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有感(庄子之大盗)
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你害怕小偷,把钱紧紧地锁在箱子里,可真正的大偷,却会连箱子都跟你一起背走,把钱放在箱子里,那不过是为了大盗省去了麻烦。
从某些方面来看,这概括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仍不失为极深洞察。
那个小偷能偷几千亿美圆,但美元一贬值,登时美国的债务就少了几千个亿,于是那些人就成为了救市的英雄。
中国也一样,用不着去抢银行,把房价一涨,自然就把你银行的钱抢走许多,那些人一样是社会精英,成功的企业家。
而且你自己还要赶紧帮着抢,其实抢来抢去,都不过是在抢自己罢了。
实际上美元贬值对我们这些人影响最大,真正的富翁,两千万变成一千万,还是有钱人;穷人根本没有什么存款,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我们有个十万,变成了五万,就叫真正被偷了。
当银行存款的数目在增加,太太自然总是很高兴。我这人喜欢发牢骚,就说:那个增加不过是假的,美元贬值早就超过了你那个增加。
太太说:我知道,但那我们没有办法,只能以后更省一点。
我早就知道永远就是这个结果,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我们被偷了,被“贬值”了,却只能更省一点。
要理解庄子这种想法是怎么来的,就得知道他的时代。他生活在战国,一个到处都是无义之战的年代,人们被圣人的王道,霸道,被统治者驱使得进行绵绵不断战争,这可才是真正大盗,他们不但要偷走你的钱财,你的生活,还要把你的性命都偷走。
庄子之所以是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就是他没有停留在表面,不是去责怪具体的人,不是什么紂王不好,也不是那个国君,那个王不好,而是人贪婪的本性使然。
人总是先有思想,而后有行动的,说到底是那些圣人不好,他们的思想有问题,战争实际上是圣人之过,是他们鼓吹什么统一,煽动人们做统一中国的大英雄的结果。
那些思想一流行,人们当作所谓“颠簸不破”的真理,战争就是必然的。
庄子说道:“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
这句话是千古名言,表达方式也很有意思,他没有说圣人实际都是追求名利的结果,没有那么绝对;而是说,圣人也无法抗拒那种对名利的追求,他们跟我们一样,任何东西里面都可能有实际利益,这是人的本性。
这种说法非常对我的胃口,人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思想,你想要什么,你愿意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比如那些受万人崇拜的所谓统一中国的大英雄,要说他们完全没有想结束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想法,那恐怕不是事实;但如果认为他们就完全没有名利的追求,那就是太天真。
关键是那种要做大英雄的想法有问题。
我们可进一步推论:你如果上了当,不能光怪圣人,你自己也有责任,是你把圣人拔得太高而没有头脑;或则是圣人那一套东西合乎你的口胃,为你对利益的追求给了一个借口。
按照庄子理想:“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民至治而已。”
很显然,在这种小农社会里,是不会什么圣人,伟人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战争。
庄子在这里涉及到了一个今天仍是真正根本性的问题:
国家强大了,人们生活得就会好吗?
如果不是,那种国家强大到底有何价值?
中国的正统,是那种王道,或则是霸道的说法,都是要国家都要统一,强大。他们的不同仅仅在手段上。
国家怎么才能统一,不是靠的语言,在中国历史上有靠语言而统一的吗?
你想统一,他也想,你提出一个理由,他就会提出一个更激动人心的理想,总之是要武力,是要平头百姓去舍命打仗,那么老百姓到底得到了什么?
中国几乎是一百年就有一次大的战争,从东汉末年到唐的四百年,仗就几乎没有没有停过。一次大的战乱人口的减少就是一半,有时甚至到了百分之80,90。
人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可就真正是不幸之极,能活下来就是天大的运气,什么钱财,爱情,小资那就谈都不要谈了。
读一读中国历史,就很难相信战争会带来什么社会进步。
我大致能想到对庄子这种说法的批评。
第一,庄子的这种说法很天真,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样,那不过是哲学家的一种思考罢了,大国,小国根本不是他说了那就有用的。
但一个思想是否有价值和是否现实不是一回事。
反过来想,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些小国,谁也不想去兼并谁,征服谁,各人只管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上该会减少多少战争,老百姓该会少多少苦难。
没有了大国就自然不会有什么世界大战了,这个世界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庄子大慨就是这个意思。
为了减少砖头,我声明我不是说国家强大了就一定会不好。
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听一听不同的意见,应该知道,在国家要强大,统一的正统观念之外,中国从来都是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的。
庄子这种说法肯定是极有价值的,他在叫人清醒,不要被那些所谓国家,人民的概念卖了,还在帮着数钱,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在世界,在中国就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第二,有人也许会对此不屑一顾,说:那你为什么不做成更大的事业,抢得更大呢?你那不过是愤世嫉俗,酸葡萄,失败者的意思罢了。
这实际是尼采那种英雄学说的翻版。
尼采的哲学在一些方面恐怕是很吸引人的,特别是对年轻人。他的东西充满着绝对个性的张扬,比如他激烈地拒绝平庸,对传统道德的挑战,我年轻的时候读时也被激动过,但现在只剩下厌恶。那种对人生命和情感的忽视实在叫人受不了。
虽然我知道尼采这两点具有永远的价值,强调自我,鄙视传统在很多时候都提供了那种开拓性人物一种思想支撑,比如像鲁迅。
因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人们的思想里,比如萨特所说:他人即地狱。 我不明白当时为什么轰动一时,这不过是尼采哲学的自然延伸,强调自我,他人自然就是地狱。
尼采对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以及爱极端鄙视,认为那会使英雄软弱。你为什么要去同情人类呢,大多数不过是垃圾,他们的存在,不过是为了造就英雄,就像其它动物的存在,不过是为了狮子,为了它吃饱,为了衬托它的勇猛而美丽。
当然,谁都不愿意平庸,特别是年轻人,但摆脱平庸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就像罗素所说:你可以像耶稣和释迦牟尼那样,同情人类苦难而想法让人超度;你可以像伽利略和爱因斯坦,寻求真理而辉煌;你也可以像李白和柴可夫斯基,让人理解美而千秋万代被传颂,为什么偏要走尼采那条路呢?而且从历史来看,那条路根本不通,那种英雄只在童话里存在,或则那些把历史当作童话来写的书里面。
尼采那种伦理学并不能从科学的意义上把它驳倒,你信不信或则喜不喜欢实际上是在作一个选择。
但在你作出选择时有必要知道它的后果,从大的方面来说,从历史上看,中国人肯定不是尼采所认为的那种“领导世界的民族”,那结果可不妙。据我所知道的历史,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民族。
从个人来说,如果真正你是一个尼采所认为的英雄,当然很爽,蔑视所有道德规范,我的意志就是真理,控制所有人为我的目标而献身,都还要高高兴兴,认为这是信任。但问题是,你是吗?
姑且不谈这个这个概率有多么小,如果这种英雄真正存在的话,你可以理所当然认为英雄是不受概率约束的。但尼采所认为的英雄,拿破仑26岁时已是中将,你能做到吗?如果你不是英雄,那就是英雄的垫脚石,尼采的哲学没有第三种位置,你当真作好了准备,那可有点犯贱。
照我看来,那种英雄的时代早已成过去时,真是谢天谢地。所以你现在仍然用尼采那一套东西来“武装”自己,那就可真有麻烦了。想想看,有谁会喜欢一个个性极度张扬,有很强的控制别人的欲望,极端鄙视传统道德的人。
当然,英雄是领导大众的,你需要的是崇拜和顺从,干吗要别人喜欢。真是要极端地这样想,精神病院肯定是你的最后归宿,跟尼采一样的结果。
第三,在今天看来,大国实际上减少了战争,因为双方都不能够承受战争的风险,特别是现在有了核武器,大国之间战争就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了,谁也不想自杀。
但这种说法有两个漏洞,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经受战争,就漠视前人所经受的苦难,那就有些太自我中心了,而且那构成了历史,对今天的影响无所不在。
另一个更严重一些,人类有核武器不过才65年,也许几万年以后出了一个类似于希特勒的人物,被人们捧上高位,要跟着他建立什么第四帝国,结果就像希特勒毁灭德国一样,这一回有了核武器,就能毁灭世界,你凭什么知道没有这种可能呢?根据科学家说,我们的宇宙浩瀚无比,像地球这样能存在着智慧生物的地方应该有很多,为什么没有他们的踪影呢?于是有人就当然认为,他们都因为自相残杀,或则把环境自己破坏掉而灭绝了,这种说法当然是悲观之极,但并非毫无道理。
我们还可以把庄子的说法作一类推:什么东西一大,就要变成一个横行的怪物,谁也控制不了,就要损害你的利益,要伤人。
比如微软在前些年是非常之惹人痛恨,人人都被“微软”了,克林顿政府时,差一点把它给拆分了。现在好了,不是因为它翻然悔过,从此就从良不作恶了,而是apple,google把它压住了。
垄断必然就成为庄子的大盗,抢人的钱财没得商量。
庄子可真正是了不起,其洞察力叫人不得为之折服。
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以后中国,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他不可能知道。但他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最根本问题,以后的历史不过是在他的预言里面打转转。
他不但看到了人贪婪的本性,更看到了所谓圣人,伟人也逃不脱这种本性,而正因为他们为人所信,或则说他们能为人们的贪婪给出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
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馬蹄〉)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胠篋〉)
怎么样才能没有这样的大盗呢?那就要看什么是庄子的“无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