对塔利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他说,代号为“希望行动”的作战将在今年6月打响,会在8月结束。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选择6月可能是基于两个原因:①为了赶在伊斯兰斋月(今年为8月11日~9月9日)前结束战事;②奥巴马政府的3万增兵计划目前已有半数到位,预计主要军事部署在6月前可基本完成。马伦说,坎大哈是塔利班的重要根据地,过去几年里,该省暴力活动不断升级,此次行动旨在恢复阿富汗政府对坎大哈省的控制,在当地实现“持久和平”。他说,坎大哈是塔利班的心脏,“希望行动”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坎大哈省总人口超过200万,武装分子、毒品贩子、部族集团等各种人员混居,其首府坎大哈市是仅次于首都喀布尔的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还是1994年塔利班“起家”时夺取的首个重要城市,一直被视为该组织的“精神基地”。

执行机降作战的阿富汗政府军士兵(资料图)

如失败,后勤人员会“先被杀”

要用“希望行动”彻底击败塔利班,难度很大。美军在伊拉克有310万件装备(大至坦克,小至咖啡壶),2/3需要运出伊拉克,其中一多半将运往阿富汗,因为目前阿富汗的物资供应非常吃紧。美军在阿富汗的主要基地——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现在拥挤难耐、床位奇缺,军队官兵都挤在飞机跑道两旁的帐篷里。

除了上文提到的北部路线,驻伊美军向阿富汗驰援还要通过南线。这也是此前从伊拉克到阿富汗的常用路线,具体为:从巴格达以南到科威特,用船经过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再通过陆路到达阿富汗。但这条补给线路在经过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南部时,经常遭到塔利班武装袭扰,以致很多武器装备让塔利班“笑纳”。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从地图上不难看到,这两条运兵路线简直如同对伊朗进行了一次“合围”。美军运输司令部司令邓肯·麦克纳布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这就是我们出的牌。”但他拒绝对此详细解释。从伊拉克向阿富汗的最直接路线,当然是借道伊朗,但鉴于目前伊朗与美国的关系,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美军指挥官称,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装备和供给无法与部队同步到达。美军运输司令部司令麦克纳布将军说,国防部长盖茨曾引用亚历山大大帝的名言“敲打”他:“我的后勤人员应该不苟言笑,他们知道如果我的作战失败,我会最先杀了他们。”

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美军士兵(资料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