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两面性没有变,依然是既竞争又合作。
中评社北京12月24日电/解放日报座谈:
主持人:驻京记者 洪俊杰 驻美记者 宰飞
嘉宾: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尼克.茨恩(美国传统基金会研究员)
反恐战争:战略排名下降
主持人:今年伊、阿战场出现了一减一增的态势。美军8月底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而在阿富汗战场,华盛顿大举增兵3万,外界对明年7月如期撤军表现悲观。美国的进退态度,是否意味着在华盛顿的战略排名中,伊拉克与阿富汗,乃至中东与中亚的次序发生了互换?
沈:我们不能简单看待“一增一减”现象。从伊拉克撤军并不代表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的战略地位下降,而是华盛顿认为该地区局势得到控制,重要性得以实现。同理,美军向阿富汗增兵,是因为当地安全局势严峻,美国所追求的“安全性”难以实现。因此,将美军调整部署等同于中东、中亚在其战略位置上的互换,至少说是不全面的。可以判断,如果阿富汗局势能够稳定,美军很可能加快撤兵步伐,同样,如果伊拉克局势恶化,不排除五角大楼再度增兵。增兵或撤军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美国所谓的“安全”。
金:从战略层面分析,在奥巴马外交战略排名中,整个反恐战争的地位都有所下降,白宫开始把外交重心从反恐转移到关注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地区上来。有分析将之概括为“西退东进”,从中东、中亚地区收缩、强力介入亚太地区。当然,伊拉克与阿富汗两个战场局势不同,白宫也作了区别对待。华盛顿认为,伊拉克已经可以部分地自我管理了,而阿富汗形势更为复杂,因此军事部署作了相应的调整。
茨恩:我不认为奥巴马政府对伊、阿战争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奥巴马正按照其撤军时间表从伊拉克撤军。而向阿富汗增兵3万,更多可以解读为白宫需要兑现此前的承诺——打赢阿富汗战争。美国人民厌恶失败,不管政府采取何种政策,最终的目的就是赢得战争。
“回归”亚洲:更应关注内容
主持人:今年美国全面加强对亚洲的投入。利用“天安”号事件巩固了与日韩的同盟关系;公开支持印度、日本入常;高调介入南海争端;谋求以TPP为蓝本建立亚太自贸区。美国将战略重心锁定在亚洲的原因是什么?此番“回归”,会对本地区的局势带来何种影响?
金:美国高调介入亚洲事务原因有四。首先,长期以来,美国就希望将其战略重心从关注欧洲调整为欧亚平衡,现在的举动可以视为完成“老任务”。其次,美国经济重心逐渐转向亚洲。商业利益的转移,战略利益也就随之而来。第三,美国对中国的关注度在上升,一批新保守主义者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挑战”美国。最后,奥巴马本身就有的亚洲情结。
我们大可不必把美国 “回归”本身视作威胁,应该关注的是“回归”内容。如果美国在此过程中措施平稳,协调好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那么也不必过于担忧,亚洲本来就对外持开放的姿态。但从实际来看,美国“回归”的方式很有问题。一方面,“回归”针对中国的意味很浓,这不利于两国间的合作。另一方面,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一直宣称,美国要保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这会对亚洲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为亚洲国家有过默契,推动本地区合作,应该让东盟唱主角。
沈:事实上,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因此“回归”一词并不太准确。只不过在一个阶段内,美国判断其在亚洲的利益和受到的威胁都较小,因此投入的资源与关注度也相对较少。而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在世界版图中的经济、政治地位上升明显,其中又以中国发展最引人瞩目。因此,现阶段要加强其在亚洲的“显示”,包括政治、军事甚至经济方面,借此表明美国在亚洲的“存在”,希望让其盟国安心,拉拢其它国家。
茨恩:我想强调,美国从来就是一支横跨太平洋的力量。历史上,美国一直在亚洲扮演重要角色。美国和日本、韩国是同盟国家,同菲律宾、泰国也关系密切。美国有义务帮助它在亚洲的朋友,同时保证亚太地区的稳定。当然,地区稳定也符合美国长期利益。从这一点看,美国的亚洲政策是一贯的。近期,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力量参与同韩国、日本的军演,主要是针对朝鲜行为所作的反应,假想敌并不是其他国家,因此中国不必担忧。
中期选举:正负影响皆有
主持人: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使奥巴马走下神坛,参院算勉强守住,众院则失手易主。国内政局变化对他接下来的外交施政产生哪些影响?美国未来的战略布局,延续多还是改变多呢?
沈:中期选举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美国外交总的政策还是要主导全球事务,民主、共和两党都是这一政策的执行者与维护者。当然,两党在实现美国利益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美国未来外交措施会有所调整。但总的来看,美国战略布局是延续多于改变。
金:中期选举对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影响正负皆有。正面影响是,奥巴马许多国内政策难以推动,因此转而更积极搞外交;负面效果是,许多国际协议需要国会批准,此时白宫遇到的阻力就会比较大。对于未来美国外交走向,应该是以延续为主,将奥巴马上半个任期的诸项政策继续下去。当然,由于共和党比较支持自由贸易,因此中期选举后,民主党在国会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可能会有所收敛。
茨恩:中期选举对奥巴马政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内事务的处理上,他未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内政上。此外,经济仍然是奥巴马最关心的问题,为降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实现出口翻番的目标,未来奥巴马外交政策为经济服务的倾向可能会比较明显。
中美关系:未来谨慎乐观
主持人:纵观一整年,中美关系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中国正日益强大,美国战略布局中把中国放在什么地位?两国关系前景如何?有哪些不定因素值得我们警惕?
金:中美关系两面性没有变,依然是既竞争又合作,只不过去年合作多一点,今年竞争多一点。奥巴马在多个场合讲过,美中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个定位没有改变。至于未来十年,中美关系会比过去困难一点。因为美国开始缺乏自信了,所以会更加重视美中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重视有点过头了。因此,我对两国未来关系持谨慎乐观态度,毕竟中美都是有理性的国家,彼此都明白冲突没有好处,双方会从各自利益出发,努力控制局势不致失控。
中美关系出现了三个新问题。第一个是东亚主导权之争。中国积极推动东亚合作,而美国又“回归”亚洲,这客观上出现了利益重叠。第二是国际金融与贸易体系的改革,美国搞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强烈不满。同样,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也会对美元霸权形成挑战。第三就是中国推进军事现代化,美国现在已经很在意了,未来只会更加关注。
沈:美国有一部分人认为,处在上升期的中国越来越成为美国利益的“威胁”,因此今年全面加强对亚洲地区的投入。未来中美关系将处于“磨合”状态,两国关系在一个阶段内平稳发展,但不排除在下一阶段矛盾重现,甚至升级为对抗。台湾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人民币汇率以及南海争端,都会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定时炸弹”。
茨恩: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是美国国会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此外,国会希望中国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如果中国不能满足要求,国会将采取何种措施也值得关注。而在安全领域,美国希望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采取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