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感情,Feeling 与网情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涓涓细流过,静静万物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也谈感情,Feeling 与网情

来源: -牧歌10-01-27 20:08:54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大学时代,出于爱好选修古籍版本与书画鉴定的课程,老师闲聊曾介绍读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俺贪玩,没仔细看,今见某文,颇有感悟,作者东方西方,博引旁证,感念很深。

文字与图文是一种固定的符号,却能因为载体媒介而跨越时空,甚至横越千年,如《四库全书》,即要符合帝王的统治思想,又要穿越时代的淘汰,而今能入吾眼的又是何等地那大浪淘沙与令人感慨。而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那些文字传导的文章,又是如何得到我们的交流与感应;声波与音乐又是流动的,伴随着科技发展与技术进步,载体媒介能从蓄音机的磁鼓,到唱片,录音带,CD等固定内容,但可流动的声波却像电台半导体波段发出的信号一样,能超越时空,但能接收到这些信号的,只能是那个调到同样波段的人,

如电影〈西雅图不眠夜〉描述的那个女记者圣诞夜开车听广播偶然听到的,一个男孩给电台打电话希望给失去母亲陷于孤独的父亲找个女朋友作圣诞礼物,而这个女记者恰好听到了这段广播,于是改变了人生。人生中有些偶然,会导致必然。

这种能够被感知而接受的信息,书本网络上的文字也好,流淌过来的声波也罢,只能是彼此感受条件一致,表述的情感能被吸引,审美同步,这种领悟时,才能跨越时空,最终产生共鸣。作者强调的共时性,


正如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一切仿佛都是自然而然。

但更多的feeling,不管是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如人海茫茫,大浪淘沙,春水东流,昼夜不止,一去不返。那些能够在互联网上BBS上的跟贴从流,简直就如同遇到了席慕容诗歌中那〈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这还仅仅是相遇的历程,就超越了时空,跨越了载体,所以那些在如此难遇的历程后,还彼此互相攻击,甚至大打出手的ID大概就是前世的孽缘:)),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么能在网络上相识并成就生活中的婚姻的那些男女ID(我知道日坛以前就成就了不少对),该有多大的缘分阿,网恋的大概更多:))可惜本人不知:))。这是因为网络中的ID虽然是抽象的,但实际上每个ID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所以会有各种可能性存在,依如我们最后都要归于现实生活。


除掉诗中情感下的男女相遇,还可以把这颗开花的树比喻成一个跨越了世纪的古籍,一幅颇中己意的油画,现实生活中听到一首歌,一张老唱片,一本古籍,一件首饰,一首诗,也可以是网络上,论坛里踱入君眼的一篇美文。为什么在众多的同类中,选择的是此而非彼?这取决于相遇时的感知与认知,乃至产生共鸣,包括反感与厌恶而引发的反对。而这种认同,交合的轨迹越重叠,越吻合,就越意味着认知度高,感应度深,交流效果好。而这种看似偶然的共鸣,来自于平时积累的厚重勃发。

我们可以回逾千年读懂古代哲人文字,感悟他们的思想;也能在当代互联网BBS上彼此交流,激扬文字,即使不留回帖,点击量也表明了读者的数量与取向。这都是一种交流与感应的双向的选择结果。至于作者作品中谈到的心理上的感应与共时性,更多的是从心理学,物理学等角度。

但我想强调的是作者文章中强调的这种同期同步的“共时性”,只是一种狭义的表象,需要扩展到广义去理解,因为认知与感应虽然是瞬间的反应,但其实是接受个体长期的积累的勃发,比如价值观念,生活阅历,政治经济观念,宗教信仰,文字感受爱好角度,出身乃至现在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在WXC,海外华人背景,高知高学历众多,这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后的结果,是ID彼此认知后的网络论坛环境与个体环境文化背景的抉择后的汇集。

作者文章最后:"在网上可以产生感情,但要generate “feeling"可能就比较困难了",不知道你指的是不是WXC,若是的话,我上面谈到的广义的共时性大概容易理解这种“feeling"在这里相对其他的的容易些。

强调的Feeling,似乎在感情之上,我理解的话,是彼此的观点的认知与认同吧,比如经常在某个论坛玩的ID们彼此的了解,认同与互相欣赏。英语中的feeling可以涵盖汉语中的很多感觉的层次,既然作者最后感慨“要”generate “feeling"可能就比较困难了“,那就是作者追求的不是一般,而该接近汉语的心灵感应,对作品乃至ID个体的认同?若在男女ID之间是否可以用“心有灵犀”?英语比较暧昧,可能导致俺理解的误差。但汉语词汇丰富,可以表达得更有层次与深度。若在男女之间大概就是“心有灵犀”,soulmate(精神伴侣),红颜/蓝颜知己?这种feeling当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更多的是交流与熟悉,甚至被忽略的那些没被感应到的,那些无疾而终的feeling。

换个角度谈Feeling, 信息学也好,传播学也罢,强调的是单向的传递、还是双向的交流。就是要有传递也要有接受;情感也好,文字也罢,生活中也好,网络上也罢,都能借助不同的载体媒介通过传递,传播者发出的多向复向甚至单向的信号,被接受者接受者,按照自己的理解产生理解支持,感悟或者共鸣,甚至反对,进而回复对方,这样才完成了双向的交流。。而接受与传导到对方,彼此再交流,彼此感应,这些彼此感悟,彼此理解的Feeling轨迹与过程,乃至内容越吻合,那么感应的程度也该越高,交流的程度也该更深刻吧。

写得太罗嗦了,有感而发,请多见谅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