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系列之四:天籁,地籁与人籁
注:籁 (lai4, 箫声,声响 ),天籁:天空的声响,地赖:大地的声响。人籁:吹奏竹箫发出的声音。
前面所讲的有关鲲鹏,神人和大树的故事都记载在逍遥游里,逍遥游是 一书的第一章,它很形象地描述了庄子淡泊高远的人生态度,文字比较浅易而且十分优美。接下来的几个故事则来自 。齐物论是有很浓的哲学意味的篇章,里面的故事也更深奥难懂。不过,虽然这样,仔细读懂之后,你会觉得这些故事很有意思哦。
所有的哲学书籍都会思考以下的这些问题
人的本质是什么?(或曰:我是谁?)
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人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
人真正认识周围的世界吗?
。。。。。。
庄子在对这些问题的论证过程中引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乍一看,那些故事似乎是跟他的论点没有关联,再想深一层,就会发现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庄子讲述的故事和思想都闪耀着非凡的智慧,使他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齐物论开篇说:有一个名叫南郭子綦的得道高人靠着桌子坐着,仰头向天慢慢呼气,看起来好像灵魂已经脱离了身体。他的学生颜偃站在身边看见这样的情形,便问:
“怎么会这样的呀!一个人虽然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像干枯的树木一样,又怎么能让自己的心变得像死灰一样呢?今天靠着桌子的您,看起来不像平日靠着桌子的您了。”
子綦回答说:“偃,你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很不错啊!今天的我已经忘记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而没有听说过地籁,听说过地籁,却没有听说过天籁吧!”
于是颜偃便向子綦请教。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叫风。风发作的时候,地上千窍百孔便会发出怒吼。你仔细倾听过呼呼的风声吗?风吹过山林,巨大的树木上有各种各样的孔穴,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吭吭凹凹形态各异,使风吹过孔穴发出的声音千变万化。在山谷深沉回荡,呼应唱和。清风徐徐,飘风呼啸,暴风突然停止时,大地便寂然无声。你仔细观察过风吹过时杨柳依依的样子吗?
颜偃又问:“地籁是风吹过各种孔穴发出的声响,人籁是吹奏竹箫发出的音乐,请问天籁是什么?”
子綦答道:“风声虽然千变万化,能使风声发出或停息的,除了天籁还能是什么?”
读到这里,请先稍息一下,先来思考几个问题:当颜偃问子綦怎么可以做到形如槁木而且心如死灰时,子綦先说他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接着就描述了地籁(地籁:大地的声响)的各种情形,然后含糊其辞地说,使地籁发生和停息的就是天籁。那么,天籁和地籁是否是就是同样的东西,都是指天地间自然的声响?其次,天籁和地籁跟忘我的境界有什么关系?子綦为什么要说天籁和地籁呢?
在庄子看来,人之所以要忘我,是因为“我” 在执着于自己的念头的时候,所生出的情绪或者发出的言论都是有偏差的而且变幻不定的,就像风吹过大地的百孔千窍而生出千变万化的声响一样捉摸不定。他说:
知识广博的人自得其乐,见识较少的人斤斤计较。高谈阔论的人盛气凌人,唠叨琐碎的人拘谨烦琐。人们被各种杂念魂牵梦绕,勾心斗角,身心交困。有了小小的恐惧便 惴惴不安,大难临头更是失魂落魄。攻击别人的话语像刀枪一样尖刻,是非就是那样产生的。以守为攻的时候又故意沉默像要守护什么誓言,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赢得口角之争而已。人在衰败的时候,好比秋冬时万物萧条的景象;沉溺于各种事情时,没有力量自拔;受了伤害而濒临死亡的心,再也没有办法恢复生气。人的喜怒哀乐,忧虑恐惧千变万化,姿态百出,就像大地的空穴发出的声响,又像热气生成的小菌,还没来得及弄清各种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便稍纵即逝。
庄子又说:所以呢,如果没有外物的世界,就没有产生意识和情绪的“我” ;如果没有“我” 就感受不到外物的世界。但是,世界的真理是什么呢?真理好像是存在的,但是“我”却寻找不着。我看不见它的形体,我的感情是产生在无形的东西上的。我的身体有很多骨节,有九窍六脏,哪个部分是最有用的?身体的各个部件有没有主次之分?你会不会特别偏爱某个器官?世界上是不是有真理存在,而且无论我们能不能认识到,都不会对真理本身有丝毫的损害?
庄子接着感叹道:人一旦接受了天地的精华而生成了自己,便致死也忘不了这个“自我” ,要么被身外的世界所累,要么受其损害,一旦开始便不可收拾,不是很可悲吗?一辈子营营役役却一事无成,困顿劳苦也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归宿,不是很可怜吗?这样虽然活着,又有什么益处?然后身体逐渐衰老,人的精神心态也跟着颓败,不是更大的悲哀是什么?人活在世上就是要永远这么愚昧吗?或者只有我自己愚昧,而世界上其实也有不愚昧的人?如果用自己的成见指导自己的思想,即使是很愚蠢的人也会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话,自己的思想还没有成形,内心其实已经有了是非的偏差,怎么可以找到真理呢?
从子綦说地籁,天籁与人籁的故事开始,庄子论述了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的局限,说明如果用自己的主观意识作为标准去寻求世界的本质的话,是不可能找得到的。所以首先要“忘我” 。在接着的下一篇,庄子会提到用“以明” ,也就是清静无为的透明心态去看待世界。这个我们以后再详细论述。
下面是一些很有意思的名句:
泠风则小和,
飘风则大和,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意思是清风徐徐吹过时,大地会发出柔和的声响,飘扬的大风呼啸而过时,大地会发出澎湃的和声;暴风突然停止时,大地便寂然无声。这些优美的描写被后人广为传颂。后世引用得最好的名赋是王勃在 中写的:
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爽朗的萧声引来了徐徐的清风,优美的歌声留住了飘浮的白云。非常美丽动人吧!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知识广博的人自得其乐,见识较少的人斤斤计较。高谈阔论的人盛气凌人,唠叨琐碎的人拘谨烦琐。
人们被各种杂念魂牵梦绕,勾心斗角,身心交困。有了小小的恐惧便 惴惴不安,大难临头更是失魂落魄。攻击别人的话语像刀枪一样尖刻,是非就是那样产生的。以守为攻的时候又故意沉默像要守护什么誓言,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赢得口角之争而已。人在衰败的时候,好比秋冬时万物萧条的景象;沉溺于各种事情时,没有力量自拔;受了伤害而濒临死亡的心,再也没有办法恢复生气。人的喜怒哀乐,忧虑恐惧千变万化,姿态百出,就像大地的空穴发出的声响,又像热气生成的小菌,还没来得及弄清各种情绪是怎么产生的,便稍纵即逝。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意思是人一旦接受了天地的精华而生成了自己,便致死也忘不了这个“自我” ,要么被身外的世界所累,要么受其损害,一旦开始便不可收拾,不是很可悲吗?一辈子营营役役却一事无成,困顿劳苦也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归宿,不是很可怜吗?这里是庄子感叹人活在世界上找不到人生意义的悲哀。