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旅 (1)--- 维多利亚
位于 Salman Arm 镇旁的 shuswap 湖。 Salman Arm 据温哥华约五百多公理,是非常著名的观赏三文鱼回流的小镇,每年深秋季节,无数变身成锦鲤般金红色的三文鱼历尽艰辛地从温哥华海峡沿着 Salman river 向 shuswrap 回游,在此淡水湖中交配、产卵、生子、死亡而让肉身喂养幼子,长成的三文鱼从出生地沿着父母的历程奋力游回大海,在海中成熟壮大,而在身体最丰美的时候重回出生地传宗接代而后死去。一代又一代的三文鱼重复着这种谜样的命运,使人类不由自主地为它们的执着而充满传奇的历险生涯感慨万千。
我们到达 shuswap 湖边时,天色已尽黄昏。 shuswap 湖蜿蜒数十里,两岸群山巍峨,湖水在绿树掩映下成如绿宝石般辉耀。可惜我们的照相技术不是很好。
BC Ferries. 是由温哥华渡往维多利亚和温哥华群岛的海渡。我们到达渡头时,已经是下午 6 时左右。从渡头望出去,暮海沉沉,水静船恬,海鸥偶飞:
在渡船甲板中望出去,海峡风景似乎可以看得更为清晰些:
Victoria维多利亚,温哥华群岛之首,与温市一水相隔,美丽的花园之城。我们造访的几天里,阳光和煦,气候温和,第一天先去市中心,入目尽是烂漫鲜花,古堡式的市议会大楼周围,游人如潮,极目所至千帆过尽,蓝波不兴。
维多利亚的唐人街很小,只有短短的一条街道。我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必然去造访唐人街,除了想找正宗唐人美食,主要还想看看那个城市的华人风貌。我本来对维多利亚的唐人街寄望甚高,因为维多利亚是华人在加拿大最初的落脚点,当年华人从旧金山淘金到此处,在这里最先聚集,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铁路修造工程。最早到北美的华人多是由广东一带背井离家逃荒而来的中青壮年,勤勉恭顺,吃苦耐劳,为了谋生,也怀着某一天能衣锦还乡的梦想而忍辱负重,堪为驱使,所以成了白人不愿意做的修铁路的苦工。当时的铁路苦工绝大多数都是华人,白人即使是最低等下流的人物也是华人苦工的工头。在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被塌方和寒流索命的苦工难以计数,横跨北美的太平洋铁路可以说是由华人的血泪浇铸而成的。维多利亚的唐人街却是又脏又小,各种有历史意义的会馆又已经修缮一新,已经很难寻找到当年华人蜗居的踪迹。
说起唐人街,我又想起若干旧事。十多年前我到华盛顿出差,在市中心的科技展览馆偶遇一个从哈佛博士毕业的大陆同胞,我向他询问去唐人街的路线和好的唐人餐馆,被他嗤之以鼻。他说只有没出息的华人才会窝在唐人街,因为那里又脏又乱,食物便宜却没有水准,他本人好久都没有涉足唐人街了,唐人街简直就是华人的耻辱。有出息的中国人早就在高级住宅区安家落户,与主流社会融合了。看他志满意得的样子,我为华人精英庆幸,也觉得有些悲哀。
这又让我想起一个名叫马伟豪的人,当时是我所在的城市的中华文化中心的倡办者,是最早移居北美的华人第三代子孙。 50 多岁年纪,中西文化兼修,儒雅豪爽,心怀大志。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奔走相告,四处筹款,终于获取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并筹得千万资金,建成北美最华美宏大的中华文化中心,整个建筑仿北京天坛而建,雄伟壮观,金碧辉煌,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景点。文化中心有华人历史博物馆,点点滴滴记载着铁路苦工的艰难历程。当年我曾与他促膝交谈,问及引起他起此宏念的起因,他给我说了很多华人血泪史。并说人不应该忘本,他希望华人世世代代都铭记祖先的历史。他并引用了屈原的一句楚辞: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使我记忆犹新。
天涯海角,与子偕老,于愿足乎。
Beacan hill park, 与古堡式议会大楼一街相隔,并与海滨毗邻。公园占地很大,里面有奇岩异树,兰亭阁楼,小桥清池,更兼奇花异草,珍禽小鸟随处可见。还可免费泊车 3 个半小时,真是个非常理想的休闲去处。我喜欢公园边的小屋,想着退休后如果能在那样的地方终老,倒是真不错,每天可以在公园漫步,一直走到海滨去晒太阳,然后散步到唐人街吃点东西再回家,该有多好。两年前我们几个好友已经约定,要用十多年的时间去周游世界各地,并寻觅退休佳处,等到将来 50 多岁的时候就一起到理想住所养老,天天玩杀人游戏防,不亦乐乎。在我心中,圣地亚哥是一地,如今维多利亚又是一地,均属可考虑之列。
书呆子田玉,到哪儿都拿一本书。
拥有百年历史的十分著名的 The Butchart Gardens. 最先是由一对姓 Butchart 的夫妇把荒山顽岩变成花园,经过百年的精心经营,如今已经美名远播,每天都有无数游人慕名而来,观赏那美的奇迹。
花园一角的原貌和现状:
玫瑰园和意大利花园,真个是繁花似锦,笔画难描,可惜没有代表性的照片。
意大利人情热似火的性格在烈火亨油般的园艺中体现无遗了。
在这繁花似锦、烈火亨油的转角处,却是清幽至极的日本庭园。在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之后,进入那清凉世界,使人顷刻之间便乐而忘俗,倦意顿消。日本庭园延续了它一贯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风格,少不了的是古岩怪石,清竹淡荷,石椅竹桌,小桥流水,老龟仙鹤,奇松异树。更兼苔满丝履,曲径通幽。我不由想起宝钗名句: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写到这里我记起了几年前在西雅图看过的一个日本花园,那个花园的规模比这个日本庭园大得多了,布局也更华美,不过风格也是一样的。这次本来也要去西雅图再看看的,可惜小儿后来有些不适,我们提前几天回家了。
西雅图日本花园,有兴趣可以一看:
http://www.seattle.gov/parks/park_detail.asp?ID=415
说到日本庭园 , 它或许是这次出游中给女儿印象最深的地方了 . 她并且记起了四年前我们游过的那个西雅图日本华园 , 还央求我把下个旅游目的地定在日本 . 她大约是喜欢那种清和的气质还有在极其精致的细节中求完美的精神吧 . 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本能地喜欢某些东西的天性 , 自然地跟他们本身的性格相符 .
我也喜欢日本庭园的清洁幽静感 . 它让我想起幽林中的禅堂 . 纵有人迹 , 却是非常精巧地与自然相融合了 . 虽然说禅堂四周的环境都已经人性化地有目的地为迎合人类生存的目的而被改头换面了 , 但是活在其中的人们还是非常小心翼翼地想保持自然的原貌 , 平心静气地想要听到大自然呼吸的声音 . 所以一草一木都充满着禅意 .
由此我又想起我所喜欢的三岛由纪夫的作品来了 . 他的作品是如同日本庭园般优雅宁静 , 清凉透彻 . 在 > 中也有很多类似于日本庭园的景色描写 . 禅堂古刹深 , 石阶晚钟远 , 何似在人间 . 这样遐想了去 , 使我这样的俗人 , 也对那样的境地生出艳羡之心了 .
French Beach 法国沙滩。碧海映蓝天,细浪生银鳞。柔和的波浪不停地洗刷海岸,洗出无数精美绝伦的鹅卵石,错落在银白的细沙上,使人爱不释手。我们在那个沙滩盘桓良久,捡到很多喜欢的小鹅卵石,回家后做成小摆设,看起来挺有意思吧。
French Beach 距维多利亚大约 30 多公里。如果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去到著名的 Long Beach. 沿途有好几个颇有特色的小镇,可惜这次没去成。
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我们在下午的时候沿着 hiking trail 走了两个多小时。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漫步,灿烂的阳光被千年的参天古树阻隔,总给人一种日落西山暮沉沉的错觉。头顶婆娑树枝,脚踏潺潺溪流,时见瀑布落天,偶遇怯鹿徘徊。又听山风似泣,鸟语如歌。那样地走着,会想起很多古训,比如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涌出来,我甚至会想起曾经的某些朋友们,哪个分明是仁者,哪个又像是智者。而我自己,我愿意是个智者,但是心灵深处,我却更敬佩如山的仁者,因为在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山的深沉和伟大:
蝴蝶园,距宝翠公园不过十多公里。蝴蝶园外表看起来很小很不起眼,只是一栋看起来跟麦当劳餐厅差不多大小的楼房,以致于LG一看外楼便大呼上当,小气巴巴的他拒绝付18$入场费参观。从小就对蝴蝶敬而远之,认为蝴蝶令人毛骨悚然的田玉也拒绝入内,所以只有我和海月世昌进去了。蝴蝶园虽然很小,但是受喜欢各种动物花草的海月影响,我跟着细细地鉴赏了一回,各种比较罕见的蝴蝶花鸟还真不少:
海月几乎给每一种蝴蝶花草都照了相,让我很安慰,觉得昂贵的票价值回来了.:D 最后这两张照片中的蝴蝶很漂亮,飞舞时翅膀发出晶莹的蓝光,不过那美丽的蓝光只是在翅膀刚刚张开时才如惊鸿一现,这蝴蝶一旦飞起来就会冲天而起,飞得很高很高,停下来时就像含羞草一样两个翅膀静静地合在一起,真个是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海月为了照出那晶莹的蓝翅膀,小心翼翼追逐了很久,好不容易才照到一张半开的,有些遗憾地告诉我:这是她能照到的最好的了。
不管是多么美的风景,都要离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