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点海龟创业的新动向和未来策略



前面和一位朋友聊了几句海龟的事情,晚上有点儿时间就自己了解的和想到的说几
句闲话,纯熟我个人意见请看客不要太认真。

几个论点:
1。海龟是一个市场,要把海龟当成市场来做才行。
2。在一个成熟市场里面发展团队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3。中国的市场在没有革命的情况下永远是红色家族的

在市场的大潮里面,海龟不过是一种市场的行为。好象当初的出国就是一种趋利行
为一样,海龟也同样是趋利的行为。当然在这中间夹杂了很多个人抱负,国家利益
之类的因素,但不对主流行为产生根本影响。

因此,想要成功的海龟,就要把海龟当成市场来做才行。80年代初开始市场开放,
不少人开始“下海”,不过,大多是在传统行业不得意者。他们一开始基本上是跑
单帮,卖衣服,食品(还不是餐饮业,而是卖一些胖大海,酸梅汁一类的东西),小
工艺品,楞是靠着卖点大碗茶,印点名片就成了“万元户”。这种情况和今天的第
一潮的海龟们有很多相像之处。当年的万元户们也是在引进,引进新款式,新风潮,
新思维。引进的源头基本在香港。那时,海外乃至台湾都是相对的“寂寞的远方”。
从这些万元户中很是出了几个名人,象是南京的徐金生,而后来号称中国“首富”
的穆其忠也就是这个时候拿的“第一桶金”。说起这个第一桶金还是很有点搞笑,
现在一般是指天外非财。而在当时可是辛辛苦苦流泪流汗挣来的,而且挣到了第一
桶以后,万元户们,比如赵汝蓝想得都是置办家具,呵呵。这个和当今很多海龟们
骗了点投资以后的个人挥霍有可比性。呵呵。

个体万元户们当时很是风光了一阵,他们曾经占领了服务、非工业性制造、生活用
品、对外贸易、乃至金融投资的主导地位。对万元户们的真正打击来自于1990年的
经济危机,当时垮了很多的小商行小商社。表面的原因是国家的宏观调空和紧缩银
根,实际上内在的原因是万元户们对于国家的内在变化根本没有信息管道,而个体
经营的方式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没有任何话语权。不过,1990-1992年的股票暴涨让中
国的个体万元户们的生命得以苟延残喘了几年。那时候的“八大户托市”的传闻实
际上是真实发生了的事情。后来,真正让个体户寿终正寝的是1992年开始的红色家
族介入商场。一盘散沙,见识、人脉都相差甚远的个体经营者们在有团队模式的进
攻者面前溃不成军。他们被从各个领域里面挤走,消灭。不服者基本上被完全摧毁,
当时的惨烈程度不必金融危机的华而街差很多,即使灿烂明星如穆其忠者也照样被
消灭掉了。

这个就是团队精神的意义典范。商场如战场,老毛那一代人曾经想改变中国人的一
盘散沙,那是逆天之壮烈的幻想。它的失败随着老毛一代肉体的消亡而成为结论。
当今中国人的散沙性社会思潮和状态是一个人类发展的必然,因此没有什么人真的
能拯救。拿沙子必须握紧手掌,今天的中国人也最好是生活在集权的状态之中。说
远了,回来说商场和海龟。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今天的海龟和海待龟们已经不
是一个人回国,拿点政府补助圈点钱就可以满足的了。一个新的发展就是结团。为
了抗衡本土势力和避免“传授技术完成之日就是合同解除之时”的情况发生,基本
上是一组海龟同时回国,在一个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团队,核心技术部门都有“自己
人”来掌控。这样的结构也为国内真正想吸引人才,想做事情的投资方所欢迎。现
在这种形式的海龟越来越多,而且,国内海龟做掌门人的地方也在急着建立这样的
团队。最近见了好几波的海龟CEO招才访问了。大家都很紧张呀。呵呵。

海龟们的嗅觉比当年的个体万元户们还是敏锐多了,很多人已经感觉到生存环境开
始受到威胁了。这种威胁就来自于各个行业内部的兼并。换一个名头就是红色家族
们开始涉足所谓的传统“高科技”行业了。历史往往在一遍一遍的重复。中国的既
得利益者永远是一个一个的家族。家族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王震当年说的
话很震撼也很合理。目前红色家族对于中国经济乃至文化的掌控都是相当深入的,
政治上不需要讨论,江山是他们的长辈们打下来的,所谓既得利益。回来说当年打
败个体户们的行动是所谓的“红二代”们第一次真正显示商业力量,那是一个兵团
的出现。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和红二代们只有共存的问题,没有胜利的可能。海龟们
也是如此,创业海龟们的最好结局是建立自己的团队,拉住海不龟的红二代们(应该
叫红三代了?)。毕竟这些在海外的红色家族的后辈们平时行事非常低调,虽然已经
有了相当强大的实力却受制于家族传统而不能张扬。(顺便说一句,红色家族的规矩
大多是很严的,强横如王军却不显山水只不过是家教使然。李家晚辈被基本上圈子
里面的人孤立也是因为为人骄横,犯了规矩。)

太晚了,不说了,反正就是红色海龟和海龟精英的携手的出现将要掀起一个海龟的
新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