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人泡在雨中猜“天灾人祸”的比例
一场雨淋湿城市的现代外衣
天灾中找人祸,何以成为惯性
雨一直下,气氛难以融洽。下雨现在已经成了南方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城市大街上,有市民下网捕鱼,这张新闻图片,被纷纷转载,让人震撼。洪灾,我们并不陌生,几乎每年入夏,南方省市都会面临一场类似的大考。而且,我们最终也总能战胜天灾,将灾害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只是,有时我们不忍用“多难兴邦”这个词,因为这些灾难造成的损失中,有部分事后被证明,或许并非全由天气等自然条件造成的,而是与我们自身防灾意识和应对举措有关。乃至天灾过后,查找人祸,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可悲的是,这种趋势得以流行,正在于人们“找人祸”的尝试,并未屡屡碰壁,反而多多少少能得偿所愿。
此次的南方水灾也不例外。暴雨背后,有没有“人祸”魅影闪烁,再次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比如经过紧张奋战,江西抚河唱凯堤已比预计时间提前三天成功合龙,如此神速自然令人欢欣鼓舞,这是抗洪战士们分秒必争取得的胜利。只是,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没忘记洪魔肆虐大堤失守的背后,或也有相关部门的失责与渎职。
媒体曾报道,抚州官方曾表示唱凯堤设计标准为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但因资金短缺,多处堤岸并未达标,存有多处漏洞。这些堤坝存在的漏洞正是负有监管之责的公共权力部门的责任漏洞。是这些公共责任的纰漏,无形中放大了自然灾害的负面影响,加剧了损失。广西日前也通报称问责了数十名在抗洪中玩忽职守官员。
同样,被暴雨所淹的云南省马龙县,据传也有类似问题。有当地居民称大雨前一房地产工程挤占河道,导致此次洪灾。当然,这种说法随后被马龙县建设局书记否认了。他说主要还是因为雨量百年一遇,超出河道泄洪能力。
(6月28日《新京报》)
这种天灾论我们当然很熟悉。我们也愿意相信,灾难主要是不可控的自然因素所致。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灾难中进行一些有益的反思:如何以根本性的防灾举措,以制度性的进步来弥补我们在灾难中所失去的。今日所失必须以明日所得来补偿,如此,才是多难兴邦的本义。而在此之前,首先需要打破一个魔咒,那就是在天灾中找人祸一找一个准的怪象,打破民众的惯性质疑。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公职部门树立“生命至上”的文明法则,行政力量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最基本的政治伦理。
只有如此,邱启明才不会有因在一次常规的抗灾连线中打断连篇官话而出名的机会,因为所有官员都和这位主持人以及全国民众一样,只挂记灾情而不会想到讲一句多余套话;只有如此,马龙县才不会出现“因房产工程挤占河道导致洪灾”的民众质疑。因为,严厉监管之下,房产项目和防洪设施“抢道”的荒诞,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生活中,老百姓完全丧失这种质疑的机会,自然也就杜绝了官方紧急出面否认的尴尬了。
多灾多难,并不能将英勇的民族打趴下。在对灾难的共同承担中,我们一再获取关于自身命运的密码。灾难的创伤带来的共同的痛感,要转换为社会文明和制度的累进,反思就不能止于“天灾论”。没有公共投入的欠账,没有因资金限制而不达标的大坝,没有公职人员的失责和渎职,天灾并不可怕。对于南方城市“水浸街”的痼疾,也并非无药可解。雨果曾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光鲜现代的外表下,落后的城市排水系统需要更现代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不能让一场雨,就将我们城市的现代外衣淋得湿透。更不能让民众泡在雨中猜测这到底有几分天灾几分人祸。
--灾难面前,我们不应只记录感动
据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办公厅26日向全自治区通报:61名官员因水库垮坝或无人值守被问责。并要求各级各部门干部以此为戒,切实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正所谓多难兴邦,这些令人感动的瞬间,经媒体定格后,便会积聚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团结一心,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但是,在灾难面前仅仅记录感动是不够的,有些东西虽然与感动无关,却更需要我们用心去记录和传播,甚至是永远铭记和引以为戒。比如,在全国支援南方抗击水灾的紧要关头,身处抗灾一线的广西当地,却有61名官员玩忽职守,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这样的官员进行问责,显然非常及时,而传播这样的信息,对其他官员形成敲山震虎的提醒与威慑,显然也非常必要。
每一起灾难,都会让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灾难是一个民族伤痛的记忆,而不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大片。就好像,汶川大地震中,志愿者的身影让我们感动,但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些一震就倒的“脆弱校舍”如同吃人的恶魔,吞噬了太多花儿一样鲜艳的生命。这是伤痛,不是感动。
而年初以来,南方从大旱到大涝频繁交替出现的灾难中,我们也看到了太多伤痛的教训,需要记录下来以警示世人。比如,当灾难来临时,一些本该起到减灾作用的水库,却发现已经年久失修;一些本该阻挡洪水的堤坝,竟然不堪一击。人民的生命财产,就这样被直接曝露在灾难面前。
天灾到来时,我们无法阻挡,但至少我们可以防止人祸借着天灾一再出现。比如,江西抚州市官方就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决口于6月21日的唱凯堤,设计标准为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但因为加固资金不知去向,导致多处堤岸并未达标。正是这段未达标的堤岸,溃败后让当地群众蒙受了10亿多元的损失。这10亿多元的损失,不应该算做天灾的损失,而应该记在“花架子堤坝”的账面上,以及那“应该有,却没了”的加固资金上。除了这些之外,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比如,那些被水泡起来的城市是否存在城建规划不足、市政设施缺陷问题?极端天气预警联动是否还存在不足等?
灾难面前,记录感动,体现了一个民族有凝聚力、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而在灾难面前,发现并指出问题,却体现了一个民族敢于求真务实、自我纠偏的严谨精神。这两者缺一不可。
当然,面对不可抗拒的天灾时,也并非是要有意夸大人祸的因素,而是我们必须戴上放大镜、不放过每一丝人祸的影子。因为,天灾不可抗,人祸却可防。唯有查找出每一处人祸,严肃查处,让人祸的制造者承担应有的责任,并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未雨绸缪。只有这样,当再有天灾降临时,我们才能少一些“意外”,少一些代价,少一些惋惜……
--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救灾”
洪灾是可以防御的,减灾也是能够做到的。但前提是要构建一个理性的预防与应对灾害公共行动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我们有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它能够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能够在灾害面前表现出强大的权威和战斗力。
近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正在经受洪水的肆虐。河流决口,山体滑坡,很多村庄被淹没,大量房屋倒塌,道路和交通设施被摧毁,有的人生命被无情地夺走,加上受灾群众缺乏必要的饮用水和食物,很多人身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据有关机构和人士估计,这次洪灾的严重性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1998年的特大洪灾。
每次在灾害面前,很多人都在积极行动,也在进行认真思考。其中,包括政治上的行动和思考。比如,为应对灾害和危机,执政党和政府如何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如何以其为核心来协调多方行动。然而,也存在着一种泛政治化的思考,它取代了理性而积极的政治行动。在抗洪救灾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对这种泛政治化思考进行“再思考”。
6月21日晚,央视“24小时”栏目报道江西抚河汛情,主持人邱启明连线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询问汛情。主持人先是询问决口的位置和面积,平其俊介绍了江西省委书记、省长的指示,被主持人不客气地打断了,说我只关心汛情,要求这名抗洪前线的负责人告诉大家决口有多大,下游的群众会不会受到威胁,如果会的话,目前有没有得到安全转移。面对主持人的这个问题,这名负责人又开始一长串地介绍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江西省防总副总指挥、水利厅厅长的“重要指示”,始终没有给公众一个确切的回答。
舆论对防总官员的这种态度大加挞伐。其实,江西防总负责人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因为在现有的体制下,中下层官员只有传达领导指示,他们在政治上才是安全的。只是,他们这种泛政治化的行动,并不一定能换取民众生命和财产上的安全。这就迫使我们去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洪灾政治?
首先,我们需要有效的政策行动来防御洪灾,从而减少损失。迄今为止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难免遭受灾害的威胁。自然灾害不能制止,也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而得以减轻、减少。可是,我们几乎每次大旱之后的大涝,固然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相关,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态系统被破坏从而日渐脆弱的恶果。但是,多少年来水利的失修和政府投入不到位,难道不是洪灾不断肆虐的重要原因吗?江西防总官员强调抚河唱凯堤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正好说明了我们并没有认真汲取历史教训。古人曾云:“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班固《白虎通?灾变》)《汉书?宣帝纪》又云:“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我们忘记了古人的告诫,忘记了自然系统强大的报复性,结果,在现代社会的易损性和人们反应的滞缓性面前,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潜在威胁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1949年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平均每年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用于基本建设的年平均投资。
其次,理性的洪灾政治需要我们认识到灾害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属性,而非单纯的自然属性。在抗灾和灾后重建问题上,我们需要反思,人为灾害的严重性要远大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历次自然灾害不仅会毁坏地方基础设施,夺走民众的生命和财产,而且更严重的是,灾害还会严重地引起社会功能的失调。经验表明,强大国家及其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提高,是降低和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关键。但是,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却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有关政府部门的麻痹思想和行动的迟缓性,意味着官员素质还远远不能满足以政府为中心的防灾减灾体制有效运行的需要。瑞士Sigma巨灾专刊(1996年7月)评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全球巨灾状况,其中的一个结论是:欠发达国家及地区只有增强经济实力,才能提高本地区抗灾保险水平。然而,在我们这里,目前缺乏的不是经济实力问题,而是如何让国家和政府在灾害预防、灾害干预、抗灾减灾、灾后重建方面发挥核心作用的问题。
洪灾是可以防御的,减灾也是能够做到的。但前提是要构建一个理性的预防与应对灾害公共行动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我们有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它能够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能够在灾害面前表现出强大的权威和战斗力。(唐贤兴复旦大学教授南方日报)
--长江日报:指责民众麻痹是推卸责任
6月2日,广西岑溪市和容县接壤地区因连降暴雨暴发泥石流,造成42人死亡。岑溪国土局官员称主要原因系受灾点超出监测范围和“群众思想麻痹,灾情始料未及”,而村民则称官方早重视就不至于有事故,政府的防灾工作不到位从未要求村民撤离。这被媒体概括为官民互批对方麻痹。
4月底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灾害频仍,在对灾害的反思中,很大一部分是指向各地政府的预警与防灾救灾能力。灾害来袭,政府被批评,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不仅在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如此。然而官民互批对方,不能被视为正常。我们这个社会,上司与下属,父母与子女,邻人之间,朋友之间,互相指责都没有问题,但政府与民众,指责权、批评权只能单向地属于民众对政府,而不能反过来。
具体而言,政府指责民众思想麻痹,言下之意是发生灾祸是民众自己的事情,是他们应当引以为戒的一个教训。然而我们必须指出,泥石流作为一种爆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和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地质灾害,主要不是民众自己的事情。自防自救,或可作为生活常识告知民众,但加强水文、气象预报工作,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等专业性工作都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一起地质灾害所带来的问题岂能简单以群众思想麻痹总结之?
在现在的任何一部法律中,我们都不会见到政府对民众有指责权、批评权这样的规定。这之所以不可能成为现实,就在于政府的位置被现代政治所规定。有些事情只能是政府对民众来做,比如民生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安全,有些事情只能由民众对政府来做,比如监督、批评、质询。政府指责民众不只是一个表达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错位,被要求履行责任的人对提出要求的人的不满意与批评。在负有社会管理责任的领域,政府可能受现实制约,能力有限,但不可以用此理由来与民众一争高下,使得某种情理上的委屈感成为理所应当的说辞:问题不在政府,而在民众。
客观来说,一个部门10人,负责好几百平方公里灾害区,登记在册的重点监控地质灾害区也有200多个,要说监管得毫无纰漏,确有难处。有负责人说,劝导村民撤离的工作不好做,也未必不是实情,他们之前曾经组织一些群众成功避险,似乎也不能说没有成绩。然而,这样的陈情仅在情理层面,这既不是可以被无条件接受的事理,也不是无可置疑的法理。事理是,即使人手不够,监管难,地质灾害预警仍是政府部门责任,人手不够不能成为灾难不可避免的正当理由;法理是,政府有责任,民众有指责,政府工作是否有不到位,需不需要有所省察。
看到民众有意见就想教训,看到民众反对就要指责,认为政府尊严受影响,就要动用权力进行反击的场景,其实时有出现。我们应当明确,政府不是时时刻刻用来表扬的,取得成绩,把事情做好,这是政府该做的,做得不够好,问题出现,则难辞其咎。对政府吹毛求疵、发牢骚、找麻烦,这是民众天经地义的权利,并受法律保护。指责政府,不能被认为是搞破坏,与政府离心离德,一个做得不够好的政府,人们对它提出要求,这是鞭策,是提醒,是推动政府更好履责的动力,政府没有理由站在反面,以同样的姿态对民众提要求。
地球究竟怎么了:极端天气成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4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10.0℃)偏低1.3℃,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北方低温,南方大旱,已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失。
进入2010年以来,在人类寓居的这颗星球上,极端气候频发,地震、火山异常活跃,大的自然灾害不断——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数十万人死亡;1月14日,美国加州东部一天内发生9次地震;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大地震;3月4日,我国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发生6.7级地震;3月21日,冰岛火山开始喷发,并引发洪水;4月以来,美国、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地区还引发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其中,美国东北部罗德岛州暴雨引发了百年一遇洪灾;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4月24日~25日,甘肃民勤遭遇17年来最强沙尘天气侵袭,沙尘暴最强时,民勤最小能见度几乎为0,瞬间极大风速达28米/秒(风力10级)……
地震、海啸、暴雨、洪水、沙尘暴接连发生,地球究竟怎么了?难道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真是“玛雅预言”的前奏?抑或是美国大片《2012》的“预演”?
一时间,网上、坊间议论纷纷,各种传言甚嚣尘上。
六年前的“秘密报告”
6年前,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的“秘密报告”,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强烈反响。
这份由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GBN)提供的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对21世纪因全球变暖引发的全球气候突变进行了分析,并对这种突变可能带来的气候灾害及其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作出预测: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千上万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特大干旱,而且有可能持续10年之久。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也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在为中国带来降水的同时,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气温升高。
这份“预言”性的报告引起中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2004年5月中旬的“香山科学会议”曾以“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为主题进行学术研讨。一位曾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GBN的报告至少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必须加强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而我国气候异常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是孤立的,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可能性增大,应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已深度影响到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
全球气候变暖之冷
据气象专家介绍,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一般是指超过或严重偏离平均状态,能造成较大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天气气候异常。温度、降水、干旱、冰雹、雷击、洪涝、沙尘暴等常规气象灾害超过平均状态,都可能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4月以来,我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9毫米,是自1974年以来降水最多的一个4月。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北部、华北西部、东北中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江南、青藏高原东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多1~2倍。
今年4月中旬,我国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西北地区西部和东部、华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以及内蒙古、贵州等地最大降温幅度一般有8~16℃,其中内蒙古中部和西部降温达到16℃以上。北方大部分地区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下,东北地区及内蒙古、华北地区北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中部和北部等地最低气温低于零下5℃,其中内蒙古北部和新疆东北部的最低气温在零下10℃以下。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均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介绍,这次低温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强、极端气温低、灾害影响重等特点,已导致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出现霜冻,陕西、甘肃、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3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亿元。
陈振林告诉本刊记者,气象记录分析表明,从2009年11月份以来,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气温,已连续6个月持续比常年同期偏低1.8℃,4月份更是1961年以来同期最冷的月份。从大范围看,是1971年以来比较严重的低温年份。“但从全球角度看,低温也不是孤立的,在我国北方低温的同时期,北半球特别是欧洲、美国等地也同样发生了低温、暴雪天气。从全球战略高度讲,它是全球极端天气分布不均的体现。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些地方又极端高温,如巴西、印度、菲律宾等地高温热浪造成人员伤亡。可以说,气候变异加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都是在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周兵向本刊记者进一步解释说,“北方持续低温,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冷的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变化。”
周兵说,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的低温天气,也不是环境突变造成的,而是与极地的冷暖空气有关。“正常情况下,原来冬季的冷空气应该盘踞在北极地区,而今年主要的特征是大气环流在中高纬度异常比较明显。就是说,今年的冷空气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堆积,位置较常年偏南,易于向南扩展。这种异常造成冷空气在输送过程中,它的位置在我国偏东进入我国,从而导致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冬春持续的低温天气。另外,冷空气的活动也是有周期性的,这个周期大约10天~20天的过程,因此我们会感觉到不断有冷空气或寒潮来袭,感觉很冷。”
“但我们不能因为今年的低温天气,就马上否定全球不变暖了,或者说全球变暖终止了。要看到它是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现象。但低温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要予以高度重视。”陈振林强调说。
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秦大河告诉本刊记者,未来20年全球气温增高的趋势仍在持续,这将使我国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更为严重,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复杂难题。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西南地区出现长期严重旱情的同时,从去年冬季直至现在,我国北方地区也经历着漫长的低温、多雪天气。自去年入冬以来,东北地区先后迎来了最少15次以上的寒潮雨雪天气,创196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持续低温已使东北等地的春耕播种期推迟,因气候条件不利导致减产的几率增大。低温雨雪天气已对春季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中国真的会“北涝南旱”吗
持续的干旱、持续的低温,GBN报告的“预言”似乎都在得到验证,那么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是否真的会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呢?
“从大量的气候、水文数据分析看,我认为,我国现在总体的气候特征还是‘南涝北旱’;南方地区降水整体偏多仍呈持续发展态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严登华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更赞同‘南涝北旱’趋势加剧的观点。”严登华说,“因为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能只看一年的情况,一年不能代表它的总体走势。”
他分析道,从1956年~2000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评价资料看,20世纪80年代后,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尤以海河、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山东半岛最为明显,1980年后21年与前24年系列相比,海河区降水偏少10%、黄河区偏少7%、辽河区偏枯2.6%,淮河区山东半岛和沂沭泗水系降水分别偏少16%和12%。南方大部分地区、西北部分地区和东北北部及东部地区后21年比前24年系列降水偏多,长江区和东南诸河区后21年系列平均降水深较前24年系列平均降水深偏多3%,松花江区偏多5%,西北诸河区偏多6.5%。从河川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南方地区增加幅度接近4%。而北方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区等四个区的河川径流量减少18%,海河区河川径流量减少41%,北京的永定河已干涸了多年;淮河区山东半岛降水量减少16%、河川径流量减少52%、水资源总量减少32%。
“实际上,尽管今年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发生特大干旱,但南方东部的安徽、江西、江苏、福建西部等地降水都很大;随着南方整体进入雨季,今年南方的降水量有可能与往年持平。”严登华表示。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也显示,4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西等地频遭强降水天气,其中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南部达到150~200毫米,广西东北部、江西东部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100毫米。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先后出现的强降水天气,导致湘江、漓江出现超警戒洪水,九江出现今年以来最高水位,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
严登华强调,“不管是南涝北旱还是北涝南旱,值得重视的是,南方局部地区发生干旱的趋势会越来越严重,旱涝交替会更加频繁。”他解释说,湘江前一阶段干旱,近期又是大水,“就是说,年际间旱涝交替和年内旱涝交替呈现双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客观上讲,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水利设施方面对我们未来的抗旱、防洪、减灾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严登华告诉本刊记者,相比之下,全国防洪体系较为健全,但抗旱是个薄弱环节,“防汛、抗旱是两条腿,缺一不可,但我们一直以来都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从抗旱能力、工程设施上看,北方的情况要比南方好。一则北方地区常常是十年九春旱,出现干旱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工程设施比较齐全;二则北方是粮食主产区,东北、华北地区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抗旱是保证粮食收成的大事,所以各方高度重视。而南方,大多数情况下雨水充沛,所以对防汛更为重视。”
“随着旱涝发生及其影响特征的变化,防汛抗旱观念必须要转变,要有防大旱、抗大涝的思想准备。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也要转变,要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既要防洪又要防旱,要防洪抗旱并举。”严登华强调,“北方局部地区暴雨与南方局部地区干旱应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如北京局部地区的暴雨和防洪问题给城市排涝带来了严重挑战。要发挥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属性功能和效益,统筹考虑,进行风险管理,宏观整体应对与分级、分类、分区管理相结合,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做到保一方安澜。”
--《瞭望》文章:玛雅预言
2009年,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RolandEmmerich)拍摄的电影《2012》在全球上映,它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人类挣扎求生的故事。玛雅预言受到世人关注,一个重要原因是玛雅历法以准确著称,玛雅人测算出的地球公转时间,及其他星体的运行时间,非常准确。但玛雅预言中的前几个太阳纪,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得到证实与合理解释。□
近年来云南旱灾记录
2005年: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 …
2006年:遭遇20年来最严重旱情 …
2009年: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情 …
这些记录能够说明一件事情:在云南,严重的旱灾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几年一遇”。至于哪次是“百年不遇”,还需要科学的数据证实。
实际上,云南的旱灾是常态化的
从1950年至今的60年间,这个水资源大省出现干旱的年份多达50余年,旱灾早已成为云南自然灾害之首…[详细]
另有数据显示,1950-1997年间,云南受旱面积占整个气象灾害总面积的43%,平均每年有50%的县(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旱灾影响,干旱是影响云南农业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是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罕见的灾难。漆铭钧说,持续10多天的冰冻,长沙50万伏线路只剩下一条没断,全市几乎完全依靠22万伏网架供电,电力职工以超乎想像的应变能力,确保了春节用电高峰的“家家亮灯,路路通电”,兑现了省政府向城乡居民作出的“春节用电无忧”的承诺。
情到真处最动人
“今天又迎来了西方的情人节,一直坚持在一线的职工何尝不想与亲人团聚?带电班副班长陈湘海从大年二十九就将妻女丢在岳母家,运行三班的副班长孙泽兵怀孕5个月的妻子向他诉苦:自己过门的第一个春节,你就让我大着肚子一个人过年。运行三班的谷亚立春节前刚结婚,蜜月才过几天就将新婚的妻子抛下,来到一线……”---引自职工胡燕正月初六的日记湖南全省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从2月7日开始,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为害之烈为近50年之最。
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湖南省电力公司发令,要求“组织一切力量,严防死守,确保正在运行的22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截至2月16日,湘北、湘西电网相继有10条线路倒塔断线,其中3条50万伏线路倒塔24座,5条22万伏线路倒塔17座。电网安全岌岌可危,湖南“西电东输”的几条大动脉,处在痛苦不堪的痉挛之中。
在湘北、湘西的山区、丘陵地带风口处的线路上,导线覆冰厚度达30到80多毫米不等,最高达到设计值的6倍,有的铁塔甚至因荷载超过抗冰强度而倒塌。
但是,湖南没有发生电网瓦解,全境没有一起大面积停电事故。
威胁,就这样悄悄地袭来,又被悄悄地化解。“严防死守”---这个如同军令的号令,沸腾了电力职工的热血。
为了稳定人心,为了春节的祥和,电力职工在冰天雪地里的惨烈搏斗悄无声息,一律未向社会报道。记者们含着眼泪摄下的抢险镜头,在电力职工的请求下均未公开播出。
只有亲临其境的电力职工和在后方的亲人家属,感同身受了这场战斗的严酷和雄壮。大家相互关怀和勉励,用最顽强的意志共同抗击灾难。
家属们从四面八方将药品、衣物和对亲人的激励捎到前线,亲友们的祝福短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在冰天雪地的巡检路上,省送变电公司一分公司经理方杰不断接到同事和亲朋发来的慰问短信。浪漫的情怀和战斗的激情,化作了与亲朋的短信“诗歌唱和”.
---“天公不作美,风大塔倒霉。立功要受罪,莫嫌出行累……雪中去抢险,方显铁军威。”
---“和平时光不英雄,为难之中见衷情,修桥铺路做善事,寒冬过后终是春。”
---“五十年一遇大寒春,湘北电网危急中,险情即是无声令,抢险保网当先锋,猴年三十至如今,两千将士冰雪行,艰难困苦置度外,电力铁军立新功。”
……方杰说:苦中作乐,也是一种大无畏。
--洪灾连续两年“百年不遇”已构成逻辑严重混乱
截至7月9日晚8时,6月以来发生在达州市的特大暴雨洪灾已造成20人死亡、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7月10日《新京报》)。而来自当日新华社援引达州市政府的消息称,全市最大降雨量达到461毫米,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均超过去年9月初“百年不遇”洪灾的水平。
我曾聆听过去年达州“9?3”洪灾的英模事迹报告会,因而产生了回顾去年达州“9?3”洪灾的兴趣。无论是抗洪英雄的报告还是,“百年不遇”或者“两百年不遇”都是频频出现的“关键词”。而在今年达州再次发生洪灾的过程中,无论达州市政府还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依然不时强调“百年不遇”。这样,连续两年的达州洪灾,就出现了连续两年的“百年不遇”。
很显然,洪灾连续两年“百年不遇”,已经构成逻辑上的严重混乱。诚然,今年达州的降雨量比去年大,但是,动辄戴上“百年不遇”的帽子,所折射的不仅是科学意识的淡薄,还有对责任的推脱。
其实,就在去年达州的“9?3”洪灾中,我注意到了当时该市副市长张志科的介绍:“达州历史上最大0天,造成西南暖湿气流异常强盛,且从南往北推进影响华南地区;二是中纬度的西风槽异常活跃,不断有冷空气下移;三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6月初虽有所增强,但6月上旬后期又开始减弱,导致暴雨不断。
厄尔尼诺使气候变得古怪
钱燕认为,全球变暖是导致严重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多发、频发的大背景。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会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历史记载,自1950年以来,世界共发生14次厄尔尼诺现象。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非洲到拉美,气候变得古怪而不可思议,该凉爽的地方骄阳似火,温暖如春的季节突然下起大雪,雨季到来却迟迟不下雨,正值旱季却洪水泛滥。
浙江大学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研究所所长谭季青分析,南方现在的持续暴雨与年初欧洲、我国西北的暴雪有关。大量水汽融雪后,通过植被和土壤沉降下来,回暖后又再蒸发,并通过西风带输送到南方。“以往我国南方降水主要以西北太平洋暖湿气流输送水汽为主,今年从北方也有水汽输送,再加上冷空气活动频繁,所以南方暴雨就比往年多”。谭季青解释,因为地球的水汽总量是平衡的,南方降雨多了,北方降雨就会比较少。
降温转折从1998年开始
“极端的冷事件和热事件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气候变率增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反映。”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说。谭季青则表示,从1998年以来,全球气候开始出现降温的转折点,在转折时期,极端天气时间都会增多。可以预见厄尔尼诺、暴雨、暴雪等极端气候现象还将频繁发生。
持变冷转折观点的还有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杨学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全球气候已进入变冷周期。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是全球气候以大约60年为周期的冷暖转变。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