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谈电影(六)红字

相信的就是真实,难以置信的就是虚构。我随便写写,你随便看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Who is to say what is a sin in god’s eye ----谁有资格替上帝说明什么是罪孽? 

这是这部电影女主角重复了好几遍的很强硬的宣言。要知道,女主角说这句话的场合是17世纪清教徒当权的波士顿法庭。争论的不是是非,而是罪与罚,可以入狱甚至被绞死的。 

《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成书于1840年,被拍成电影达到12次。这部作品,本来是基于17世纪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牧师诱奸了一个丈夫不在身边的有夫之妇,没什么高尚可言。是小说的作者,和电影的编剧对故事做了重新演绎,人为地进行了拔高。我看的是1995年黛米摩尔版,据说是禁片。随便谈点儿感想,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先说一下1995年版本电影的故事情节。女主人公海丝特只身来到清教徒统治下的波士顿,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下落不明。海丝特因为爱读书而逐渐爱上了博学而善于演讲的丁梅斯代尔牧师,怀孕后因通奸罪被投入监狱。海丝特不愿意交代出孩子的父亲就是牧师,最终被判终身胸前佩戴红字“A”,表示奸妇的意思。海丝特的医生丈夫齐灵渥斯回来后,决心找出那个通奸之人,进行报复。他在深夜误杀了另一个白人,引起了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杀戮。齐灵渥斯知道自己的误杀酿成大祸而上吊自杀。当海斯特即将被处绞刑时,牧师挺身而出,和海丝特一起站在刑台上。在他即将被绞死的一刹那,接受了他的传教并和他关系很好的印第安人劫法场救人。他们两个人带着女儿,乘着马车离开。 

首先从宏观把握一下。河边总结自己看过的名著名电影,其中有一个规律,就是既要有一个比较个性化的故事,又要有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把感人的故事放在一个时代的转变过程中,大作就有了根基。比如,那个《飘》(Gone with wind),把郝思嘉同学的爱情故事放到了南北战争的大背景里,才有深意。前苏联的那些小说,比如《战争与和平》,也是如此。 

这部《红字》的大背景是英国向美国新大陆的移民。新来的英国人表面上试图跟当地印第安人和平共处和传教,但是骨子里想要控制,而且看不起印第安人的想法却融化在每一滴血中。文化比较领先的种族暴力占领或逐渐蚕食文化比较落后的土著人的地盘,这是必然的规律。问题只是何时发生,如何发生而已。 

已婚女子跟人私通,到底有多严重,跟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文化有太大的关系。单是一个私通故事,成不了一部好作品,无法引起人的深思。当《红字》里的女主人公提出“Who is to say what is a sin in god’s eye?”这样的问题,直接质疑州长审判的正确性的时候,私通的含义才从私欲的发泄提升到对人权的捍卫。这种提升,单凭这部电影情节的说服力还不够。电影在这方面做了努力,安排女主人公酷爱读书,还家有藏书(丈夫是个医生,当时的医生在人群中当然是属于博学的),而牧师则学问超高,读遍图书馆的书籍。他们两个甚至可以对一本很高深的书进行讨论,简直就是Soul mate,心灵伴侣。但是,因此就互相倾慕以致发生肉体关系,还不能说是天经地义的。难道心灵的互相倾慕一定就高于外表容貌的互相吸引吗? 

齐灵渥斯的误杀,由于他使用了他从印第安人那里学来的杀人取头皮的手法,当地白人很自然地就想到这是印第安人杀害白人,那还得了?!一定要报复。实际上,对印第安人的杀戮,是早晚的事儿,那是争夺地盘和强行输入基督教文化必然的结果。这个误杀,只是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齐灵渥斯曾经跟印第安人一起生活了一年,看到他由于嫉妒而误杀所造成的白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杀戮,只有以死谢罪。他的死,倒是从道德上成全了海丝特和牧师。本来他们的罪过是一条是海丝特的私通,一条是牧师的违规,现在第一条去掉了,第二条只要他不当牧师了也就没事儿了。 

影片有些小的地方动了些脑筋,比如那个跟在海丝特身后敲鼓,走到哪儿敲到哪儿的男孩,蛮有创意的,体现了那帮清教徒内心的恶毒。种花那一段,表现出海丝特的勤劳和独立性。那段床上戏拍得挺美好,虽说太过于朦胧了一些。音乐也挺好听。 

影片也有一些地方交代不够清楚,不能服人。比如,没见到海丝特做什么特别的好事,为什么那个黑人女仆还有那个接生婆肯替她挡祸甚至愿意为她冒死。再比如,印第安人为了救那个牧师居然去劫法场,他们两个的私情值得那么多人为他们而混战致死吗。  


情欲戏,还需要再点击一下,在Youtube上才让看

力刀 发表评论于
两人在仓库做爱时,反复出现的身下流淌的麦籽很有符号象征意义。。。。。。

我还是文革高中时,偷偷盗窃了校图书馆禁书封闭室里的不少书中,读了霍桑这部世
界名著。虽然那是情欲未开,单还是觉得书挺震撼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