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战略及发展趋势

我自幼喜爱文学创作,但大都是写他人他事。如今总算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可以畅所欲言的“用武之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航母
--军事威慑力和国力的象征

2010年11月28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现身黄海,参加为期四天的美韩军演,“狼终于来了”。由于军演海域距中国山东半岛的最外缘仅170公里,此次军演遂成为中外媒体热议的焦点,中国上自国家主席下至普通网民更瞪大了眼睛盯着华盛顿号的一举一动。美韩军演甫于12月1日结束,美日历来规模最大的军演随即马不停蹄地于12月3日至10日登场,演习又是由乔治.华盛顿号担纲,而美日军演的规模是美韩军演的六倍。美军同时派遣与乔治.华盛顿号同级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特混舰队前来西太平洋海域。12月25日圣诞节,美国又宣布加派第三艘航母罗纳德.里根号赶赴西太平洋地区。美国在非战时期同时派遣两个航母打击群出现在同一海域的例子非常少见。九六年台海危机期间,美国的“尼米兹”号和“独立”号航母都到达了台海附近,当时即被称为是“越战结束后美国在东亚地区最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军事专家指出:对美国来说,一个地区发生危机后,派出一个航母编队相当于警告,派出两个航母编队相当于严重警告,派出三个航母编队相当于战争准备。一两艘航母就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13 亿中国人搅得夜不能寐,航母的军事“效益 ”被放大了何止N倍。

具有强大远距离攻击力的华盛顿号航母六十年间首次如此接近中国的京畿心脏地区,连续参加美韩、美日军演,即使是在朝鲜战争时期都未曾发生过。美国根本不把“世界经济老二”中国的抗议和警告放在眼里,这将大大加速中国自行建造航母的计划。美国国际评定策略中心副主任费舍尔最近预测:中国将在2016年建造完成三艘航母。加上已有的“瓦良格”号航母训练舰,中国将拥有四艘满载排水量达到六万到九万吨级的大型航母。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总编辑平可夫认为:中国第一批航母的建造数量为两艘,南海舰队将拥有首艘航母。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推测:中国计划以“瓦良格”号为基础,先建造两艘常规动力航母,继而再建造两艘排水量约为六万五千吨的核动力航母。若如此,中国将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海军强国。

尽管航母舰队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为高昂,一只这样的舰队一年的开销足以和一个小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媲美,但航母是争夺制海权、保护海上航道、对远距离海上/陆上目标实施高强度持续攻击的大杀器,也是实施远距离、大规模海上救护、救难和撤侨的优良平台,是一个国家军事威慑力和国力的综合象征。

二次大战中期美日的中途岛海战是航母/ 舰载航空兵在世界海战舞台上首次闪亮登场,自此在世界海战史上已盛行几个世纪的大炮巨舰主义逐渐式微。二战后由美国海军发展出来的“航母中心”作战模式一直主宰着世界海军的发展史,即海军的战略展开和战术实施都围绕着航母进行。由于舰载航空兵成为海军战斗力的核心,海军军力从此不再局限于海上和近海,而是大大延伸到了内陆。另一方面,“航母中心”模式使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甚至攻击型(核)潜艇在海战中的作用大打折扣,它们的主要任务转为为航母护航。实践证明:“以航母为中心”的作战模式是成功的,它成为美国称霸全球的最主要的常规军事威胁和打击手段,且屡试不爽。

航母的弱点和不可替代性

然而,任何作战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和无懈可击的。航母虽然受到由空中、水下和周围水面护航舰只、战机提供的严密的层层立体防卫,航母本身的防卫能力也很强,但因航母巨大的身躯在现代军事侦测和攻击手段下无所遁形,百密一疏下航母遭受攻击的几率仍然很高。世界各军事大国都拥有有效攻击航母的能力,如中国攻击型潜艇就曾几次悄无声息地在距离美国航母仅几海里处上浮,俄国战机也曾贴着美国航母的头顶呼啸而过且全身而退。一旦遭到致命攻击,航母极易沦为“漂浮在海上的活棺材”(美国前国防部长温伯格语。美国大型核动力航母舰上人员一般为5,500多名)。只是由于拥有航母的国家多是核大国,攻击航母极易遭致被攻击国的大规模报复甚至核报复,故即使是极端恐怖主义攻击者也会投鼠忌器、三思而后行。二次大战后除了英阿马岛海战外,至今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海战和在海战中攻击航母的战例,致使航母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大洋上耀武扬威。但没有发生过的事不等于将来不可能发生,尤其是战时交战各方为了胜利,任何手段都不惜一试、任何牺牲都无惧付出时,不惜一切代价集中攻击乃至击沉航母绝对会被认为是能迅速改变战争进程甚而战争胜负之举。

世界各军事大国乃至伊朗、朝鲜这样的中等国力国家都在潜心研究对付航母的武器和战术。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的航母杀手─超远程、空天一体化的超高速精确制导武器正在涌现,如中国专门为攻击航母研发的东风21D型弹道导弹即已进入实战部署。若作为航母特混舰队核心的航母在未来的战争中被击沉或遭受重创,在遭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整个舰队将群龙无首,其强大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甚至消失,因为随航母行动的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的主要功能已转为防空、反舰、反潜。

如此说来,在未来的战争中,航母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笔者认为是肯定的。在未来的战争中,航母仍是核武、化武/生化武以外最大最有效的常规军事威慑手段,毕竟核大棒、化武/生化武大棒是不能随便挥舞的。在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浩瀚的大洋上,航母是机动灵活的海上基地,可以随时前往世界各个角落;航母舰载机具有随时对海上/陆地远程目标实施强大攻击的火力,这是远程轰炸机和以导弹、舰炮、鱼雷和深水炸弹等传统武器发动攻击的其它舰种永远无法比拟的。

期盼“潜航式航母”横空出世

笔者认为:为减小被发现和被攻击的可能,航母本身的发展趋势不外乎三种: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防卫能力、小型化和隐形,这里只讨论后两种趋势。小型化是将舰体和舰载机数量减少(例如十架)。舰载机均为折翼型,以垂直起降方式升空。舰体尺寸的减小有助于提高航速,有利于躲避侦测和攻击。隐形比较难办到。航母舰体外虽可涂抹雷达波吸收材料,但在现代军事侦察卫星(注)和其它军事侦测手段全天候的侦测下,航母永远无法达到相对体形小得多的高速隐形战机的隐形效果。

笔者认为:航母隐形的根本出路在潜航。乍听起来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且看笔者的分析。首先,“潜航式航母”是尺寸体积(排水量)比现代常规航母缩小了几号的“袖珍版”,而现代大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尺寸体积就很庞大,“潜航式航母”的体积不会比现代大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大几个档次,故“潜航式航母”在技术上并非遥不可及;其次,“潜航式航母”不是真正的潜艇,不需要潜艇需具备的大潜深、高静音,只要它能在水下隐形浅航(如水下100-200米)躲避侦测和攻击就行,故它不需要耐高压的艇壳,结构比潜艇简单。与水面型航母相比,“潜航式航母”的另两大优点是:它达成了攻击的突然性、隐蔽性;它不再需要多艘大型水面战舰护航,一般只需要一两艘潜艇和中型水面战舰/补给舰提供护航/补给,在不再招摇过市的同时,节省了大量军力/军费。

航母建造困难、配置复杂、保养昂贵、需要的专业人员众多。笔者认为:不论国力还是航母建造技术,最少十年内其它国家包括中国都无法与航母大国美国一较长短。而现代航母在发展到了核动力、满载排水量10万吨左右后,在技术上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发展航母,不能一味追求“军事时尚”,不能无视国情盲目跟风,不能像“夸父逐日”那样追逐现役航母的落日余晖,否则极易在走向蔚蓝色大洋的道路上栽跟斗。其它国家包括中国在发展自己的航母类型时,应该走自己的路,在设计思路上另辟蹊径,跳过目前通用的航母类型,用革命性的设计思维、跨越式地设计建造新一代符合自己国力和需要的中小型航母利器,为此“潜航式航母”至少应列为这些国家海军发展的重点研究项目。

历史上的“潜航式航母”

“潜航式航母”并非天方夜谭的另一根据,是它确曾在历史上出现过。日本在二次大战时秘密研制的伊400型潜艇即可称为一种“潜航式航母”。该曾被列为日本帝国海军最高机密的潜艇长122米,水面排水量3,550吨(已接近中国旅护级驱逐舰和台湾成功级护卫舰的排水量),水下排水量6,550吨,实战搭载人员120人;潜水深度达328英尺,续航能力更高达37,500英里,足可绕地球一圈半。伊400型中部为双层艇壳,可将艇的重心和浮力都集中到艇体中部,以致该艇的水面耐波性和稳定性都很好,这对潜艇浮在水面上弹射飞机至关重要。该潜艇可以躲开美军在日本周围布下的海空“天罗地网”,将轰炸机人不知鬼不觉地偷运到远如旧金山、巴拿马运河、纽约、华盛顿等军事、战略要地,在目标附近再弹射飞机发动突然攻击。若能成功瘫痪巴拿马运河,将使美国海军在几个月内都无法通过该运河向亚太地区输送兵力和军用物资,伊400潜艇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伊400潜艇的上甲板上有一个115英尺长,12英尺直径的密封机库,内装三架M6A1晴岚式(Seiran)水上鱼雷轰炸机。该鱼雷轰炸机长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里,可携带1,800磅的鱼雷、炸弹或副油箱。该机如果投弃浮筒,可以大大加长航程,但飞机也没法回收,只能一次性使用。在战时这些轰炸机被从液压舱里拖出来,在前甲板上组装好,加油挂弹后用一具85英尺长的蒸汽弹射器在45分钟内将三架轰炸机有条不紊地弹射出去。战斗结束后,这些轰炸机会降落在潜艇附近的海面上,然后潜艇人员用一具大马力吊车将轰炸机回收。伊400型潜艇本身装有火力强大的自卫武器:八具鱼雷发射管,一门50倍身管的140毫米大口径甲板炮,舰桥上装有25毫米高射炮,机库甲板上更装有三座三联装25毫米高射炮。

伊400型潜艇成功建造的意义在当时就大于大而无当的日本大和级战列舰,其设计思想和舰体布局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相当前卫的。虽然这艘水下杀手锏因出世太晚,没能对挽回日本战败产生积极影响,但它作为一种设计新颖的战略武器在日本投降时就引起了美国海军的密切注意和浓厚兴趣,二战甫结束美国就专门派遣潜艇军官将这艘潜艇押送到珍珠港,以防它被破坏或被敌方夺去,美国海军也曾对这艘潜艇详加研究。

“潜航式航母”:任重而道远

当然,符合现代海战需要的“潜航式航母”能真正成为实战利器,不论是航母还是舰载机都有许多重大的技术难题亟待攻克,例如身躯庞大的“潜航式航母”如何平稳地下潜和上浮就是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垂直起降战机在技术上仍有瓶颈,使用效果上也不如普通战机,故即使是美国海军到现在也没有大规模装备垂直起降战机。恐怕要等到现役航母遭到或极有可能遭到致命攻击后,“潜航式航母”的研制和论证才能正式提上日程。希望中国海军现在就能未雨绸缪。而现代型“潜航式航母”能正式列为海军现役战舰的意义,不亚于蒸汽机和核动力成为海军舰只动力的意义。

(注):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球共有175颗专用军事卫星在运行。目前正在环绕地球运行的795颗各类卫星中,大部分都可以为军事用途服务。
(本文原载2011年第1期《争鸣》月刊,这里发表的是作者又作了修改和补充的未删减的原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