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梢儿的《归梦》

人生如戏,青衫迷糊眼,小录人世间印象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以前在文化走廊上看过东方梢儿写的几段梁老太的故事,总没机会一窥全豹。梢儿把那位住在布朗克斯的老太太描写很生动,故事的悬疑加上断断续续的阅读使我一直心有牵挂。我和别的几位网友说起来,大家的感觉都差不多: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还在记挂,到底是否有人偷了梁老太的钱?
  身边总有很多繁琐俗事,时日匆匆流逝,得闲我还是会想起那个故事的片屑,顺便也好奇地想到梢儿,她怎么能如此细腻地体味老年人的心态和生活呢?



  因缘际会,一日我从佛罗里达归来,在纽约刚下飞机就冒着豪雨去赴一个约会。我见到了梢儿--东方少,相谈甚欢,并且获赠她新出版的小说《归梦》。我终于有机会细读这位年轻有才华的专业人士所写的布朗克斯梁老太的全部故事。
  《归梦》全书由两篇小说(《归梦》、《忧郁男手记》)合成,主角都是在美生活的华人。华人故事向来是内容广泛值得探讨的题材。东方少的笔下展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场景和有待深度发掘的人的内心世界。
  东方少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病理的医学理论研究,对于人心灵的认知有相当的积累和提升。因此,在她的虚拟的故事境界中,有着许多真实的元素。她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带着表演性质地生存,孤寂中的困苦蕴含丰富。她细致地描述困境中的人生景观,病痛、绝望、渴求、忧愁与无奈,都自然深刻,令人动容。
  《归梦》与《忧郁男手记》分别以老年人与青少年为主角,这是美国华人生活中典型又现实的问题。我们许多人都曾经、现在或者将要面临孩子的成长中的波折,家庭的矛盾,人到黄昏的困难……等人生课题,所有细节和变化都有预感,但无法预料。对此的心理准备怎么样来说都是不够的。东方少描画的就是这些不容忽视的人性困惑中的疑难之处,大千世界里的原本的真实。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隐匿着许多危机,本身身体机能的老化随着病痛的增加,光靠社会系统的关照远不能解决身心的需求。尤其是,两代华人的观念不同,代沟造成的差别,影响了沟通。
  女儿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有自身的追求,又要兼顾母亲,有心力交瘁的感受;母亲梁老太有过曲折的人生历程,到了老年时期希冀寻求安逸的晚年生活,却未曾预料到体力衰竭时行动不便的困窘,由此莫名惶恐,软弱无力,直到受迫害的感觉日益增加,以为自己到了穷途末路,直至仓皇出逃。作者把老人的心态和行为描写得丝丝入扣,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对病例的深切瞭解,使得梁老太活龙活现地在文字中站立起来,立体地展示出一位老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另一篇中的得了忧郁症的男孩子,生活在电脑游戏之中,与父母之间壁垒深筑。他不能接受父母为自己设计的人生轨迹。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逆反心理,与家人的冲突,这样的情形在许多华人家庭都会出现。主角冬冬因为突如其来的事件而失落,深深陷入忧郁症的困扰之中,他极度沮丧、精神涣散、行为失控,中断学业回到家中……。这样的心理危机是有代表性的。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日,人们生存之中的焦虑与压力因节奏太快而递增,情感与思维的粗糙化直接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承受力。人性的脆弱,环境的变化,使得悲剧性故障降落在年轻人的头上更为频繁。作者显然与故事真实原型有具体的接触。看似不可思议的情节脉理清晰,荒诞而又真实。
  作者描写的人物性格相当成功,藉由人物的思路展开事件,细微描写人生困境与人性多元,温情弥漫中凸显人性的良善,渗入了作者的理念和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可以成为个人精神的支柱,摆脱困境的力量。
  也许,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环境的压力铺天盖地,即使是旁观者,心脏也难免被压迫得难受,只希望时间与空间自动协调完美,以成永恒。无论是我所了解还是不了解的人世间,不论是写它们还是读它们,都要有强韧的承受能力。因此我赞同作者的心情和良好愿望,故事应该有个比较温情的结局,有些皆大欢喜的明亮色彩,尽管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真实要严酷得多。
  《归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梢儿出版的第一本书,可喜可贺。这本书无论故事结构,艺术风格,文字功力都堪称上乘,更有她专业的知识融入其中,引导读者的思路潜行,追随一切缘由和发展,从中提取生活体验和人生哲理。对于我们把家园建在他乡,生活在异国的华人来说,这些都是在周围发生,伸手即可触摸的物事,自有一份浓浓的亲切感。
  希望这里的朋友们都能阅读这本书,也希望梢儿指点一下如何才能买到这本书(我只知道,可以在“当当网”邮购)。
加州花坊 发表评论于
读了少儿的书,真地反映了移民的生活,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