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上海重返“世界之巅”
美国《时代》周刊5月3日一期(提前出版)载文《上海重返世界之巅》,文章说,作为中国最具活力、最国际化及最时髦的城市,上海迎来了欢庆时刻。在经过1949年后数十年的“冬眠”,这个城市正重返王者之位,成为全球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今年上海主办2010年世博会,恰成举世瞩目的焦点。
上海习惯于做大事。其人口多达1900万,跻身全球大都市之列,超过750家外国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办事处,200多米高的摩天大楼多达30多座。漫步上海街头,仿佛置身于曼哈顿闹市,甚至2007年帕里斯•希尔顿造访上海时都不禁宣称“上海看上去就是未来”。
但上海仍在摸索未来应是什么。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建设永不停歇,声名远播全球——由此激发了自豪和自信。但跟许多上海人聊天,感觉这座城市正遭受某种身份危机。很大程度上这跟是否及如何保存过去有关——不仅仅是保存那些有形的建筑物,还有那些令上海与中国其他地方同类而相异的东西。
上海也曾走过辉煌岁月。它原是中国的一个渔村及贸易码头,到19世纪中叶走向全球,当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开放这座城市对外通商。老上海是国际大都会,被称作“东方巴黎”,但其实上海比世界任何其他地方更国际化。1949年后,上海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上海长大、如今住在美国的小说家裘小龙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北京念书时,同学对我最好的恭维就是我看上去不像上海人。”而今天,自卑感已经消失,许多上海人渴望重拾昔日的辉煌。
正是这种态度有望令上海世博会焕发异彩。正如对北京奥运会一样,中国全身心投入世博会。但在追逐新潮的过程中,上海正逐渐失去它与众不同的特质。驻上海的作家及顾问保罗•弗伦奇说:“问题是,过去18个月以来,我们失去的老宅子可能比过去几十年失去的还要多。这是最让我难过的。”上海领导人关注一个更美好的明天。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城市化,其他城市将注视上海,看它是如何处理成长痛苦的。
上海享受这种被人关注的感觉。喜剧演员周立波曾在表演中说,上海人习惯于被人关注:做得好时有人嫉妒我们,做得不好时没人同情。他说,上海人宁愿被人嫉妒也不愿受人同情。数以千计的听众高声叫好。他们知道他们的城市正重返巅峰,那才是上海该待的地方。
中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