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派代表团赴非洲 称中国是'幻想经济大国'(图)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涓涓细流过,静静万物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日本派代表团赴非洲 称中国是"幻想经济大国"(图)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2010-08-04 14:14:02 给 中国青年报 发送悄悄话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日本派代表团赴非洲 称中国是"幻想经济大国"(图) 中国青年报

日本政府8月1日做出决定,将于本月底至9月间向非洲南部的南非等三个国家派遣政府和民间联合代表团,以期扩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的出口和贸易投资,获取更多的稀有资源。有分析指出,日本政府一面看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非洲市场,一面希望能够后来居上,抗衡中国在非洲不断增大的影响力。

据悉,访非代表团由外务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国际合作银行等政府部门以及综合大型商社和生产商等20余家公司组成,团长由外务省副大臣藤村修担任。出访目的地是南非、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对于南非,日本计划在核能发电站与高速铁路领域对其增加出口。针对铀、锌产量世界闻名的纳米比亚以及石油、钻石产量丰富的安哥拉,日本将采取资源共同开发的手段参与。对安哥拉,日本计划提供日元贷款。

2008年5月于横滨召开的第四届非洲开发会议(TICAD)上,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就表示,将在2012年前对非洲援助金额增加一倍,达到34亿美元。当年日本曾分三个代表团出访了非洲12个国家,但仅限于会面层次的接触,并未达成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对于在政治情势不稳定的非洲地区投资,民间企业历来寻求官方给予政治协作并提供资金后盾,这一要求在本次访问中得以实现。日本政府期待这回能够达成一些具体成果,然后再向非洲北部和西部地区继续派遣代表团。

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过去10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被国际社会视为“希望与机遇的大陆”。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令许多国家“羡慕嫉妒恨”,日本就是这些国家中的一个。

日本《产经新闻》2日报道称,中国在2008年与非洲的贸易额就已突破1000亿美元,而日本在2008年与非洲的贸易额仅有350亿美元;在非洲全部53 个国家中,中国在48个国家建有大使馆,而日本的使馆只分布在31个国家;从过去5年间的高层访问看,中国领导人的足迹遍及50个非洲国家,而日本领导人则只到过区区9个国家。显然,为了能多分到一杯羹,日本加快了进军非洲的步伐。


泡沫涌入房地产 日刊称中国是"幻想的经济大国"
 


 日本《选择》月刊5月至7月号连载题为“幻想的经济大国”文章,以下为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率、外汇储备额、汽车销量、股票总市值等印证经济大国的数据,中国一个也不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 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状况。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严酷的劳动状况、内陆农村的贫困以及国有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贪污腐败横行等现实,又使中国经济大国的形象大打折扣。

  用“沿海和内陆的差距”或“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矛盾”来做解释显然是把问题简单化了。现在的中国可谓有名无实的、“幻想的经济大国”。

经济增长依赖投资

  在距上海3小时车程的江苏省中部的一个农村,一座74层、高达328米的超高层建筑即将竣工。当地颇以这座“世界第15高的建筑”为荣,但冷眼之下显得突兀、不协调。该村名为华西村,是中国广为人知的富裕村。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个村子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办公需求来满足这座处于绿色田园环抱之中、造价15亿元人民币的超高层楼房。

  世界经济复苏,中国被公认为是最大的拉动力。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不仅时间上先于发达国家,而且在规模上也遥遥领先。这一果断决策博得世界一片喝彩。问题是这种经济刺激政策中包括了像华西村超高层楼那样经济效益甚微的无意义经济增长指标“人为制造”。中国重视的不是如何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基础设施来搞活经济,而是通过建设工程项目来创造原材料需求和工人就业机会。

  依靠政府财政支出的拉动,2009 年中国GDP增速为8.7%,其中大部分来自投资增长,消费增长贡献率仅为4.6%,外需的贡献率为-3.9%,对投资的依赖十分严重(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年7月2日将2009年GDP增速上调为9.1%——本报注)。虽然作为紧急措施在所难免,但在经济明显复苏的去年秋天以后,政府主导的投资仍在持续增加,这完全是因为中国害怕经济增长放缓。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是使国际社会承认其统治正统性的绝佳机会。由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失声。鉴于美国国债过于依赖中国资金来消化,美国政府无法再高调批判中国的人权和民主化问题,这使得中国领导层切实感到“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箴言的分量。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出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


 楼市泡沫危害严重

  中国大城市中心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已经与现在的日本不相上下。

  毫无疑问,中国居民收入除极少数富人外,远比日本少得多。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3400美元,依旧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从整个中国来看,房价已经达到工薪阶层平均年收入的20倍以上。

  购买这些与工资收入相去甚远的公寓者不乏贪腐官员、无视纳税义务疯狂敛财的个体户、以投资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作为这种房地产投机的代表,在中国媒体上频频亮相的是浙江省的“温州炒房团”和“山西煤老板”。普通百姓甚至也走上了房地产投机的道路。

  很多日本媒体在解释这种现象时往往将原因归结为中国当局为克服经济危机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由此创造的过剩流动性以及内外投机资金的涌入。虽然这说的是事实,但终归只看到了表象。中国当前房价飙升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患上了不治之症,只有房地产才能使中国经济维持虚假的繁荣。这才是最大的原因。

  在思考房地产价格的异常状况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的股票市场。股票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和变卖性,然而,奇怪的是,现在中国的泡沫,大部分资金都转向了房地产,没有流入股市。资金不流入股票市场将产生很大的危害。因为如果企业无法顺利上市或增资,就会影响企业的设备投资、研发、并购等融资行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影响的不仅仅是百姓的住房问题,还有可能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隐性原因。


企业技术进展不多
 

  过去10年,政府拼命强化研究开发,试图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但除了一部分极例外的企业外,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依旧只是利用外资企业的最新技术、制造装备和零部件组装产品然后出口中国自诩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大国,但市场还是由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现代等外资厂商掌控,吉利、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厂商只能通过模仿外资汽车、生产低价车,来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通过出台4 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来扩大内需,维持经济增长,但本质上依赖低工资劳动的经济体制并没有改变。如果支撑中国经济的工人工资结构瓦解,中国的竞争力无疑会大幅下降。比中国工资还低的国家在亚洲有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等。

  对中国经济来说另一个巨大的冲击是,中国政府迫于美欧的压力在6月作出了增强人民币弹性的决定。这等于再次容忍了自2008年以来事实上与美元固定的人民币汇率浮动。人民币如果升值,作为出口型制造业基地的中国,其竞争力肯定会下降。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打击足以给中国经济造成重创。当然 “世界工厂”并不会完全终结,但中国政府却无法阻止大多数外资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至非洲等其他地区。

  “幻想的经济大国”的现实即将展现在众人眼前。


美媒称即使中国经济世界第一仍赶不上日本富裕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8月3日消息,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暨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中国实际上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此,有国外媒体称,即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经济第一,仍然不是算是一个富足的国家。

  《华尔街日报》2日文章指出,世界银行在6月时预测说,中国的总产值最快可在2020年追上美国。但世银在报告中称,到时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与马来西亚或拉丁美洲相当。 文章称,中国政府必须要做的事包括:提高科技与教育水平、打击激起民愤的腐败、抵制诱惑,不要偏袒国营企业,牺牲创造就业和财富、充满活力的私有部门。 文章认为,从若干指标来看,中国经济总产值已达到仅次美国的程度。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显示中国重回在18世纪失去在亚洲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强国地位。 中国的出口额、汽车购买量和钢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如今,从美国底特律车厂,到巴西铁矿砂产商,它们财富都取决于中国消费者的腰包和企业的花费。

  野村证券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苏巴拉曼表示,日本曾是推动亚洲其余地方的动力;如今,潮流在转向,中国正成为一种影响着包括日本在内亚洲其他地方的强大势力。 但日本人仍属于世界最富之列,去年人均收入达到3.78万美元,中国人民均收入才3600美元。美国人均收入达4.224万美元,其经济规模到目前为止仍为世界最大。 即使日本滑落到第三名,仍是一个富裕国家,作为“亚洲瑞士”的地位不会动摇。在发明了混合动力汽车和随身听的日本社会,识字率高达99%,预期寿命达83 年,为世界之最。东京是美食之都,获“米其林指南”星级的餐馆比巴黎还多。在丰田汽车取代美国“通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之时,中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世界银行等机构警告说,如今中国能不能成功,变量还很大。 报道称,从中国历史来看,21世纪中国崛起是回归,回到东亚经济军事,及从越南、韩国到日本等社会的科技和精英文化的指路明灯地位。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矛盾,如贫富差距问题等等。

  智库传统基金会学者史剑道说,中国的整体GDP会不会超过美国?会的,非常可能;但他们要迈入中上收入水平国家之林,就是件困难得多的事情。 专家学者多认为,如果中国不培养出一支有文化、有创造力的劳动力队伍,并打造支持创新的法律体系,如果放任既得利益企业扼杀竞争,那么中国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在达到中等收入时停滞不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