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是用适当的手法对双足反射区进行机械刺激,促使病变部位循环功能加强、新陈代谢旺盛,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体液的调节和神经的反射,改善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足部按摩的临床疗效显而易见,是古今中外千百万人经过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不容否认。但是为什么按摩双足反射区就能调节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为什么双足合拢像是人体整体的缩影。。。。。这些问题至今尚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能完全说明。本书在编写时参阅了诸多专著,许多专家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此进行了阐述,现将各家之说,结合本中心的实践综述如下:
(一)、阴阳平衡学说原理
世界上所有物体的运动都是在阴阳的相互制约下进行的。大到宇宙的天体运行,小至物质的原子和生命的细胞,都具有相互作用的两级特征,都会产生某种能量的交流。人机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也离不开阴阳平衡规律。机体由许多阴阳平衡的器官构成,组成器官的每个细胞进行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及其转换,都是通过不停地发生带有阴电荷(负电荷)和阳电荷(正电荷)的离子运动来进行的。只要生命存在,这种运动就不会停止。离子的运动造成了细胞阴极、阳极的变化,从而形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相对平衡。如果机体某一局部失去阴阳平衡,就会影响至整个机体的平衡,疾病则随之产生。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个部分由两种即对立又统一的物质,即阴和阳构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阴阳两个对里面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所致。《黄帝内经-阴阳应像大论》中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说明疾病发生的机制是由于阴阳平衡失调所致。 足部反射区与机体各脏腑器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反射区进行按摩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使机体达到新的阴阳平衡,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二)、中医经络学说原理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一,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经络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网罗周布全身,沟通人体表里内外,其作用是行气血、通阴阳、营养周身、保护机体、抗御外邪。人体中最主要的经络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其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阴跷脉都起于足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阳跷脉则都终止于足。这些经络都通往特定的脏器,或司辖特定的功能。由于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各脏腑器官有着多种复杂的联系,从而构成了足部与全身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脏腑功能的失调和病理变化必然会反映到足部来。
换句话说,如果在人体的体表特定部位(足反射区)出现阳性反应区域,也可以认为是人体内脏在病理状态下的一种经络现象。通过对这些阳性反应区域按压就会引起疼痛反应,或感到有组织变异情况,这就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足部按摩正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按摩就能发现有压痛的阳性反应区,就可以疏通循环于足部的经络,使气血得以流畅,相对应脏器得到调养,人体功能得以恢复正常。
(三)、血液循环学说原理
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只有时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通过呼吸系统交换气体、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排泄系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等。机体要完成上述功能全要靠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如果有某些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中,就会妨碍血液循环的速度和流量,从而影响到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的双足位于人体最低位置,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此处的速度最慢,加上地球的引力,使血液中的未被利用的钙盐等矿物质和有毒的酸性代谢物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影响相应脏器的生理功能。足部按摩对足部反射区进行反复刺激后,可促使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改善皮肤的呼吸,从而有利于腺体的分泌。按摩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多,促使静脉和淋巴的回流,从而改善皮肤的营养,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功能改善后,又能通过末梢神经影响中枢神经,反射性地调节全身循环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得到加强。由于微循环功能的改善,降低了大循环外周阻力,可大大减轻心脏的负担,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良效。对胃、肠、脾反射区的按摩,则对治疗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显著效果。
(四)、神经反射学说原理
神经反射的定义是人及其他高级动物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变化做出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早在1931年,美国一位医学博士威廉?菲兹杰拉德就发表了系统的反射学理论,引起西方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如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把地球划分出若干区域一样,也可把人体划分出体表与内脏器官密切联系的10条反射带,这些反射带的末端均与10个足趾和10个手指相连接。
图中人的左右手和左右足各有五条纵向反射带,第一条反射带左右相交并汇集成一条中央带直达头顶部。第二至第五条来自手指和足趾的反射带在上肢带相交(但左右手的反射带互不相交,左右足的反射带也互不相交),尔后在头顶部分开。
第一条线代表人体的中线,即脊柱部分,第五条线代表人体的外侧,即肩、肘、膝。同理,足内侧第一条线也代表脊柱,外侧第五条线也代表肩、肘、膝、上下肢。因此,人体相对应的各组织器官的反射区在足部都可容易地找到。比如:脊柱位于第一条反射带上,故足部的反射区也在第一条线上;胃位于第一至第二条反射带上,同样在足部的反射区也在第一至第二条线上;胃位于第一至第二条反射带上,同样在足部的反射区也在第一至第二条线之间,依此类推。
与上述纵向反射带相对应,人体还有三条横向反射带,它们与人体的骨骼相关连。第一条为上肢带(穿过肩胛骨和锁骨);第二条为肋下带(从肋骨下缘通过);第三条为盆腔带(横穿骨盆)。在足部也同样有三条水平反射带。第一条以上有头颈部,与身体反射带的上肢带相应;第二条在足部跖骨区,与第一条线之间的区域为胸部及上腹部器官,与身体反射带的肋下带相对应,分布有肺、心、肝、胆、胃、胰、十二指肠等脏器;第三条线通过足跟,与身体反射带的盆腔带相对应,下腹部及盆腔内的器官在此均能找到。
就这样,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反射带在足部交织成网,将人体各个部分很巧妙地反射到足部,从而能很方便地查找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位置。这些反射区能反映相关脏器的病变,因此当脏器发生病变时,其反射区会发生变化,同时当反射区受到伤害时,也会影响到相关脏器的生理功能。
足部按摩疗法的作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过神经的反射机能,调节人体一系列的综合反应来完成的。按摩可以使神经兴奋,也可使神经抑制,故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当足部受到按摩刺激后,可引起人体内大量的神经末梢兴奋并传递至神经中枢,同时阻断其他病理冲动传入神经中枢,将病理的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
近年来,欧美医学界用现代科学对足部按摩术系统地进行研究,逐渐将它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命名为“反射学”。所以足部按摩疗法用于治疗时称为“足反射疗法”,用于保健养生时又称“足反射区健康法”。
(五)、生物全息学说原理
全息生物学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一门生物学新学科,在20世纪生物科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全息生物医学是专门研究人体各相对独立器官与整体之间有机联系,并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张教授发现在人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他称之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第二掌骨的远心端是头部,近心端是足部,其骨侧的穴位分布结果,恰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缩影,也就说第二掌骨侧包含着人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生物全息诊疗法认为:人体有8个部位分布着反映全身状况的全息穴位群,分别在头部、躯干部、上臂、前臂、手部、大腿部、小腿部、足部,它们都分别反映头、颈、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个区域的生理状况。上述这些全息穴位群代表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也就是说,生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小到一个细胞分子,都隐藏着整体生命最初形态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的每一个局部,实际上是一个缩小了的整体,与周围的部分有明显的界线。因此,人体的双足有70多个反射区,与机体各相对应的脏器组织相关连,而且各反射区间有较明显的界线。这些反射区的病理变化(压痛反应或组织变异)能准确反映出其相关脏腑器官的疾病。例如:人体肝脏发生器质性病变时,只有在其右足肝反射区有明显的压痛和出现组织变异,而在左足同样的位置是心脏的反射区(左心脾、右肝胆),在此按压就没有上述情况出现。这就说明,机体各组织器官有无病理变化,只有在各自的反射区内加以按摩判断,在其他反射区是无法判断的。因为人体每一个组织器官在其双足只有单一的反射区,一般不会超出这个区域。足部按摩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些区域的精确位置来诊断疾病和治病保健的。
(六)、内源性药物因子学说原理
外源性的化学药物,大多既有治疗作用,又有副作用。而推拿按摩等传统疗法使机体产生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改变,被称为“内源性药物因子”。由于这种因子是机体接受治疗信息自身调节所产生的物质,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更能起到外源性药物所发挥不了的作用,出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在强化免疫功能、抗感染方面尤为突出。足部按摩所产生的内源性药物因子在抗感染方面的种类很多,实际上,对人体的巨经络系统、微经络系统、全息区等的物理刺激都可以调动和活跃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七)、心理治疗学说原理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更注重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人是感情动物,随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同时也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制约。中医早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在现今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每个人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于精神紧张,导致失眠、高血压病、心脏疾患、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患者队伍不断扩大。足部按摩可使被按摩者得到良好的心理治疗。首先,按摩师精心的按摩服务,使自己有一种被人尊重、被人照料的温馨感,同时与按摩师的语言交流和对足部保健知识的了解,能使自己的身心放松。在按摩的当晚被按摩者会有很好的睡眠,使之精神饱满、心情舒畅。由于按摩效果显著,可使被按摩者增强战胜病魔、克服困难的信心,这种良好心境既能增进健康水平,又能使被按摩者以乐观情绪对待周围的事物。再者,被按摩者得到宽慰和精神调节,同时也增强了体质,从而使慢性病患者增强了康复的信心。后者正是使许多患严重慢性病甚至癌症患者创造了得以康复的难以置信的奇迹的原因之一。一个人在遭受病魔折磨时,会产生孤独无援和被社会遗弃的感觉,这不但不利于康复,而且容易加重病情。此时此刻,足部按摩可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和爱抚,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为自己按摩,这种宽慰的心情更为强烈。
(八)、应激学说原理
什么是应激?应激就是当人体受到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时,由于功能提高或机体受损而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例如,当一个人的机体受到外来能量刺激时如果应激成功了,就能增进健康,如果失败了,就会导致疾病。按应激学的原理,应激包括激源→刺激→反应→适应→效应的全过程。
足部按摩可给人体提供一个良性刺激,可以起到活化细胞的作用:一是刺激交感神经,扩张支气管,增加摄氧量;二是促进血液循环,增大携氧量,使细胞活化。
应激学说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科学指导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为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提供了理论根据,认为足部反射区可以增强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以及维护内环境的稳定,以至增进人体健康。
(九)、消除血液中的超氧自由基学说原理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超氧自由基、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与疾病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机体在致病因子(因素)作用下,超氧自由基增多,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对减少,超氧自由基与组织红细胞上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作用,产生血浆过氧化脂质(LPO),从而导致细胞及组织的损伤。
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时,特别对肾上腺、肾、腹腔神经丛、心、肺、肝、脾、胃、胰、肠等区域按摩5~10分钟后,全身血液循环加快,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消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增大,组织细胞上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减少,血浆过氧化脂质(LPO)也相应减少,因而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也减少,也就是利于机体的自身修复。中医学认为,经常按摩双足足心部位及涌泉穴,可有效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延缓衰老。
上述的九种“原理”仅是“百家之说”的一部分,足部按摩治病强身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总结。总之,人的双足一直在无声无息地左右着人体健康,双足反射区就像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每时每刻都在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人体的健康情况。因此,我们应当更新对双足的认识,将双足蕴藏的这种无形而神秘的力量挖掘出来,使双足的这种自然控制和调节能力,变成人们自觉掌握和应用的一种治病和保健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