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去打拼》书摘7
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大象很有力气,可是在泰国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象干活休息时,主人通常用麻绳的一头拴住象脚,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一截木桩上。以大象的力气,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扯断绳子或拔起木桩。奇怪的是大象一旦套上脚环,就乖乖地被绳子牵住只是绕着木桩转,从不想着脱逃。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主人在小象力微皮嫩的时候就把小象用麻绳和环拴住了。小象刚被拴住时就用力拉扯,往往搞得皮破血流,而且无法挣脱。多次挣扎后,小象劳而无功又伤痕累累,于是就再也不会为了挣脱脚环而“自讨苦吃”了。所以尽管小象已经长大,力气变大了,皮也厚了,可是一旦套上脚环就会想起昔日的教训,就自然断了挣脱的念头而任凭主人摆布了。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就有过一个这样的典型经历,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把学习当回事儿,记得那时在学习列方程。因为没有理解,我觉得列方程的题很难。以后一遇到列方程的题我就发憷,就排斥。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某一天,我看到一道列方程的题似乎猛然间有了解题的主意,就想再试试看。顺着我自己的思路,方程列好了,题居然解出来了。我当时感到有点儿奇怪的是:这次列方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于是我紧接着用自己新得到的思路尝试做第二道题、第三道题;原来只要我们不畏惧困难,理解力增强以后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列方程其实很容易。这样,因为我的尝试,轻易地挣脱了拴住我自己的那根无形的“麻绳”。我不仅有了列方程的自信,同时有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方面,父母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尽量不要给孩子拴上那根无形的“麻绳”。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孩子做事、学习要量力而行;不要强逼孩子过早去做当时年龄难以胜任的事情,或者强逼孩子去做他们完全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有些父母喜欢让孩子早一年去上学。对于这件事儿,有的孩子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有的孩子来说就很可能是适得其反了。由于超过或达到了孩子能力的临界,孩子有可能在学习上感到过于吃力,久而久之孩子必对学习产生恐惧,害怕去学校。如果晚一年上学,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很可能就完全适合于开始学习了,他(她)在学习上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这样看来,早一年上学反而可能是得不偿失,那根看不见的“麻绳”也许会永远把孩子拴牢。
顺便提一下:比如身体的成长,有的孩子十五六岁就长成了,而有的孩子要到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岁出头才能长成。身体生长的个别差异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智力成长的差异则容易引起父母的焦虑。孩子智力发育稍晚或说话较迟等现象绝不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智力差,父母不必过分担心。智力上还有这样的区别: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则反应慢。反应快也不必过分自喜,反应慢却无须自卑。据我自己的观察: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有时反而会显得反应“慢”(比如有些棋类高手)。我觉得这和田径运动的长、短跑运动有些相似: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好,但是绝对不是长跑好手;长跑运动员耐力惊人,但是其短跑却相形见绌。
再比如,我自己在上学期间,特别不擅长技巧运动,如鞍马、跳箱、单双杠等。孩子和我相似,在学校也是不擅长技巧运动。所以,将心比心,我从来不逼迫,也不期望孩子在技巧运动上能有什么优异表现,马马虎虎能及格就很好了。
第二,父母应该知道孩子从小开始就不断地面临各种挑战。孩子不会系鞋带,父母代劳,并认为孩子将来大了学会系鞋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孩子吃饭拿筷子不利索,父母就喂孩子,并认为孩子迟早会学会拿筷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错,孩子是可以在大一点儿的时候会轻易地做这些事,可是父母剥夺了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建立自信的机会。要知道孩子的自信是在点点滴滴地克服困难、学得技能中建立的。
此外,父母和孩子也要不时地回头检视,看看还有没有能够挣脱的、依然捆住孩子的“麻绳”。如果有,那就毫不犹豫地挣断它。每次挣断“麻绳”,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有所增强。在确信孩子已有能力做的事情上,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把事情做成功,事后要予以表扬。孩子的成功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自信就渐渐地建立起来了。
反过来说,没有自信心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干不了或干不好。既然觉得自己干不了,他就不会去尝试。不去尝试、不去做,当然就绝对不会有成功。没有成功的体验就无法建立自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自信心,一个人就是再聪明、再有能力也无济于事。如果不能挣脱“思想上、经验上”自我设限的框框,不能挣断那根拴住自己的“麻绳”,即使拥有再大的潜力,也将与成功无缘。
有个故事是这样讲的:大象很有力气,可是在泰国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象干活休息时,主人通常用麻绳的一头拴住象脚,而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一截木桩上。以大象的力气,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扯断绳子或拔起木桩。奇怪的是大象一旦套上脚环,就乖乖地被绳子牵住只是绕着木桩转,从不想着脱逃。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主人在小象力微皮嫩的时候就把小象用麻绳和环拴住了。小象刚被拴住时就用力拉扯,往往搞得皮破血流,而且无法挣脱。多次挣扎后,小象劳而无功又伤痕累累,于是就再也不会为了挣脱脚环而“自讨苦吃”了。所以尽管小象已经长大,力气变大了,皮也厚了,可是一旦套上脚环就会想起昔日的教训,就自然断了挣脱的念头而任凭主人摆布了。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就有过一个这样的典型经历,但是结果却截然不同。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把学习当回事儿,记得那时在学习列方程。因为没有理解,我觉得列方程的题很难。以后一遇到列方程的题我就发憷,就排斥。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某一天,我看到一道列方程的题似乎猛然间有了解题的主意,就想再试试看。顺着我自己的思路,方程列好了,题居然解出来了。我当时感到有点儿奇怪的是:这次列方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于是我紧接着用自己新得到的思路尝试做第二道题、第三道题;原来只要我们不畏惧困难,理解力增强以后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列方程其实很容易。这样,因为我的尝试,轻易地挣脱了拴住我自己的那根无形的“麻绳”。我不仅有了列方程的自信,同时有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方面,父母必须注意两点:
第一,尽量不要给孩子拴上那根无形的“麻绳”。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孩子做事、学习要量力而行;不要强逼孩子过早去做当时年龄难以胜任的事情,或者强逼孩子去做他们完全不擅长的事情。比如,有些父母喜欢让孩子早一年去上学。对于这件事儿,有的孩子也许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有的孩子来说就很可能是适得其反了。由于超过或达到了孩子能力的临界,孩子有可能在学习上感到过于吃力,久而久之孩子必对学习产生恐惧,害怕去学校。如果晚一年上学,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很可能就完全适合于开始学习了,他(她)在学习上会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这样看来,早一年上学反而可能是得不偿失,那根看不见的“麻绳”也许会永远把孩子拴牢。
顺便提一下:比如身体的成长,有的孩子十五六岁就长成了,而有的孩子要到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岁出头才能长成。身体生长的个别差异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智力成长的差异则容易引起父母的焦虑。孩子智力发育稍晚或说话较迟等现象绝不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智力差,父母不必过分担心。智力上还有这样的区别: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则反应慢。反应快也不必过分自喜,反应慢却无须自卑。据我自己的观察: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有时反而会显得反应“慢”(比如有些棋类高手)。我觉得这和田径运动的长、短跑运动有些相似: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好,但是绝对不是长跑好手;长跑运动员耐力惊人,但是其短跑却相形见绌。
再比如,我自己在上学期间,特别不擅长技巧运动,如鞍马、跳箱、单双杠等。孩子和我相似,在学校也是不擅长技巧运动。所以,将心比心,我从来不逼迫,也不期望孩子在技巧运动上能有什么优异表现,马马虎虎能及格就很好了。
第二,父母应该知道孩子从小开始就不断地面临各种挑战。孩子不会系鞋带,父母代劳,并认为孩子将来大了学会系鞋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孩子吃饭拿筷子不利索,父母就喂孩子,并认为孩子迟早会学会拿筷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错,孩子是可以在大一点儿的时候会轻易地做这些事,可是父母剥夺了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己建立自信的机会。要知道孩子的自信是在点点滴滴地克服困难、学得技能中建立的。
此外,父母和孩子也要不时地回头检视,看看还有没有能够挣脱的、依然捆住孩子的“麻绳”。如果有,那就毫不犹豫地挣断它。每次挣断“麻绳”,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有所增强。在确信孩子已有能力做的事情上,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解决困难,把事情做成功,事后要予以表扬。孩子的成功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自信就渐渐地建立起来了。
反过来说,没有自信心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干不了或干不好。既然觉得自己干不了,他就不会去尝试。不去尝试、不去做,当然就绝对不会有成功。没有成功的体验就无法建立自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没有自信心,一个人就是再聪明、再有能力也无济于事。如果不能挣脱“思想上、经验上”自我设限的框框,不能挣断那根拴住自己的“麻绳”,即使拥有再大的潜力,也将与成功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