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封迎击土肥原 挺身保卫大武汉

谈谈文学城文化走廊里的新鲜事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74军败出南京之后,撤到安徽休整。1938年初,划归第一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指挥。这期间,张灵甫升任153旅副旅长,做李天霞的副手,仍兼305团团长。邱维达升任151旅副旅长。

5月份,徐州会战已近尾声。李宗仁、汤恩伯等取得台儿庄大捷后,面临着日军5路合围徐州的危险局面。但第14师团土肥原这一路日军急于立功,孤军深入。薛岳认为机会难得,决定歼灭这一路土肥原。总共调集了10多万兵力,包括74军在内,准备吃掉土肥原的2万日军。

开战之后,74军表现不俗,51师王耀武和58师冯圣法分别拿下楚庄寨和野鸡岗。随后,58师又拿下罗王车站。51师在攻打三义寨时,301团纪鸿儒主攻,305团张灵甫助攻。在这一战中,纪鸿儒带领奋勇队冲锋,中弹牺牲。至此,51师参加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四个团长,牺牲了两个,剩下的两个升任副旅长。

随后,由于兰封城和归德相继丢失,致使土肥原突破重围,反守为攻。国军陷入被动,只好全面撤兵。这一失败,被蒋介石称为“千古笑柄”。

这一战也不是全无是处。第一,在一段时间内,重新打通了陇海线,使困在徐州的42列火车全部安全撤出。第二,是合围徐州的日军前来为土肥原解围,使聚集在徐州的五六十万国军得以安全撤出,避免了像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那样的溃败。

弊端也是显而易见:日军现在可以直逼武汉——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大多数部门迁往了武汉。为阻止日军进攻武汉,国军6月9日按蒋介石的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虽然此举迫使日军绕路而行,但受害百姓达千万人之多,淹死百姓近百万,大失民心。有外国记者报道,河南老百姓因此憎恨国军更甚于憎恨日本人。在汤恩伯驻防河南一带时,老百姓的口号是:“宁要日军烧杀,不要汤军驻扎。”最后发展到老百姓缴了5万国军枪的事件。

说是说黄河大水迟滞了日军进逼武汉的步伐,但实际上,武汉会战几天后就开始了。武汉会战从6月12日日军侵占安庆开始,到10月下旬武汉三镇沦陷为止,历时4个多月。

这次会战国军调动了100万兵力,是八年抗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74军仍划归薛岳指挥。在说真正的战斗之前,先来说段趣闻。当时,74军布防在德安一带,南浔线正面的金官桥吃紧,薛岳电令俞济时前去支援。两地相距遥远,俞济时借故推托,按兵不动。

“你如儿戏命令,我就儿戏汝命!”薛岳给俞济时又发去了这样一封电报。可俞济时不吃这一套,回了一封电报,曰“我敬军令,更惜性命,奈山重水复,插翅难飞,怎办?”薛岳没有办法只好向蒋中正求救。蒋中正直接下命令,并说“抗令当以韩向方为鉴!”这韩向方就是韩复渠。俞济时这才发兵,到金官桥去稳住了阵脚。

8月下旬,日军第6旅团丸山政男杀入岷山,击溃川军。薛岳误判军情,让74军派一个团前去对敌。151旅周志道领命前往,差点被吃掉,只能边打边撤。51师王耀武见状,前去抵敌,竟也不是对手。俞济时摸清了日军的兵力,忙率全军上阵,还是没顶住。9月3日,丸山政男占领了回马岭。74军在其他部队的支援下,才迫使丸山政男撤退回去。

双方在回马岭地区相持着,冈村宁次决定派106师团淞浦淳六郎中将穿插过国军的防线,从守军的后背进行攻击。9月25日,淞浦开始隐蔽行动,行至德安西面万家岭地区时,被薛岳发现。薛岳立马调来10多万国军,包括74军,将106师团围住。但围歼战打得很艰苦,一个山头、一个村庄,都要反复争夺,多次易手。

10月初,74军俞济时负责攻占长岭、张古山高地。战斗最激烈的,是58师冯圣法的阵地。当时,冯圣法腹背受敌,两面作战,全师伤亡殆尽,向俞济时呼救。面对自己的连襟和部下的求救,俞济时只留下一个班保卫军部,把军部警卫营派了上去,保住了阵地。但6日,占据张古山高地的58师一部,在日军炮火的攻击下,全部阵亡,张古山高地陷落。

10月7日,蒋介石下令在双十节前全歼淞浦师团,薛岳因此命令全线进攻。俞济时也给王耀武下了死命令:张古山我不管了,但两天后你要保证我能在山上向薛长官报告胜利。

张古山位于万家岭战场的西南角,虽高不过30米,却是附近山地的制高点,南陡北缓,荆棘没顶,利于守而不利于攻。大部队攻击难以展开,小部队攻击难以奏效。国军的进攻,均是攀藤附葛而上,实属不易。

王耀武命153旅攻击,151旅预备。当晚8点,攻击开始。51师先清理四周,拿下哔叽街和长岭,继而把张古山四面围定,白刃相搏,歼敌大半,残敌逃窜。这次攻击,南面陡坡由张灵甫率305团突击队攀藤爬上攻击。

当晚,日军反扑,305团预备队用尽。至8日晨,敌机前来轰炸,投弹如雨,与58师守此高地的将士一样,全部阵亡。日军再次占领张古山高地。午后,日军在飞机的配合下,向国军阵地全面进攻,双方展开肉搏。到黄昏,国军复占张古山高地。可惜团长唐生海负伤,代团长牺牲,只好撤回原阵地。同时,占领哔叽街的国军全部牺牲。

9日,薛岳命令各部组成突击队攻击。58师组建200人突击队,攻击墩上郭、箭炉苏方向;51师组建400人突击队,攻击张古山、哔叽街、田步苏方向。从当晚6点开始攻击,至10日上午8点,再次拿下张古山高地及其他阵地。在此期间,日军在万家岭战场损伤惨重,曾空投来280名基层军官。可见战斗之激烈。“环顾四周,举凡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为血迹所染遍。”

最后,淞浦率106师团残部,借助飞机的掩护,杀出重围,留下3000具尸体,逃窜而去。此后2个月,因伤致死或送回日本治疗,106师团再减员2000人。薛岳取得万家岭大捷,也称德安大捷。此役中,冯圣法的58师表现得可歌可泣,王耀武的51师表现得可圈可点,74军的表现越来越好。

张古山作为万家岭战役的十个主战场之一,三陷三夺。田汉专门编写话剧《德安大捷》,其中张灵甫以真名出现,一时名声大噪。为增加戏剧性效果,田汉把张古山陡坡取名“鸟兽绝迹的鹰绝崖”,把攀藤攻击张古山比作三国邓艾偷渡剑阁偷袭阴平攻取西蜀;其创造的艺术形象“张灵甫”,也被很多人认作真人实事,而不知有艺术夸张。这为张灵甫引来粉丝无数,至今不绝。

田汉还为74军创作了军歌。歌词是:“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下一回的标题:两军对垒在上高 一代雄师奠威名)

本文首发在 有文化的军事家——王耀武 ੍ 挺身保卫大武汉
无中生有 发表评论于
文化走廊的回帖:
* 跟读中 -luckman88- ♂ (0 bytes) (12 reads) 04/21/2010 13:20:15
* 写得很认真:)) -彩云舒- ♀ (303 bytes) (46 reads) 04/21/2010 15:00:59
* 精彩之极。辛苦了:) -有言- ♂ (0 bytes) (11 reads) 04/21/2010 19:13:18
* 很讽刺,有文化的军事家败在没文化的将军手里 -托尼福- ♂ (495 bytes) (166 reads) 04/22/2010 00:10:48

-----
写得很认真:))
来源: 彩云舒
网上查了一下,当时田汉是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五处处长.在德安大捷后因采访张灵甫对七十四军英勇事迹深受感动,从而创作了军歌,同时也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这也许是把直接被采访人张灵甫作为主角来歌颂的原因吧.
很想能读到《德安大捷》话剧的剧本. 感觉艺术家的创作会左右历史的记实...
Smiling...

----------
很讽刺,有文化的军事家败在没文化的将军手里
来源: 托尼福 于 2010-04-22 00:10:48
我说的不是粟裕,也不是许世友,而是那位“跳槽将军”、“投降专业户”吴化文,名字倒过来念正好是“文化无”(没文化)。有人说王耀武是葬送在陈诚手里,也有人说是葬送在李仙洲手里的,不管怎样,吴化文应该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造化弄人,搂主写得不错,希望哪天写篇吴化文的小传,跟王耀武做个对比,一定很逗趣的---- 一个是将军百战身名裂,一个是将军投降步步高,连名字都有的一比,一个“耀武”,一个“化文”。
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顺便一提,抗日名将王耀武的女儿居然嫁了个日本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